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地理差异显著自然地理差异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人文地理差异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少,一般低于8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平原与高原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多,一般高于800毫米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人文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耕制度传统民居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耕制度传统民居第六章: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自然特征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气候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黑土地 黄土地黑土地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思维导图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返回目录
6. 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D )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7月10 ℃等温线 C.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返回目录
7.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图5-4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古、 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A ) 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返回目录
知识点②:四大地理区域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5-5),完成 8~11题。
返回目录
8. 划分丁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C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气候类型
9. 种植业、林业、渔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D )
A. 甲、丙
B. 丙、丁
返回目录
材料二 秦岭南、北两侧局部区域示意图(图5-7)及西安、汉中两 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5-8)。
返回目录
(1)西安位于___北__方___地区,汉中位于___南__方___地区。(填四大地理 区域) (2)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三首》写道“浊泾清渭何当分”。结 合图文材料,请你对当时的“泾浊”现象作一个合理的解释: __泾__河__主__要__流__经__水__土__流__失__严__重__的__黄__土__高__原__,__含__沙__量__大_____。
___小__麦___、___大__豆____

屋顶坡度较___小_____, 墙体较___厚_____
__水__稻____、__油__菜____ ___无_____
屋顶坡度较___大_____,墙体较___高_____

人教版8年级初一下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教学课件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8年级初一下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教学课件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1)农业分布特点: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4)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冬至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3、(1)、考点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差异(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练习:1、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C )A.夏季普遍高温B.季风气候显著C.冬季南北温差大D.雨热同期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B.从南往北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加D.从东向西增加3、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读秦岭-淮河一线图,完成下题4.图中的西侧山脉的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东侧的河流是(B)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5.下列地理分界线通过图中所示地区的是(C)A.0°等温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6.图中所以地区以南的耕地类型是(B)A.旱地B.水田 C.湿地7、我们所学的教材将中国划为四大地理区域,这四大区域是指( C )A.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区B.沿海地区、岛屿地区、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区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区D.季风区、非季风区、农业耕作区、畜牧业区8、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的是( C )A.秦岭B.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D.横断山脉。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第五章)河南省伊川县葛寨乡寄宿中学赵敬君【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知识链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以南、以西地区为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为高原。

向东进入我国的第二级阶梯,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平均海拔1000~2000米,分布着我国大多数的高原和盆地,再往东进入我国第三级阶梯,集中了我国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我国各地的降水差别很大,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沛;西北内陆地区距海洋遥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稀少。

我国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所在的纬度相差近50度,除青藏高原外,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在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更为明显。

【图表解读】本图是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年平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叠加图,它综合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

自东向西,我国地势逐级下降,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气温及对应的景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白雪皑皑,冰川广布;向东到了长江三角形洲,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一派“水乡”景色。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山清水秀;向西北,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植被开始变疏;再往西,戈壁、沙漠广布。

这些自然景观的显著变化都与降水量的变化有关。

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南部的海南岛与北部的黑龙江在气候、自然景观等方面差异明显,对比强烈。

我国各地的气温、降水、地形、地势等各个地理要素不完全相同,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图5.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5.4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知识链接】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东西方向延伸,横亘在我国中部;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于江苏注入洪泽湖,全长约1000千米。

【PPT课程】【人教版】地理初中八下期末复习课第五、六章

【PPT课程】【人教版】地理初中八下期末复习课第五、六章

【专家这样讲】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划分的主导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
北方与南方地区 北方与西北地区 青藏与其他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界线划分的 主导因素
气候 (或气温、降水)
降水
地势 (或地形)
【中考这样考】 (2020·北京学业考)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
【学霸这样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 海区域,宜港海岸线1 00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00千米。沿岸拥有超过2 000平 方千米尚未开发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浅海区滩涂广阔。 材料二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计划,辽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的发展 方向:一是重点拓展深水网箱等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强人工鱼 礁和海洋牧场建设;二是重点推进东北亚国际海洋海岛旅游、海滨避暑度假旅 游区建设,大力培育邮轮旅游发展,打造东北亚地区邮轮旅游基地等。
(4)近年来,北京市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D)
A.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B.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PM2.5浓度 C.大型国企、央企迁入雄安新区 D.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地图这样现】
考点四 北京
【专家这样讲】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
【中考这样考】 (2020·陕西学业考)读“我国北方地区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黄__土__高__原__(填地形区),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 在华北平原沉积。华北平原位于_太__行__山脉以东,其最大的城市北京的气候类 型是_温__带__季__风__气候。 (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成与运营进一步加强了北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与联 系,体现了北京作为_国__际__交__往__中心的城市职能。 (3)北京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城和明清两代皇宫建筑群—— _故__宫__(_紫__禁__城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气温
自南往北:逐渐降低
降水
自东南向沿海:逐渐减少
地势
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
农业
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
东密
文化传统
地理界线
教材活动题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夏季风(400mm年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主导因素:地势与地形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旱作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