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解析

合集下载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周围NS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出神经系统旳解剖分类
交感
心肌
中 枢 副交感
平滑肌 腺体
运动
骨骼肌
传出神经旳递质
运动
Ach:乙酰胆碱
交感 副交感
NA:去甲肾腺素
神经信息旳传递
在神经元内— 脉冲传导旳电现象 在神经元间— 神经元之间质膜不直接相 连 ,神经冲动不能以生物电旳形式经过----信息传导为化学传递:神经递质经过突触构造 进行传递
α1 受体激动药(苯肾上腺素)
α2 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α2 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β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β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β1 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
β1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αβ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β2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下列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旳搭 配正确旳是( )
A.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B.肾上腺素-哌唑嗪 C.去甲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D.间羟胺-育亨宾 E.毛果芸香碱-筒箭毒碱
Ach旳 代谢:
主要被 ChE水 解消除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
1.合成:
酪氨酸
酪氨酸 羟化酶
多巴
多巴胺-
多巴 脱羧酶 多巴胺 羟化酶 NA
胞浆
囊泡
苯乙胺-N-
甲基转移酶
Ad
2.NA旳贮存:囊泡内与ATP,嗜铬蛋白结合
3.NA旳释放
(1) 胞裂外排(exocytosis):Ca++, 神经冲动到达末梢→去极化,膜通透性变化 →钙内流,胞浆内钙浓度升高 →胞膜侧胞浆流动性↑→囊泡撞击胞膜 →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形成裂孔排出递 质(胞裂外排)→突触间隙→R→效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 • •ຫໍສະໝຸດ ••1)递质的定义。 (2)突触(Synapse)的结构和功能。 (3)递质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ransmitter): **乙酰胆碱(Ach): 合成、运输、储存、释放、代谢。 **去甲肾上腺素(NA): 合成、运输、储存、释放、代谢。
2、按递质释放分类:
1)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 nerve):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Pharmacological conspectus of ANS
一、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ANS)
(一)、传出神经系统按解剖学分类
1)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运动神经系统
(二)、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分类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Transmitter of ANS)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ANS drugs) • 1.直接作用于受体: • 激动剂和阻断剂。 • 2.影响递质: • (1)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 • (2)影响递质的释放。 • (3)影响递质的代谢。
突触(Synapses)
传出神经系统按解剖学分类
Ach递质的合成
(Synthesis of Acetylcholine)
Ach的代谢 (Metabolism of Acetylcoline)
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代谢?
本章小结
• 掌握重点:
• • • 1.ANS的递质,ANS按递质的分类。 2.ANS受体的类型,分布及其生理效应。 3.Ach和NE的代谢。 了解内容: 1.突触的结构。 2. Ach和NE的的合成。 3.ANS药物的分类。 理解难点: ANS受体的类型,分布及其生理效应。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骨骼肌
乙酰胆碱(Ach) 胆碱受体M、N
2019/7/20
23
第四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 直接作用于受体
--激动药 --拮抗药
• 影响递质↑或↓
--影响合成 --影响转化 --影响贮存和释放
2019/7/20
24
A型题
1.传出神经按递质可分为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 C.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 素能神经 D.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E.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
2019/7/20
1
• 第四章 传出神经药理概论 • 第五章 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 第六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 第七章 局部麻醉药
2019/7/20
2
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2019/7/20
3
学习要求
掌握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 掌握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
2019/7/20
答案
答案
27
X型题
8. 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 起 A.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B.骨骼肌舒张 C.瞳孔缩小 D.心脏收缩力增强 E.腺体分泌增多
9.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兴奋可引起 A.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B.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C.瞳孔缩小 D.脂肪、糖原分解 E.肾脏血管舒张
2019/7/20
– β2(支气管平滑肌)
– β3(脂肪)
2019/7/20
21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分布和药理效应
交感兴奋(NA) 副交感兴奋(Ach)
心 心脏
兴奋(β 1) 抑制(M2)
血管
收缩(α1)
扩张
舒张(β 2)
平 胃肠平滑肌 舒张(α2) 支气管平滑肌 舒张(β2)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ACh
▪ 合成:
乙酰CoA+胆碱 胆碱乙酰化酶(胞浆)-> Ach
▪ 贮存:与ATP、蛋白多糖结合一起贮存于囊泡 ▪ 释放:胞裂外排 ▪ 消失:
▪ 主要方式:突触间隙胆碱酯酶水解
ACh
NA
▪ 合成(神经末梢):
酪氨酸(原料) 酪氨酸羟化酶(限速酶) -> 多巴 多 巴脱羧酶-> 多巴胺 多巴胺β羟化酶(囊泡) >NA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概论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节前,节后)
▪ 自主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节前,节后)
▪ 运动神经系统
分类
1
胆碱能
2
去甲肾上腺素能(肾上腺素能)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 肠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纤维 (ATP、5-HT、DA、VIP、NPY、GABA)
内酶解) ▪ DA
胆碱能神经受体
▪ M受体:毒蕈碱型; 节后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的效
应器细胞膜上
▪ M1: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胃壁细胞,神经兴奋和胃 酸分泌
▪ M2:心肌、脑、自主神经节、平滑肌,心脏收缩力和心 率降低;
▪ M3:腺体、支气管平滑肌、血管、脑、自主神经节,引 起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
▪ 平滑肌(气管、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和
膀胱): β 、α、 Μ受体
▪ 眼睛: β 、α、 Μ受体 ▪ 腺体(汗腺、唾液腺):α、 Μ受体 ▪ 代谢: α受体 β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
心脏:
兴奋
血管:
收缩
胃肠平滑肌: 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 舒张

04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35页

04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35页

含有线粒体和囊泡等亚细胞结构,囊泡内含有
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
结合成贮存型,贮存于囊泡中。

【释放】 当神经冲动传递到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时,通过胞裂外排方式将囊泡中所含的NA、ATP、 嗜铬颗粒蛋白和多巴胺-羟化酶等一起排入突触 间隙。

在神经末梢内靠近突触前膜处,聚集着
很多直径为20-50nm的囊泡,囊泡内含有大
量的乙酰胆碱递质。其与三磷酸腺苷(ATP)、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结合而贮存。
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释放】 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导致靠近
突触前膜的一些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形成 裂孔,囊泡中所含乙酰胆碱及其它内容物通过裂 孔排入突触间隙,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胞裂外排 (exocytosis)。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缩瞳、腺体分泌增加等。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有利于机体运动、观
察、应激 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acetylase)催化下合成为乙酰胆碱。

AcCoA 胆碱 ChAc
CoA
ACh
ACh 空 囊 泡
ACEhE ACh
胆碱+乙酸
NR
MR
图 胆碱能神经末梢递质合成、贮存、 释放、代谢及药物作用示意图
AcCoA:乙 酰 辅 酶 A, AChE:乙 酰 胆 碱 酯 酶 MR:毒 碱 型 受 体
【消失】
释放到突出间隙中NA迅速被突触前膜 摄取入神经末梢内,并再摄取入囊泡中贮 存,这种神经末梢的再摄取过程称为摄取1 (uptake 1),它是释放至突出间隙的神 经递质作用终止的主要方式。摄取量为释 放量的75%-90%。

第4章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递质的代谢

第4章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递质的代谢
– 支配肾及肠系膜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四)NANC能神经
[ATP, 5-HT,
GABA, NO…]
– 内脏神经,特别是胃肠壁神经的调节作用
三、传出神经递质的代谢
胆碱能神经递质Ach的代谢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NA的代谢
胆碱能神经递质Ach的代谢
2019/2/15
12
胆碱能神经递质Ach的代谢
定义: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
• α型 α1:突触后膜 α2:突触前膜 • β型 β1: 心肌;心率和心收缩力增加 β2: 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扩张、血管 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肝糖原降解和肌肉颤动等 β3: 脂肪细胞;引起脂肪分解。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分布和药理效应
交感兴奋(NA) 心 副交感兴奋(Ach)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
• 第四章 传出神经药理概论
• 第五章 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 第六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 第七章 局部麻醉药
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一、神经递质的基本概念 二、传出神经的分类 三、传出神经递质的代谢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自主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ENS
运动神经系统
支配 骨骼肌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布
红色:交感神经 蓝色:副交感神经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和药理效应
心 心脏 血管 交感兴奋(NA) 兴奋 收缩 舒张 副交感兴奋(Ach) 抑制(M) 扩张(M) M 收缩(M) 样 收缩(M) 作 收缩(M) 用 缩小(M) 稀(M) 全身分泌(M) N样作用 收缩(N)
2019/2/15 2

药理学——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知识点归纳考纲: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传出神经系统?
什么是交感、副交感?
交感、副交感的功能?
交感神经兴奋时,效应器的表现?
副交感(迷走)神经兴奋时,效应器的表现?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四两拨千斤】木!
■M样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表现!
+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
■N2样作用——骨骼肌被激动时的表现!
■N1样作用——交感+副交感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一)药物作用方式
1.直接与受体结合如:激动剂、拮抗剂
2.影响递质如: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转运)、灭活(转化)等。

要么影响受体、要么影响递质
在血压升高的刺激下,心脏窦房结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谷氨酸
E.去甲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乙酰胆碱是支配心脏窦房结的副交感神经释放的递质,当血压升高后,引起反射性心脏副交感神经兴奋而释放乙酰胆碱。

●血压高了——机体兴奋迷走——使血压下降
●血压低了——机体兴奋交感——使血压回升。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个亚基,分子量为50,000;一个亚基,分子
量为57,000和一个亚基,其排列方式是:
09.04.2021。
38
这5个亚基均贯穿细胞膜,围绕成圆筒状,中间形成 离子通道,在两个亚基上各有一个Ach结合位点, 当Ach与亚基结合后,促使门控离子通道开放,胞 外Na+、Ca2+进入胞内,产生动作电位,导致肌肉收 缩。
09.04.2021
13
(2) 量子化释放(quantal release):每一个 “量子”相当一个囊泡的释放量,一个“量 子”释放不引起动作电位,数百个“量子” 释放才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及效应。
(3) 从囊泡中溢出、置换出NA。
09.04.2021
14
4.NA的消失
(1) 摄取(uptake) ① 摄取-1 (uptake-1)或神经摄取(neuroal up-take)或摄取
09.04.2021
22
1、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 nerve):兴奋时神经末梢 能释放Ach的神经。
(1) 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2) 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 运动神经; (4) 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肾上腺 髓质。
09.04.2021
23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兴奋时神经末梢能释放NA的神经。 包括: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0
3.Ach的释放 胞裂外排和量子化释放。 4.Ach的消失 Ach释放到间隙后,被间隙内的乙酰胆碱
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所水 解。每一分子的AchE 1min内可水解105 分子Ach。
09.04.2021
21
四、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系统
因此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包括作用于传出 神经系统的药物和作用于传入神经的局 麻药。前者影响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受体、神经;而后者能可逆地阻断感觉 神经冲动的发生与传导。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 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第六章 作用于肾上腺受体的药物 第七章 局麻药
(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Adrenergic nerve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几乎全部)
当神经兴奋时,其末梢 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注: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但支 配神经属于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 放乙酰胆碱,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 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
(三)多巴胺能神经(dopaminergic nerve) 支配肾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神经末梢 释放多巴胺(Dopamine),使肾血管扩张。 (四)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 (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 neurons, NANC):属肠神经系统,末梢释放肽类和 嘌呤类,如ATP、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Y、γ -氨基丁酸、P物质和NO等。这 些递质又称共递质(cotransmitters)
胞结构主要含线粒体
和囊泡等。
什么是递质(transmitter)


递质(transmitter) 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从末梢释 放的一种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称为 递质。
递质是在神经末梢膨体内合成、贮存、前 膜释放,释放的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或 被酶所灭活。
传出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Ach)和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NA)。 其它:多巴胺(dopamine,DA),三磷酸 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
1.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点
(1) 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胸腰段灰质侧 角,交感神经节多数离效应器较远; 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脑干内第Ⅲ(动眼 N)、Ⅶ(面N)、Ⅸ(舌咽N)、Ⅹ (迷走)对脑神经的神经核以及脊髓骶 段,副交感神经节多在效应器官附近或 在其内。
自 主 神 经 分 布 示 意 图
1.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点
(2) 交感神经在全身分布广泛,而副交感神经 相对较为局限。例如汗腺、竖毛肌、肾上腺 髓质、皮肤和肌肉血管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兴奋时,反应弥散,而副交感神经 兴奋时,反应局限。可能由于交感神经节前 纤维可与神经节内多个节后纤维接替,副交 感神经却相对较少。
1. 自主神经的生理功能
支配器官 交感神经作用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 冠状血管血流量增多,内脏 和皮肤血管收缩,肝血管收 缩,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 升高 支气管舒张 副交感神经作用 心率减慢,心收缩 力减弱,冠状血管 血流量减少,血压 下降 支气管收缩,粘膜 分泌增多
循环器官
呼吸器官
消化器官
抑制胃肠运动,括约肌收缩,唾液分泌增加,促 抑制胆囊收缩 进胃液和胰液的分 泌,促进胃肠运动, 促进括约肌舒张及 胆囊收缩
支配器官
交感神经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
肾血管收缩,膀胱逼尿肌舒 膀胱逼尿肌收缩, 张,括约肌收缩,外生殖器 括约肌舒张,外生 泌尿、生殖 官血管收缩,有孕子宫收缩, 殖器官血管舒张 器官 无孕子宫松弛 瞳孔辐射肌收缩,瞳孔扩大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肾上腺素分泌;促进糖原分 促进胰岛素分泌 解
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第三节 传出神经受体的受体 第四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传出神经
自主神经 (内脏神经) (植物神经) Autonomic nerve
眼 皮肤 代谢

大部分内脏器官及其组织一般都接受交 感与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而交 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呈现生 理性拮抗效应,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
节下,他们的作用既对立又统一,对内
脏活动的调节表现为协调一致。
(二)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运动神经自 中枢发出后,中途不换N元,直接到达 骨骼肌。运动神经无节前和节后纤维之 分。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一、神经信号传递的基本概念

神经的信号传递过程:神经冲动→突触→突 触前膜兴奋→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 膜→后膜兴奋→完成信号传导。

传导的核心是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什么是突触(synapse)


突触是指神经元与次一级神经元之间的 衔接处或神经末梢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 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 连接处称为神经肌肉接头,即运动终板。

二、传出神经按所释放神经递质分类
1. 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节前纤维 (一)胆碱能神经 Cholinergic nerve
2. 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 运动神经
当神经兴奋时,其末 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
4. 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sweat glands) 如支配汗腺分泌的神经和骨骼肌血 管舒张的神经。
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
非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Somatic motor nerve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 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等效应器(effector)以及影响能量代谢。它 们从中枢发出后,都要经过神经节 (ganglion),更换神经元,然后才到达效 应器。所以自主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之分 。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三部分。 神经细胞膜构成突触前膜;
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邻近部分的细胞 膜构成突触后膜; 突触前后膜之间有一间隙,称为突触间 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主神经末梢分为许
多细微的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末梢部分含
有稀疏串珠状的膨胀 部分,称为膨体。膨 体与效应器细胞膜之 间形成突触,其亚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