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二电厂2300MW工程煤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锚固治理
2×300MW机组厂用电运行方式优化

2×300MW机组厂用电运行方式优化
赵方铭
【期刊名称】《华电技术》
【年(卷),期】2010(032)00z
【摘要】厂用电运行方式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企业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按电网要求和企业需求,针对不同时段,对厂用电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组合.
【总页数】5页(P22-25,80)
【作者】赵方铭
【作者单位】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云南安宁,6503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21
【相关文献】
1.胜利发电厂2暳300 MW机组双机一泵一塔运行方式的节能优化 [J], 李晓勇
2.2×300MW机组厂用电运行方式优化 [J], 赵方铭
3.300 MW机组脱硫氧化风机运行方式优化分析 [J], 张超
4.2×300MW机组循环泵运行方式优化 [J], 张永俊;
5.300MW机组引风机油站电气运行方式优化研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某水电站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方案

浅谈某水电站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方案某水电站滑坡体位于永久改线道路一侧,通过现场查勘,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
为确保该水电站蓄水期永久改线道路畅通和水工建筑物运行安全,需制定切合现场实际的滑坡体治理方案。
通过对该滑坡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工况采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以确定该滑坡体控制工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滑坡体治理预案。
该滑坡体治理后,通过变形观测及监测数据分析,目前滑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标签:滑坡体;变形特征;稳定分析;工况1、滑坡体概况某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灌区供水的作用。
电站装设3台140MW(最大容量150MW)的水轮机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20MW。
该水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建筑、厂房枢纽三大部分组成。
挡水工程拦河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坝,坝高147m,库容5.35亿m3,列同类型大坝世界第三;引水隧洞全长16.15km,直径9m;调压井井深175m,直径22m,列亚洲第一。
该滑坡体位于河道右岸,距坝轴线下游约850m,分布高程2050.00m~2780.00m,縱向长约1200m,呈长葫芦形分布。
该滑坡为覆盖层滑坡,钻孔揭示滑体厚度一般为25m~30m,最厚为35.5m,方量约800万m3。
2、滑坡体地质地形条件滑坡滑体按物质组成和结构状态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两层,第①层分布于滑体中下部,主要由灰黄色碎石土组成,厚度为20~25m。
该层块石一般6cm~10cm,约占30%~40%;碎石一般2cm~4cm,约占40%~50%;黄色粉质粘土约占20%。
第②层分布于滑体上部,主要为黄色含块(碎)石粘质粉土,厚度为6m~10m。
该层块石一般5 cm~9cm,约占10%~20%;碎石一般1cm~3cm,约占30%~40%;角砾10%~20%;其余为黄色粉质粘土。
钻孔中均未揭示到具有明显滑动迹象的底滑面,或连续分布的软土层(滑带物质),滑面特征不明显,初步判定以基覆界面为滑坡底界。
滇东地区某技改工程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 u m n rs e t gd s nis tt o c ian neru t si u , u m n 5 0 1 C i ) K n igpo p c n e i t ue f h o fr s a d s K n ig6 0 5 , hn i g ni n o me l n a
Ab t c:aetel dl es p )bu c n a t nf mao m etnY n a at na nea peti p— sr tT k n sd ( oe ao t t h il r s r tnp je i u nnes r sa xm l, s a a h a i l a e c a o i e h
12 地 质构 造 .
都 相 当 的 惊 人 , 仅 会 引 起 很 巨 大 的经 济 损 失 , 时 更 会 造 不 有 成人 员 的 伤亡 。由于 西 南部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 着 西部 大开 发 。 随
人 类 改造 自然 的 规 模 愈 来 愈 大 , 计 施 工 方 法 不 当 。 得 高 设 使
边 坡 造 成 灾 害 的事 故 频 繁 发 生 。尽 管 目前 滑 ( ) 治 理 水 平 边 坡 飞速 发展 , 与其 他 建 筑 工 程 相 比 。 治 理 技 术 水 平 仍 然 较 但 其
低。 滑 ( ) 治 理 过 程 中需 首 先 对 地 质 情 况 进 行 认 识 和 分 边 坡
i H e f c v e t n f a y g te e t e t a me t n i r
K ywo d ln sie so e ,tblt n yi,rame t e rs:a d l (lp ) sa i ya a s t t n d i l s e
向家坝地下厂房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加固措施(一)

向家坝地下厂房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加固措施(一)摘要:运用波前法进行有限元法求解,对向家坝地下厂房进水口边坡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边坡加固措施。
关键词:边坡稳定边坡开挖有限元法边界条件边坡加固一、前言边坡稳定与否在土木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开挖的过程中,由于边坡结构的改变而使其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常常会导致边坡失稳。
因此预先做好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本文以向家坝地下厂房进水口边坡为例,通过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对进水口边坡的整体稳定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边坡加固的工程处理措施。
二、边坡开挖方式和分析方法向家坝地下厂房进水口边坡开挖方式为分层开挖、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计算方法为波前法求解的有限元方法。
单元编号时先对非开挖单元进行编号,然后是后开挖的单元,最后才是最先开挖的单元。
这样就保证了在分析每步开挖后的岩体结构时,剩下单元和结点的编号仍然是连续的,且和初始单元和结点编号一致。
三、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本次研究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等多种工况进行计算。
计算工况对应的荷载组合如表1所示。
计算荷载包括:水荷载(包括地下水和水库蓄水)、岩体自重、地震荷载、岩锚荷载以及地应力作用等,用A1~A6表示。
工况及荷载组合如下表1所示:表1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计算工况荷载组合库水位(m)工况1(施工开挖)A2+A5工况2(运行期考虑地震作用)A1+A2+A3+A5380.0工况3(正常运行)A1+A2+A5380.0工况4(考虑渗流作用)A1+A2+A3+A5+A6380.0工况5(运行采取加固措施)A1+A2+A4+A5380.0A1——水荷载;A2——结构自重;A3——地震荷载;A4——岩锚荷载;A5——地应力作用;A6——渗透力作用。
四、边界条件和计算假设(一)边界条件:(1)在X方向的边界上,采用约束X方向位移;(2)在Y方向的边界上,采用约束Y方向位移;(3)在Z=60.0平面上,采用约束Z方向位移;(二)计算假定:(1)在进水口边坡面上低于相应水位的节点满足第一类边界条件,即满足渗流分析中的Dirichlet条件,故取固定水头,其值为相应的水位值;(2)在Z=60.0平面上,采用隔水层边界;五、计算成果1.工况1计算结果(1)位移计算成果边坡坡面上最大回弹位移为9.85mm,位于②号机纵剖面附近。
某变电站边坡加固方案及稳定性分析

某 变 电 站 边 坡 加 固 方 案 及 稳 定 性 分 析
任 思 良
(. 1 中国矿业 大学管理 学院 , 苏 徐州 江 2 10 2 0 8; 2 太原东山煤矿 有限责任公司 , . 山西 太原 004 ) 3 0 3
摘
要: 通过某 变电站边坡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确定 了边坡破坏 的影响 因素以及破坏 方式 , 并为该边 坡 的加固工程 选择 了合理 的
加 固方案 , 用 P S A L 边坡稳定性分 析 ) 采 C T B 4( 程序分段计算 了边 坡加 固后 的稳定性 , 果表 明 , 用的加 固方案对边 坡的治理 是 结 采 可行 的, 边坡的稳定性得 到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 边坡加 固, C T BA, 坡稳定性 P SA I 边
目前该地段 冲沟 已被矸 石全 部堆填 。按 国家对 矿 山环境恢 复 治 2 加 固方 案选择 目前 , 在边 坡加 固治 理 中采取 的措施 有削 坡反 压 、 预应 力锚 理 的要求 , 霍州煤 电集 团对矸 石 山进行 过综 合治 理 , 采用 的治 理
抗滑桩 等。预应 力锚 索 、 抗滑桩 不仅对岩 土体 的干 扰很小 , 而 方法为错 台放坡 ( 台宽度 3 0 m, 6 0 m错 一平 台 , 平 . 每 . 坡面坡 率 索 、 且可以提高可利用岩土体 的强度 , 有施工速度 快 、 具 经济 、 全等 安 1 20 、 面封闭及绿 化 , 石 山的综 合 治理 目前基 本 完成 。但 :.)坡 矸 在工程 中得 到 了广泛 的应用 ; 削坡反 压有 可能会破 坏边 坡 由于错 台削坡 的作用 , 变 电站一 侧形 成高边 坡 , 在 边坡 的 高度 为 优点 , 岩土体 的结构 , 因此应用较少 . 。 2 3 0m ~ 9 0m, . 2 . 边坡 一旦失 稳危及 变 电站的场 地安 全。因此 需 要对该边坡 的稳 定状况进行计算并提 出其 加固方案。 根据边坡 的特点 以及设计 的要求 , 设计 提供 的加 固方案 必须
二级边坡锚杆锚固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作用机理及各参数对加 固效果 的影 响规律 。研究 结果表 明:土体孔 隙水压力和边坡坡角均对边坡稳定性有较
为显著 的影 响;边坡锚杆 所需要的最小锚 固强度 随着孔 隙水压 力和边坡 坡角的增大而增大;锚杆的使用可显
著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台阶高度的确定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台阶高度的确定
陈印;杨溢;刘磊;李凌峰;王婉青
【期刊名称】《中国锰业》
【年(卷),期】2016(034)002
【摘要】以某矿山为背景,利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绘制出不同的台阶高度下的排土场排弃终了模型,切割出不同台阶高度(10,20,30 m)下的排土场安全系数计算剖面,再利用边坡安全性分析软件Slide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其安全系数分别为2.089、1.180、0.783,最终确定排土场的台阶高度为20 m是比较恰当的。
实现了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预知,可为对矿山排土场现场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陈印;杨溢;刘磊;李凌峰;王婉青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54.+6
【相关文献】
1.多台阶覆盖式排土场边坡结构参数的确定 [J], 毛权生;乐陶
2.针对不同台阶高度对某矿山排土场边坡位移变形分析研究 [J], 李文新;李睿;王珊
3.长历时降雨入渗对多台阶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J], 甘海阔;周汉民;崔旋;郄永波
4.不同台阶高度对某矿山排土场边坡应力分布分析研究 [J], 李文新
5.东露天煤矿采掘场与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最终边坡角确定 [J], 刘东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明边坡治理工程施工(3篇)

第1篇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边坡治理工程成为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众多边坡治理工程中,昆明龙庆河倒虹吸进出口开挖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龙庆河倒虹吸进出口开挖工程位于昆明市,施工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恶劣。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项目部全体建设者夜以继日地推进施工,提前4个月完成了龙泉隧洞进口边坡、龙庆隧洞出口边坡开挖双到底任务,提前半年达到进洞施工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施工部署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部署,明确了各阶段的施工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1. 测量放线: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测量放线,确保边坡开挖精度。
2. 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成孔,保证桩孔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3. 锚索施工:采用锚索施工技术,对边坡进行加固,提高边坡稳定性。
4. 锚杆挂网喷射砼施工:采用锚杆挂网喷射砼技术,对边坡进行支护,确保边坡稳定。
5. 挡土板施工:选用合适材质的挡土板,对边坡进行防护,防止土体滑坡。
6. 桩顶冠梁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桩顶冠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2. 加强原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四、工期保证措施1.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进度。
3. 严格执行工期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总之,昆明龙庆河倒虹吸进出口开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建设者共同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二电厂2×300MW工程煤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锚固治理
【摘要】本文从边坡岩体特征及结构构造等方面对边坡可能出现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基于边坡破坏形式进行锚固支护设计并实施治理施工,其成功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边坡锚固治理预应力锚索
1.工程概况
昆明二电厂2×300MW工程煤场边坡位于昆明二电厂北侧,成昆铁路东面。
在场地平整工程施工边坡开挖过程中,形成30多米高,200多米长的高陡边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山体变形、坡面坍塌等高边坡病害,给工程项目的继续进行造成一定的困难。
经过专家的多次论证:场区首先要进行高边坡病害治理,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及场地内厂房建成后的正常使用,才可进行下一步工程建设。
2.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处于山前斜坡地形,地貌属低中山残丘坡地,原始地形坡度20~25°,边坡上部为红褐色含角砾(碎石)粘土,硬塑状态,中部为角砾混碎石层,下部基岩为褐红色板岩局部夹灰黑色炭质页岩、板岩。
属软质岩石,呈半坚硬状,极易风化,强风化后呈叶片状、条状及土状。
岩层纵横节理发肓。
各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拟建区域无主干断层通过,岩层单斜产出,倾向125°~135°,倾角55°~65°;发育有二组节理,节理产状为240°∠57°、155°∠60°,节理密度为3~4/m。
场地地处山麓斜坡部位,地下水为第四系所含孔隙型潜水及其下伏基岩裂隙水,旱、雨季地下水位升降幅度较大,旱季边坡几乎处于干燥状态,雨季坡面有水渗出。
边坡前期开挖后形成近55°的边坡,坡高约30米,边坡病害表现为中部局部发生坍塌,坡顶出现裂缝,对场地内的工程建设及厂房建成后的正常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3.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边坡失稳形成机理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自然坡体,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特进行边坡开挖而调整边坡的坡度。
随着调陡边坡开挖的不断进行,临空面不断加高,改变着斜坡的应力状态,使之由稳定向不稳定状态发展。
于是,在重力、施工震动、降雨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沿各种地质软弱面形成不稳定体,逐渐向下挤压、滑动,边坡上部出现拉、张裂缝。
此时,坡体的内外应力水平发生变化,坡脚附近产生剪应力集中。
随着边坡开挖的进一步开展,临空面的加高,削弱了抗滑支撑部分,产生边坡的坍塌滑动。
3.2 边坡与结构面的组合关系
二电厂工程煤场边坡平面上呈内凹近直角相交的形态,倾向120°,直立。
坡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坡向与节理倾向间夹角为45°~75°,坡向与节理面倾向均呈较大角度斜交关系。
3.3 边坡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从上述边坡与岩层及边坡与节理的组合关系分析,边坡产生沿层面的顺层滑动或沿贯通节理面的追踪滑移破坏的可能性极大。
由于陡倾的岩面与节理面的组合,一是形成双结构面,二是形成类似于硬性结构面发育且两组相交所形成的碎裂块状岩体。
因此,边坡可能出现的变形破坏工程地质模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顺层滑动,即沿着岩层的软弱结合面产生滑动,此种模型的变形破坏形式为线型滑动;二是由于双结构面产生的,结构面交线倾向坡外,与边坡坡向小角度相交,交线倾角50°左右,此种模型的变形破坏形式为楔形体的滑动;第三种模型即碎裂块体工程地质模型,此种模型的变形破坏形式为碎屑式近视于圆弧形滑动。
此外,由于边坡岩体破碎,施工开挖坡度较陡,因而,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较小规模的变形破坏形式为崩塌。
在三种主要的变形破坏形式中,楔形破坏最容易发生,但却以顺层滑动所产生的线型破坏的规模最大。
二电厂工程煤场边坡开挖高陡临空,造成坡体卸荷,原始的极限平衡被破坏,坡脚应力集中发展,超过坡脚岩土的承载能力而失稳;另外区内裂隙发育,坡向与地层倾向一致,在软弱下部支撑被卸载的情况下,坡体在自重作用下迅速变形积聚发展,从而沿着原始软弱结构面下滑所致。
4.边坡治理工程措施
根据上述对边坡破坏形式的分析,同时考虑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在原有开挖坡比上进行加固的要求,以防止或有效地控制坡体应力松弛、加固不利结构面组合变形和破坏为主,采用以锚固支挡为主的防治方案进行综合治理。
结合边坡较高且陡,岩体为软质岩石及边坡开挖的实际情况,设计上部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中部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支护、下部为重力式挡墙支挡,格构梁间植草护坡美化场区环境,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
设计参数选取:坡高31米,坡度45°,水平向地震系数0.16,岩体密度22.5 KN/m3,岩体粘聚力65.00Kpa,岩体内摩擦角22°,锚索采用1860级钢绞线,锚固体与土体摩阻强度0.38Mpa。
锚索锚固段长度取为10米,设计抗拔力取为600KN。
加固后边坡的极限安全系数=1.589,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5。
在现边坡上部最高处设置4排预应力锚杆,锚杆水平间距为4m,纵向垂直间距为2.83m,锚杆单根长15m,锚筋为1φ32钢筋线,孔径φ110mm,与水平面夹角为25°,锚杆间用锚杆格构梁连接。
在现边坡中部设置4排预应力锚索,锚索水平间距为4m,纵向垂直间距为2.83m,锚索单根长20m,锚筋为4φ15.24钢绞线,锚固段长均为10m,孔径φ130mm,与水平面夹角
为25°,锚索间用锚索格构梁连接。
在坡脚设置挡土墙,坡顶适宜位置设置梯形截水沟。
在格构梁间坡面实施人工生物工程护坡,对坡面进行绿化植草封闭处理,阻止大气降水的下渗和边坡物质的物理风化。
(具体设置见立面及剖面图)
5.锚固施工及边坡加固效果评价
5.1 边坡锚固施工工序
边坡锚固采用自上而下的施工工序:测放开挖边线→一层土(石)方开挖→一层锚索(杆)施工→一层锚垫板施工→一层锚索预紧→第二层土(石)方开挖→二层锚索(杆)施工→二层锚垫板施工→二层锚索预紧→依次开挖重复以上施工工序至支护标高。
5.2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各工序间的连续性强、机械化程度高,具有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其施工工序为:施工放线→锚索钻孔→清孔、锚索制作和安装→配置浆液→向孔内注浆→锚索地梁浇筑→预应力张拉锁定→封锚。
(1)锚索(杆)钻孔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锚索成孔采用干钻成孔技术,以高压风作为冷却介质,若遇岩层破碎,易产生塌孔、卡钻等异常情况,采用跟管钻进或注浆处理等措施,禁止采用湿作法以确保边坡岩体地质条件不被恶化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将钻机平整、稳定、定位准确安放,选用φ130mm钻具成孔,设计角度25°,嵌入边坡中风化岩层一般不大于10m。
钻至规定深度(需超钻50cm)经技术人员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终孔。
(2)锚索制作
锚索编制前对钻孔实际长度进行测量,根据终孔长度(L1),按锚索长度L=L1+1.5m-0.5m 下料组装锚索,每4根为1组。
用电动切割机切割钢绞线,再将导向尖锥、扩张环、紧箍环等元件组装成型,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施工注意事项为:
①锚索制作场地要求干净,原则上保证锚索不受油脂、泥土等异物粘附,保证锚索洁净;
②自由段表面先用防护油涂刷,再以塑料管穿套单根钢绞线;
③用人工把导向帽的一端对号插入相对应的钻孔内,并确定锚索是否插入到设计深度。
如锚索插入有阻力则用高压风清孔,或用钻机冲孔、扫孔,直到锚索安装到位为止。
(3)锚索安装、清孔、压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