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事件地球化学_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边缘学科
2024届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重点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2024届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重点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是一种孤独。
_____________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
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①后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前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
②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
③如果你不听,它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④它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不同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它在为你而歌唱。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造访..落尽子规啼(杨树的花)美不胜.收(尽、完)..(拜访)杨花B.鄙薄..(父亲,敬辞)三省.吾身(反省)..(轻视)家君C.险.躁(危险)殉职..(指因公牺牲)怪诞不经.(正常)D.倜傥..(秘密)..(洒脱)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识破机关3.下列有关《西游记》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是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其中孙悟空勇闯海龙宫、勾销生死簿、大闹灵霄殿、搅乱蟠桃宴、娶亲高老庄、其反抗精神呼之欲出。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酷爱自由、敢于反抗、充满斗争精神,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C.《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沙僧骗了回去。
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1、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
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
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4、培养不断进取、发现、探索、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类对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海洋地球化学考试题

海洋地球化学考试题海洋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洋中元素、化合物和化学过程的科学领域,涉及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中的化学成分。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海洋地球化学考试中的问题,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
1. 请解释海水的成分及其浓度变化。
海水是一种复杂的溶液,其中含有多种元素和化合物。
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是氯、钠、镁、硫、钙和钾。
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这些成分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蒸发、降水、河流输入以及海洋生物的活动等。
不同区域的海水成分和浓度也会有所不同。
2. 请描述海洋沉积物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海洋沉积物主要分为陆源性沉积物和生物成因沉积物两种类型。
陆源性沉积物主要是由陆地上的岩石颗粒、泥沙和粉尘经过河流、风等方式输送到海洋中形成的;生物成因沉积物则是由海洋生物的遗骸、贝壳等有机或无机物质在海底沉积形成的。
这些沉积物在海洋中的形成过程受到海洋环境、气候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3. 请解释海水中的盐度变化及其影响。
海水的盐度是指单位海水中所含盐类的质量。
盐度的变化受到蒸发和降水的影响,通常在赤道附近盐度较低,而在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盐度较高。
海水的盐度变化会影响海水的密度,从而影响海洋环流和海洋生物的分布。
4. 请讨论海洋酸化的原因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洋酸化是指海水中的pH值下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海水中碳酸盐的浓度增加所致。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影响海洋生物的钙化过程、影响海洋食物链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以上是我对海洋地球化学考试题可能涉及到的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问题,也欢迎继续提问。
地球化学专业学什么

地球化学专业学什么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和外部化学组成、构造和演化的学科,地球化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知识。
在地球化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掌握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了解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具备独立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1. 基础理论知识地球化学专业的学习首先会涉及到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基本化学理论、矿物学、岩石学和地质学等。
学生将学习到地球内部和外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2. 分析测试技术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和检测地球中的各种物质,包括矿石、岩石、土壤和水等。
通过学习这些分析测试技术,学生能够准确地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各种元素组成和含量,为地球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3. 地球化学的应用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地球化学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矿藏和矿产资源,发现地下水资源,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等。
学生将了解并应用不同地球化学的方法和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实践和实习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通常也会进行实践和实习环节的学习。
实践和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调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球化学的知识,为将来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学习成果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具备扎实的地球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能力,能够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和工作。
他们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地球化学的高级研究和教学工作。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正确答案已附题目之后)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1完成满分8.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手段;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蒸汽机的使用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2完成满分2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科学2.技术3.电力革命4.新技术革命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简答题(17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3完成满分17.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地球化学讲稿

地球化学讲稿绪论地球科学以自然物质的组成及其各类运动形式为研究内容。
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中研究物质成分的主干学科,以元素及其化学运动为研究对象,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利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地球中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化学变化的地质科学现代地球科学有三门基本学科: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
此外,还包括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
2.地球化学1838年瑞士化学家Sch?nbein(申拜因)首次提出了“地球化学”这个名词;1842年预言:“一定要有了地球化学,才能有真正的地质科学。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1)从研究对象来看:是地球及其子系统(地壳、地壳及其自然作用体系(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表生作用、生态环境)),目前正在向宇宙天体拓展;2)从研究形式来看:主要是元素和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化学运动形式;3)从研究时间来看:包涵了整个地球、地壳演化和全部地质作用时期;对单个元素和同位素来讲,是研究它们的发生、不断发展及螺旋式演化的全部历史。
为此,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与化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但本质上是隶属地球科学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例如碳14,一般用14C而不用C14.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指的是该同位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同位素中所占的比例。
丰度的大小一般以百分数表示。
人造同位素没有丰度。
周期表上所列的原子量实际上是各种同位素按丰度加权的平均值,这是因为各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往往分布的比较均匀,取平均值计算比较准确。
以原子百分数表示的地壳中某种元素各同位素的相对含量。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结构、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的概述:1.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包括海水、海底及其上空的空间。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海洋的物理特性:–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海流、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学现象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海洋的化学成分:–海水中溶解的盐类、气体、有机物质等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
–海洋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氮循环等。
4.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生物的分类、生理、行为、繁殖等基本特征。
–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珊瑚礁、深海生物群落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海洋地质与地形:–海底地形的分类,如大陆架、大陆坡、海山、海沟等。
–海洋地质构造,如板块构造理论在海洋中的应用。
–海底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6.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
–海洋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海洋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海洋观测技术,如卫星遥感、深海潜器、海洋浮标等。
–海洋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海洋模型模拟与数值分析。
8.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深海未知生物的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新能源的探索与开发。
–海洋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9.海洋科学在国家战略中的应用:–海洋权益与海洋法。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海洋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海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的奥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习题及方法:1.习题: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解答: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化学就业前景

海洋化学就业前景海洋化学是一个与地球上的海洋有关的学科领域,涉及海洋中的化学过程、元素循环、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和关注度的提高,海洋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日益明朗。
下面将从研究领域和就业方向两个方面具体介绍海洋化学的就业前景。
首先,海洋化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学习海洋化学的毕业生可以在多个研究领域内找到就业机会。
例如,他们可以在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机构和相关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等工作。
这些单位对海洋化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很高的需求,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其次,海洋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海洋石油、海洋矿产、海洋新能源等领域的工作。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的枯竭,人们对海洋中的能源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重视。
海洋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型燃料、海底油田勘探等工作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做出贡献。
此外,海洋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食品工业、药品开发、海洋工程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海洋食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而海洋化学专业的毕业生正具备这些领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通过开发海洋食品添加剂、海洋药物等方式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海洋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环境监测、海洋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工作。
在海洋化学专业就业的过程中,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深化自己的学术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海洋科学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然而,要想在海洋化学领域找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扎实的实践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事件地球化学: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边缘学科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李双林提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含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对相关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海洋事件 地球化学 边缘学科事件这一术语在科学语言上被广泛地用来表示离散的现象或不连续的过程阶段,其延续时间与所经历的那段时间相比应当是很小的。
地质事件是指在地质历史上突然发生的、难于预测的、稀有的突变或灾变现象,其地质记录是事件沉积层(吴智勇,1996)。
各类地质事件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必然留下地球化学的痕迹,因此,开展事件地球化学研究将有助于确定事件的性质及其地质意义,加深对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
一、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含义近20年来飞速发展的古海洋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古海洋事件。
古海洋的历史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而每一个事件引起的古海洋条件的变化,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因此,由一次事件触发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变化,往往引起全球性古海洋状况的改变,并进而影响海洋历史演化的方向(张明书,1989)。
现有研究已经揭示出海洋历史中的多种地质事件。
这些事件有些是区域性甚至洲际性事件,包括风暴及其它类似突发事件、季纹泥沉积物、不整合事件或沉积物漫流面事件、大洋缺氧事件、大洋分层事件及海洋环流事件等(覃建雄,1994);有些是全球性事件,主要包括有磁极倒转事件、气候灾变事件、构造巨变事件、全球海平面上升事件、星球撞击事件(陨击事件)、凝灰沉积事件(火山灰事件)、全球冰川事件、全球生物事件等(Kauffm an,1986)。
对上述各类事件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给出其地球化学标志是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
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研究以现代或古海洋沉积层为对象,以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作为主要研究手段,以揭示海洋沉积过程中各类地质事件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标志为目的。
通过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研究能够为古海洋学、古气候学和古全球变化等提供解释,为高分辨率地层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海洋事件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与沉积学、地层学、古海洋学、古气候学和天文学等学科相互结合与交叉的一门边缘—1—学科。
二、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内容早在1958年,侯德封就指出:元素的生活是地层演变的物质基础。
A lvartz (1980)在意大利白垩纪—第三纪界线粘土层中发现的Ir含量异常是事件地球化学的典型实例。
目前在世界许多地区的白垩纪—第三纪界线、寒武纪—前塞武纪界线,以及始新世—渐新世界线也相继发现了贵金属及某些微量元素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异常(赵振华,1996)。
深海钻探计划(D SD P)和大洋钻探计划(OD P)开创了海洋地质研究的新纪元,为开展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研究表明,陨击事件、深海火山喷发事件、生物事件以及大洋缺氧事件都可导致微量元素(如P t族元素、P、M n、U等)的异常丰度(W alters,1987;O rth,1988)。
此外,有机碳和碳酸盐岩的含量变化也可看成反映古海洋学事件、古气候事件和构造事件的短期信号。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是事件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手段。
碳酸盐沉积物,尤其是海洋生物壳体中轻稳定同位素∆18O和∆13C,其含量变化准确地记录了短的古海洋事件。
D up lessy和Shack2 leton(1985)以底栖有孔虫介壳的∆13C作为深海循环的示踪剂,通过对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130—105ka B.P.的深海沉积物底栖有孔虫介壳∆13C的测定,研究了气候急剧变化时期深海循环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学者相继对中国海域的海洋事件开展了研究。
1989年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南海第四纪古海洋事件比较研究及其应用”课题。
通过这一研究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事件,并通过O、C同位素对古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南海北部晚第四纪同位素地层学(王律江等,1992)。
杨子庚等(1989)研究了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与事件。
近年来Sr、N d同位素也被用于海洋沉积物的研究(Grou sset,1988;B iscaye 等,1995;Parra等,1997)。
Hodell等(1990,1991)报道了过去24M a以来新的Sr同位素数据,建立了24M a以来的海水Sr同位素高分辨率变化曲线,揭示了Sr 同位素组成迅速增大事件。
C lem en s (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45ka以来Sr同位素的高分辨率变化曲线与海洋氧同位素的变化是同步的,Sr同位素对气候变化具有指示意义。
西琛一井礁序列的Sr同位素组成变化曲线反映了很强地层学和事件地质学意义,它的分阶段性与地质年代有着很好的对应性(张明书等,1995)。
Sr同位素不仅对全球气候事件反映敏感,而且对区域事件也有很好的指示。
南永一井岩心Sr同位素研究表明可能有两次相当大规模的海底火山活动影响该区(赵焕庭等, 1992)。
西琛一井中Sr同位素可能记录了南海第四纪期间16次相当大规模的断块活动和火山喷发作用事件(孙志国等, 1996)。
除14C测年外,热释光法TL、红外激发发光法I R SL、光释光法O SL、电子自旋共振ESR、氧同位素以及古地磁等测年方法和地层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精确标定事件年龄成为可能。
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除涉及地球化学各分支学科以外,还涉及其它相关学科,因此关于海洋事件地球化学很难给出统一的研究内容。
从地球化学本身的分支入手,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1、微量元素事件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各类事件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包括元素峰值,元素比值等的—2—变化);2、同位素事件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各类海洋事件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其中包括轻同位素(C、O、S等)和重同位素(Sr、N d、Pb等);3、有机事件地球化学,以研究各类事件有机地球化学标志为内容;4、事件的年代学研究,重点研究并确定各类事件的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三、海洋事件地球化学对相关学科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识别不同海洋事件的地球化学准则尚有待于进一步建立。
但就已有的初步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极强生命力和对相关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
1.海洋事件地球化学有助于对古全球变化的认识和对未来全球变化的预测Shack leton和Opdyke(1973)根据深海钻探计划有孔虫氧同位素比的研究,建立了近1M a的气候波动曲线,730ka以来确定了9个气候冷暖旋回事件,揭示了古气候的变化和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刘东生(1982)通过对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的研究指出,自布容正地磁极性期以来,洛川黄土剖面有812个气候干湿变化旋回。
这一结果恰好对应于V28-238深海钻孔的氧同位素给出的布容期以来的9个冷暖气候旋回。
2.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高分辨率地层系统的建立由于大多数海洋事件都是区域性的或全球性的,因此这些事件的识别,有助于全球对比和高分辨率地层系统的建立。
J.D.H ays(1976)利用深海岩心剖面密集取样进行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证实气候事件的变化周期分别接近于42ka、23ka和100ka,从而证实了米兰柯维奇旋回理论。
D e Boer A.A.H.W onders(1984)甚至提出了一个气候地层学单元,称其为Gilbert 单元,代表了21ka的时间段。
这一分辨率与大多数生物地层带相比,精度可提高50倍。
Kauffm an(1991)认为以事件为界面的地层单位的年代地层学分辨率可高达20—50ka或更少。
因此,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配合高精度的年代学资料将大大提高地层的分辨率。
3.海洋事件地球化学有助于对区域乃至全球构造事件和火山喷发事件的认识大洋中脊玄武岩、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和海底沉积物的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为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4.海洋事件地球化学有助于对陨星撞击事件和生物灭绝事件的认识欧阳自远等(1996)通过事件界面的铂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同步异常,提出了新生代的6次撞击事件(65、34、15、2.4、1.0和0.7M a),并进一步分析了由此诱发的气候环境灾变和不同程度的生物灭绝事件。
今后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身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完整学科体系的建立目前尽管对海洋事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地球化学研究,但各类事件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分各类事件的地球化学标志还很模糊。
海洋事件地球化学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完善并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是海洋事件地球化学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
(2)密切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沉积学、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学科的发展是海洋事件地球化学得以深入开展的基础,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3—轻元素稳定同位素的标准评述厦门大学海洋系 郭卫东提 要 标准物质在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分析数据的可比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标准物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评述了国际上在轻元素(氢、碳、氮、氧和硫)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标准物质 轻元素随着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制样技术的提高,氢、碳、氮、氧和硫等轻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地质、海洋以及近年来在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标准物质是稳定同位素分析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不同稳同实验室的分析数据统一到同一基准从而具有可比性的根本保证,因此研制适宜的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国际上由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 A EA)下属的同位素水文学部统一负责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制、管理和分发工作,并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有关事宜。
本文介绍目前国际上在氢、碳、氮、氧和硫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一、稳定同位素的基准轻元素的稳定同位素组成都用∆值表示,因此稳定同位素的基准即是∆标尺的“零点”,也叫一级参考标准(P ri m ary R ef2 erence Standard),它是以同位素组成均匀稳定、同位素比值大致为其天然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中间值的天然物质为基础经国际公认所确定。
基准的建立对确保分析数据的可比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基准物质已用完,有些基准物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受到怀疑,还有些基准物质原本就不存在,从而给实际分析对比工作带来困难。
I A EA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以校准物质(Calib rati on M aterial)为基础,建立了一套新的参考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