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护理的效果观察
红光治疗方案

红光治疗方案引言红光治疗(Red Light Therapy)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治疗方法,它使用红光波长来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红光治疗已经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介绍红光治疗的原理、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红光治疗。
红光治疗原理红光治疗利用红光波长(通常为630-660纳米)的光能穿透皮肤表面并到达深层组织,直接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红光可以与色素细胞和线粒体色素细胞反应,促进细胞的能量产生。
此外,红光还可以促进微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
通过这些作用,红光治疗可以改善皮肤的光滑度、增加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生成,减少炎症反应。
因此,红光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美容、皮肤病、创伤修复等领域。
适应症红光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和不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皮肤病治疗:红光治疗可以减少痤疮、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症状。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伤口修复和杀灭细菌来改善皮肤病情。
2.美容治疗:红光治疗可以增加皮肤的光滑度、改善雀斑、减少皱纹和色斑的产生。
它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生成,提升皮肤弹性和紧致度。
3.创伤修复:红光治疗可以促进创伤的愈合和修复。
它可以增加微循环和细胞能量产生,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4.关节痛缓解:红光治疗可以减少关节痛和炎症反应。
它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减少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使用方法红光治疗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下面介绍一般的使用步骤:1.准备设备:选择一台红光治疗设备,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具备调节光强的功能。
清洁设备,确保无污染。
2.准备皮肤:清洁皮肤,保持干燥。
可以使用温水清洁皮肤,去除表面油脂和尘埃。
3.遵循安全要求: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要求。
保持设备与皮肤适当的间距,避免过度使用。
4.开始治疗:照射设备到所需治疗区域,设备的距离取决于波长和设备的功率。
建议每个区域治疗时间为5-15分钟,每周2-3次,持续4-6周。
烧伤病人植皮术后的护理要点

烧伤病人植皮术后的护理要点摘要】目的:做好植皮术后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
方法:对烧伤病人供皮区和植皮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采取及时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的措施。
结果:38例植皮病人皮片全部成活。
术后经过3-6个月随访,外观良好,功能恢复达96%,结论:对烧伤病人植皮术后,给予恰当的护理,指导病人及时采取正确的功能锻炼,可防止术后瘢痕挛缩,早期恢复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手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烧伤;植皮;护理要点【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28-01我院至2013年挂牌烧伤病房以来,先后收治了烧伤病人共102人,其中38人进行了植皮手术,通过落实护理措施,全部痊愈出院。
几年来通过术中的观察和术后护理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归纳如下:1术前准备1.1供皮区的准备:供皮区应选择在无皮疹、无感染、无瘢痕部位。
术前一日剃净供皮区毛发,用肥皂水、清水擦洗 ,然后用70%酒精灭菌 ,消毒巾包扎。
术晨再用70%酒精擦拭,并用消毒巾包扎。
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影响皮片成活。
1.2用物准备:备大量的无菌纱布、纱布垫、绷带及棉花、无菌生理盐水、碎纱、网眼纱等。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备好血液制品,备导尿管一根,取皮板、取皮刀、鼓皮机、电刀、盐酸肾上腺素8-10支,庆大霉素2-4支等。
进手术室前,按麻醉要求常规给药。
1.3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完善各项检查,了解全身情况。
保证病室温度适宜,注意为患者保暖。
如有发热感冒或妇女月经期应及时报告医生 ,以便延期手术。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性质、烧伤面积等告知患者手术名称、方法、效果及配合等 ,使患者有所准备,缓解紧张情绪,让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2术后护理2.1供皮区护理:术后抬高患肢,保持供皮区敷料清洁,观察有无渗血,渗液及臭味,注意肢体血运,头皮及躯干等处的供皮区3~5d后常采用半暴露疗法,可用烤灯保持创面干燥.2.2植皮区护理:(1)随时观察患者病情:伤口若有疼痛或不适时,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红光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红光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红光治疗仪是一种利用红光照射皮肤进行治疗的医疗设备,它可以有效改善皮肤问题,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和治疗的效果。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发挥红光治疗仪的功效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红光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红光治疗仪之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基本参数和功能。
在使用前,确保皮肤清洁干净,去除化妆品和其他杂质,以确保红光能够充分照射到皮肤上。
接下来,打开红光治疗仪的电源开关,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时间。
一般来说,红光治疗仪有不同的治疗模式可供选择,如美容模式、治疗模式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然后,将红光治疗仪对准需要治疗的部位,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建议与皮肤表面保持3-5厘米的距离。
然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进行红光照射治疗。
在照射过程中,保持设备与皮肤的接触稳定,不要频繁移动,以确保红光的照射效果。
在使用红光治疗仪的过程中,注意保持眼睛的闭合,以免红光对眼睛造成伤害。
同时,避免长时间连续照射同一部位,应适当移动治疗仪的位置,以达到全面照射的效果。
使用完毕后,关闭红光治疗仪的电源开关,将设备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定期清洁和消毒红光治疗仪的表面,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总的来说,红光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时间、保持适当的照射距离、注意眼睛的保护、避免长时间连续照射同一部位、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
只有正确使用红光治疗仪,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达到美容和治疗的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正确使用红光治疗仪,享受到它带来的美容和治疗效果。
祝您健康美丽!。
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病例护理查房

40.4 163 43 40.7 41.4 206 15.6 42.9 196 36.0 143
• 新入院补液抗休克治疗 • 抗感染,清创换药治疗 • 手术治疗 • 浸浴疗法 • 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氨基酸、脂肪乳)
• 对症处理,静滴机采冰冻血浆、悬浮红 细胞、白蛋白注射液,并持续关注白蛋 白变化。
• 严格根据尿量、精神状态及心肺情况控制滴速 • 补液忌忽快忽慢,滴入水分时不要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 • 不要集中输入同一种液体 ,胶体(早期蛋白)、晶体、水分应
间隔,均匀分开 • 头面部烧伤比其他部位同等面积补液量多 • 落实输液巡视制度 • 关注患儿腹部体征 • 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钠低氯 • 根据检查结果,缺什么先补什么
代谢有关 。
7. 躯体移动障碍 与烧伤后创面疼痛、肿胀、卧翻 身床有关
8. 潜在并发症 低血容量性休克、肺炎、水电解 质失衡、酸碱失衡、 多器官功能衰竭。
1.建立静脉双通道,快速补液,有计划使用每一根静脉。
2.留置导尿,每半小时观察并记录尿量,尿量15--20ml/h, 并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
3.观察意识、表情、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
严重程度评估:虽总面积不足15%,仍属重度烧伤范围: (1)全身情况严重或已有休克者; (2)有严重创伤者或合并化学药物中毒者; (3)重度呼吸道烧伤者; (4)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5%者。
其他项目:年龄、体重、部位、受伤时间、就诊时间、精神状 况、 尿量、创面情况、是否进食
• 观察指标:尿量、精神状态、皮肤颜色、 生命体征、毛细血管充盈度、 创面情况、化验检查、饮食状况、 排便情况
烧伤占27.96%,以头面部及四肢为主,其致伤原因
以热水/热液为主,占小儿烧伤的88.3%
烧伤病人应用红光治疗仪临床80例总结

烧伤病人应用红光治疗仪临床80例总结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闫汝蕴孙永华陈欣覃凤均于东宁陈忠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科电微波电子公司杨大嵩蹇庄华红光的生物学效应国外早有报道,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现所属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研制的烧伤红光治疗仪,通过物理学的方法,将大部分红外光线滤过,去掉热作用,保留不同波段的红光光波,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功能,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并在细胞水平发挥效应。
其中线粒体对红光的吸收最大,过氧化酶的活性增加,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糖元及蛋白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合成,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
同时增加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了细胞的免疫功能,故具有局部抗炎症的功效。
我们自1993年初与中科院电子所合作,应用他们研制的红光烧伤治疗仪,对80例烧伤病人,97例次各种不同类型烧伤、感染创面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80例烧伤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7~52岁,均为住院病人。
各种类型烧伤创面包括:手术切口感染40例次,皮瓣感染10例次,供皮区10例次(均为躯干、四肢部位),深I°新鲜创面伴感染10例次,Ⅲ°创面伴感染8例次,Ⅱ°新鲜创面10例次,耳软骨炎2例,烧伤瘀痕3例,其它4例。
所有病例均在常规全身及局部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红光治病种例次照射次数照射时间(分/次)有效率手术切口感染40 10 20 95%皮瓣感染10 12 30 90%供皮区10 8 20 100%深Ⅱ°感染创面20 30 80%10Ⅱ°新鲜创面10 10 20 100%Ⅲ°感染创面8 10 30 75%耳软骨炎 2 14 30 100%烧伤瘢痕 3 20 30 30%其它 4 10 20 75%二、红光治疗仪:根据不同类型烧伤创面及病变波及的范围的不同,分别选用三种型号的仪器。
KDH-B 型、KDH-Ⅱ型、YGS-1型,它们的光剂量均为30mW/cm2,组织穿透深度为10~15nm,照射距离为10~20cm。
烧伤科护理的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病人,安置病床,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及适宜的温湿度。
2、测T.PR.BP、体重,做好入院介绍,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3、及时采集病史,评估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一般病人每日测T.PR两次,每周测体重1次,每天记录大便次数,如有异常,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危重病人及大手术体温超过38℃,每天测T.PR四次,如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半小时再测T,做好记录。
5、评估自理能力,填写自理能力评估表,依据病情及患者自理能力做好病人生活护理。
6、危重病人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有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面部和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出病室需换鞋,流水洗手。
病室内每日进行消毒。
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禁止探视。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9、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在烧伤早期护理人员要根据受伤后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在烧伤回复期护理人员要注意病员之间的谈话,诱导病员多作乐观积极的谈论,鼓励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致残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烧伤患者的护理重点及观察方法

烧伤患者的护理重点及观察方法烧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方面:伤情评估、创面处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以及心理支持等。
同时,正确的观察方法也是烧伤护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一、伤情评估对于烧伤患者来说,了解其伤情是护理的首要任务。
在烧伤患者抵达时,要迅速进行伤情评估,包括评估烧伤面积、深度、伤情的严重程度等。
通过对伤情的准确评估,可以为后续的护理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创面处理烧伤患者的创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注意创面的清洁,使用无菌浸湿的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创面。
创面处理的关键是保持创面的湿润,可以使用防水性敷料或者特殊的润状药膏,以防止创面干燥和感染。
另外,还要定期更换敷料,确保创面的清洁和湿润。
三、疼痛管理烧伤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疼痛,对于这些疼痛的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方式来缓解疼痛。
此外,还可以采用冷敷、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烧伤部位的疼痛。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其变化,及时调整疼痛管理的方法和用药。
四、感染预防烧伤患者的创面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感染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在创面处理中,使用无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注意保持病室的清洁和通风,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对于烧伤患者的个人卫生也要严格把关,经常更换床单、衣物等。
如果发现创面有感染迹象,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心理支持烧伤患者除了身体的损伤,往往还伴随着心理上的创伤。
因此,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也是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
护士可以与疼痛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困扰和恐惧,给予鼓励和支持。
此外,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观察方法:观察烧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创面愈合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此外,还要仔细观察创面的变化,包括创面颜色的变化、创面边缘的状况、创面的渗液情况等。
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
及时了解病人受伤的时间、原因、烧伤面积、深度、部位、年龄等,以安排不同的病床。
2.根据病情或医嘱每2~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3.做青霉素、普鲁卡因、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迅速补液及用药。
5.协助医师进行清创、换药、并做好健康皮肤护理.6。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
7.保持室温,夏季26~28℃,暴露疗法时可提高至32℃,有条件者可用空调。
8。
发热39℃以上的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药物降温.9.烧伤面积敷料应及时更换,定时翻身,每2小时1次,防止受压,保持创面干燥。
10。
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战胜疼痛,积极配合治疗。
(二)休克期的护理:1.住单人房间,专人护理,严格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
了解病情及有无其他复合伤,以便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抢救。
3。
取半卧位,卧无菌床铺,并注意保暖。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对面、颈、胸部烧伤病人应备好氧气、气管切开包等。
5。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液体疗法的实施.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对各种治疗液体疗法的实施。
(1)体温、脉搏、呼吸每30~60分钟测量1次,当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脉压差小于3Kpa(22。
5mmHg),体温过高或过低,脉搏在120次/分以上,均应做出适当处理。
(2)注意神志变化,成人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言语无力,小儿惊慌不安、抑郁,多为休克表现,应加快输液速度。
(3)烦渴是血容量不足的早期表现,此时不应过多满足病人不断喝水的要求。
烧伤后大量饮水或进食可引起急性胃扩张、呕吐、甚至造成窒息,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观察创面渗出情况,周围是否红润,受压.7。
留置导尿管,成人一般用双腔请按尿管。
倒出膀胱原有尿液后,,开始记录每小时尿量、比重、PH值。
8。
注意五官的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减少创面污染机会.双耳烧伤后禁止受压,以免引起耳软骨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护理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9-08T15:44:29.9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2期作者:张慧
[导读] 对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对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6例患者行红光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行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
结论:对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开展红光治疗及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烧伤痊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烧伤;头部供皮区;红光治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274-02
人体头皮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头皮已经成为烧伤患者制皮首选区域[1]。
然而因头皮的毛细血管与中枢神经末梢分布范围广,容易让患者产生强烈的刺痛感。
临床上以往对于头部供皮区多采用敷贴促生长药,然后以吹风机风干,虽然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因所需时间较长,疼痛感明显,头皮下积液及毛囊炎的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对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6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45.4±6.2)岁。
对照组26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年龄为(46.1±5.5)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治疗护理,每天为供皮区敷药,进行传统加压包扎,持续1周至愈合。
观察组行红光治疗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详细解释红光治疗的目的与过程,嘱同意病房患者注意避开光照。
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佩带专用眼罩。
光杯口与创面距离为30cm左右,注意询问患者体位是否有不适感,并根据患者要求协助其进行适当调整。
打开治疗仪开关,进行局部照射,持续10分钟,一天1次,至创面痊愈。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做到全程陪伴,根据患者需要对治疗温度与高度进行调整,并注意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治疗结束后,将患者眼罩取下,协助患者调整体位。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满分100,按照得分分为十分满意(得分85以上)、比较满意(得分60~85)、不满意(得分不足60)[2]。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资料录入SPSS 22.0数据库,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愈合时间(4.96±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7±1.44)d(P<0.05)。
观察组治疗费用为(501.33±41.24)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9.03±91.72)元(P<0.05)。
观察组26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出现头皮下积液1例,占3.85%,毛囊炎2例,占7.69%,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因头部供皮区有着愈合快、血液循环丰富、不留疤痕、可多次使用等优点,已经成为供皮区首选。
但是,对烧伤患者来说,加强头部供皮区的治疗与护理,对于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为烧伤患者提供充足的植皮材料具有重要意义[3]。
临床上对于烧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疗法与红光疗法。
传统疗法因所需时间长、延长了愈合时间、疼痛感强烈、感染概率及二次出血概率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
红光治疗光源为高能窄谱光,发射出的波长纯度高,热量低,不会对新生的肉芽组织造成损伤,还能够加速上皮组织及县委细胞生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疼痛,加速组织功能修复。
除此之外,红光治疗一天只需治疗一次,避免频繁换药,可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证明对头部供皮区进行红光治疗护理可有效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对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开展红光治疗及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烧伤痊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谭美华,谭章燕,梁丽珠.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与传统方法的护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1):1684-1685.
[2]杨洁.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与传统方法的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7(14):2723-2724.
[3] Whelan,HT,Buchmann,EV,Dhokalia A.et al.Effect of NASA lightemitting diode irradiation on molecular changes for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mice[J].Journal of Clinical Laser Medicine and Surgery,2014,12(25):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