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宿州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者是 以
人 民事 业 发 展 的 全 局性 和根 本 性 问题 . 要 加 强农 业 基 础 地 域命 名 , 是指 在 农 村 范 围内举 办 的各 种 保 险 的总 称 . 除
建设 . 促 进农 业 发 展 和 农 民增 收 .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含农业保险外 , 还包括 乡镇企业 、 农业生产者的其他各种 建设” 农业 风 险 问题 一 直 是 困扰 我 国 农业 发 展 中 的 核 财 产 、人 身 保险 。农 业 保 险 的保 险 标 的包 括农 作 物栽 培 心 问题 . 虽 然 农 业 保 险在 我 国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发 展 . 但目 ( 农 业) 、 营 造 森林 ( 林 业) 、 畜禽饲养( 畜牧 业 1 、 水 产养 殖 、 捕
法 。通 过 政 策 性农 业 保 险 . 可以在 世 贸 组 织规 则允 许 的 要 求 ) 、 产仔险 、 阎割险、 流行 性 疾 病 险 、 流行 性疾 病 的后
范 围内 .代替 直接补贴对我 国农 业实施合理 有效 的保 果损失险 、 牲畜运输险、 展览险等。 农业保险在我国是典
护. 减轻 加入世贸组织带来 的冲击 . 减 少 自然 灾 害 对 农 型 的政 策 性 保 险 . 我 国是 一 个 农 业 大 国 . 农 业 在 国 民经 业 生 产 的影 响 . 稳 定 农 民 收入 , 促 进 农 业 和农 村 经 济 的 济 发 展 中 占有 很 大 的 比重 .而且 我 国拥 有 十 三 亿 多 人 发 展 在 中 国 . 农 业 保 险又 是 解 决 “ 三农” 问题 的重 要 组 口 . 粮 食 安 全 是 国家 安 全 的首 要 任 务 . 综 观 我 国农 业 的 成 部 分 。农 业 保 险 按农 业 种 类 不 同分 为 种植 业 保 险 、 养 发 展 .在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中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战 略 作 殖业保 险 : 按 危 险 性 质 分 为 自然 灾 害 损 失 保 险 、 病 虫 害 用 ,但 是 由于 历 史 的原 因 以及 农 业 中 高 风 险 的存 在 . 当
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分析

自从各保 险公司向商业化转型后 , 对属于政策
性 险种的农业保险 , 国家不再给予补贴 。农业保险
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 ,0 4 2 0 年末 中国农村人 口为7 5 75 0 万人 , 占全国总人 口的5 . 人均耕地面积1 l 8 %, 2 . 4 亩 , 03 比20 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0 2 , . 亩 中国农民 0
月1 起执行的< 日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保险法= 》 主要是规 范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 , 对农业保险的规定
是很笼统的, 如其中的第19 4 条规定 : 国家支持为农 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 , 农业保险 由法律 、 行政法
规另行规定。 目前 中国没有一部系统 的农业保险
法 ,而缺乏立法支持的农业保 险是很 难顺利发展 的。总之 ,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主体缺位 , 不能满足农 业经济的需要 , 发展滞后。
中国农业保险经历 了一个 时断时续 的坎坷过 程, 特别是在2 世纪9 年代 以来 , 是进入 了一个 O 0 更 全面萎缩期。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的标准 , 中国是 世界上灾害频发 、 受灾面广 、 害损失严重的 国家 灾 之一。近l年来 , O 自然灾害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 损失都在 l 0 亿元以上 ,常年受灾人 口达2 O o 亿多人 次。由于分散经营的农户 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 , 农户 中参加农业保 险的又很少 ,由于没有保 险来 “ 转嫁” 险, 风 除政府 给予的救助外 , 剩余所有农作 物的损失都 由农 民来负担 。 随着中国农业市场化开 放程度的提高 , 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中国农业仍 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 ,农 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 产 业化水平 和经 营规模较低 , 技术落后 , 市场信息匮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浅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摘要: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状制约因素建议对策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承保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农业生产项目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保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是个巨大而富有潜力的市场。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作用。
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自1982年我国农业保险业务恢复后,保费收入在前10年增长迅速,至1992年农业保费收入达到8.62亿。
后来由于政府减弱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过高的保险赔付率造成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保险公司逐步提出农村保险市场。
至2002年农业保费收入仅有3亿元。
2004年,中央政府连续四年在一号文件中相继提出“加快建立”、“稳步推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专业农险公司出现。
2006国务院在《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险“三补贴”政策。
尤其是自2007年,中央开始大力支持鼓励发展农业保险,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增长迅速。
到201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40.13亿元,业务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
但是,相对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来说,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还很低下,承保范围还较小,险种同市场需求也不相适应,市场份额也不大。
2012年全国农业保费收入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4.51%。
2 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2.1 缺乏相应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支持及相应的法律支持我国农业保险本身发展就很滞后,再加上再保险机制不够完善,在现有的赔付条件下,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经营主体自身,亏损较大,而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也不够。
国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由各种政策和法规支持,既有免税优待又有各种费用补贴,而我国只是免征5%的营业税,没有其它方面的优惠政策。
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来源:《商情》2020年第01期【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农业再保险市场在稳定农产品价格、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农业再保险发展背景、发展过程以及主要运作模式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再保险市场的现状,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再保险 ;发展现状 ;对策一、农业再保险的发展背景与运营机理21世纪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保险市场规模第二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保险业务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据保监会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72.65亿元,同比增长19.54%1。
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保险对于分散生产风险,稳定农产品价格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以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保险及再保险体系。
在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关注也日益提升。
2007年我国正式实行对农业保险进行财政补贴的政策,自此开始农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难以预测、偶发性强并且损失赔付金额巨大,农业保险的业务一直难以依赖市场力量大规模开展,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为更直观的量化分析农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供需曲线如图1所示。
D0与 S0代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农业保险供给与需求的情况,Q代表参保面积,此时,D0与S0在Q0处相交,可见在无政府干预情况下参保面积较低。
考虑到农业保险的公共物品属性,扩大农业保险的市场规模有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
为扩大农险覆盖面积使参保面积达到政策目标的Q1值,我国实行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的制度,补贴对象为投保农户。
此时政府补贴要至少能够弥补P1-P0的价格差距,即农户意愿支付的保费最大数额与保险公司最低承保价格的差距。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

【 财政s金融 l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晨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
◎郭 静
摘 要: 面对严重的 自然灾害, 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 全面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本文通过对农业保险
现状 、 展 必要 陛及 存在 主 要 问题 的 深入 分析 , 出 了大力 发畏农业保 险 的管 理对 策 。 发 提
保 险的实际有效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 , 业保险具有高风险 、 农 高赌付、 逆选 择的特点 , 如果保险公 司制定 的费率较低 , 与 则 其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 目标相矛盾 ,这 间接造成 了农 业 保险供给不足。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政府全面均衡补贴相矛盾 。实践证 、
、
我 国农 业保 险 现状及 发展 必要 性分 析
关键 词 : 业保险 2-
问题
管理对策
20 0 8年初 ,我国南方遭遇 了 s o年不遇 的低温雨雪冰冻 天气 , 这场史无前例的 自然灾害给我 国交通 、 电力 、 利 、 水 农业 等部门造成了巨大影响。 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 的产业 ,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农 民正常的生 产和 生活 ,也一直 困扰着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保 险是农 民防范转移 自然风险和经营风 险的 主要途径 ,也是建 立健 全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 重要 内容 。
一
2 、农 民交不起保赞与保险公司 自主经营 的要 求相 矛盾 。 方面 , 民面 临严重 的 自然灾 害 , 农 有转 嫁风险 的内在需 求 , 但 是相 对于保险公司较高 的损失率 、 高成本 、 赞率而言 , 高 较 低 收入的农 民难以承受较高的保险费 ,从而造成农 民对 为农业保险的深入发展提供 了难得 窄 , 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等等问题 。 ” 三 、 理 对 策 管 的历 史机遇 。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险公司 的农 业 保 险赔 付 率都 高 达 8 % 以上 , 上 1% 一 0 加 5 2% 的经 营管理 费 用 , 营 主 体 亏损 严 重 。再 者 , 业 保 0 经 农
险灾害损 失补 偿水 平低 。据统计 测算 ,9 8— 0 0年 需要 19 2 0
补 偿 的农 业产 值损 失平 均 每年 是 18.9亿元 , 过农 业 6 15 通 保 险平均 每年 补偿 45亿元 , 当于需 要补 偿 的农业 产 值 . 相
化 。当农业 保险 的边际效 用小 于其他 商 品的边 际效 用 时 , 收 入过低 的农 民会不断 的用 其他商 品去替 代农 业保 险 , 直 到其 他 商 品 的 边 际 效 用 递 减 到 与 农 业 保 险 相 等 为 止 。 20 0 3年 我 国农 村居 民的恩格 尔 系数 为 0 4 , 2 0 . 6 比 0 2年下
入来源 中 占较 大 比重的那 部分购 买保 险 。近几年 来 , 国 我 农产 品价格 持续 下跌 , 农业 收益在农 民收入 中所 占的 比重 越来越 小 , 即使 发生 灾 害损 失 , 不 会 对农 民生 活造 成 严 也 重 的影 响 。农 民对农 业 收入本 身不够 重视 , 农业 保 险 当 对 然也 就没有 兴趣 。最后 农 民收 入低 下 是造 成 农 业保 险有 效需求 严 重不足 的主要 原 因。作 为消费者 , 民是 最 大效 农
空缺 , 国农业 保险 发展 现状不 尽如人 意 。现对 其现 状及 我 原 因进行分 析 , 并提 出相应 对策 。
122 农 业保 险的有 效需求 严重 不足 首 先 由于 受传 统 ..
思想 的影响 , 国广 大农 民对农 业 保 险 知 之甚 少 , 业 保 我 农
浅谈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及策略作者:宋春光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6期摘要: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保险在化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经济损失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了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农业的收入不确定性高,且投资时间长,收益性不稳定,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的脆弱性。
因此,农业需要农业保险进行保驾护航。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具有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的农业保险行业在建国初期就得到了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农业保险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业保险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农业保险是针对农业生产者的财产保险。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例如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等,农民需要应对如天气灾害,病虫害和市场变化等不可预知的困难,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使得农民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将这种经济负担降到最低,我们开发了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在我国,农业保险的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三大类,具体的险种有农产品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等等。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国,农民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民的经济财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农业风险首先威胁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农业风险使得农业金融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降低了农民的还贷能力。
在新的世纪中,我国政府对于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提出了“三农问题”,这使得农业保险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 , 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面临一
些亟 待解决 的 困难和 问题 。
由于农 业保 险的 自然风 险较 高 , 自开 办农 业保 险业 务
2 问题 产 生 的原 因
之所 以会 产 生这些 问题 , 主要是基 于 以下原 因 :
21 气 象 灾害和 农业 效益 较低 令农业 保 险举 步维 艰 气 .
r n i ai n o g c l r l n u a c n o rc u t n ic s e h o ne e s r e eo men g c l r l n u a c . e ts u t f r u t a s r n e i u o nr a d d s u s d t ec u tr a u e d v lp i g a r u t a s r n e t o ai u i y m i u i Ke r s A c l r n u a c ;Cu r n i ain;C u tr e s r y wo d : ut a is rn e ul re tst t u o o ne m a ue
复发展 的过 程 。而 目前 , 国有 近 9 % 的 省 、 、 全 0 市 区开 展
农业保 险 , 又初 步 改 变 了 19 9 4年 以 来农 业 保 险持 续 萎 缩
巨灾基金的情况下 , 由于对农业保险缺乏适 当的再保险安
排 , 得 风险 过于集 中在 保 险 经营 主体 自身而 难 以分散 , 使
a iut r . I si p ra tt t y a d de e o g u t a n u a c o usan bl e eo r g c lu e ti m o tn o sud n v l p a 矗c lurlis r n e frs t ia e d v lpme t T s a il nay e u - n . hi r c ea l z d c r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___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
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
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
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
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
,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
,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
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
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
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
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
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
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
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
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
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
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
(五)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
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
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
够,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利用保险进行欺诈活动,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失去了保险的意义,触犯了国家法律。
(六)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
三、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
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以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和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
二是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水平。
要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 ___,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农业保险意识,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
三是培育农业保险人才。
培育具有专业
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额风险。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特殊要求。
技术是保险经营的重要要素,而发展保险技术的关键又是人才。
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农业保险更是呈萎缩趋势,导致农业保险人才奇缺。
因此,为了农业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一定要重视和开展对农业保险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代培、委陪、函授等多种方式培养基层农业保险业务骨干,同时,要在大专院校培养具有农业保险系统理论的高级专业人才,确保农业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以上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保险、农业、经营、发展、我国、农民、市场、保险业,。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