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

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

隐喻和转喻生成的。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

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

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

各种方式发生联系。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

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

化出来的词义。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

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

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3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 3.1

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作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 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隶

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

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

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prototype),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2]Taylor(1995)也指出大多数的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的结构,而是多中心的结构。它们通常表现出多个类典型,这些类典型通过家族

相似性互相连接.下面我们用范畴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再来看看名词“window”的意义是怎样拓展的: (1) The workman delivered the window . (2) Close the window . (3) She put her head through the window. (4) I painted the window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it. 在这四个句子中,window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句(5)中,它指的是作为房

间结构的一部分的窗,在句(6)中,它指的是窗可以推动的那一部分,不再包括窗框,在句(7)中,它指的是窗被推开后留下的空间,在句(8)中,前三种意义依次出现。这几个意项之间至少一个或者几个共同的属性,但没有任何属性是所以成员都共有的,所有意项的家族相似性表现在都与窗有关。因此,window既有中心含义,又有扩展含义,而这些含义之间不是任意的,而是构成一个相关联的意义范畴,是自然的、无意识的,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的。这些不同意义的拓展通过什么手段得以完成的呢?在这种从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或拓展的过程中,这些互相关联的意义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依靠两种途径:隐喻和换喻〔3〕(Taylor1995:122)。 3.2隐喻、转喻与一词多义隐喻和换喻在传统修辞学中只是被看成是两种纯修辞手段,然而在认知语言学家那里,它们被作为两个认知概念来进行探讨。就一词多义现象而言,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每一个词条下的诸多含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了这个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执行义项,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隐喻或换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保留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也被列入词义条目中,于是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关于一词多义的演变,已很难从历史上找到明确的证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词义的历史演变的结果使多个义项共存于一个共时平面上,构成词语在这一共时平面上的语义范畴。我们先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汉语的“头”的含义构成下列共时语义范畴:①(人)头部;②(动物)头

部;(物体)顶端;(事情)终、起点;③领导,头目;④(动物、物体)数量;⑤头发或头发样式。这些义项哪个先产生,哪些后产生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认知的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是有一定规律的,其一是将相似的事物看作同类事物,这是相似原则。认知的普遍规律是以较熟知的具体事物来认识与之相似的较抽象事物,即具体域向抽象域的投射。Heine等人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排列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认为这是人们进行认知域投射的一般规律: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是不是词义的发展完全按照这一顺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后一认知域的义项是从排列在它前面的认知域的义项演变而来的,而不是相反。据此,我们构拟“头”的语义的演

变: (动物)头 (事情)终;起点 (人)头-----(物体)顶端------ (单位,部门)领导,头目这种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的投射即隐喻,这是相似原则在起作用。第4和第5义项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认知心理倾向于把相临的两个成分看作一

个单位。在语言上表现为由一事物认识并用词语指称与其相关联或相近的另一事物,如由形式(容器)代替内容,由局部替代整体等等。这一认知机制即传统的转喻。很明显,第4义项是由第1、第2义项“转喻”而来。“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部分,头就可以代表整个事物,成为量词。头发长在头上,用“头”转喻指头发或发式也就很自然了。可见,“头”的词义之间具有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相似原则和临近原则起作用的结果。表示“人或动物的头部”的含义是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我们称为原型意义,其他义项与这一义项具有某种关联(隐喻或转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语义范畴,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保留明显的“修辞”特征,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也被列入词典词义条目中。 4 结语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一词多义现象是以隐喻、转喻链条而相互联系起来的。在词的多义结构中,各词义范畴之间地位并不相等,而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角

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的词义延伸过程的认知思维结构和表现方式。一方面,一词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理论的一种延伸,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之间没有具体相同的特征,它们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另一方面,词义延伸又主要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即转喻的邻近性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3]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Cambridge:CUP.1993. [4]Lakoff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英) Leech J N.语义学[M].李瑞华,王彤福,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Saeed J I.Seman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7]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研究, 2006, (3). [8]林正军,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9) .

[9]Hatch,E.&Brown,C.Vocabulary,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M].Cambridge:CUP.1995. [10]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

英语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addict coca addict巧克力控drug addict吸毒者 address 1. This letter is addressed to you.这封信(地址)是写给你的 2. He addressed to me他对我说话 admit 1. admit defeat承认失败 2. admit sb. to membership加入 3. be admitted into the club 被录取 agree w ith 1. I can’t agree with you.同意 2. The climate here can’t agree with me.我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air air his view 发表他的看法 It was aired live to more than a hundre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转播 apply 申请,应用applicant 申请人application申请,应用 arm 1. take up arms 拿起武器2. be armed with …用……武装,装备有 article 1.文章 2. 冠词 3. He examined the articles in the bag.物品 at once I can’t make out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Don’t speak all at once. 同时,一起available 有效的,可得的;可利用的;空闲的 aware be aware of 知道self awareness自我意识 back 1. 背部n. 2. I back you.支持 3 . back the car 倒车 balance 1. 秤n. 2. keep one’s balance保持平衡 3. balance in cash 余额 beat 1. The team beat that one打败,战胜 2.The heart beats fast. 跳动 3 beat the wings 拍打 bill 钞票,账单,法案 board 董事会boarding school 寄宿学校 board a plane乘坐飞机on board a train/ship在火车/轮船上 break 1. ten-minutes’ break休息10分钟lunch break午休时间 2.break a record 打破记录 3.break the news宣布消息 capital 资金;首都;大写 change 1. Do you have small change? 零钱 2.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变化 charge free of charge免费charge sb $150 收某人150元 charge sb控告charge a battery给电池充电 Charge!冲锋rechargeable batteries充电电池 in charge (of) 负责,管理in the charge of由……负责,受管理 chest 胸膛a medicine chest 药箱 a picnic chest野餐饭盒 class 1. the middle class中产阶级first class头等,第一流Class One company 1.I enjoy your company.陪伴in the company of him由他陪伴conductor 1. 售票员 2. 指挥 3. 导体 content 1. be content with sth. 满意be content to do 甘愿/乐意做某事 2.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内容 course 1. in the course of the class在上课过程中 2.golf course球场 3. ten-course meals一道菜 4.summer course课程 cover 1. cover the distance of 200 miles 走/行驶/飞过……一段路程

法律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的常用单词 Accept 释义:accept在普通英语中的含义是接受,这一点无须赘述。在法律英语accept 也有两个最常用的意思: ①承诺,是合同法中的概念,与邀约offer相对应,如 A contract may be formed if an offer is accepted within the specified time and in the required manner。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并以特定的方式对一项邀约作出承诺,合同即可成立。 其他如revoke an acceptance(撤回承诺)等。 ②Accept承兑,经常出现在票据法中,如 The draft is accepted by the negotiating bank。 议付行对汇票进行了承兑。 Action 释义:action是法律英语中最常用的单词之一,它有两个意思: ①“诉讼”,相当于lawsuit,如 Party A shall defend Party B in any action resulting from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licens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就与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相关的诉讼,甲方应当为乙方进行抗辩 其他的如file an action(提起诉讼),cause of action(诉因)等。 ②“作为”,与不作为(forbearance)对应,如 Any negligent conduct of Party A, whether it is action or forbearance, that resulted in loss of party B shall be deemed to be breach of this Contract。 甲方的任何疏忽行为,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只要引起乙方损失,即可是为甲方对本合同的违约。 Advise 释义:advise在法律英语中有两个常用意思: ①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建议,如 The partner of the law firm advised the Manager on various specialist legal issues。 该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就各种专业法律问题向经理提出了法律建议。 ②通知,相当于notify或inform,如 The use of advise in the sense of “inform, notify,” was restricted to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and legal contexts. Thus one may say the suspects were advised of their rights, but it would be considered pretentious to say you’d better advise your friends that the date of the picnic has been changed。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 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 隐喻和转喻生成的。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 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 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 各种方式发生联系。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 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 化出来的词义。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 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 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3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 3.1 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作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 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隶 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 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 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prototype),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2]Taylor(1995)也指出大多数的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的结构,而是多中心的结构。它们通常表现出多个类典型,这些类典型通过家族 相似性互相连接.下面我们用范畴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再来看看名词“window”的意义是怎样拓展的: (1) The workman delivered the window . (2) Close the window . (3) She put her head through the window. (4) I painted the window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it. 在这四个句子中,window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句(5)中,它指的是作为房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麽 沛公安在: 那里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毅良久稍安 安心 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麽 衣食所安,弗赶加也: 享受 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 无情郎安在 哪里 按按诛五人: 查究 缇骑按剑而前: 按着 包举一滴可以包函谷 怀着 包住 包举宇内 名词用作状语 像……一样 暴暴霜露: 显露 忠义暴于朝廷: 显露 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 被幸被齿发 蒙受 如被冰雪 遭受 本予本非文人花士: 本来,原本 本图宦达: 希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 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根 鄙言语粗鄙 粗俗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意动,以…为边境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顾不如蜀鄙之僧载: 边远的地方敢竭鄙怀 浅陋 比比去,以手阖门: 及,等到 天涯若比邻: 并列,挨着 纳比笼中 并列,挨着 比权量力: 比较 比吾乡临之死则已后矣: 比较 比得软脚病 近来 宰严限追比 追征 敝侯生摄敝衣冠: 破旧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困乏 因人之力而敝之: 使动,损害 毕少选当毕 结束 毕尽于此 全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非兵连祸结: 战争 斯用兵之效也: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穷兵黩武: 军队 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 草木皆兵: 士兵 病故病且殆: 穷困 病偻: 患病 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 使动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心,忧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缺点,弊病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疲劳,困乏) 并并受促织恩荫 一并 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连 搏水石相搏: 击,拍 森然欲搏人: 抓,扑 薄日薄西山: 迫近 门衰祚薄: 浅薄 有薄德于古今 浅薄的 厚古薄今: 意动 日以厌薄 轻视 拨曲终收拨当心划 拨子 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转轴拨弦三两声 拨动 弹奏 策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 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谋 策扶老以流憩: 著着 退而论书策: 竹简 策勋十二转: 书写,记 曾风景旧曾谙:曾经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dv连…都 曾益其所不能: 增 常非常之观: 平常,寻常 常在于险远: 常常,副词 胜地不常 常存 长一技之长: 长处,特点 长歌当哭: 放声 求木之长: 生长 无长无少: 年纪大 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2021考研英语最常用的一词多义(最新)

1. Address演讲、讲话 Depending on whom you are addressing, the problems will be different. 解决、处理 This rule is meant to address the difficulty that students from poor homes might have in completing their homework. 2. Air 公开表达观点或者不平装腔作势,摆架子 Some long-standing grievances were aired. an unpretentious musician with no air 3. Average平均为普通的 if oil prices averaged $22 a barrel for a full year Today the messages the average Westerner is surrounded with are not religious but commercial and forever happy. 4. Dynamic互动的 we can’t yet give a robot enough ‘common sense’ to reliably interact with a dynamic world. 5. Edge 有优势的 Competitive edge cutting-edge technology. 6. Exercise行使 You can exercis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Anything you say will be used against you in the court of law. 7. feed If you then examined the European national youth teams that feed the World Cup and professional ranks, you would find this strange phenomenon to be ever more pronounced. 8. Pronounced明显的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一词多义_学案(熟词新义)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一词多义(熟词新义) 一词多义(熟词新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英语中,除了术语以外,单义词是很少的;多数的词都是多义词,而且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中,往往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词义就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强。一词多义(熟词新义)给我们学习英语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在阅读理解中,对准确理解句义形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在平常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关注这一现象,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理解词汇的诸多意义,显得格外重要。其实,著名的语言学家Chomsky早就说过:Every word is a new word. 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一个词的含义。 请阅读以下例句,看看句中打横线的词在这里怎样准确理解(这些词义均属于高考范围)。 1 The learned professor is writing a report on bird flu. 2 He really let me down, because he was late for a third time that week. 3 A new act was pass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took effect a week later. 4 They presented a sum of money to the college in memory of their son. 5 If you like, I will keep you company today. 6 “The interest shall be divided into five shares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he said. 7 Immediately after his wound was dressed, he went to work. 8 Sorry, I never drink spirits. 9. Today is my treat. 10. It is certain that a new drug will be found to treat AIDS in the future. 11 She cover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Shenzhen Hi-Tech Fair for CCTV. 12 He worked out exactly what his income will have to be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to cover his costs. 13 I had studied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fore I taught at this school. 14 The car must go. We can’t afford it any more. 15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golden week I went on a package tour. 16 Hi, Tony! Where are you heading now? 17 He was just a nobody before he met her. 18 Kohl happened to notice her while she was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19 The film was shot in black and white. 20 Do you carry a spare wheel in your car? 21 My father used to make a living by running a small business. 22 She delivered a short speech at the meeting. 23 Have you booked the air ticket for Beijing? 24 Those children were born into well-off families. 25 Don’t address me as Mr. Fox. 26 The director wants to star Jim in his new film. 27 She doesn’t seem to be equal to meeting our demands. 28 The articles found in the car helped the police identify the body. 29 She is very gifted. She is really quick at learning languages. 30 He was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in prison. 31 In this sentence, the word BIG is in capitals. 32 Don’t wake up the baby. He is sound asleep. 33. She died at an advanced age. 34. Please give me a ring first next time you come to Beijing. 35 The Chinese team bagged more than 100 medals at this Asian games. 36 We arrived at the city by coach. 37 Bus No. 111 is air conditioned. 38 He was very rude to the Customs officer. 39 Develop the film quickly, please. 40 Miss Wang handed out the graded papers. 41. A cheer rose from the stands. 42. Don’t invent any excuse. I know why you are so sleepy.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2361340.html,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作者:王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 摘要: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包含多个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的意义。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的,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词汇的多样性特征,但同时也会导致学习者对词汇意义的错误理解。语境与词汇的意义是紧密相连的,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语境可以帮助学习者辨识词汇意义及用法。本文试图从认知语境下的视角,结合中文和英文的实例,来探讨认知语境下的一词多义现象,从而加深学习者对语境的认识。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一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境一词多义 前言 一、一词多义现象 不论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很常见的。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包含多个不同但却相互又联系的意义,是一种词汇语义的多义聚合关系(兰:2012)。一词多义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这种意义属于词汇的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属于词汇的引申义;而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这种意义属于词汇的比喻义。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借助语境来确定词汇的意义,词汇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 人们会以多义词中多个义项中的基本义为基础,在基本义的基础上延申或辐射出其它的义项(诸:2013)。但是其实同一个词的这些义项都是属于同一认知范畴的,意义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人们在接触这些义项时并不会觉得陌生。 二、认知语境 语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传统的观点认为语境在人们交际之前设定好的,具有静态的特征。Sperber和Wilson(2001)在其发表的Relevance:Communication & Cognition中第一次提出“认知语境”,并指出认知语境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指的是他能感知到或推理出的现象以及对他来说所有明显的现象。一个人的整体认知环境就是其物理环境和认知环境的相互作用,并由他的认知能力和他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认知语境具有三个特征:建构性、动态性以及缺省性。建构性强调认知语境与人类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靠知觉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组织建构形成各种假设储存在人的记忆库中。动态性强调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每一个话语理解,都要激活与其相关的不同的百科知识和经验,从而交际双方需要为每一个话语建构出不同的语境。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英语单词一词多义归纳

一词多义归纳(三) 1.work作品 2.yield:屈从于或者妥协 3.plague:烦扰,肆虐 4.plain:十足,彻底,浅显易懂,平凡。 5.plant:(重工业)工厂,电站;造纸厂 paper plant;power plant 发电厂 6.Play:戏剧 7.plug away at something:埋头。 8.plunge:急速下降,下跌。 9.point:目的,意义。 10.poke fun at someone:拿… 寻开心。 11.policy:原则。 12.p olish:雕琢,完善。 13.pop:pop up含义为“突然出现”。 14.pose:造成,形成,通常表达消极的含义 15.post:“岗位,职位”。v.邮寄,寄送;刊登,发布在 poster海报 16.power:电力,动力。 Power failure 断电; 17.practice:惯例,(长期一贯的)做法。 18.practise:长期,大范围地开展。 19.prescribe:规定,命令。 20.press:“出版社,新闻界”。 The Press Conference 记者招待会 21.present:出席的,在场的 be present at the conference. 22.preserve:n. 权利,所专有的东西 special preserves 特殊的权利 25.program:“教学或其他重要的活动和项目”。 26.project:作为名词的含义是“ 大型建设项目”,与program “大型活动性项目”正好相对。 27.promise:动词是“有前途,有指望”,因此“ promising ”是形容词,“有前途的”含义。 28.prompt:“敦促,鼓励”。 29.propose:动词是“提议”,比如“ propose a toast ”是“提议大家干一杯”。 30.provided that:连词,“只要”。 31.province n. 领域,范围 34.panel n. 面,板;控制板,仪表盘;专门小组 Judge panel 裁判团。 35.proceeding n. [pl.] 会议录,学报 36.pattern:样式v. 模仿,仿制 37.particular:特别的引申:讲究的,挑剔的 be particular about:对…讲究 38.pool:水池v. 集资合资 40.provision:供应,提供条款或规定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contract:根据合同的条款 42.property:财产; 性质,性能 Many plants have medical properties. 很多植物有药性/医疗性能。 43.quarrel:吵架,争吵,中文可以翻译成“争论”。 46.rate:“速度,比率”。at any rate:“无论如何”。

(完整版)2018考研英语词汇:最常用的53个“一词多义”汇总_毙考题

2018考研英语词汇:最常用的53个“一词多义”汇总 考研英语的一大特色,就是一词多义,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时常会碰到单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意思的情况,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考研英语中最常用的一词多义,快来围观~ 1. Address演讲、讲话 Depending on whom you are addressing, the problems will be different. 解决、处理 This rule is meant to address the difficulty that students from poor homes might have in completing their homework. 2. Air 公开表达观点或者不平装腔作势,摆架子 Some long-standing grievances were aired. an unpretentious musician with no air 3. Average平均为普通的 if oil prices averaged $22 a barrel for a full year Today the messages the average Westerner is surrounded with are not religious but commercial and forever happy. 4. Dynamic互动的 we can’t yet give a robot enough ‘common sense’to reliably interact with a dynamic world. 5. Edge 有优势的 Competitive edge cutting-edge technology. 6. Exercise行使 You can exercis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Anything you say will be used against you in the court of law. 7. feed If you then examined the European national youth teams that feed the World Cup and professional ranks, you would find this strange phenomenon to be ever more pronounced. 8. Pronounced明显的 9. Rate评估 the trait we commonly call talent is highly overrated 10.V alue评估 11.Fit Immigrantsare quickly fitting this common culture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2361340.html,te At the core of this debate is chairman Gerald Levin, 56, who took over for thelate Steve Ross in 1992. 13.Game 猎物行业诡计花招有冒险精神的

英语中的一词多义

1. After taking a shot with his bow, the archer took a bow. bow: ① n. 弓② n. 鞠躬奇速英语 2. I had to console my mom after I sold her console. console: ① v. 安慰,抚慰② n. 落地柜;靠墙摆放的小桌子 3. No one could believe how much produce our garden could produce. produce: ① n. 产品,农产品② v. 生产,出产 4. There's no dessert in the desert for those who desert. dessert: n. 甜点 desert: ① n. 沙漠② v. 擅离(职守),逃跑 5. The family was hoping their live plants would live. live: ① a. 活的,有生命的② v. 活着 6. There's simply no use for something you can't use. use: ① n. 用处② v. 使用 7. They were going to project the project at the local theater. project: ① v. 放映② n. 方案;科研项目 8. It's not easy to resume work without a resume. resume: ① v. 重新开始② n. 简历 9. The band booked the studio to record their record. record: ① v. 录制② n. 唱片 10. The salesman was standing so clo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lose the door. close: ① adv. 靠近地② v. 关 11. The rebel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rebel. rebel: ① n. 造反者② v. 造反,反抗 12. The artist worked for hours to perfect the nearly perfect work. perfect: ① v. 使完美② a. 完美的 13. The sport agent's resigning affected the star's resigning. resigning: ① n. 辞职② n. 委托奇速英语 14. The incense incensed the customers. inc ense: ① n. 香,焚香时的烟② v. 激怒,使愤怒 下面来让大家混乱一下,看看例句中的这些词汇现象的专业术语叫什么:Homophone 同音异义词 Homograph 同形异义词

一词多义现象

一、引言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更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即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李福印,2006)。那么多义词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一词多义现象中,词义拓展的方式有两种:辐射(radiation)与连锁(concatenation);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隐喻与转喻是多义词词义延伸和拓展的途径。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加深我们对多义词的理解,而且它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多义词产生的原因。一词多义(polysemy)即一个词具有多种意义,而且意义之间密切相关,如英语中mouth of a river 与mouth of an animal。前者是后者意义的隐喻性延伸,两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month 属于多义词的范畴。多义词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它是语言的一种优点,而非缺点。这是因为,语言词语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作为代价。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可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了,这是语言经济性和创造力的表现(束定芳,2000)。产生多义词的原因有多种。不同学者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本文作者归纳并认真分析后,认为在词义变化过程中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使用范围的转移(shift in application)。这是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如handsome 原来一般只用于形容男性的相貌,义为“英俊的,帅的”。如果用来形容女性,如a handsome woman,其意义就变成了“健美而端庄的,标致的”。如果用于修饰金钱,如a handsome sum of money,意义则是“可观的,相当多的”。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时意义也各不相同,以形容词sharp 和blunt 为例(段满福,2004)。sharp(刀具)尖利的→(言语)苛刻的→(行动)直截了当的→(感觉)剧烈的→(智力)敏捷的;blunt(刀具)钝的→(言语)直率的→(行动)笨拙的→(感觉)迟钝的→(智力)愚笨的。由此可见,一个词由于使用范围的转移,可用于不同的语义场,具有不同的意义。 2.不同社会领域中词具有特殊专业意义(specialization in asocial milieu)。属于社会原因。如律师们所说的action 往往是legal action(法律诉讼),而士兵们所说的action 可能就是military action(军事行动)了;又如生意人谈论company 一词时多指公司,而船长说company 时意义多为全体船员。 3.由于修辞用法而产生多义。因篇幅所限,我们只选择最主要的两种修辞方法,即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来讨论。在多义词形成的途径问题中,我们还会从认知角度来具体分析这一点。在暗喻修辞里,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在eye of a needle(针眼),teeth of a tomb(梳齿),neck of a bottle(瓶颈),bridge of a pair of glasses (眼镜架),lip of a cup(杯口)中,eye,teeth,neck,bridge 和lip 都是比喻用法,它们和本体之间外形相似。从而这些词具有了多种意义。再来看转喻。转喻也称为借代,就是用一个密切相关的事物来指另一个事物,例如:She sets a good table,其中table 在此处的意思是supply of food,用“桌子”来指代“食物”。在He is nice,but he h asn’t got much brain (他人很好,却不太聪明)中,用“头脑”来指代“智力”。 4.外来词的影响(foreign influence)。如汉语中的“的”由于英语中的taxi 音译的影响,其“出租车”的义项似乎也得到了确定。 (二)多义词各意义的形成途径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盒手段,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流的质量,而一词多义的出现给沟通交流带来了不便,与此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多义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竞技性原则和认知竞技性原则的客观要求。通过赋予统一组词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量,从而减轻人们的记忆负担。词汇的多义化势不可挡,多义化是满足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的、有效的途径,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手段。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来说,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一词多义”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盛行,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阐述一词多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知识对概念形成的作用,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既能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能反映民族语言的范畴。 二.多义词的产生机制 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在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词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总在不断增多,让一个词兼表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经济的原则。因而使得多义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那么,一词多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1.多义词素为一词多义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 2.语法功能变化带来一次多义的结果。 3.修辞语促生一词多义的发展。 综上所述,一词多义体现为一种词汇的现象,但是其形成过程中渗透着多种语言因素的影响,对其加以分析有益于更好地把握多义词词义间的脉络关系,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学中词汇、语法、语用三者之间密切的交互作用关系。 三.一词多义现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由于人类的生理组织和生理反射基本相同,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绝大部分也是相同的,由此形成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共同的认识机制,使不同民族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概念化时表现出共性,从而使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大部分词表达相同或者相近的概念,也使许多语言中以人类相同生理基础为取象的词产生相同或者相近的隐喻用法。比如,汉语中的“早晨”指天将要亮到上午八九点钟,而欧洲人一直到上午十一点左右都可称为“早晨”,这也就难怪英美人在到了快吃午餐的时候还会用good morning来打招呼。不仅如此,中国人普遍所说的“傍晚”只能到天亮以前,而英美人不管天黑早晚,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左右,都算evening。 四.一词多义与语境的关系 语义是受语境制约与影响的,词语进入具体的言语环境后,就充分体现语义的丰富性。一词多义的确定是靠语境来实现的。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定语境中的隐喻、转喻引申之所以能实现并被理解,是因为人的大脑中有“概念之先”结构的错在,“概念之先”结构的存在为我们在新旧事物之间建立起联想关系提高可能性。一般来说,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正确推断一点场景下的词义,而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时,对词义的判断与理解常常会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比如,在俄罗斯的文化模式中,гусь一词除了表本义“鹅”之外,还指“滑头、卑鄙的人”,如果没有这一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这句所表达的意思。

从认知语境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地方隐含意义

从认知语境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地方隐含意义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2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5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6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7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 8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 9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10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11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2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13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 14 一个为追求自我挣扎的灵魂——看凯特?肖邦的《觉醒》 15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16 词块理论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应用 17 英汉颜色词在文化背景下的不对应性 18 浅析《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 19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0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 21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2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23 浅析中医词汇英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24 基督教文化对《哈姆莱特》创作的影响 25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26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27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 28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 29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30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31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翻译的对比研究 32 浅析《雨中猫》中的猫和雨的象征意义 33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34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35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36 浅析新闻发布会口译语言的语体学特点 37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38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 39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40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41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42 An Analysis of Tragic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 43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 44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 45 浅析公示语的翻译 46 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查德矛盾性格的分析 47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48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49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50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 5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