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一、开机
1.开稳压器
2.开计算机,打开色谱工作站
3.通氮气,将分阀压力调至0.3Mpa,将氮气充满色谱柱
4.开主机,自检
5.建立色谱条件配置表
6.建立方法,用对话的方式将操作条件或要求输到要建的方法中去。

7.开空压机,压力调至4kg/cm2
8.开氢气,将分阀压力调至0.3Mpa
9.点火,先按SHIFT键,再按IGNITE键保持10秒钟,即点燃(可将仪器上盖打开,将
小钢板置于点火口,检查是否有水蒸汽,有则点燃,否则重新点火)。

二、进样
当ready灯变绿,氢气点燃后,用1μl针管进样器吸取样品,将针尖朝上,赶出气泡,液面控制在0.4μl,再将针管插入注样器内(插到底),将样品推入,按红键及START键(动作要迅速)即启动电脑程序及方法。

程序将自动进行谱图采集。

三、处理报告
谱图采集结束后,对谱图进行处理并保存文件,打印文件。

四、关机
1.关氢气
2.关空压机
3.将方法中柱温降至小于等于50度
4.关主机
5.关氮气
6.关计算机
7.关稳压器。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简称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 确认气相色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检查仪器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连接。

2. 打开气相色谱仪的主机,启动仪器,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温度稳定在操作温度范围内。

3. 检查气相色谱仪的气源,确保气源的压力稳定,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样品处理1. 准备样品及溶剂,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将样品溶解于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过滤、稀释等。

3.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样品溶液转移至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器中。

三、进样1. 调整进样器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样品能够顺利地进入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中。

2. 设置进样器的进样体积或进样位置,根据需要确定样品的进样量。

四、色谱柱设置1.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将色谱柱安装在气相色谱仪中,并根据需要对色谱柱进行温度和压力的调节。

五、操作参数设置1.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运行参数,例如温度程序、流动速率、进样模式等。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检测器参数。

六、开始分析1. 确保所有的操作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开始”按钮,启动气相色谱仪的运行。

2. 在分析过程中,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七、数据处理1. 获取气相色谱仪分析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2. 根据实验要求,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结论。

八、仪器维护1. 在分析结束后,将仪器设置回初始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保养。

2. 定期检查仪器的性能和状态,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是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样品分析的基本流程。

通过准备工作、样品处理、进样、色谱柱设置、操作参数设置、开始分析、数据处理和仪器维护等步骤的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并有效地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1、打开稳压电源。

2、打开氮气阀,打开净化器上的载气开关阀,然后检查是否漏气,保证气密性良好。

3、调节总流量为适当值(根据刻度的流量表测得)。

4、调节分流阀使分流流量为实验所需的流量(用皂膜流量计在气路系统面板上实际测量),柱流量即为总流量减去分流量。

5、打开空气、氢气开关阀,调节空气、氢气流量为适当值。

6、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柱温、进样口温度和FID检测器温度。

7、打开计算机与工作站。

8、FID检测器温度达到150oC以上,按FIRE键点燃FID检测器火焰。

9、设置FID检测器灵敏度和输出信号衰减。

10、待所设参数达到设置时,即可进样分析。

11、实验完毕后,先关闭氢气与空气,用氮气将色谱柱吹净后关机。

气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气相色谱仪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地方。

1.对气相色谱仪分析室的要求
(1)分析室周围不得有强磁场,易燃及强腐蚀性气体。

(2)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5度范围内,湿度小于等于85%(相对湿度),且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

有条件的厂应该安装空调。

(3)基本具备好3000x800x600 (长X宽X高) (mm)的能承受整套仪器,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

平台不能紧靠墙,应离墙0.5~1.0米,便于接线及检修用。

(4)为防止电压波动造成检测的干扰应装备单独容量在10KVA左右的动力线路电源。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先打开氮气钢瓶,减压阀压力开至0.4Mpa。

把仪器的载气压力打开(压力以调试时为准),尾吹气的压力打开(压力以调试时为准),分流放空和清扫放空一般不动。

2.打开仪器电源,按“恒温运行”键加热灯亮,仪器自动升温,仪器恒温后恒温灯亮。

3.打开空气发生器电源,打开氢气钢瓶,压力开至0.2mpa。

打开仪器上的空气压力(压力以调试时为准),氢气压力先开至0.1-0.15mpa,点火。

待火点着后再缓慢降至所需压力(压力以调试时为准)。

4.打开电脑。

N2000在线工作站,打开所用通道。

按“数据采集”“查看基线”待基线走平直后,调零,(按零点校正或用仪器上的调零旋钮调节),按“查看基线”停止查看基线。

内标法1 按→方法→积分:选面积内标法→采用2 进混标→程启→采集数据:待所有组分全部出完→停止采集:如谱图文件号为A0001;3 点击:方法→组份表→谱图:选中谱图文件号A0001双击打开→全选:确定内标峰并拖动序列号至第一位,内标峰栏“否”改为“是”,内标物纯量栏输入混标的实际含量,因子1输入“1”,其余在峰名栏输入所求的峰名即可→采用→OK→校正→组份含量:依次输入各组分浓度﹙以标样为准﹚→OK→加入标样:重新把谱图的文件号为A0001双击打开即可→校正完毕:可以查看校正曲线。

→组分表:把内标峰的内标物纯量栏改为加入样品中的内标物含量→采用→OK→另存:输入保存的路径与文件名→保存。

4 进待测样品,按“程启”“采集数据”键,待峰完全出完按“停止采集”键,按“预览”键,查看结果。

如需打印,按“打印”键即可。

一定保证所有的进样的时间都要一致。

若进样出现偏差只需点“方法”、“组份表”改成现在峰的“保留时间”,按“采用”预览即可得到峰名和含量。

关机步骤: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按“停止”键,仪器自动降温,待柱室温度降到40℃以下,关闭氮气钢瓶,关闭仪器电源。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打开仪器电源,待仪器预热完毕。

b.检查氢气、氦气和空气等气源的压力是否足够。

c.检查气相色谱仪的柱温控制器、进样口和检测器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样品制备a.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如溶解、萃取等。

b.将样品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如进样瓶、进样器等。

3.进样操作a.设置进样器温度和进样量。

通常,进样器温度比柱温低10-20℃。

b.将样品溶液用注射器吸入进样器,确保进样量在仪器规定范围内。

c.进样后,等待一段时间以保证样品充分挥发或吸附在柱上。

4.柱温程序a.设置柱温程序,包括初始温度、持续时间和升温速率等参数。

b.在柱温升至初始温度后,启动柱温升温程序。

c.监控柱温的升温曲线,确保升温速率符合实验要求。

5.检测器设置a.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如FI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TCD(热导检测器)等。

b.根据检测器的要求,设置其温度和流量等参数。

c.检测器预热后,调整增益和零位等参数,以保证检测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6.进行分析a.启动进样器和柱箱等装置,开始样品的分析过程。

b.监控柱温、进样量和流量等参数的稳定性,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c.记录并保存仪器的输出数据,如色谱图和峰面积等信息。

7.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a.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对获得的色谱图进行峰识别、峰面积计算等操作。

b.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结果分析和解释。

c.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数据比较、峰匹配、质谱联用等进一步的分析。

8.仪器维护与关闭a.在分析结束后,关闭进样器和柱箱等装置,停止所有设备的运行。

b.清洗进样器和柱箱,保持仪器的干净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c.关闭仪器电源,确保所有的设备和仪器都得到了妥善的关闭。

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1.样品的制备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污染。

2.柱温的选择和控制要准确、稳定。

3.进样量的控制要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过量导致色谱积分不准确。

4.检测器的选择和设置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

简述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简述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简述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析实验中。

使用气相色谱仪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以下简述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包括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柱箱等。

2. 打开电源,启动仪器,预热目标温度,一般建议预热至180℃-220℃。

3. 检查气源,确保气源的压力充足,并检查气源是否干燥。

二、注射样品1. 准备好待测样品,并确保样品完全溶解或均匀悬浮。

2. 设置进样器温度,一般为室温或稍微高于室温。

3. 打开进样器盖板,将样品注入进样器,并记下样品注射量。

4. 关闭盖板,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仪器。

三、柱箱温度设定1. 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柱子的选择,设定柱箱温度。

温度的设定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2. 建议在分析前进行柱子的条件热洗,以保证准确的结果和延长柱子的寿命。

四、气路系统1. 确定检测器种类,并调整检测器的温度以使其稳定工作。

2. 打开气源,调整气源压力和流量。

一般情况下,载气流量为1-10毫升/分钟。

3. 设定载气温度和流速,并调整检测器的流量控制器,以保持稳定的气流。

五、测试1. 打开仪器的进样器和柱箱温度,等待柱温和检测器稳定后开始测试。

2. 记录柱子温度和检测器输出的信号,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3. 注意样品的进样量、进样速度和注射器的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 注意观察测试过程中的任何异常现象,并及时调整相应的设置。

六、测试结果处理1. 根据检测器输出信号的曲线和峰高,可以判断待测物的存在及其浓度。

2. 对于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比较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的形状来确定待测物的化学性质。

3. 对于定量分析,可以通过建立峰高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4. 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计算相应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等指标。

七、仪器维护1. 每次使用完毕后,关闭气源,清洁进样器和柱箱,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其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品进样、色谱柱条件设定、气相色谱条件设置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一、样品进样1. 准备好待测试的样品,并确保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便与色谱柱中的固定相相容。

2. 将样品通过进样针注入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确保进样针完全插入,并避免产生气泡。

3. 进样完成后,将进样针重新抽回,以避免柱内残留物污染。

二、色谱柱条件设定1. 选择适当的色谱柱,通常根据待测试的样品性质和需要分离的目标化合物来确定。

2. 将色谱柱安装在气相色谱仪上,并确保连接稳固。

3. 根据柱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流量速率和温度,以提供最佳的分离效果。

三、气相色谱条件设置1.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气体流动率,通常使用氢气、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

2.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温度程序,以控制色谱柱温度的变化。

3. 根据待测样品的化学性质和目标分离物的挥发性,调整进样口和检测器的温度。

4.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谱检测器(MS)等,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四、数据处理1. 启动气相色谱仪,使其预热并达到稳定状态。

2. 监控色谱图谱,通过色谱仪上的检测器获取信号数据。

3. 使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导入信号数据,并进行峰识别和数据解析。

4. 分析峰的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高等参数,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或鉴别。

5. 根据需要生成报告或记录结果。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涉及样品进样、色谱柱条件设定、气相色谱条件设置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分析要求和仪器型号,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气相色谱仪前,应详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在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要分析的样品准备好,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比如溶解、稀释或者提取。

2. 样品进样:使用合适的方法将准备好的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

常见的进样方法包括气相自动进样器、手动进样器以及头空进样器等。

3. 选择气相色谱柱: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气相色谱柱,考虑分离效果、分离时间、柱温等因素。

4. 设置柱温程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设置合适的柱温程序,包括起始温度、升温速率、终止温度等。

5. 选择载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载气,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等。

6. 设置流速:根据柱子类型、样品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气相流速,通常在0.5-10 mL/min之间。

7. 设置检测器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设置合适的检测器参数,包括检测器温度、增益、灵敏度等。

8. 开始分析:启动气相色谱仪,开始分析。

样品将通过进样口进入柱子,在柱子中根据物质的挥发性和亲和性程度发生分离。

9. 数据处理:根据检测器输出的信号,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得到最终的分析结果。

10. 仪器维护:分析完成后,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清洁仪器、更换消耗品等。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性的使用步骤,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仪器的说明书和实验要求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 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 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2. 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

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3. 设置各工作部温度。

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

苯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00℃、初始时间0min、升温速率0℃/min、终止温度0℃、终止时间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150℃。

4. 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0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

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和0.15Mpa左右。

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

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

如果在6~8秒时间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

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

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5. 打开电脑及工作站A,打开一个方法文件:TVOC分析方法或苯分析方法。

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

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

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

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8.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

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后,关闭色谱仪电源。

最后再关闭氮气。

9.使用热解吸仪分析标准样品。

(a)TVOC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
℃,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热解析管接头。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00℃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微升一定浓度的标准样品,将进样针扎入热解析仪的进样口,然后缓慢的将样品推入热解析管中,打开反吹气开关阀并同时计时,到5min时关闭反吹开关阀。

接着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色谱面板上的“起始”键和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火花热解析管。

(b)苯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热解析管接头。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20℃后,用气密进样针抽取一定量标准浓度气体,将进样针扎入热解析仪的进样口,然后缓慢的将样品推入热解析管中,打开反吹气开关阀并同时计时,到5min时关闭反吹开关阀。

接着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活化热解析管。

10.样品分析。

(a)TVOC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已经采集了现场样品的热解析管。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00℃后,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 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色谱面板上的“起始”键和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火花热解析管。

(b)苯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已采集好现场样品热解析管。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20℃后,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
“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活化热解析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