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体
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

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内容摘要:佛教各个宗派都有修学体系。
本文就禅宗一花五叶中的曹洞宗禅修理论加以梳理,从"五位说、无心合道、绝三渗漏"三个方面,阐述了曹洞宗修持方法细密严谨、简便易行;修行次第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修学宗本契理契机、究竟圆满的禅修特色。
关键词:禅宗曹洞宗修学体系偏正五位无心合道绝三渗漏契理契机的佛教修学体系不仅对四众弟子的修持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推动佛法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佛教修学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建设与完善还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有必要对佛教已有修持法门进行反思和总结。
佛教修行以悟为本,依人的根性不同而有异,所以法门众多,宗派林立。
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佛教宗派,禅修法门也最契合中国人的根性,历史上禅门高僧辈出、祖师众多,修证有成者更是数不胜数。
自六祖慧能大师弘扬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顿教禅法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衍化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造就了禅宗在中国历史上的繁盛局面。
曹洞宗延绵千年,传承不绝,影响远达海外。
在禅法修持上,曹洞宗一直以细密著称,法眼宗文益禅师在《宗门十规论》中说:"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
"所谓"敲唱为用",即师徒一敲一唱,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觉悟清净本性。
曹洞宗强调"回互"说,注重理事圆融,体用无碍,并依此建立各种"五位"说,以此接引、勘验学人。
《人天眼目》中说:"曹洞宗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
"大体而言,曹洞宗的禅修法门以五位说为纲要,以"无心合道"为宗本,以"绝三渗漏"为机用。
泽庵宗彭禅师《不动智神妙录》(上)

泽庵宗彭禅师《不动智神妙录》(上)泽庵宗彭禅师,⽇本临济宗⾼僧。
江户时代初期,⼤德寺住持,⼀休纯宗等著名临济禅僧都曾住锡于此。
泽庵宗彭禅师⽣活于战乱不断的⽇本战国时代,武⼠之间的杀伐争⽃是时代动乱的根源。
泽庵禅师以⽯⽕之机勘破世间⽆明烦恼,希望以活⼈之剑,回归本⼼,复归太平之世。
⼀⽇,剑豪柳⽣宗矩向泽庵禅师请教,如何于⼗⼈中不被乱⼑所伤,以不杀为胜。
泽庵禅师回道:“这要懂得不动智的⼼境!⼼住于⼀个⼈⾝上,终究会猝不及防被其他⼈砍倒。
⼀切都不要留藏在⼼中,则⾝⼼⽆滞,于千万刃中⽆碍此⼼。
⽽不拘泥于⼀点的⼼境,才是不动的⼼境。
1诸佛不动智诸佛不动智,虽云不动,⾮同草⽊,⼼遍⼗⽅,⽆有所住,是名不动。
佛法有不动明王尊者,右⼿持剑左持绳,利齿暴出⽬怒视,现愤怒相护持法,妨佛法者悉降服,⾃坐盘⽯妙不动,普遍⼗⽅⼀切剎,愤怒为相智为体,⽰现⼀切诸众⽣。
⼀般凡夫于是中作恐怖想,不敢碍佛,离悟近者,则知此为不动智之体现。
去⼀切迷暗,不动智即明,⾝现明王⼼不动。
故不动明王者,⼀⼼不动,⽆有住处,但住众⽣⼼想。
若⼼有住,⽣种种分别,于分别中,⼼⽣黏滞,虽形能动,不能⾃在。
譬如临敌⼗⼈,以⼀剑应之,⼼⽆所住,即舍即取,以寡敌众,⽆有不⾜。
若⼼有住,于第⼀⼈或能取胜,于余诸敌,则⼼形黏滞。
观千⼿观⾳尊者,虽云千⼿持千宝,若于⼀⼿⼼有住,则余九百九⼗九⼿,不能妙⽤妙⾃在。
因⼼⽆有所住故,千⼿能随顺⾃在,以是具妙智不动,能⽰⼀⾝具千⼿,随顺⾃在⽆有碍。
如⼈于林中,⼼若住⼀叶,则不见余叶,⾏者悟此道,则了千⼿尊。
⽆知凡夫者,于⾝具千⼿,终难⽣信解,⽽起诸诽谤。
今得闻少分,不应诽谤亦不执着,以法为本真实观。
若仅观外相,⽽⽆有⼼法,犹不应轻率,以慢⼼攻击。
是故千⼿道,普门普⽰现,法门有种种,果位则不异。
⾃初学⾄不动智者,即回归本⼼,兵法亦如是。
⾏者初习剑时,⽆招⽆势,⼼亦⽆所住,若见剑来,亦不分别,⼼⽆所住,随机⽽应。
习剑⽇久,得种种知见,或持剑之法,或⼼之置所,于临敌⼿时,惊觉不⾃由。
历代祖师心法口诀

历代祖师心法口诀展开全文历代祖师心法口诀今将古今,历代祖师,丹经道书,梵典中之口诀,一一指出,留与后人。
而为后世学者之:破昏黑的照路灯,辨真伪的试金石。
太玄真人云:父母生前一点灵,不灵只为结成形。
成形罩却光明种,放下依然彻底清。
空照禅师云:这个分明个个同,能包天地运虚空。
我今直指真心地,空寂灵知是本宗。
自然居士云:心如明镜连天净,性似寒潭止水同。
十二时中常觉照,休教昧了主人翁。
智觉禅师云:菩萨从来不离真,自家昧了不相亲。
若能静坐回光照,便见生前旧主人。
三茅真君云:灵台湛湛似冰壶,只许元神在里居。
若向此中留一物,岂能证道合清虚?天然禅师云: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
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主敬道人云:未发之前心是性,已发之后性是心。
心性源头参不透,空从往迹费搜寻。
无心真人云:妄念才兴神即迁,神过六贼乱心田。
心目既乱身无主,六道轮回在目前。
妙虚禅师云:惺惺一个主人翁,寂然不动在灵宫。
但将此中无挂碍,天然本体自虚空。
太乙真人云:一点圆明等太虚,只因念起结成躯。
若能放下回光照,依旧清虚一物无。
华严经颂云:有数无数一切劫,菩萨了知即一念。
于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习不退转。
海月禅师云:六个门头一个关,五门不必更遮拦。
从他世事纷纷乱,堂上家尊镇日安。
水庵禅师云:不起一念须弥山,待立当头着眼看。
拈一缕丝轻绊倒,家家门底透长安。
大沩智颂云:真佛无为在我身,三呼三应太惺惺。
若人不悟原由者,尘劫茫茫认识神。
无垢子偈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
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翁。
惟宽禅师云:劝君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
志公和尚云:顿悟心原开宝藏,隐显灵踪现真象。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
呆堂禅师云:应无所住生其心,廓彻圆明处处真。
直下顶门开正眼,大千沙界现全身。
若得心空苦便无,有何生死有何拘。
一朝脱下胎州袄,作个逍遥大丈夫。
段真人云: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 偈子76首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偈子76首】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简斋体名词解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禅的真理是什么?

禅的真理是什么?真理有普遍的、必然的特性,真理是每个人希求的目标。
禅者就是追求真理的人,禅师因为体证到真理,领悟到自家的本来面目,认清生命真实的世界,所以能洒脱自在。
禅的真理是什么?第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一般来说,大中有小,可以理解,但小中有大,怎么可能呢?人的脑袋很小,但许多人学富五车、读破万卷书,这些都在脑子里。
有智慧的人,可以从一粒小沙子,看到整个世界;佛教的“一念三千”一个念头,就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华严宗的“因陀罗”境界,每个世界远近大小,都是光光相照,彼此辉映,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第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与不同,看似两边,其实是彼此相容的,好比同样是军人,分为陆海空各种兵种,共同保护国家;禅者在同中容许有异,在异中容许有同,彼此尊重,相依共存。
《宏智禅师广录》里写道:“同中有异,功亡就位;异中有同,在位借功。
”虽然方法、技巧各有不同,只要彼此在理想,目标上一致,就能“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彼此相互成就。
第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的人能动不能静,有的人能静不能动。
禅者的训练是“静中磨练,动中养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动的时候,身忙心不忙,在寂静的时候,心中仍然具有热诚。
动与静的配合,好像“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的境界,又如宋儒程灏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在静中有活泼的举止,在动中有宁静的力量。
所以人生要能动能静,动静一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四、空中有有,有中有空:“空”,好像是一无所有,但虚空却能包罗万象。
其实,要空才能有,空掉“迷”的执着,才能装得下“悟”的真理。
好比茶杯空了才能装水,皮包空了才能放钱,乃至鼻子呼吸,耳朵闻声,嘴巴嚼物,肠胃纳食,不都是“空”了才能“存”吗?禅的世界,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禅的真埋有四点:第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第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第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四、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一卷。
唐·裴休编。
又作《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黄檗传心法要》、《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断际心要》。
系集录唐·黄檗希运禅师于洪州钟陵龙兴寺说法之要旨,于大中十一年(857)付序成书。
卷首有裴休所作之序文,其次收录黄壹檗希运禅师前后三次之说法、答弟子问之六段说法、简短之上堂语及三段问答等。
此外,裴休所集希运禅师之语录,除本书外,尚有《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一卷,系由裴休与黄檗之问答十五段,及上堂语一段所组成,内容为对在家居士所阐示之禅门要谛,其中包含颇为高深之教理与思想,故被视为是理解黄檗禅风之重要资料。
其与《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合称为贰《传心法要》,一并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佛百]断际心要河东裴休集并序有大禅师。
法讳希运。
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
乃曹溪六祖之嫡孙。
西堂百丈之法侄。
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
唯传一心更无别法。
心叁体亦空万缘俱寂。
如大日轮升虚空中。
光明照曜净无纤埃。
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
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
不开户牖直下便是。
动念即乖。
然后为本佛。
故其言简其理直。
其道峻其行孤。
四方学徒望山而趋。
睹相而悟。
往来海众常千余人。
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
自山迎至州。
憩龙兴寺。
旦夕问道。
大中二年廉于宛陵。
复去礼迎至所部。
安居开元寺。
旦夕受法。
退而纪之。
十得一二。
佩为心印不敢发扬。
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
肆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
归旧山之广唐寺。
问长老法众。
与往日常所亲闻。
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师谓休曰。
诸佛与一切众生。
唯是一心。
更无别法。
此心无始已来。
不曾生不曾灭。
不青不黄。
无形无相。
不属有无。
不计新旧。
非长非短。
伍非大非小。
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
当体便是。
动念即乖。
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
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但是众生着相外求。
求之转失。
使佛觅佛。
将心捉心。
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历代高僧】五代高僧法眼禅师

【历代高僧】五代高僧法眼禅师自六祖之后,花开五叶,禅宗遂发展演变出五个流派:伪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
其中法眼宗是五宗里最晚形成的宗,但其禅法对后世禅门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法眼宗的创始人是五代时期的文益禅师。
文益禅师七岁出家,曾跟随宁波余杭寺的希觉律师学法,他求知欲很强,不仅研读佛经,而且也精通儒学。
由于当时南方禅法兴盛,他便一路南下,寻禅问道。
但是文益禅师到福州参谒长庆慧棱禅师之后,并未能彻底明了,心里总还存有疑虑。
后来他和绍修、法进三人打算走出岭外去参访其他道场,路过地藏院,被大雪阻住去路,只得稍作停歇。
围炉烤火时,罗汉桂琛禅师问道:“你们打算到哪里去?”文益回答:“只是行脚罢了。
”桂琛又问:“什么是行脚?”文益回答:“不知道。
”桂琛便富有深意地说:“不知最亲切。
”雪停后,文益便向桂琛告辞,桂琛送他到门口并问:“你曾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现在请告诉我庭下的那块石头是在心内,或是在心外呢?”文益回答:“在心内。
”桂琛便说:“你这位行脚之人,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这话把文益说得窘极了,他便放下行李,决心留下来,向桂琛讨教。
每天当他提出新见解时,桂琛都说:“佛法不是这样的。
”最后,文益只得对桂琛说:“我已经辞穷理绝了。
”桂琛便说:“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
”听了这话,文益恍然大悟,从此再不谈义理,而是在平常事中去体悟本心。
后来,法眼做了方丈时,常对僧徒说:“实体本来是现成的,就在你们目前,可是却被你们变为句相之境,你们要想想怎样才能再转回原来的面呢?”“一切现成”一语,后来成为法眼宗徒参禅时的重要“话头”。
文益禅师在地藏院得度后,又与众人行历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以西地区),州牧招请文益主持崇寿院,在崇寿院弘扬佛法。
文益禅师开堂说法之日,上堂对时,深受众僧诚服,因而传播四方,前来向文益禅师请益受教者甚多,常以千计。
文益禅师晚年深受南唐烈祖李升的敬重,先后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报恩禅院、清凉寺开堂接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线
青年问禅师:“我现在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 和烦恼,怎么办?” 禅师说:“你随手画一条曲线,用放大镜 放大了看,它还有那么弯曲吗?” 那个青年画了一个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空集
青年问禅师:“我的心就像门一样, 她的离去, 将它关闭. 我可能无法再爱了.”禅师若有所思 地说:“你看看这朵花, 多么的美丽.美之前, 如何让心无法开朗?" 青年说:"恩". 禅师继续说:" 难道存在开的东西会是闭的么?“. "空集" 青年 随口答道
曲线
青年问禅师:“我的心被忧愁和烦恼塞满了怎 么办?” 禅师若有所思地说:“你随手画一条曲线。 用放大镜放大了看。它的周围难道不是十分明 朗开阔吗?” 那个青年画了一条皮亚诺曲线。
瓶子尽头
青年再问禅师,我的头脑却是被这种繁杂的世 俗所装满,却要如何是好? 禅师说,你画一个没有瓶子。它总有一个 尽头。你不把它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怎么装新 的进去? 青年若有所思,画了一个克莱因瓶。
谢尔宾斯基地毯
. “我发现我的内心到处都是空虚,怎么办?” 禅师说:“一块破烂不堪的布,剪下其中 的一小块,不也是完好无缺的么?” 青年默默地掏出了一块谢尔宾斯基地毯
薛定锷的猫
青年问禅师,我朋友逝世了,我很悲伤。 禅师说,世间哪有长生不老之物? 青年沉吟片刻,拿出一个薛定锷的猫。
薛定谔方程
青年人问大师:“四季循环,昼夜更替,为什 么会有这种自然规律?” 大师微微思索道:“你看天上恒河沙数, 但它们都有自己既定的运行轨道。但凡我们能 够描述的事物,都会有它自己的规律。” 于是,青年人在沙地上写出了薛定谔方程
高海拔沸点低
青年问禅师:“我工作很努力,但事业上却没 有一点成就,怎么办?” 禅师说:“九十度很热,但这样的水温, 能让水沸腾吗?” 那个青年说:“我在拉萨长大的。” 海拔高处沸点低
青年问禅师:“我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 的,没有人需要我。” 禅师说:“就像你所学的数学,无论怎样 复杂艰深的函数,都有适合的图形对应。你只 是还没找到那个图形而已。” 青年沉思一番,提笔写下了狄利克雷函数 的解析式。 狄利克雷函数无法画出图像
•
•
•
青年问禅师:“大师,在单位,他们总嫌我棱 角太突出,不合群!” 禅师掏出数根圆柱铺在地上,在上面搁了 一块木板,并推动它,说:“你看,轮子合作 一致才能保持所承载木板的平稳前进,你能找 到棱角突出的形状也让木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稳 前进吗?” 青年略一沉吟,默默地掏出一个莱洛三角 形。
图像面积为0
青年问禅师:我想要很多钱,但是又不想付出, 你能教给我方法吗? 禅师微笑道:可以,但你能找到一样东西, 它无穷无尽,但又不占任何地方吗? 青年默默地写了一个康托尔集。 这是个测度为0的集;用简单的解析几何说 法就是这函数图像面积为0
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点?
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喜欢一个姑娘,但是 我和她相距千里她又不喜欢我?” 禅师浅笑,答:“得不到的就是得不到, 这就是没有缘吧,你和她像两个平行线永远没 有交叉点。” 青年略一沉吟,“黎曼几何” 黎曼几何没有平行线
熵
青年:“大师,我期末辛苦准备了很久成绩却 还是不好,GPA降了好多,有什么方法能让我 GPA只升不降么?” 禅师浅笑,答:“潮涨潮落,月圆月缺, 这世上可有什么规律是一直增长却断然不会下 降的?” 青年略一沉吟,说“熵”。 孤立系统的熵值永远是增加的
禅师体
----------------------一句话噎住老禅师
印象中禅师都是大智大慧的圣人,但正如 以下的几个例子打破了常规,禅师也无语了, 这真真的是什么情况……列官试看
没有背面的纸
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 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 厌,有什么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 禅师浅笑, 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 下山为我找一张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纸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掏出一个麦比乌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