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3.产汇流计算

三、产流与汇流计算对良田站产流汇流过程,本文采用扣损(扣除土壤缺水量)计算产流总量,然后依据稳定下渗率u进行径流成分分割;各时段直接径流汇流过程假设为三角形出流过程,采用八省一院公式计算产流洪峰;地下径流采用等腰三角形进行汇流演算。
本文选用良田站76.6.17、毛背站75.5.13、76.7.9以及77.6.26场次降水与洪水资料进行计算。
1.产流计算1)径流分割与土壤缺水量计算以毛背站76.7.9次洪水为例进行径流分割。
考虑产流与汇流之间参数相互影响,本文认为地表径流终止于实测径流历时的中点(良田站75.5.13次洪水,起涨流量较大,另行处理)。
由此,可对毛背站76.7.9场次洪水进行径流分割,计算各产流量。
计算结果如表3-1。
表毛背站场次洪水径流计算表求得和,认为时段降水,其中I为土壤缺水量,。
则可计算出选定场次洪水的径流深,土壤缺水量如表3-2。
表3-2 选定场次洪水径流与土壤缺水量计算结果表2)确定稳定下渗率u以毛背站76.7.9次洪水分割结果为例确定稳定下渗率u。
径流总量由稳定下渗率u确定,当时段雨量满足土壤缺水量I后,剩余水量小于稳定下渗率时,降雨全部产生地下径流Rg,大于稳定下渗率时将按稳定下渗率产生地下径流,次洪地下径流为各时段地下径流之和,直接径流Rs=P-I-Rg。
由此,可用试算法求得稳定下渗率u。
本文采用Excel表格采用单变量求解求u=3.9,求得结果如表3-3。
表3-3 稳定下渗率径流分割计算表u=3.9mm/h 单位:mm毛背站76.7.9降雨产流过程可表示为图3.1。
图3.1 毛背站76.7.9降雨产流规律图同样的方法求得各场次洪水稳定下渗率结果如表3-4。
表3-4 稳定下渗率计算结果2.汇流计算地下径流本文采用等腰三角形进行演算,直接径流按八省一院公式演算。
文中选定良田站76.6.17、毛背站75.5.13、76.7.9以及77.6.26场次洪水验证产流规律并求求八省一院公式汇流参数。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
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
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
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
3。
1 水利年划分 (4)2。
3。
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
3。
2。
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
2.2 经验频率计算 (5)2。
3。
2。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
3。
2。
4 绘制频率曲线 (5)2.3。
3 计算成果 (7)2。
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
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
4。
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
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
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
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
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
3。
2 经验频率计算 (9)3.3。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
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
3。
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
4。
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
4。
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
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
2。
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
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
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
2.2。
2 城镇生活供水 (16)4。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
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编程和计算能力,
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在设计课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
水文数据包括降雨、径流和蒸散
发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获取和整理水文数据,如何进行数据质量的评估
和处理。
第二步,学习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水文过程的模拟与
预报、水力学计算和水文统计学等。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例分析,
掌握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步,学习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水利计算是指在水利工程
设计中,对水流、水位、水库及渠道的水力条件进行计算。
学生需要学习
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渠道流量计算、堤坝稳定性计
算等。
第四步,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实践。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常
用的软件包括E某cel、Matlab和SWMM等。
第五步,进行课程设计的实践。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水利工程设
计实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水文数据处理和水利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
这对于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完成版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水利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姓名:马梦梦学号:201103402指导老师:徐冬梅和吉《隔河岩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任务书一、任务(一)水文计算(2天)1、设计年径流计算(1)资料审查分析(2)设计保证率选择(3)频率计算确定设计丰水年、设计中水年、设计枯水年的年径流量(4)推求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过程2、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校核洪水过程线的推求(3天)(1)审查资料(2)确定设计标准及校核标准(3)频率计算求设计洪峰设计流量(4)求出设计洪水及校核洪水过程线(二)水能计算(1周)(1)了解水库兴利运用方式(2)计算保证出力(3)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4)装机容量的选择二、成果及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组成:A、封面;B、任务书;C、目录;D、正文;E、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要求: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数据正确,表格整齐、清楚。
计算必须写明计算条件、公式来源、符号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并附有必要的图纸。
一、流域概况清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条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境内的齐岳山隆冬沟。
自西向东流经利川、恩施、建始、咸丰、宣恩、巴东、鹤峰、五峰、长阳、枝城十县市,于枝城市境内注入长江。
干流长423km,总落差1430km。
清江流域面积17000km2,形状呈南北窄、东西长的狭长形,属羽毛型河系。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年雨量约1400mm,平均流量440㎥/s。
清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外,还有铁矿、森林及珍贵土特产,但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
开发清江,可获得丰富的电能,还可减轻长江防洪负担,改善鄂西南山区水运交通,对湖北省及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坝址拟定于近南北向河谷下段,河床高程60m左右,两岸山岩对峙,十分陡峭。
岩石主要为下、中寒武系的浅海相碳酸盐,总厚度约1700m。
坝址以下,右岸较平坦、开阔,左岸较陡峭。
水库水文课程设计报告书

指导老师:班级:学号:姓名:目录第一章: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计算 (4)设计年径流计算 (4)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5)第二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计算 (5)设计暴雨计算 (5)设计点暴雨量计算 (6)设计面暴雨量计算 (6)设计暴雨过程计算 (6)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7)产流参数计算 (7)汇流参数确定 (7)设计洪峰流量m Q的推求 (7)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与摘录 (8)第三章:兴利调节计算:水库特性曲线的计算与绘制 (13)Z~曲线 (14)水库FZ~曲线 (15)水库V死库容计算 (17)不计入损失的年调节计算 (17)计入损失的年调节计算 (20)第四章:防洪调节计算 (22)绘制q~v曲线 (24)单辅助曲线计算及绘制 (25)单辅助曲线调洪过程计算 (27)求设计调洪库容及设计水位 (28)第五章设计成果 (28)四丁水库位于东江一条小支流上,流域面积F=,集水区内主要是低山和丘陵山地。
根据规划要求,它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并具有一定防洪效益的水库,其总库容大于1000万m 3小于1亿m 3,属中型水库。
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年径流、设计洪水、兴利调节和洪水调节四部分 。
第一章: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计算设计年径流计算基本资料四丁水库所在河流没有水文站,属缺乏实测水文资料地区。
查《广东省水文图集》知:本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mm 1400y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变差系数35.0=v C 。
规划水平年为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设计频率P=90%)。
对本地区气象资料分析,接近十年一遇枯水年的降雨年内分配百分比见表1-1。
表1-1年径流偏态系数取v s C C 2=,35.0=v C ,根据P=90%时, 查表得= 设计年径流深计算公式为:yK y p p = = ×1400 = 826 (mm )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设计径流总量计算公式为:Fy W p p 1000==1000×826×=3494 )(万3m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即设计枯水年水库来水量)按降雨月分配百分比进行计算,用表1-2的形式列出结果。
昆明理工大学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水文统计及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专业:水文水资源工程年级:2015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代青日期:2017.4.25教务处制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工程学院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15 年级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径流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设计代表年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并作出旬平均流量保证曲线,求得保证出力。
洪水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设计及校核洪峰流量值。
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暴雨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暴雨区划图及分区综合表,进行设计点暴雨量、面暴雨量及雨型计算,求得设计面暴雨量及其时程分配。
产流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产流系数分区图进行产流计算,求得逐时净雨量过程。
汇流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汇流系数分区图进行汇流计算,求得瞬时单位线、时段单位线及设计洪水过程。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2017年4 月25 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I)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指导书1 (3)课程设计指导书2 (5)水文统计及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 (7)1-1. 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 (7)1-1-1流域概况 (7)1-1-2气象特征 (7)1-1-3 水文资料 (8)1-1-4 其它相关参数 (12)1-2.径流分析 (12)1-2-1 设计年径流及其经验频率计算、统计参数估算 (12)1-2-2 P-Ⅲ曲线计算及绘制 (20)1-2-3 设计代表年年平均流量的确定及典型年的选择 (23)1-2-4典型代表年年内分配计算 (23)1-2-5 旬平均流量保证率计算及曲线绘制 (25)1-2-6设计旬平均流量的确定及保证出力的计算 (26)1-3.洪水分析 (31)1-3-1大跌水电站引水口处洪峰流量资料1.75 (31)1-3-2 洪峰流量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估计 (31)1-3-3 洪峰P-Ⅲ曲线计算及绘制 (35)1-3-4设计洪峰流量的确定 (35)1-4 结论 (36)二、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37)2-1.南安河水库基本资料 (37)2-1-1 基本情况 (37)2-1-2 水库基本资料 (37)2-2.设计暴雨计算 (39)2-2-2 各种历时设计和校核点、面暴雨量计算 (41)2-2-3 设计与校核暴雨雨型计算 (48)2-3.产流计算 (51)2-4.汇流计算 (53)2-4-1 瞬时单位线参数m1、n、k值求取 (54)2-4-2 S(t)曲线计算及一小时时段单位线计算 (54)2-4-3设计和校核洪水过程线计算 (58)2-5结论 (64)课程设计指导书11 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径流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各指定频率、设计代表年的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并作出旬平均流量和旬平均出力保证率曲线,求出保证出力;(2)洪水分析依据设计流域电站引水口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各指定频率的年最大洪峰流量。
水文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计算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一飞口水利枢纽位于青河中游,流域面积为10100km.试根据表5—3及5—4所给资料,推求该站设计频率为95%的年径流及其分配过程,并与本流域上下游站和邻近流域资料比较,分析成果的合理性。
5-3 青口站实测年平均流量表5-4 飞口站枯水年逐月平均流量表5-5 青河及邻近流域各测站年径流量统计参数青口站年最大洪峰流量理论频率曲线计算表年份洪峰流量Qi 序号由大到小排列模比系数KiKi-1 (Ki-1)(1)(2)(3)(4)(5)(6)(7)(8)1966 675 1 820 1.373 0.373 0.1391 5.5 1967 760 2 760 1.273 0.273 0.0745 11.1 1968 550 3 705 1.181 0.181 0.0328 16.7 1969 705 4 675 1.130 0.130 0.0169 22.2 1970 820 5 674 1.129 0.129 0.0166 27.8 1971 440 6 653 1.094 0.094 0.0088 33.3 1972 653 7 624 1.046 0.045 0.0020 38.9 1973 526 8 613 1.027 0.027 0.0007 44.4 1974 674 9 604 1.012 0.012 0.0001 50 1975 604 10 569 0.953 -0.047 0.0022 55.5 1976 569 11 550 0.921 -0.079 0.0062 61.1 1977 474 12 538 0.901 -0.099 0.098 66.7 1978 410 13 526 0.881 -0.119 0.0142 72.2 1979 515 14 515 0.862 -0.138 0.0190 77.8 1980 538 15 474 0.794 -0.206 0.0424 83.3 1981 624 16 440 0.737 -0.263 0.0692 88.91982 613 17 410 0.687 -0.313 0.0980 94.4 总计10150 10150 17.18 0 0.5929由表格可算出Q Cv其中Ki=17.18 为各项模比系数,列于表中第(5)栏, 说明计算无误,=0.5929 为第(7)栏的总和。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1. 流域概况1.1 水系及流域龙河站以上为干流,共有8条支流,其龙河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称为龙河流域。
1.2自然地理概况1.2.1 地形整个流域东、西、北三面环山,东西山脉在龙河站附近形成束狭的谷口,有利于建坝。
龙河上游山高谷深,坡度较陡,最高的山脉高程在950米以上,整个流域的地形由北向南倾斜。
1.2.2 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及地下水本流域属山丘区,各支流的分水线清楚,河谷两岸山坡上已形成梯田,水土保持良好。
河道弯曲大,河床不整齐,大部分为岩石河床,下游为砂砾石河床,河道糙率较大。
流域内大部分为火成岩、石灰岩等岩石,上面覆盖风化层,砂土和砂壤土,土层较薄,一般约在0.5米左右,龙河两岸有一堆阶地发育,台面平坦广阔,上部由细砂及土壤组成,土层比较厚,宜于耕作,下游农田大多砂壤土。
流域内植被良好且流域内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
1.2.3 水文气象情况气候比较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毫米,多年蒸发量约为996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为48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约为0.4。
每年的洪水主要由6—7月的梅雨及7—10月的台风暴雨所造成,尤其是台风雨,强度大,是形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天气条件。
由于流域地势较陡,而且各支流汇入干流的时间比较接近,故径流易于集中,洪水来势凶猛,流域汇流时间短,自降雨开始后约6—8小时,即可出现洪峰,洪水历时不长,常在3—4天左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610米3/秒,发生在1965年8月20日。
2设计计算2.1 泥沙淤积计算多年平均输沙量: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947吨/年,推移质泥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按悬移质输沙量的20%计。
泥沙容重平均按1.2t/m3计。
此水库正常使用年限为30年。
由上可知:Q s=2947吨/年,T=30年,γ泥沙=1.2吨/m3w0=QT=2947×30=88410吨V沙年悬=W/γ=88410/1.2=73675m3V沙年推= 20%V沙年悬=20%×73675=14735m3V沙总=V沙年悬+V沙年推=73675+14735=88410m32.2死库容的确定死水位:水位根据地形条件定为570米,按此可初定死库容,但需要根据泥沙资料及淤积年限进行校核,水库的淤积年限定为3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任务一
飞口水利枢纽位于青河中游,流域面积为10100km.试根据表5—3及5—4所给资料,推求该站设计频率为95%的年径流及其分配过程,并与本流域上下游站和邻近流域资料比较,分析成果的合理性。
5-3 青口站实测年平均流量表
5-4 飞口站枯水年逐月平均流量表
5-5 青河及邻近流域各测站年径流量统计参数
青口站年最大洪峰流量理论频率曲线计算表
由表格可算出Q Cv
其中Ki=17.18 为各项模比系数,列于表中第(5)栏, 说明计算无误,=0.5929 为第(7)栏的总和。
选配理论频率曲线
(1)由Q=597m /s,Cv=0.2,并假定Cs=2.5Cv,查附表1,得出相应于不同频率P的值,列于表4-2的第二栏按Qp=Q(Cv P+1)计算P,列入第(3)栏。
将表4-2中的第(1)栏和第(3)栏的对应值点绘曲线,发现理论频率曲线上段和下段明显偏低,中段稍微偏高。
(2)修正参数,重新配线。
根据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需增大Cs。
因此,选取Q=597m /s,Cv=0.20,Cs=3Cv,再次配线,该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良好,即可作为目估适线法最后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4-2 理论频率曲线选配计算表
此处选择Cs=3Cv,运用公式Qp=Q (Cv p+1)通附录(查表可查出p值)需求推出95%的年径流=-1.45
Qp=597[0.2×(-1.49×0.2+1)]
Qp=419.09
Qp=419 m /s
3. 典型年的选择
从青口站的17年径流资料中可看出1970.5~1971.4年,1976.5~1977.4年,1977.5~1978.4年年径流量分别396m /s,438m /s,377m /s都与年径流量比较接近。
从径流年分配情况比较1977.5~1978.4年水利年度灌溉期6~10月来水最枯,仅占全年来水量的23%,年分配较不利,因此选择该年度为典型年。
4 设计年径径流年分配计算
采用同倍比放大法计算径流年分配,其放大倍比为
青口水库设计年径流各月分配表
5 分析成果的合理性
青口的多年平均流量Q=597m /s Cv=0.2
因为青口多年平均流量Q=597m /s Cv=0.20 R=1833
通过比较可得测得的站点的F , Q , R , Cv 与相邻流域资料相差不大说明我们算出来的比较合理。
设计任务二
7—1某水文站实测的及延长后的年最大流量资料如表7—10所示,又调查1888年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为6100m /s,时1888年至规划时(1958年)期间的首大洪水,1935年实测流量4900m /s为次大洪水。
试推求p=0.1%的设计洪峰流量(按统一样本法计算经验频率,按矩法初估统计参数)。
7—10 某水文站实测及插补延长的历史年最大洪峰流量
7-2已经求得某水文站P=1%的洪峰流量,一日洪量及七日洪量分别为:Qm,1%=2790m/s, W1d,1%=1.20亿m , W3d,1%=1.97亿m及W7d,1%=2.55亿m, 并根据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选择站1969年7月一次洪水为典型,如表7—11所示。
试按同频率放大法求该站p=1%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7-11 某站1969年7月一次典型洪水过程
某水文站洪峰流量经验频率计算表
N=1958-1888+1=71年n=1958-1931+=28年
根据上部初估参数成果取Q=1134m /s Cv=1.04
查附表1各频率P的P值由Qp=Q ( PCv+1) 计算P的洪峰流量Qp
理论频率曲线选配计算表
4 由上步退求的理论频率曲线Q=1134m /s Cv=1.04 计算设计洪水。
100年一遇设计洪峰
推求P=1%的设计洪峰流量为5794m /s
设计任务三
7-2已经求得某水文站P=1%的洪峰流量,一日洪量及七日洪量分别为:Qm,1%=2790m /s, W =1.20亿m ,W =1.97亿m及W =2.55亿m ,并根据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选该站1969年7月一次洪水为典型,如表7-11所示。
试按同频率放大法求该站P=1%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某站1969年7月一次典型洪水过程
某水库坝址的洪峰,洪量
(1)计算各段的放大倍比
(2)把放大倍比按其控制时间相应得填入表2中,与对应的典型洪水流量相乘得放大流量,填入第(4)栏中,要注意的是在两种放大倍比的衔接处有两个放大倍比,因此也有两个放大流量。
某水文坝址P=1%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3)把放大流量点绘在方格纸上,如下图所示中的安线,在两种放大
倍比线接触是锯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