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关于《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家庭教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1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家庭教育是关键。
当我们的孩子从儿童期步入青春期,也就是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她在儿童期比较“幼稚”,有时可以连哄带骗,到了青春期就不一样了,她的思想和生理走向成熟,她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和独特的想法。
当孩子遇到问题。
绝对要耐心沟通,不能再像儿童期那时一样对待,这对家长来说是个挑战。
她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发育,生理发生变化,好奇心强,有时情绪不稳定,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激动,叛逆心理比较强。
比如,在学校里有时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接受,或者认为老师的批评有偏激。
她会在学校里与老师顶撞,闹情绪,不做作业,对着干。
回到家里滔滔不绝,理由一大串,就是不服气。
有时很难说服她。
当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行一致,要做榜样,不能口是心非。
首先,做到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在家里充满温馨、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其次,在青春期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做一个倾听者,让孩子把想法和过程讲述清楚,再去理清她的思路,慢慢沟通、说服。
再次,重视孩子的健康发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遇到挫折正确对待,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讲述一些“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确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敢于担当责任。
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使孩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家庭教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2爱孩子是天性,是与身俱来的,是连母鸡都会的事。
但是教养好孩子却是需要足够的耐心,渊博的知识与不断进取的心。
《家庭教育》这本书不但是我们家长的好帮手,里面所讲的故事,连孩子都非常喜欢阅读。
每次,读到有趣的,感人的.,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时,我会及时与孩子一起分享交流,让她体验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可以得到重要的实例教育。
我非常感谢《家庭教育》这份家长刊物,它教育我如何向一位优秀的母亲靠拢;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做好互动;如何使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8篇通用)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8篇通用)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说到陪孩子读书,又要有很多一年级家长出来反对了,很多人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小时候也没有要谁来陪才读书,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毛病,而且这个毛病会越惯越大,最后发展到没有家长陪孩子就不写作业的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有的家长不陪,一天都不陪!其实我看不然,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很多事情都不太懂,比如填空是什么意思?划线怎么划?都要家长的帮助,还有现在一个6、7岁的孩子并不太愿意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做作业,家长不在,就会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玩玩橡皮削削铅笔,反正就是不做作业,边做边玩不专心的坏习惯也就此养成;如果有家长在旁边陪着,孩子有了约束力就好多了,就可以安心的做作业,家长也可以在旁边做一些必要的辅导,比如划线应该用直尺,用橡皮时不要把其他好的字也擦掉了等等,久而久之,不仅孩子掌握了正确使用文具、做作业的一些必要的知识,做作业时专业致志的好习惯也养成了,再大一些,习惯成自然,自己也就有约束力了,我家星现在就说:“嗯,星真是个好人,可以自己管得住自己!”人们都说小学一、二年级时看不出孩子间的差异,到了三年级,问题就突显了,哪个是那发亮的金子这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其实,这时除了智力方面的些许差异,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差异,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在一、二年级这个培养习惯的关键时候你陪孩子一段,后面的十几年根本就不用你太操心了,这也是我访问了好几个名牌大学学生的家长时她们说得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当然,在陪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干预太多,让孩子养成独立(善于)思考、独立收拾书包、书桌等好习惯,否则,一切都白费。
如果你觉得干坐着很浪费时间,就在孩子边上看看书吧,这样也可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篇21、给孩子鼓励,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同时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时会听她说:这么难、我学不会、我做不好等等,我就问她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说我想做医生,我说你有这个想法好样的,但是做一个好医生需要很多知识的,你现在学的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基础,如果基础知识没有好好掌握,没有一件事能做得好的,别说是医生了。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精选10篇)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精选10篇)家庭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干什么事情都要讲科学,按规律办事。
大家都知道,要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发展。
我国目前各行各业都实行科学管理,持证上岗。
但各位家长是否有“家长上岗证”,无证上岗,违规操作,怎么能不出次品或不合格的产品。
孩子的性格一但形成,是无法回炉加工的,常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家长需不断学习家教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科学“育苗”。
相信吧,天底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二、勿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今社会,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尺,整个社会浮躁,但家长要冷静、理性看待你的孩子。
教育是长线投资,理性消费。
不要认为你的孩子学习了杜曼闪卡,学习了七田真右脑开发,学习了…,就会迅速成为“天才”;不要认为你的孩子上了几次电视达人秀,就万众瞩目学有所成,今后一帆风顺了;不要以今天孩子的分数,衡量明天的孩子的作为……孩子的成长,要遵循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到什么年龄,做这个年龄适合的事情。
三、孩子不是老师的,而是父母的。
法律规定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陪伴孩子成长是家长的神圣职责。
孩子不仅需要物质营养、知识营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营养__教肓爱。
许多家长,孩子上学时间,交给学校教育;中午交给小饭桌管理;节假日交给各种课外辅导班教育。
请问各位家长你什么时间教育你的宝贝,尽你做父母的教育职责呢?别忘记孩子是你的,不是各式各样冠名“老师”的。
四、抓住教肓的最佳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三岁看小,七岁看大,十二岁定终身”。
话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角度说明人的成长有关键期,错过难以弥补。
奥地利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揭示出动物的成长都有关键期,何况高智慧生命人乎。
五、光说不练假把式当初中老师,听家长说得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我的文化水平低,教育不了孩子。
今天孩子长大了,更管不了啦”。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篇一: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班级:11学前教育2班学号:114303214姓名:刘慧摘录:一、儿童的心理:(一)好游戏的。
(二)好奇的。
(三)好群的。
(四)好模仿的。
(五)喜欢野外生活的。
(六)喜欢成功的。
(七)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从上面所说的几点看来,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
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
二、儿童的学习性质与原则:(一)小孩子生来有三种基本能力:(1)感觉,(2)联念,(3)动作。
(二)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合。
(三)刺激必须要选择得适当。
(四)要实地施教。
(五)凡能使小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刻在小孩子的脑筋里。
(六)凡刺激发生的时间愈长,次数愈多,那联念也愈牢固。
(七)小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做父母的要格外留心以免错误。
(八)不要有例外。
(九)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要自己学习。
三、普通教导法:(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就禁止他行。
(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予以适当的作事动机。
(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十)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
(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
四、卫生上的习惯: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原则三: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
原则四: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8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1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1】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交流。
这句话是我从读《家庭教育》这本书中感悟到的。
《家庭教育》这本书一共分十三章: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普通教导法,卫生上的习惯,游戏与玩物,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小孩子为什么怕,为什么哭的,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为儿童造良好的环境这十三方面的内容。
读完后,我深深地为我以前不会当妈妈而惭愧,好在孩子还小,我还可以改之。
其中书中让我久久不能从脑海中忘记的一个词就是“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这一个词语的意思是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可我们家长很多时候是用嘴来教育孩子,而不是行动。
书上有一段话这样说:儿童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一天到晚最亲近的人当然是父母,父母的言语动作,最是儿童所习所闻的。
就是进了学校之后,放学回家,还是和父母在一起,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
所以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以身作则”。
父母如对人礼貌,孩子也不例外,父母是一个悲观的人,看事物都用悲观的眼光去看,那孩子的态度也一定是悲观的。
父母是一个乐观的人,看事物都用乐观的眼光去看,那孩子的态度也一定是乐观的。
儿童是容易受暗示的。
现在我自己的孩子已经读六年级了,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学习成绩也摆上了第一位,做父母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顾名思义还是以身作则。
我要求自己做到:1 、多看书,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聊书中的内容,聊书中人物性格,聊看过这本书后你有什么想法,聊书中的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本文为陈鹤琴的著作《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总结了作者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详细细化:第一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引言:介绍了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 家庭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探讨了家庭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性和相互关联性。
第二章: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培养文化素养:介绍了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 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讨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人际关系的培养作用。
第三章: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父母的表率作用:强调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表率作用,鼓励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 积极激励与奖励:介绍了如何通过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积极性。
- 沟通与倾听:讲述了家庭教育中良好的沟通和倾听的重要性。
第四章:家庭教育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青少年叛逆期:探讨了青少年叛逆期在家庭教育中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孩子的网络依赖问题:介绍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在网络使用方面的问题。
- 家庭教育的时间管理:讨论了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教育中的时间,从而更好地管理家庭教育。
附件:- 附件1:《家庭教育实施方案》- 附件2:陈鹤琴《家庭教育》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 家庭教育:指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
-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事物的好坏、重要性和意义的评判标准。
- 人生观:指一个人对人生目标、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和认识。
陈鹤琴读书笔记

陈鹤琴读书笔记【篇一: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读书心得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对于怎样教养小孩讲述得详细入微,淋漓尽致。
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待人处事,都清楚地指导家长应该怎样去做。
比如讲到卫生上的习惯,告诉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讲到游戏与玩物,提醒家长应当谨慎挑选,保证孩子的安全,确保孩子身体和心智健康的发展;比如讲到责罚孩子时,告诫家长应理性思考,避免意气用事等等。
朴实的文字、有趣的事例、诚挚的情感、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人读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阅读过程中我们与作者体会着各种育儿的心得、感悟着为人父母的苦与乐,“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真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
“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门更深的学问。
书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社会现实紧密相联,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认识和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倡导“游戏式教育法”。
他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
”因此,做父母的应遵循这一规律,“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
”例如他提出应该给孩子塑泥的机会,小孩子玩污泥,虽有时会污及身上的衣服,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用“活教育”思想回答了为人父母的三大基本“学识技能”: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
用什么培养?“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精选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篇1近日,拜读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
此书分十三章,以浅显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为人父母者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书中陈鹤琴先生运用了一百多个案例,而其中绝大多数案例都是有关儿子一鸣的。
从所举事例可以感受到,陈鹤琴先生在教育子女上,非常用心、细心而有耐心,其程度超过许多的母亲。
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试验,探索出了一条科学的家庭教育道路。
陈鹤琴先生指出,“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此话说得不无道理。
在不少家庭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多采取的是这样的作法: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一个对孩子怒气冲天,大发雷霆,一个却对孩子好言相劝,哄骗利诱。
如此一来,孩子便可能会得寸进尺,甚至对父母之言产生轻视之感,教育的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年轻父母与爷爷奶奶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必须采取统一的态度。
此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也同样如此。
作为教师,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一旦发现了问题,都会严肃对待,认真教育。
可现在很多家庭,要么是称没时间管教孩子,要么是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极不重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更有甚者,家长所教的,完全跟学校教师所教的背道而驰。
结果呢,老师辛辛苦苦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抵消,造成了1+1=0的后果。
这岂不令人难过?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方面面都应该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书中124页,有这样一句话:“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17 12:53:51 | By: blt123 ]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象他这样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
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
’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
儿童喜欢称赞就说明启发鼓励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论特别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有学习和质疑的权利。
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即是说要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进入积极思考状态,然后顺势利导、因材施教。
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即是说所谓教育,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
万事开头难,小孩子开始做事往往不会做得很好,这时候如果你听而任之不做引导,他们很可能就失去做这件事情的兴趣了;如果你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他们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这也正是其继续进行尝试、学习和探索的源泉
和根本动力。
人都喜欢好听的话,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即将成人的初中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荣辱观,鼓励表扬会让你的教学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好好利用这个法宝,让我们的学生更有动力的去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