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2.3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2.2、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2.3、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2.4、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3.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3.2、蒸粮【蒸生沙】P1.1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3.3、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3.4、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 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份38-41%;入池温度28-33℃;产酒工艺入池水份44-46%;入池温度23-36℃
3
贮存
陶缸、不锈钢罐
原酒贮存期3 6个月以上勾调的半成品贮存7天以上
4
勾调
勾兑罐、计量泵
要求计量准确
1.2.1《下沙工艺》
1.2.1.1工艺流程:
过筛整粒高粱 加95℃热水润料 装甑蒸粮ﻩ出甑 聚堆 补浆 摊凉 聚拢 加曲 翻拌 堆积 入池 封窖。
1.2.2.3.1、泼水堆积
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6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 作者:
———————————————————————————————— 日期:

酱香型白酒
工艺流程图

注:“ ”为关键控制点
序号
关键控制点
关键设备
关键工艺参数
1
配料
地中衡、台称
下沙工艺、糙沙工艺 粮:曲=10:1;产酒工艺加曲为:剩余大曲六次平均加入(总投料量的80%)
b、堆积后入池前,对堆积粮渣的表面用约80kg的纯净水泼撒,扬凉降温28-33℃入池【注:扬凉时须使用吹风机吹】。
1.2.1.3.7、封窖发酵
将粮渣入满后摊平盖席,将席上面撒一薄层稻壳,然后将活柔的封顶泥进行泥平,封泥厚度20公分左右,前5天每天都须用泥板泥一遍,以防止漏气,特别是池边上,不再下沉时,可用塑料布封好,并压好四边。发酵周期25天出池,转入第二轮糙沙工艺执行。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优质酒类之一,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其生产工艺也颇为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 糖化发酵:首先,选用高质量的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作为原料,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将谷物蒸煮糖化,使淀粉转化为糖。

然后,加入黄曲霉等曲菌发酵剂进行发酵,使糖转化为酒精。

2. 一次蒸馏: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得到的液体进行一次蒸馏。

在蒸馏锅中,将这个发酵液体加热,使其中的酒精沸腾,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使其变成液体,这样就分离出了酒精和水。

3. 混合酒精:将一次蒸馏得到的酒精与其他一些口感独特的酒精混合,这样能够使酱香型白酒具备更加独特的风味。

4. 二次蒸馏:将混合酒精再次进行蒸馏,这一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纯酒精,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

通过二次蒸馏,可以将酒液中的不良成分去除,使白酒更加纯正。

5. 洗涤沉淀:将二次蒸馏得到的酒液放置静置,通过沉淀等工艺去掉酒液中的颗粒状杂质。

这样能够使酒液更加清澈透明。

6. 储存发酵:将洗涤沉淀后的酒液放入大缸或大桶中进行储存发酵。

储存发酵的时间长短和储存方式会对酱香型白酒的口感和香味产生重要影响。

7. 桶贮老熟:经过储存发酵后,酱香型白酒可以进行桶贮老熟。

通常是将白酒放入大木桶中进行贮存,并且在桶中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和发酵,这样能够使白酒更加醇厚和香气四溢。

8. 定型熟成:经过桶贮老熟后,酱香型白酒还需要进行定型熟成,这个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经过定型熟成后,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口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上就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合理的控制,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代表了中国白酒工艺的精髓和传统。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其生产工艺流程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工艺,并有着独特的工艺要求。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酿造、蒸馏、陈存、勾兑和瓶装。

第一步是酿造。

首先需要准备好高粱、小麦等原料,并进行淘洗清洁。

然后将淘洗干净的原料进行加工,一般为研磨,研磨后的原料称为醏曲。

接着将醏曲拌入水中,调整出合适的湿度,进行发酵。

发酵一般需要10-15天,发酵完毕后,将发酵液倒入发酵池中,即可进行蒸馏。

第二步是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液中的酒精和香味分离出来的过程。

将发酵液导入蒸馏锅中,加热并蒸馏,将蒸出的酒汽经过冷却得到白酒。

第三步是陈存。

新酿出来的白酒需要进行陈存才能使其更加醇厚。

一般的酱香型白酒都需要在陈贮罐中陈贮至少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在陈贮期间,白酒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更多的香气成分。

第四步是勾兑。

陈存完毕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的白酒进行勾兑。

勾兑的目的是使不同批次的白酒达到相似的风味和品质,保持白酒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五步是瓶装。

勾兑完毕的白酒需要进行瓶装,以便销售和储存。

在瓶装过程中,需要将白酒倒入玻璃瓶中,并进行严格的瓶封和贴标操作。

总结来说,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酿造、蒸馏、陈存、勾兑和瓶装。

这些步骤的完成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不断的实践,才能保证酒质的优良和口感的独特。

同时,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要求,比如控制发酵温度,严格蒸馏流程,合理陈贮时间等等。

只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才能生产出更好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工艺流程图注: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 【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蒸粮【蒸生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酱香型白酒生产实用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实用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注: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2.3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2.2、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2.3、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2.4、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3.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3.2、蒸粮【蒸生沙】P1.1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3.3、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3.4、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注:”为关键控制点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 【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蒸粮【蒸生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注: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 【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蒸粮【蒸生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一、酱香型白酒的概述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是十分独特、科学合理的。

在顺应茅台镇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其独特巧妙的工艺内涵。

概括酱香型白酒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季节性生是酱香型白酒工艺区别于中国其他白酒工艺的地方。

三高是指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

酱香型白酒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度,比其他任何白酒温度高出10—15度,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

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发酵是其利用自然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生香的过程,也是形成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质的过程,其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3度。

通过高温规程发酵,形成酱香白酒特殊芳香物,也通过微生物细胞蛋白产生氨基酸物质。

这种高温堆积发酵是其他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也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他的蒸馏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白酒高出10—20度,主要目的一是分离酱香型白酒酒精发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或低沸点物质。

是酱香型白酒饮用后不口干、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是指基酒的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

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两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而其他白酒只需
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酱香型白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六个月才能进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酱香型白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加醇香体美,加之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其酱香型白酒的高品味价值。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

严格按照节气进行,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再经三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时间至少要5年以上才能出厂。

一是按照高梁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的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

酱香型白酒系纯发酵蒸馏食品,它不允许也不能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53度酱香型白酒不允许添加水,而其他白酒甚至洋酒,都需要添加水、色素、香料。

酱香型白酒酒香由酱香、窖底香、醇甜香三种香型本酒组成,在勾兑酒的过程中,可要根据要求的品味调配比例适中于不同的人群。

二、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母糟大曲→粉碎→曲粉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酒尾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
→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三、目前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采用的工艺主要有三种:
(1)传统的大曲酱香工艺: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不破碎或破碎
20%),用小麦制高温大曲做糖化发酵剂,两次投料、高温堆积,采用条石筑的发酵窖,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采用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的特殊工艺,生产周期为一年,按酱香、醇甜及窖底香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酒分别长期储存,精心勾调而成的具有典型酱香型风格的蒸馏白酒。

该工艺白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醇厚协调,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原料出酒率达到25~28%。

(2)麸曲(碎沙)酱香工艺:以粉碎的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高温大曲、麸曲、糖化酶(或干酵母)等按一定比例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条石筑的发酵窖发酵或地面直接堆积发酵,经发酵、蒸馏、勾调而成的具酱香型风格的蒸馏白酒。

该工艺发酵时间短、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出酒率比传统大曲酱香工艺高40~50%,被许多中小型酱香白酒生产企业广泛采用。

但与优质大曲酱香型白酒相比酒质尚有一定差距。

(3)以传统的大曲酱香工艺和麸曲(碎沙)酱香工艺生产出的原料酒为基酒,按不同比例勾调而成。

该工艺被许多酱香白酒生产企业所采用。

(大曲)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大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古老而独特,是茅台镇千百年来历代酒师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而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是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酿造工艺科学结合的典范,既继承了古代酿造工艺的精华,又闪烁着现代科技的光彩,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

(一)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二)同一批料要经过9次蒸煮、8次加曲、堆积、入池发酵,7次取酒才丢糟,历时整整一年。

(三)(大曲)酱香型白酒在长达一年的开放式发酵过程中,参与其生产发酵过程的微生物非常多,使得香气成分多种多样。

酒体香而不艳、低而不淡、丰满醇厚。

(四)生态窖藏。

(大曲)酱香型白酒通过九蒸八酿,七次取酒后分别把七个轮次的原酒在无污染,无公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的朱砂土窖内天然窖藏老熟,在三年的窖藏过程中,通过氧化还原、酯化、挥发和物理自然变化,使酒体变得更加醇和、细腻、酱香更突出。

与其它添加了陈味剂和机器老熟的白酒有本质区别。

四、生产工艺特点:
即:三高三长
三高: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
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是酱香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

高温堆积发酵:利用茅台镇自然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生香的过程,也是形成酱香白酒主要香味物质的过程,起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3℃。

通过高温堆积发酵,形成特殊芳香物,也通过微生物细胞蛋白产生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酱香白酒生产工艺的蒸馏酒温度高达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离经发酵的有效成分;二是去除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或
低沸点物质,是酱香白酒饮用不口干、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长:即生产周期长、大曲储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
酱香白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可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大曲储存是将长达六个月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酱香白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大曲用量是其他白酒的4~5倍。

酱香白酒需要长达三年以上储存才能勾兑;通过储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为醇香味美,加上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酱香白酒的价值。

四、工艺流程:(以茅台酒为例)
1.投料:根据茅台酒的工艺特点,一年一个周期,只投两次料,即第一次下沙投料(原料用量占总投料量的50%),第二次糙沙投料(原料用量占总原料量的50%),并且对原料粉碎度要求整粒与碎粒粮之比,下沙为8∶2,糙沙为7∶3。

高粱破碎后,先用90℃以上热水(称发粮水)润料4~5小时(随季节气温有所变化),然后加5~7%的母糟拌匀,进行混蒸,出甑后在晾堂糟梗上再洒35℃以上量水补足。

发粮水和晾水总用量约占投料量的56~60%,其中发粮水占48~52%,晾水占6~8%。

据测定,下沙化验水分为37~40%,糙沙水分为40~44%。

2.下沙(堆集发酵和入窖):撒晾水后,经摊晾、加尾酒(或次酒)和曲粉,加曲粉量占总用曲量的10~12%,然后拌匀,即进行堆集发
酵(底曲为15千克以上),要求上堆要匀、圆。

冬季堆高,夏季堆矮。

堆集时间4~5天,待堆顶品温达到45~50℃,以手插入堆集醅内部,取出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就可以入窖发酵一个月。

3.糙沙:糙沙是高粱经粉碎、润料,加入等量的下沙酒醅进行混蒸(这种首次蒸馏所得的酒叫生沙酒,全部泼回原醅子内再加曲入窖发酵,也叫“以酒养窖”)。

然后摊晾,加尾酒和曲粉,曲粉量占总用量的11~5%,拌匀再堆集,再入窖发酵,底曲为15~10千克,发酵一个月。

4.蒸酒:将糙沙酒醅取出蒸馏,量质接酒即得一次原酒入库贮存,此酒叫糙沙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糙沙酒要单独贮存,以作勾兑用,酒尾则泼回醅子,叫作“回沙”)。

然后经过摊晾、加尾酒和曲粉(从这次操作起就不再加进新原料了),拌匀堆集,又放入窖里发酵一月,取出蒸馏,即制得第二次原酒入库贮存,此酒叫“回沙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

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满、邪杂味少),以及六次原酒(也叫“小回酒”,其特点是醇和、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其特点是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糊香好、味长),还有七次原酒入库贮存(称为“追糟酒”,其特点是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大)。

经八次发酵,接取七次原酒后,其酒糟即可甩掉作饲料,或再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