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CENE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

合集下载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ArcGIS是一种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用于创建三维可视化效果。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1.数据准备:首先,您需要准备三维可视化所需的地理数据。

这可能涉及到收集空间数据、获取高程数据、摄影测量以及其他必要的数据收集活动。

2. 数据导入: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到ArcGIS软件中。

可以使用各种文件格式导入,如Shapefile、KML、CAD等。

确保数据的空间参考信息和投影设置正确无误。

3.数据整理: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这可能包括删除重复或无效数据、合并数据集、修复数据拓扑关系等操作。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 地理处理: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地理处理。

这可能涉及到空间缓冲、叠加、插值等操作。

这些地理处理操作有助于提取有关地形、地貌、地形等方面的信息。

5. 三维可视化设置:在ArcGIS软件中,打开三维场景视图并创建一个新的三维场景。

选择适当的底图和地图模板,并调整视角和缩放级别以显示感兴趣的地理区域。

6. 数据显示:将整理过的数据添加到三维场景中。

可以使用ArcGIS 的“添加数据”功能导入先前准备的地理数据,如点、线、面、栅格、模型等。

8.相关操作:根据需求,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例如,添加动画效果、设置时间轴、进行实时监测、创建查询和过滤、生成报告等。

9.渲染设置:调整场景的渲染设置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可以调整光照、阴影、反射、透明度等参数。

使用渐变和纹理增强地形和地貌的可见度。

10. 交互和导航:使用ArcGIS的导航工具进行交互和浏览。

可以缩放、平移和旋转场景,以及调整视角、镜头和视觉效果。

添加交互式控件和工具栏以增强用户体验。

11. 输出和分享:将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为图像、视频或交互式应用程序。

可以选择适当的输出格式,并调整分辨率和质量设置。

可以通过打印、发布到Web或分享到社交媒体等方式与他人分享。

在ArcGIS中进行三维可视化需要较多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巧。

如何使用ArcScene制作三维围墙地图

如何使用ArcScene制作三维围墙地图

如何使用ArcScene制作三维围墙地图
经常会看到一些带有三维围墙的三维地图,之前有介绍过如何使用ArcScene制作三维地图,但是制作的图没有三维围墙,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制作带三维围墙的三维地图,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步骤
第一步:下载边界范围
打开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切换地图到谷歌地球,在右上方的菜单栏上选择“区划”,选择上需要的行政范围并导出为shp格式(图1)。

图1
第二步:下载高程和影像
在左上方的菜单栏上点击“高程”切换到高程地图,点击“√”下载高程数据(图2),同样的方法下载影像数据,下载的数据均导出为tif格式。

图2
第三步:制作影像三维
依次将行政边界(面和线,线可以通过面转为线),影像和高程加载到ArcScene内,在影像图层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图层属性”对话框内选择“基本高度”选项卡,选择“在自定义表面浮动”,夸张程度设置为
0.00005(图3),完成后即可看到影像的三维效果(图4)。

图3
图4
第四步:生成三维围墙
在线状行政区划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图层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基本高度”选项卡,选择“在定义表面上浮动”,夸张程度也设置为0.00005(图5)。

再选择“拉伸”选项卡,勾选上“拉伸图中要素”,拉伸方式选择“将其用作要素的拉伸数值”(图6),完成后的效果如图7。

图5
图6
图7
结语
到此就完成了使用ArcScene将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下载的矢量、高程和影像制作为带三维围墙的三维地图,关键就是影像的三维制作、线状行政边界的三维制作和拉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使用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和ArcScene试试。

arcgis三维建模步骤

arcgis三维建模步骤

arcgis三维建模步骤ArcGIS三维建模步骤三维建模是ArcGIS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通过创建真实感十足的三维模型来进行场景建模、可视化分析等。

下面将介绍ArcGIS 中进行三维建模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数据准备在进行三维建模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高程数据、影像数据、建筑物数据等。

高程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获取,影像数据可以通过航空摄影获取,建筑物数据可以通过现场勘测或CAD软件导入等方式获取。

步骤二:创建三维场景在ArcGIS中,可以通过创建三维场景来进行三维建模。

打开ArcGIS软件,在“Catalog”菜单中选择“ArcGlobe”,打开ArcGlobe窗口。

然后在“File”菜单中选择“Add Data”,将之前准备好的高程数据、影像数据等添加到三维场景中。

步骤三:导入建筑物数据在三维场景中,可以通过导入建筑物数据来进行建筑物的三维建模。

在ArcGlobe窗口中选择“File”菜单中的“Add Data”选项,将之前准备好的建筑物数据导入到三维场景中。

步骤四:贴图处理在三维建模中,贴图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贴图材质,可以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真实。

在ArcGlobe窗口中选择“Tools”菜单中的“Texture Mapping”选项,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贴图材质,并将其应用到建筑物上。

步骤五:调整建筑物形状在三维建模中,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形状来使其更加符合实际。

在ArcGlobe窗口中选择“Edit”菜单中的“Edit Vertices”选项,然后通过拖动顶点、边或面来调整建筑物的形状。

步骤六:添加细节在三维建模中,可以添加一些细节来增加建筑物的真实感。

例如,可以添加窗户、门、屋顶等细节元素。

在ArcGlobe窗口中选择“Edit”菜单中的“Edit Vertices”选项,然后通过在建筑物上绘制线段或面来添加细节元素。

步骤七:光照和阴影处理在三维建模中,光照和阴影处理可以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逼真。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摘要:1.ArcGIS 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概念2.ArcGIS 三维可视化的步骤3.ArcGIS 三维可视化的应用案例正文:一、ArcGIS 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概念ArcGIS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其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有效地将地理信息以立体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地理数据。

在ArcGIS 中,三维可视化涉及到许多要素,包括地形、建筑物、道路等,这些要素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二、ArcGIS 三维可视化的步骤1.准备数据:在进行ArcGIS 三维可视化之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应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建筑物数据、道路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网上获取,也可以通过实地测绘获得。

2.创建三维场景:在ArcGIS 中,创建三维场景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基础。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创建一个新的三维场景,也可以使用已有的三维场景进行修改和优化。

3.添加三维要素:在创建好三维场景后,用户可以将准备好的数据添加到场景中。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导入数据、复制数据、粘贴数据等方式完成。

4.设置三维视图:添加完三维要素后,用户需要设置三维视图,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在ArcGIS 中,用户可以设置视图的方向、高度、角度等参数,还可以通过添加灯光、阴影等效果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5.进行三维分析:在设置好三维视图后,用户可以进行三维分析,包括地形分析、空间分析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数据,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三、ArcGIS 三维可视化的应用案例ArcGIS 三维可视化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ArcGIS 三维可视化,可以直观地展示城市的地形、建筑物、道路等要素,帮助规划师更好地进行规划设计。

在环境保护中,通过ArcGIS 三维可视化,可以展示环境污染的分布情况,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进行污染治理。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ArcGIS三维可视化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以三维形式显示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数据以立体方式展示,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和现象。

以下是ArcGIS三维可视化的步骤:1. 收集和整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例如地形数据、影像数据、矢量数据等。

然后,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投影等操作。

2. 创建三维地理数据库:在ArcGIS中,可以创建一个三维地理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三维数据。

通过创建三维数据库,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并且方便后续的可视化和分析操作。

3.导入数据:将收集和整理好的数据导入到三维地理数据库中。

根据数据的类型和格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直接导入文件、通过数据连接导入等。

4.设置坐标系统和投影: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设置坐标系统和投影信息。

首先,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例如地理坐标系或投影坐标系。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例如高斯克吕格投影、UTM投影等。

5. 创建三维场景:ArcGIS提供了创建三维场景的工具和功能。

使用这些工具和功能,可以根据地理数据的特点和需求创建三维场景。

例如,可以设置地形、添加影像、插入三维对象等。

6. 设置可视化效果:通过设置可视化效果,可以使三维场景更加真实和生动。

ArcGIS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视化效果工具和选项,例如光照效果、阴影效果、水面效果、纹理效果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效果进行设置。

7.创建视图和视角:通过设置视图和视角,可以改变三维场景的观察角度和显示方式。

可以选择不同的视图模式,例如透视视图、正交视图等。

同时,可以调整视角的高度、角度和方向,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8. 进行三维分析:在创建好三维场景之后,可以进行各种三维分析操作。

ArcGIS提供了一系列的三维分析工具和功能,例如视域分析、可视性分析、3D缓冲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工具,可以对三维场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基于Arcscene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基于Arcscene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基于ArcScene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实现摘要:三维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研究数字地形模型显示、简化、仿真的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景仿真、虚拟现实、图形图像生成、遥感信息处理和数字地球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ArcScene平台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内容,以及三维可视化的实现过程。

关键字:ArcScene,三维可视化1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门新颖的技术在不断涌出。

三维可视化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的一门主流技术它能够利用大量数据,检查资料的连续性,辨认资料真伪,发现和提出有用异常,为分析、理解及重复数据提供了有用工具,对多学科的交流协作起到桥梁作用。

与以往的二维技术相比,它能跟直观、可视、形象、多视角、多层次的模拟三维场景,可提供一些平面上无法直接获得或表示的信息。

还可以直观的对区域地形起伏的形态及沟、谷、鞍部等基本地形形态进行判读,比二维图形(如等高线)更容易为大部分读者所接受。

2 ArcScene简介ArcScene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软件桌面系统3D分析扩展模块中的一部分,是一个适合于展示三维透视场景的平台,可以在三维场景中漫游并与三维矢量与栅格数据进行交互,适用于数据量比较小的场景3D分析显示。

ArcScene是基于OpenGl的,支持TIN数据的显示。

显示场景时,ArcScene会将所有数据加载到场景中,矢量数据以矢量形式显示。

它可以更加高效的管理三维GIS数据、进行三位分析、创建三位要素以及建立具有三维场景属性的图层。

例如,可以把平面二维图形突出显示为三维结构。

与常规的可视化系统如3dsMAX、Maya等相比ArcScene克服了3DMAX、MAYA难以克服的困难,为诸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3三维可视化过程3.1要素的三维显示ArcScene提供了要素图层在三维场景中的三种显示方式:(1)通过属性设置基准高程在要素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基本高程选项卡,设置以常量或表达式作为基准高程,填写或点击按钮生成提供Z值的字段或表达式即可,如图1。

ARCSCENE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

ARCSCENE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

ARCSCENE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ARCSCENE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三维GIS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将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制作成虚拟现实的可视化效果。

下面是一份关于如何使用ARCSCENE进行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的教程,帮助初学者了解基本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数据准备第二步:打开ARCSCENE软件在你的电脑上打开ARCSCENE软件。

如果你已经安装了ARCSCENE软件,可以直接点击桌面上的程序图标打开软件。

第三步:导入地理信息数据从菜单栏中选择“文件”,然后选择“导入”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地理信息数据文件,然后点击“打开”按钮。

ARCSCENE会将数据导入到软件中。

第四步:创建场景在导入地理信息数据后,需要创建一个场景来展示数据。

在菜单栏中选择“场景”选项,然后选择“新建场景”。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场景的名称、坐标系统、单位等参数,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第五步:调整视角在创建场景后,你可以通过鼠标操作来调整视角。

在左上方的工具栏中选择“三维漫游”工具,然后通过拖动鼠标来改变视角。

也可以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来调整视角。

第六步:添加图层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选项,然后选择“添加数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添加的图层文件,然后点击“打开”按钮。

添加的图层将会在场景中显示出来。

第七步:设置图层属性在添加图层后,需要对图层进行一些属性设置。

通过右键点击图层名称,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你可以设置图层的颜色、透明度、阴影等属性。

第八步:添加效果除了基本的图层显示外,你还可以添加一些效果来提升可视化效果。

通过菜单栏中的“效果”选项,可以添加光照、阴影、雾效等。

点击“效果”选项后,弹出一个对话框,你可以在其中选择并设置各种效果。

第九步:保存和导出这里仅仅是一个简单的ARCSCENE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建议多加练习和尝试,深入了解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工具,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ARCSCENE进行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ArcGIS三维可视化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将二维地理信息转换为三维模型,展示地球表面上的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下面将详细介绍ArcGIS三维可视化的步骤。

1.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用于三维可视化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矢量数据,如点、线、面要素,也可以是栅格数据,如DEM(数字高程模型)或卫星影像。

在数据准备阶段,还需要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投影转换等。

2.创建三维场景在ArcGIS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三维场景是进行三维可视化的第一步。

可以在“内容”面板中右键单击一个文件夹或地理数据库,然后选择“新建”>“场景”来创建一个新的场景。

可以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单位,并为场景指定一个名称。

3.导入数据在场景中导入数据是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将准备好的地理数据直接拖动到场景中,或者通过“内容”面板中的“添加数据”按钮来导入数据。

导入的数据将显示在场景的“图层”面板中。

4.设置符号对导入的数据进行符号设置,可以使得地理要素在三维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一个图层,然后点击“图层”选项卡上的“符号”按钮,即可打开符号设置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符号类型,并根据数据的属性值设置符号样式。

5.配置图层属性除了设置符号外,还可以对图层的属性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表达地理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图层,在上下文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然后在“标注”选项卡中设置标注样式和显示位置。

6.创建高程表面在三维可视化中,高程表面可以显示地形的起伏和存在的起伏。

可以使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或通过插值等技术生成高程表面。

在ArcGIS软件中,可以通过在场景中选择“添加”>“高程数据”添加DEM数据,然后通过在DEM上右键单击选择“表面”>“生成新表面”来创建一个新的高程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R C S C E N E三维G I 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ARCSCENE三维GIS虚拟现实可视化制作教程在三维场景中浏览数据更加直观和真实,对于同样的数据,三维可视化将使数据能够提供一些平面图上无法直接获得的信息。

可以很直观地对区域地形起伏的形态及沟、谷、鞍部等基本地形形态进行判读,比二维图形如等高线图更容易为大部分读图者所接受。

ArcScene 是ArcGIS 三维分析模块的一部分,通过在3D Analyst 菜单条中点击按钮打开。

它具有管理3D GIS 数据、进行3D 分析、编辑3D 要素、创建3D 图层以及把二维数据生成3D 要素等功能。

一、要素立体显示有时需要将要素数据在三维场景中以透视图显示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要素数据与表面数据的不同之处在于,要素数据描述的是离散的对象如点对象、线对象、面对象(多边形)等。

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属性。

常见的点要素有通信塔台、泉眼等在地图上通常表现为点状符号;线状要素更为常见,如道路、水系、管线等等;多边形要素如湖泊、行政区及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的居民地等。

在三维场景中显示要素的先决条件是要素必须被以某种方式赋予高程值或其本身具有高程信息。

因此,要素的三维显示主要有两种方式:1)具有三维几何的要素,在其属性中存储有高程值,可以直接使用其要素几何中或属性中的高程值,实现三维显示;2)对于缺少高程值的要素,可以通过叠加或突出两种方式在三维场景中显示。

所谓叠加,即将要素所在区域的表面模型的值作为要素的高程值,如将所在区域栅格表面的值作为一幅遥感影像的高程值,可以对其做立体显示;突出则是指根据要素的某个属性或任意值突出要素,如要想在三维场景中显示建筑物要素,可以使用其高度或楼层数这样的属性来将其突出显示(图1)。

图1 建筑物二维图形按高度突出另外,有时研究分析可能需要使用要素的非高程属性值作为三维Z值,在场景中显示要素。

最常见的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

如对某省行政范围内每个市县的经济总量值作为Z 值进行三维立体显示(图2),可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全省总体的情况。

图2某地区各个城镇人口数突出显示由前所述,添加到三维场景中的数据并不一定会自动以三维方式显示。

具有三维几何的要素及TIN表面将自动以三维方式进行绘制时,会放置在一个平坦的三维平面上,若要以三维方式查看它们,需首先定义其Z 值。

ArcGIS 的三维分析功能在要素属性对话框中提供了要素图层在三维场景中的三种显示方式:1)使用属性设置图层的基准高程;2)在表面上叠加要素图层设置基准高程;3)突出要素。

还可以结合多种显示方式,如先使用表面设置基准高程,然后在表面上再突出显示要素。

在城市景观三维显示中,以表面设置基准高程,然后在表面上突出显示要素建筑物,可以更加自然真实显示城市景观。

1. 通过属性设置基准高程显示要素图层在要素属性对话框(Properties)中,选择基准高程选项卡(Base Height s),设置以常量或表达式作为基准高程,填写或点击Calculate 按钮生成提供Z 值的字段或表达式即可,见图3。

之后,二维要素将以所设定属性或表达式的值为Z 值在三维场景中显示,图4是以等高线的高程属性作为基准高程显示的等高线三维透视图。

图3设置要素图层的基准高程图4等高线要素的三维显示2.使用表面设置基准高程显示要素图层在设置基准高程时选择由表面获取要素图层的高程,点击Obtain heights for l ayers frome surface 选择所需表面即可(图5)。

要素将会以表面所提供的高程在场景中显示。

图5 使用表面设置要素的基准高程3. 要素的突出显示在图层属性对话框的突出(Extrusion)标签中,选中对图层中的要素进行突出复选框(图6)。

图6 突出表达式生成器二、设置场景属性在实现要素或表面的三维可视化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包括:1.添加到场景中的图层必须具有坐标系统才能正确显示;2.为更好地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有时需要进行垂直拉伸,以免地形显示地过于陡峭或平坦;3.为全面地了解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可以进行动画旋转;4.为增加场景真实感,需要设置合适的背景颜色;5.根据不同分析需求,设置不同的场景光照条件,包括入射方位角,入射高度角及表面阴影对比度;6.为提高运行效率,需要尽可能地减小场景范围,去除一些不需要的信息。

以下就ArcScene中常用的场景设置内容做一详细介绍。

1. 场景坐标系统如果场景中要显示的数据都处于相同的坐标系统之下,则直接将数据添加显示即可,不需考虑图层的叠加是否正确。

如果各个图层存在不同的坐标系统,则须进行适当的转换以确保ArcScene能够正确显示它们。

通常,当在一个空的场景中加入某图层时,该图层的坐标系统就决定了场景的坐标系统。

在这之后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再对场景的坐标系统进行更改。

当随后加入其它图层到场景中时,ArcScene 将会自动将图层的坐标系统转换使与场景的坐标系统一致。

若新加入图层没有坐标系统,将不能正确显示,此时可人为地确定数据的坐标系统。

如果数据本身没有任何坐标系统的信息,ArcScene 将会检查图层的坐标值,看其X 值是否落在-180 度到180 度之间,Y值是否在-90 度到90 度之间。

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 ArcScene 将该数据认为是经纬度坐标数据。

否则,将认为该数据为平面坐标数据。

(1)查询当前场景坐标系统打开场景的属性对话框(图7)。

选择其中的坐标系统(Coordinate System)选项卡,将显示当前使用的坐标系统的详细信息。

(图8)图7 打开场景的属性对话框(2)在图8 所示的场景属性对话框中,双击预定义(Predefined),选择预定义坐标系统,之后,所有加载到场景中的数据都将使用该坐标系统进行显示。

图8 将显示当前使用的坐标系统的详细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改变场景的坐标系统,并不会改变图层源数据其坐标系统,只是以场景坐标系统对其进行显示。

2. 垂直拉伸垂直拉伸一般用于强调表面的细微变化。

在进行表面的三维显示时,如果表面的水平范围远大于其垂直变化,则表面的三维显示效果可能不太明显,此时,可以进行垂直拉伸以利于观察分析。

另外,当表面垂直变化过于剧烈不便于分析应用时也可以进行垂直拉伸,不过垂直拉伸系数应设置为分数。

垂直拉伸对场景内所有图层都产生作用,如果要对单个图层做垂直拉伸,可以通过改变图层的高程转换系数来实现。

打开场景属性对话框,在General 选项卡中选择垂直拉伸(Vertical Exag ger ation)系数(图9),或者点击 Calculate From Extent 按钮,系统将根据场景范围与高程变化范围自动计算垂直拉伸系数。

图10 为原始表面与设置拉伸系数为2 时的显示效果的对比。

图9 垂直拉伸(Vertical Exag geration)系数图10 原始表面与拉伸后的表面3. 使用动画旋转通过对场景进行旋转观察,可以获得表面总体概况。

ArcScene 可以使场景围绕其中心旋转,旋转速度与察看角度可以人为调整,并可在旋转的同时进行缩放。

欲使用动化旋转,需要先对该功能进行激活。

打开场景属性对话框后,在G eneral 选项卡中选中Enable Animated Rotation 选项即可激活动画旋转功能(图11)激活之后,可以使用场景漫游工具(Navigate)将场景左右拖动之后,即可开始进行旋转,旋转的速度决定于鼠标释放前的速度,在旋转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键盘的Page Up键和Page Down 键进行调节速度。

点击场景即可停止其转动。

图11 激活动画旋转功能图12 设置场景的光照4. 设置场景背景颜色同样地,打开场景属性对话框,在General 选项卡中,选择背景色(Backgro und),同时还可以将所选颜色设置为场景默认背景色(选中Use as default in al l new scenes 复选框)。

5. 改变场景的光照通过设置光源的方位角、高度角及对比度可以调整场景的照明情况。

在场景属性对话框的Illumination 选项卡中,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方位角(Azimuth)和高度角(Altitude)或通过鼠标滑动改变这两个参数。

另外,同时在此还可设置对比度。

以上操作见图12 所示。

6. 改变场景范围设置合适的场景范围,可以消除一些无关信息,增加绘图时的性能。

默认情况下,场景的范围为场景中所有图层的范围。

可以根据应用需求改变场景的范围,使之与某个图层的范围一致,或通过X、Y 坐标的最大最小值来指定。

打开场景属性对话框后,选择Extent 选项卡,在此设置场景范围(图1 3)。

如前所述可以两种方式进行设置:1)在Layers 下拉列表中选择某一图层(图a);2)点击自定义(Custom),输入最大最小X、Y 坐标,从而确定场景范围(图b)。

a b图13 设置设置场景范围的两种方式三、飞行动画通过使用动画,可以使场景栩栩如生,能够通过视角、场景属性、地理位置以及时间的变化来观察对象。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动画来观察运动着的卫星在它们的轨道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也可以用动画来模拟地球的自转及随之的光照变化。

1. 如何制作动画在ArcScene 中提供了制作动画的工具条Animation。

默认情况下,它没有添加到 ArcScene 的视图中,可以通过在工具栏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Animation 项打开它。

能够制作数据动画、视角动画和场景动画。

动画是由一条或多条轨迹组成,轨迹控制着对象属性的动态改变,例如,场景背景颜色的变化,图层视觉的变化或者观察点的位置的变化。

轨迹是由一系列帧组成,而每一帧是某一特定时间的对象属性的快照,是动画中最基本的元素。

在ArcScene 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生成三维动画:(1)通过创建一系列帧组成轨迹来形成动画:在动画工具条中提供了创建帧的工具。

可以通过改变场景的属性(例如场景的背景颜色、光照角度等)、图层的属性(图层的透明度、比例尺等)以及观察点的位置来创建不同的帧。

然后用创建的一组帧组成轨迹演示动画。

动画功能会自动平滑两帧之间的过程。

如,可以改变场景的背景颜色由白变黑,同时改变场景中光照的角度来制作一个场景由白天到黑夜的动画。

实现过程如下:1)设置动画第一帧的场景属性;2)点击Animation 下拉菜单,选择Create Keyframe 命令(图14);图15 选择帧类型图14 创建帧工具3)在Type 栏中选择帧类型为Scene,由不同场景构成动画的帧(图);4)点击New 按钮,创建一个动画,此时弹出Animation Track 对话框(图),键入动画名称;5)点击Create抓取一个新的帧;6)再次改变场景属性,之后点击Create,抓取第二帧,根据需要抓取全部所需的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