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作业1 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及答案1.选一选,再写一写。

A。

左上包围 B。

左下包围 C。

撇 D。

捺1) “递”“处”都是捺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左下画要写得伸展。

2) “原”是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左上画要写得伸展。

3) 用彩色笔画出汉字的间架结构。

2.看图,完成练。

1) 在图上画出从大门口到餐厅的路线。

2) 咨询处、宝塔、餐厅、湖心亭,给这些地点的划线字注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微风 ( )的柳条 ( )的草坪 ( )的天空 ( )的阳光 ( )的田野4.要想读出种子睡在哪里,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读法?①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②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③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5.补充古诗,做练。

1)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

2) “岁”字的意思是年。

3) 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

正如诗中所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阅读短文《笋芽儿》,完成练。

1) XXX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和XXX姑娘的和滋润下长大。

2) XXX张开眼睛,伸了个懒腰,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啊?”3) 柳树笑红了脸,XXX摇着绿色的长辫子,XXX使劲地向上钻,XXX叽叽喳喳地叫着。

7.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和目录,找一找你需要的信息,并填一填。

1) 这本书的书名是《语文园地一》,作者是不确定。

2) 《会叫的大皮鞋》在第几页不确定,《开心事》在第几页不确定,《可爱的小屋》在第几页不确定。

8.你还读过哪些有趣的儿童故事?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介绍一下,介绍前填好读书卡。

9.听读短文《春天来了》,完成选择。

1) “我”喜欢春天的原因是:不再寒冷,春风吹暖。

春天来了,温暖的东风吹走了冬天,带来了春天。

我喜欢春天,因为它既不像秋天那么萧瑟,也不像冬天那么寒冷。

春天里,柳树柔软的枝条随风舞动,桃花绽放出粉红色的笑脸向我们打招呼。

XXX过后,春笋像小孩子一样欢快地向上生长。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
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一座小山村里,有一位年轻的农夫叫小明,他非常喜欢种菜。

每天早上,他都会起得很早,照顾自己的菜园。

小明最喜欢的蔬菜是番茄。

他认真地选择番茄种子,然后把它
们种在土壤中。

他会经常给种子浇水,并且每天进行细心的观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番茄种子发芽了,细小的苗子长成了茁壮
的植物。

他对自己的番茄植物感到非常满意。

几个月后,小明终于可以采摘自己的番茄了。

他收获了许多红
红的番茄,非常开心。

他用最新鲜的番茄制作了美味的番茄酱。

小明的努力和热爱收到了回报,他的菜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和丰富。

他坚信只要用心去经营,就一定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问题:
1. 小明最喜欢的蔬菜是什么?
2. 小明除了给番茄种子浇水,还做了什么?
3. 小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番茄植物的?
4. 小明的菜园变得怎样?
5. 小明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 番茄。

2. 进行细心的观察。

3. 他对自己的番茄植物感到非常满意。

4. 小明的菜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和丰富。

5. 用心经营,就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二、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写一篇作文,不少于100字。

作文内容自定义,合理发挥。

注意使用适当的句子连接词和描述词语。

答案:
作文内容请自行发挥,不少于100字。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1.(1)蜡(2)裹(3)娆(4)逊2.(1)宋题目词牌名北方的雪景历代的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3)《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文采(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1)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

(2)强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快。

(3)“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4)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英雄人物为之奋斗的动机。

(5)含蓄地表达出对历史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

4.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雪里行军情更迫雪中行军红军战士行军的昂扬气概和雄壮军威6.风卷红旗过大关实7.略8.示例:课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议论的艺术典型。

它将本来可能枯燥的议论,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

词中的评论既肯定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又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

历史书上的表述略。

2雨说1.(1)圃(2)锢(3)嚷(4)蓑(5)膏(6)褓2.(1)指说话时声音语气很轻很细,温柔亲切。

造句略。

(2)如同油膏一样湿润。

造句略。

3.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4.提示了“雨”诉说的内容的变化,又是作者情感递增的线索。

诗人借春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5.意味着它好像是为了咬断套在它脖子上的绳索。

(或:要挣脱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而且几乎要“一口”把那绳索咬断。

)6.它展示着获得了思想解放的胜利的姿态,显示着饱满的力量,尽情地闪耀着独立自主意识觉醒后的光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逐渐róng huà()了。

2.yuān yāng( )是中国著名的一种观赏鸟类。

3.蒌蒿满地lúyá()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méi zi( )黄时日日晴,xiǎo xī()泛尽却山行。

二、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后退②推辞,拒绝③再,又④表示转折1.小溪泛尽却.山行。

( )2.朋友们再三要为我饯行,因盛情难却.,我只好接受了。

( )3.我来了,他却.走了。

( )4.在困难面前,我们决不退却.。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 《绝句》写的是季的景色,从“, ”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2.《惠崇春江晚景》是为画的《》题写的诗,歌咏了的美好时光。

3.《三衢道中》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曾几在(季节)游三衢时写的,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心情。

四、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燕子飞来,衔着湿软的泥土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五、我能把诗句补充完整。

1.迟日江山丽, 。

2. ,春江水暖鸭先知。

3.梅子黄时日日晴, 。

六、课内阅读。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杜甫是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迟日:泥融:3.本诗中“ , ”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展现了初春时节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1课古诗三首一、1.融化 2.鸳鸯 3.芦芽 4.梅子小溪二、1.③ 2.② 3.④ 4.①三、1.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早春江景3.夏季愉悦欢快四、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五、1.春风花草香 2.竹外桃花三两枝 3.小溪泛尽却山行六、1.唐诗圣 2.春日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单元作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单元作业

初中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作业第1课北京的春节1.根据拼音填入正确的词语。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jié rán bù tóng();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rán fàng()的bào zhú()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2.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A.引用B.特殊含义C.强调(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文中作者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序号)。

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种粥是用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豆与各种..米、各种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小型的工..粥,而是业产品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语言浅易平实,富有浓郁的“京味儿”。

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其效果。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所在班级近期将开展一次与节日相关的“家乡风俗”主题班会,请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练习参考答案【运用所学,解锁“思绪万千”】(32分)一、(5分)参考答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评分标准:书写工整,整齐端正美观,标点正确。

每行1分,整齐1分。

视书写情况酌情给分,不整齐或标点错误等视具体情况予以扣分。

一个汉字或标点错误0.5分。

二、(12分)参考答案:1.绿毯微风缀满幽雅单薄迷蒙模糊愁怨2.稍微衣裳彩虹马蹄评分标准:每空1分三、(12分)参考答案:1.B 2.C 3.D 4. C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四、(3分)参考答案: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均可例:打开智慧大门阶梯让我们攀登顶峰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别字2个合计0.5分【联合经验,升级“浮想联翩”】(38分)(一)阅读1:(13分)1.580 5 5792.5 43.七里庙五里墩4.桃花岛粤汉码头不合适理由:此站的579路车是从桃花岛开出的,且已驶过了七里小区站,需要到反方向的车站去坐。

评分标准:每空1分,理由3分。

(二)阅读2:( 16分)1. C2. B3.评分标准:本题3分,根据学生语言表达等情况酌情判分。

(如石榴开花图、儿时捕蜂图等)4.例:故园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作者的女儿,说明故园依然生机蓬勃,不但始终留在作者的心底,还吸引着下一代。

评分标准:本题4分。

理由中两个角度:故园的景色2分,女儿的情感2分,可根据学生语言表达等情况综合判分。

5.C(三)阅读3:(9分)1.B2.略3.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结合生活实际1分,理解1分。

【转换视角,使用“奇思妙想”】(30分)评分标准:(1)确立中心:想象自己变成小鸟后经历的一件事,抒发情感(如对大自然的热爱等)。

(2)选择材料:经历中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

(3)组织材料:事情的过程描写清楚具体,自己的感受突出。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练习参考答案一、采撷自然(42分)一、(5分)参考答案:略评分标准:抄写正确,书写工整,行款整齐,标点正确。

视书写情况酌情判分,一个错字或标点错误0.5分。

二、(13分)参考答案:1.逐渐大堤宽阔滚动山崩地裂奇观2.修补牵着葡萄庄稼成熟水稻评分标准:每个字0.5分三、(12分)参考答案:1.D 2.D 3.B 4.C 5.B 6. B评分标准:每空2分四、(8分)参考答案:1.B 2.A 3.C 4.D评分标准:每空2分。

五、(4分)参考答案:略评分标准:本题4分,视学生答题情况酌情判分。

二、品尝自然(28分)阅读一:(9分)1.奇、秀、险。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2.桂林的山像巨象,高大的身形,粗壮的腿倒映在水里,那长长的卷起的鼻子好像马上就要喷出水来。

评分标准:本题3分,视学生答题情况酌情判分。

1.D评分标准:本题3分。

阅读二:(19分)1.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槐乡五月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问2分。

视学生答题情况酌情判分。

2.白生生、瑞雪、多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3.她们指槐乡的小姑娘。

我想到槐乡的小姑娘手捧着槐花,迈着轻快的步伐,快乐地走在槐乡的乡村小道上,她们说着,笑着,空气中弥漫着槐花香。

评分标准:根据文中所写展开想象,视学生答题情况酌情判分,本题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

3.C评分标准:本题3分。

5.D评分标准:本题3分。

三、诗话自然 (30分)评分标准:(1)选择材料:选择具体的一处景点进行描述。

(2)组织材料:叙述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具体有条理。

(3)语言表达:语句通顺,表达清晰,写出景点的特别之处,350字左右。

(4)正确使用标点,尽量避免错别字,保持卷面整洁。

一类文27—30分;二类习作24—26分;三类习作20—23分;四类习作20分以下。

保底分10分(写清几句话,表达一个意思)。

不写不给分。

不影响表达的错别字不扣分。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作业答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作业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作业参考答案(95+卷面分5,共100分)一、积累运用。

(共27分)1.看拼音写词语。

(共8分,每字0.5分)2.清晨;桂花;悠然;身段;白鹭;忘却;镜匣;精巧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共6分,每字0.5分)(1)美中不足指指点点不动声色神气十足热泪盈眶鲜红嫩绿(2)D(1分)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4分)一首精巧的诗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5.根据“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4分)(1)济南的冬天是很温和的。

(2)他的性格很温和,让人感觉很亲近。

6.(1)出行要有公德心,爱护公物很重要。

(2)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

(4分)二、阅读感悟。

(共38分)(一)(12分)1.外表好看(2分)2.对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图虚名(4分)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分)4.王老师您不计个人名利与得失,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为祖国培育出无数栋梁。

感谢您,亲爱的王老师。

(3分)(二)《莲叶青青》(13分)1.荷叶长得茂盛的样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3分)2.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

(2分)3.不以为然;一脸欣喜;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3分)4.给孩子治疗头上的疮(2分)5. B (2分)(三)《芭蕉》(14分)1.(1)春意盎然 (2)生机勃勃(2分)2. 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2分)示例:那一棵棵白杨像一个个钢铁战士,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3.芭蕉的样子芭蕉的生命力很强芭蕉出现在文人笔下的形象芭蕉的药用价值(4分)4.李清照(2分)5.作者欣赏芭蕉是因为它不仅有颀长秀美的身姿、素淡可爱的黄花,而且还有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验学化学》检测题(一)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银,如碳酸银也是白色沉淀,但碳酸银能溶于稀硝酸,所以检验氯离子选用的试剂是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2.【答案】B
【解析】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等方法。

3.【答案】D
【解析】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 mol·L-1。

A项,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Cl﹣浓度为1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
B项,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
C项,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
D项,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中Cl﹣浓度为3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

4.【答案】B
【解析】闻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气体进入鼻孔,A错误;试剂瓶的瓶盖取下时应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B正确;不能用手接触药品,防止腐蚀皮肤,C错误;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壁,D错误。

5.【答案】B
【解析】认为0.5 mol·L-1×1 L=0.5 mol是Na2CO3的物质的量,所以100 g>53 g视为偏高,实际上应是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应为286 g·mol-1×0.5 mol=143 g,故A偏低;定容时平视时,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刚好相平,俯视时液面的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即实际加水量少于应加水量,故B中浓度偏高;C 中对用于稀释或溶解的烧杯,如不数次加水冲洗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会使溶质损失,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中定容后,当振荡、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由于液体沾在瓶壁和磨口等处所致,不会造成偏差。

6.【答案】D
【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的容器,不宜贮存溶液;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干燥,不能用配制的溶液润洗。

7.【答案】D
【解析】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其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若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以下位置(如装置A和B),测得蒸气的温度偏低,会导致收集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若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以上位置(如装置D),测得蒸气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收集的产品中混有高沸点杂质。

8.【答案】A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质子数之比为∶=1∶1;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32∶44=8∶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原子个数比=∶=11∶12。

9.【答案】D
【解析】根据单位可确定“5.04×10-3mol·L-1”表示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

10.【答案】D
【解析】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大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杯、锥形瓶和烧瓶,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或用水浴方式加热;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小时,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陶瓷或铁质材料可直接加热,如蒸发皿和坩埚。

⑦表面皿不能用来加热。

11.【答案】C
【解析】Al为+3价金属,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1.5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5N A,A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与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1 mol氨气分子中含有4 mol原子,B错误;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0.1 mol,0.1 mol过氧化钠中含有0.2 mol钠离子和0.1 mol过氧根离子,共含有0.3 mol离子,含有的离子数为0.3N A,C正确;Cl2所处的状态未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D错误。

12.【答案】B
【解析】H2SO4、NaOH均具有强腐蚀性,A正确;CH4、C2H4都是易燃气体,B错;CaC2、Na遇水分别产生可燃性气体且放热,C正确;D选项中都是强氧化剂,正确。

13.【答案】A
【解析】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等方法;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洗涤时应重复2~3次。

14.【答案】D
【解析】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n(Na+)+2n(Mg2+)=n(Cl﹣)+2n(SO42﹣),故0.2 mol×1+0.25 mol×2=1×0.4 mol+2n(SO42﹣)
解得:n(SO42﹣)=0.15 mol,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NaOH虽能中和盐酸,但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③错误;稀释浓硫酸时放热,将影响量筒的准确度甚至发生炸裂,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再向水中加入对应体积的浓硫酸,边加边搅拌,④错误;酒精着火应用沙子或湿布盖灭(隔绝空气),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若用水灭火则酒精在水的上层,会继续燃烧,故⑤错误。

其余正确。

16.【答案】(1)冷凝水进、出口颠倒(2)蒸馏烧瓶冷凝管(3)碎瓷片(4)HNO3AgNO3(5)冷凝水蒸气冰水
【解析】①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为防止液体暴沸,蒸馏烧瓶内应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为充分冷凝,冷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②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的方法:取少量液体于试管,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有氯离子,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氯离子。

③图Ⅱ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作用是冷凝水蒸气;只利用了长导管周围的空气冷凝管内水蒸气,为了增强冷凝效果,烧杯中加入冰水混合物,使水蒸气充分冷凝。

17.【答案】(1)、OH—(2)(3)Cl—
【解析】向第一支试管里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应含有OH—;第二支试管里加入
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至少含有
、中的一种;向第三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含有,不含,不能确定是否存在Cl—。

18.【答案】(1)铁架台漏斗烧杯(2)1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3)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上缘)重新过滤
【解析】过滤实验仪器与操作可简记为: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19.【答案】(1)0.3 mol(2)25 mL
【解析】需要的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0.5 L×0.6 mol·L-1=0.3 mol,
需要浓盐酸的体积=0.3 mol÷12 mol·L-1=0.025 L,即25 mL。

20.【答案】(1)过滤蒸发(2)B(3)搅拌,加速样品溶解引流,防止滤液溅到漏斗外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滤液飞溅(4)①气泡CO②白色沉淀SO③白色沉淀Cl-
【解析】
21.【答案】(1)冷凝管
(2)防止暴沸B
(3)检漏上口倒出
(4)干燥
(5)C
【解析】在a中加入环己醇和碎瓷片,碎瓷片能防暴沸;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浓硫酸的加入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不能将环己醇倒入浓硫酸中;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环己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根据二者沸点知,要想得到较纯净的环己烯,应该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 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进行干燥,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1)装置b的名称是冷凝管。

(2)碎瓷片的存在可以防止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液体暴沸现象;补加碎瓷片时需要待已加热的试液冷却后再加入,故选B。

(3)由于分液漏斗有活塞开关,故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分液过程中,由于环己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利用无水氯化钙吸收产物中少量的水。

(5)观察题目提供的实验装置图知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分液漏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