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关于辉煌中国观后感(通用7篇)

关于辉煌中国观后感(通用7篇)

辉煌中国观后感关于辉煌中国观后感(通用7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辉煌中国观后感(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辉煌中国观后感19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可以从摄影师的记录中,看到天梯上孩子们的笑容,扶贫干部的汗与泪,姑苏小镇城乡统筹的奇迹,“闽宁模式”东西部牵手的成功跨越,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

而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辉煌中国》正给我们展现了国家协调发展的宏大叙事。

这是辉煌中国五年来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个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正在为东南西北中的协调发展努力,正在向一体化、一元化发展迈进。

中国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在眼前。

如何避免国家落入“陷阱”而停滞不前,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应对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五年来,国家从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入手,努力回答几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千百年来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而中国正在独具智慧地创造中国方案,更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制度自信。

《辉煌中国》记录下的时代烙印如此立体而真实,虽然北京的文化和科技,天津的金融和新制造,河北的现代商贸和物流,定位、优势完全不同,但是协同发展的魅力却如此大,京昆高速、津保城际铁路、北京新机场,1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13908亿元构筑起三地交通一体化的立体骨架。

2016年,京津冀经济增速达到7.5%,经济规模占全国的10%,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加快,从交通、人才、教育、产业、城市布局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炙手可热的雄安新区正成为协调发展的全新样板。

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500字

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500字

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500字《辉煌中国》第三集是一部记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纪录片,它突出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尤其是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看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发展历程,在透彻了解过这部影片之后,我的思维被开启,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影片中,介绍到中国自主研发“神龙一号”超级计算机,这让我想起初中时学习的计算机课程,我们提到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是美国的“天河一号”,而如今,“神龙一号”已成功超过了“天河一号”,这是对中国计算机科技发展的极大肯定。

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中国更是一个科技发展实力逐渐壮大的国家。

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前沿领域,从高铁技术到空间科学,从人工智能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都成为亮点。

比如,中国的“悟空”号天眼望远镜被誉为当前全球最大、最敏感的天文望远镜,许多科学家和物理学家也都曾前来参观,这些都是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骄人成就。

影片中,特别关注了中国在建筑领域的积极进展,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文化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涌现出来,为建筑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比如,我在上海工作时,曾看到过那些富有未来感的震撼建筑,比如位于浦东的上海中心大厦,这是一座双塔结构的摩天大楼,是目前亚洲第一高楼,也是上海市的重心。

总体而言,《辉煌中国》第三集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传递了中国体制下科技创新取得的不为人知的进步。

当今全球随处可见的高科技新兴产业正不断挑战着大国和小国的创新能力,而中国在这一领域蓬勃发展,在技术革命和经济领域到处披荆斩棘。

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和使命。

不论历史又如何变化,中国人民都是具有无限潜力的。

我们相信,在积极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心得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心得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心得首先,这一集着重强调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问题,使得广大农民脱离了贫困。

同时,中国还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

这些措施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协调的理念和实践。

其次,这一集还强调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低成本,而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的高铁技术和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可持续性的理念和实践。

再次,这一集还突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开放性。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开放性的理念和实践。

最后,这一集还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例如,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中国还注重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人民利益的理念和实践。

总之,通过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卓越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政府注重协调、可持续和开放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可持续性和全球化。

辉煌中 国第三集观后感

辉煌中 国第三集观后感

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在观看了《辉煌中国》第三集之后,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

这一集所展现出的中国成就,让我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进步。

这一集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突破。

以往,我们总是在羡慕那些发达国家的高科技,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

但如今,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迎头赶上,甚至超越了。

比如说超级计算机,以前只知道这东西厉害,可具体怎么厉害却说不上来。

看了片子才知道,原来超级计算机能在那么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从气象预测到新药研发,从航空航天到地质勘探。

咱们国家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那叫一个快,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让世界都为之侧目。

还有那大飞机 C919 的研制成功,这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以前,我们坐的飞机大多是国外生产的,心里总盼着啥时候能坐上咱自己国家造的大飞机。

现在,梦想成真了!看着 C919 那流畅的机身,先进的设计,心里那叫一个自豪。

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啊。

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的就是让中国人能在航空领域挺直腰杆。

片子里还提到了中国的高铁。

哎呀,这高铁可真是太方便了!我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坐的就是高铁。

以前坐普通火车,晃晃悠悠得好几个小时,人还累得不行。

可那次坐高铁,又快又稳,环境还特别舒适。

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刷刷地往后退,感觉就像在飞一样。

而且高铁的服务也特别好,乘务员们总是微笑着,让人心里暖暖的。

我还记得当时旁边坐了一位老大爷,一路上都在念叨:“这高铁真是好啊,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这么快就到地方。

”可不嘛,高铁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还有移动支付,这可真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以前出门,得带着鼓鼓囊囊的钱包,还怕丢了。

现在呢,一部手机就能走天下。

买东西,扫码支付;坐公交,扫码支付;就连在街边小摊买个小吃,都能扫码支付。

我有个朋友,特别马虎,以前老是丢钱包。

辉煌中国观后感原创第二集、第三集

辉煌中国观后感原创第二集、第三集

厉害了,我的国
——观看《辉煌中国》有感之二
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不单凭经济总量的大小,也不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

《创新活力》把创新作为当今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工业机器人、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精准卫星定位系统等,让百姓生活更加的便捷,让中国人生活越来越有科技含量。

中国也是全球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全面创新的巨大成效,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科技发展的希望。

厉害了,我的国
——观看《辉煌中国》有感之三
习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现在贫困人口脱贫是他最关注的工作之一。

《协调发展》中为了使中国发展更加平衡的协调、持续健康,扶贫攻坚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海伦克拉克盛赞,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四川凉山悬崖村把路修通,游客进来,产品下山,百姓富起来。

苏州木渎、雄安新区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2020年中国要彻底消除贫困,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正改变着这个农业大国,是历史上的温暖的一页。

《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

《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

《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本集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艰辛和勇气。

这一集中,我特别关注了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背后原因。

首先,中国坚持市场经济,注重发展民营经济。

中国的开放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通过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中国成功地培育出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巨头。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次,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容纳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

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让世界愿意与中国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第三,中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发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不断推出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如高铁、电子商务、智能手机等。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对全球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对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也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电视纪录片中提到了中国一系列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成就,如治理大气污染、水环境治理、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等。

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中国自身的环境质量,而且为全球环境治理树立了榜样。

通过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取得的不仅是经济的繁荣,还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创新能力,注重环境保护。

这些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辉煌中 国第三集观后感

辉煌中 国第三集观后感

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辉煌中国第三集观后感》最近看了《辉煌中国》的第三集,真的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这一集里展现的种种成就,让我这个普通人也忍不住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一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个个超级工程。

比如说港珠澳大桥,以前我只在新闻里听说过,这次在片子里看到它的建设过程,真的是太震撼了。

那巨大的桥墩,那长长的桥梁,还有那复杂的海底隧道,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惊叹不已。

建设者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硬是把这座大桥给建了起来。

这得需要多么强大的决心和勇气啊!还有那复兴号高铁,以前坐火车出远门,总是觉得时间漫长,车厢里也不是很舒服。

但是看到复兴号,简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那高速、平稳、舒适的感觉,就像是在陆地上飞行一样。

而且复兴号的技术完全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依赖别人,而是靠自己的力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片子里还讲到了移动支付。

这可真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记得以前出门,钱包里得装着厚厚的现金,还得小心别丢了。

现在呢,只要带上手机,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吃饭,扫个码就能轻松搞定。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逛街,逛了一整天,买了好多东西。

到了晚上,我们俩又累又饿,随便找了一家小吃店。

结账的时候,老板说可以用手机支付,还笑着说:“现在多方便啊,都不用找零钱了!”我和朋友相视一笑,点点头。

确实,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除了这些大的方面,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让我感触颇深。

比如说农村的变化,以前总觉得农村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但是现在,很多农村都通了公路,盖起了新房,还有了网络。

农民们通过电商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有一次我去农村的亲戚家做客,看到他们家里不仅有现代化的家电,还有宽敞的院子和漂亮的花园。

亲戚笑着说:“现在政策好了,咱们农村人的生活也不比城里差!”看完这一集,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国家的辉煌成就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无数人辛勤努力的结果。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感:《辉煌中国》谱写传奇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感:《辉煌中国》谱写传奇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感:《辉煌中国》谱写传奇《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观后感《辉煌中国》是一部生动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的纪录片,通过片中的真实故事和数据,向观众展示了中国面临的发展挑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三集《协调发展》讲述了中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之路,令人感叹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力量。

观看这一集,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在协调发展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片中,有一位叫王亚南的农民工,他是青海的一名牧民,面临着土地退化和生活困境。

通过政府的扶贫政策和产业培训,王亚南找到了一条摆脱贫困的道路。

他从一个简单的养殖户成长为企业家,带动了周围的农民一起发展。

这段故事展现了中国扶贫政策的效果和农民工的奋斗精神,也展示了中国在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巨大挑战。

片中讲述了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通过固定产生源、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中国大幅度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我被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采取行动的决心所深深感动。

当看到改善了的环境状况和清澈的河流时,我感到自豪并对中国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除了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还积极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片中提到了直播带货的现象,展示了中国电商的崛起和消费者对购物方式的改变。

我被中国电商的创新和人民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态度所震撼。

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崛起,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展示了中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协调发展的成果,让我看到了中国的辉煌和巨大的潜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通过观看这一集,我更加坚信中国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中国的协调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坚持发展的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1
全面反映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巨大成就的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21日晚播出第三集《协调发展》,揭秘中国如何打赢扶贫攻坚战,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世界历史上不乏因发展失衡而使国家落入“陷阱”停滞不前的例子。

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眼前。

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该片认为,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中国智慧创造了独特方案。

就扶贫攻坚而言,中国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已被调动起来:财政扶贫,国家设立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2017年就超过860亿元人民币;交通扶贫,中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96万公里,99.9%的乡镇都已通车;水利扶贫,贫困地区1亿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0%。

片中提到,中国要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

而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赞赏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如今,中国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规划版图、谋划未来。

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再到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
区,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

该片总结指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

这宏大誓愿,是人类历史上温暖的一页。

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2
从天梯上孩子们的笑容到苏州木渎古镇的统筹发展;从东西部牵手的成功跨越到长江经济带舞动世界东方;从“新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再到世界聚焦的雄安新区……中国在新长征路上克服一个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探寻奇迹背后所藏的法宝,正是统筹协调发展这一致胜之道。

《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将宏大的发展叙事与人民群众点滴切身体会相互映衬,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木渎,苏州城外的千年古镇,烟雨朦胧似画,评弹声声入耳。

这个如诗如画的江南小镇,既有守正出新、矢志创新的时代气息,也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深厚积淀,以协调发展增添“人间天堂”新魅力,让一方寰宇气象为之而新。

在小镇引进的6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村民制造的谐波减速机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一边是村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学会了制造生产跟世界上一流的公司竞争的高端产品;一边是小镇的城镇化率达到81%,人均收入甚至超过苏州城区。

小镇村民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交融激荡,也享受到了协调发展带来了丰硕果实。

城市与乡村共存,创业与乡愁同在,现代与传统交融,人与自然共生,木渎镇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城乡统筹画卷中的一道风景。

如果说,苏州木渎的协调发展只是区域内的发展突破,那么补齐
短板和携手共进是统协发展中的又一致胜要诀。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新一届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的铮铮誓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间强调的不仅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而这个“全面”,既要城市繁荣,也不能让农村凋敝;既要东部率先,也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单就在消除贫困这一单项上,中国有12.8万个贫困村,到2020年,中国要彻底消除贫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东部创新发展、先行带动,中西部后发启动、弯道超车,世界万亿GDP城市中国已占12席。

独有的制度优势,打破经济发展的“魔咒”;大手笔的顶层设计,正在规划出中国发展的崭新空间。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

”从古代中国的传统智慧,到当代中国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协调”一词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补短板、强整体、破制约,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在促进各区域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路架桥,书写下“辉煌中国”的壮丽篇章。

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3
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成功解决这个问题。

五年来,中国却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决方案,凭借优越的制度设计,践行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路径。

系列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就把这些精彩的发展故事层层呈现出来。

精准扶贫,不让任何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改革开放开放初期,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一直为共同富裕的梦想奋斗不息。

五年前,全国上下大力推行的精准扶贫攻坚战正式打响,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实施交通扶贫、教育扶贫、水利扶贫、电商扶贫,以及几十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对扶贫,五年过去了,现在每分钟就有将近20人成功脱贫。

这是史无前例、举世瞩目的扶贫工程。

城乡一体化,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差距不仅阻隔了企业、产业资源城乡间的优化配置,更滞缓了农村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想。

如果说多年前的户籍制度改革曾为农村人进城打开了枷锁,那么,五年前深入推进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则为城乡资源的双向自由流动疏通了路径。

现在农村和城市的边界已被打破,某种程度上,观念的融合、资源的互换、要素的流通让城乡融为一体。

正在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又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更高层面,打开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跨区域协同,打造联动发展的生态环境。

地理地貌的天然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间差异化的发展程度、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

如何让资金、技术、人才,按照市场规律,在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区域间自由流通、自我配置,不仅能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全貌优化产业分工、布局产业,更能在推进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打造未来产业和未来经济增长极。

跨区域结对帮扶,转移产能和产业;培植后发区域
的独特优势,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激发内生动力,下好全国一盘棋;等等,都是在全地域、大集群的规划下,为推进协调、协同发展而实施的顶层设计。

化解协调发展的难题,惟有在发展中探索和实践。

而社会主义制度在配置、集中、推进、落实各种要素资源、决策部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越性,无论是跨群体融通,还是跨区域整合,最终的成效都能够按照既定的思路和规划得到最高程度的释放。

五年来,在推进脱贫攻坚、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超级工程”过程中,中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