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 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专题练习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十章浮力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液(气)体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运动状态物体运动方向力的关系V排与V物密度关系下沉向下F浮< G物V排=V物ρ液<ρ物悬浮静止在液体F浮= G物ρ物=⑵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V排/V)·ρ物=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 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G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漂浮问题“五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即:V排:V物=ρ物:ρ液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第十章浮力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专题练习题计算浮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压力差法: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这种方法称为压力差法。

2.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两次的示数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公式为F浮=G-F。

3.公式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种方法称为公式法,其公式为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当物体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静止时,有两种特殊的状态:悬浮和漂浮。

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称为平衡法,公式为F浮=G。

类型一压力差法1.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20 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50 N,则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2.有一个体积是2 dm3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9.4 N,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__________。

(g取9.8 N/kg)3.如图所示,将形状相同的物体A、B浸没于水中,则它们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F A与F B的关系是(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无法判断类型二称重法4.有一个合金块质量为10 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在竖直方向上用80 N的拉力才能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沉底,则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

(g取9.8 N/kg)5.铝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的示数为4 N,将铝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则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

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 N,把它全部浸没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 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专题训练浮力综合计算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专题训练浮力综合计算题

第十章浮力专题训练浮力综合计算题1.夏天,一市民在自贡釜溪河游泳时捡到一个质量为1.25kg的鹅卵石,已知鹅卵石的密度ρ石=2.5×103kg/m3,ρ水=1.0×103kg/m3,p大气=1.013×105Pa,g=10N/kg.当该市民用手将鹅卵石处于水面下0.5m深处静止不动时,求此时鹅卵石受到的(1)压强大小是多少?(2)浮力大小是多少?(3)手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2.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着一个底面积为40 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 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 10N/kg)求:(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3.如图是一厕所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与阀门C通过杆B连接,浮筒A的质量为1kg,高为0.22m,B杆长为0.2m,阀门C的上表面积为25cm2,B和C的质量、厚度、体积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当A露出0.02m时,C恰好被拉开,实现了自动冲水(g取10N/kg)。

求:(1)刚拉开阀门C 时,C 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此时浮筒A 受到的浮力; (3)浮筒A 的密度。

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 1=100cm 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 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 2=80cm 2,C 为压力传感器,用F 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 表示木块A 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 与h 的关系,他先把木块A 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 静止时,测得木块A 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 1,小明再用轻杆B 向下压,逐渐改变h 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 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 —h 图像,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 和轻杆B 的重力和体积,g =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 (选填A .天平 B .刻度尺C .量筒) (2)观察图像,分析可知:①h 1=___cm ,木块A 的总高度是___cm .②在木块A 没有浸没之前,当h 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___,木块A 所受浮力___,在木块A 浸没后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___,木块A 所受浮力___(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木块A 的重力是___N .AB C10 8 6 4 2 0 -2 -410 8 6 4 2 12 14 16 F /Nh /cm乙甲 传感器 AhCB(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___kg/m 3.(4)木块A 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 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Pa .5.一个重力为3 N 的实心铁块A ,与一实心正方体木块B 叠放在圆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平,如图所示.实心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 3,边长为10cm .求:(1)实心木块的重力;(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当木块稳定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 ,底面积100cm 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有重为27N 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cm 上升到30cm (g 取10N/kg ,ρ水=1.0×103kg/m 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B. 空中上升的热气球C. 海上航行的“辽宁号”D. 海中下潜的“蛟龙”号2.下列工业设备或交通工具主要是利用浮力原理的是( )A. 轮船B. 船闸C. 飞机D. 滑板车3.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A.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 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 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 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4.“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如图航母上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不变B.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D.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5.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

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 )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6.用钓鱼竿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

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当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B. 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会增大C. 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D. 鱼离开水前,鱼的游动可能会使钓鱼线的拉力较大7.重3 牛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2 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 )A. 一定为1 牛B. 一定为2 牛C. 可能为3 牛D. 可能为5 牛8.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橡皮泥,一个捏成实心,一个捏成碗状,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如图所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 乙。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A. p甲= p 乙 p1= p2B. p甲= p 乙 p1>p2C. p甲<p 乙 p1>p2D. p甲<p 乙 p= p29.如图所示,用手指将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并处于静止状态。

第十章浮力实验专题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浮力实验专题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浮力》实验专题练习一、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1.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A物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对ABC三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2)对比ACD三次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物体的体积为______m3;(3)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的关系;(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5)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

(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A.B.C.D.2.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 的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慢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实验步骤 B C D E F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 1.7 1.7 1.5(2)分析A、B、C、D四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分析_______三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为_________。

(3)小陈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3g/cm 。

(4)实验小组通过讨论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改进装置如图G 所示,他们将装满水的圆柱形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

①当逐渐调高升降台到金属块触碰溢水杯底前的过程中,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量1F ∆始终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右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量1F ∆,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铁球,在水中静止时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ρρρρ<<<木水铝铁)( )A.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B. 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 木球可能是实心的D. 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答案】D 【解析】【详解】D .如图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小于自身的体积,而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且三球的体积相等,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小,故D 错误;B .如图铁球悬浮在水中,而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浮沉条件知,此铁球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故铁球一定为空心的,故B 正确;C .木球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如果为空心,则密度更小,仍然漂浮,故C 正确;A .铝球如果空心部分的体积很小,则其平均密度可能仍然大于水的密度,即空心的铝球也可能是沉底的,故A 正确。

故选D 。

2.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先下沉然后上浮B.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C. 先上浮然后下沉D.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当烧杯里盛有6℃的水时,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故小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根据图象可知:4℃时水的密度最大,6℃时水的密度比0℃时水的密度大;因此当水的温度从6℃降到4℃时,由于水热胀冷缩,水的密度会增大,此时大于小球的密度,使小球上浮、向上运动;当水的温度从4℃降到0℃时,由于水热缩冷胀,水的密度会减小,最后小于小球的密度,使物体下沉、向下运动。

故选C.3. 如图所示,一个正方体A浸没在水下某一深度时,上表面受到水15N的压力,下表面受到水20N的压力,则此时A受到的浮力是A. 0NB. 5NC. 15ND. 20N【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F下表面=20N,F上表面=15N,∴F浮=F下表面﹣F上表面=20N﹣15N=5N.故选B.4. 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由①③④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5. 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小明将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如图)。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计算题专训(附答案)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计算题专训(附答案)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计算题专训 姓名 考号计算专题:1.把一个重为5.4N 、密度为0.93g/cm 的实心物体放入足够深的水中。

已知水的密度31.0g/cm ρ=水,g 取10N/kg 。

当物体静止时,求:(1)物体所受的浮力;(2)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

2.衢州市郊的七里漂流是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它利用水对木筏的浮力来达到载人的目的。

若有一根体积是30.05m 的木头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30.02m 。

求:(1)该木头受到水的浮力;(2)该木头的密度;(3)若将这样的木头12根捆在一起做成木筏来载游客,最多能载几位?(设游客的平均体重为600牛) 3.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6.4kg ,边长为0.2m 。

(g 取10N/kg ,ρ水=1.0×103kg/m 3)。

求: (1)正方体的密度。

(2)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如果将正方体缓慢放入右侧的水槽中(水未溢出),求正方体静止后所受到的浮力。

4.水平放置的薄底圆柱形容器高度为0.2米,内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质量为0.18千克的实心木块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a )所示;若把A 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且此时水面与容器口相平,如图(b )所示。

①求在图(b )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②求A 物体的质量m A ;③若A 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 1,当把A 物体拴在木块下方(不触底)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 2,请判断F 1和F 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5.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重4N ,底面积2100cm ,容器内水深16cm 。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体积为3600cm 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且不接触容器。

取10/g N kg =。

求:(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2)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浮力的计算 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浮力的计算  专项练习(含答案)

浮力的计算【例1】 如图,重为5 N ,体积为0.2×10-3 m 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g 取10 N/kg)【变式训练1】 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4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例2】将一不吸水、体积为10-3 m 3的长方体缓慢放入装有一定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长方体静止时有14体积露出水面.(ρ水=1.0×103 kg/m 3,g 取10 N/kg)(1)长方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重力G 的大小关系是:F 浮 G ,长方体所受浮力F 浮= N. (2)长方体的密度为 kg/m 3.【变式训练2】 将体积为1×10-3 m 3、重为6 N 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 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g 取10 N/kg ,ρ煤油=0.8×103 kg/m 3)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 和细线受到的拉力为 N.1.少数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善于使用楠竹制作竹筏.若某竹筏用7根完全相同的楠竹制作而成,每根楠竹质量为8 kg ,体积为0.1 m 3,忽略制作竹筏所用绳子的质量.g 取10 N/kg.求:(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及排开水的体积.(2)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12的体积浸入水中,若乘客质量均为50 kg ,不计竹筏的质量,该竹筏最多能载多少人?2.用弹簧秤悬挂一体积为3×10-4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求:(g取10 N/kg)(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物体的密度ρ.(3)若用细线悬挂一个密度为0.5×103 kg/m3的木球使二者悬浮,如图乙所示,则木球的体积是多大.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 m的正方体静止在底面积为2 m2的容器底,上表面到水面的深度为h,现在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正方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起,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正方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g取10 N/kg)(1)正方体的密度是多少?(2)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F1是多少?(3)正方体拉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参考答案:浮力的计算【例1】 如图,重为5 N ,体积为0.2×10-3 m 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2__N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3__N .(g 取10 N/kg)【变式训练1】 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4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8__N.【例2】将一不吸水、体积为10-3 m 3的长方体缓慢放入装有一定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长方体静止时有14体积露出水面.(ρ水=1.0×103 kg/m 3,g 取10 N/kg)(1)长方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重力G 的大小关系是:F 浮__=__G ,长方体所受浮力F 浮=__7.5__N. (2)长方体的密度为__0.75×103__kg/m 3.【变式训练2】 将体积为1×10-3 m 3、重为6 N 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 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g 取10 N/kg ,ρ煤油=0.8×103 kg/m 3)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8__N 和细线受到的拉力为__2__N.1.少数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善于使用楠竹制作竹筏.若某竹筏用7根完全相同的楠竹制作而成,每根楠竹质量为8 kg ,体积为0.1 m 3,忽略制作竹筏所用绳子的质量.g 取10 N/kg.求:(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及排开水的体积.(2)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12的体积浸入水中,若乘客质量均为50 kg ,不计竹筏的质量,该竹筏最多能载多少人?解:(1)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F 浮=G 竹筏=nm 竹g =7×8 kg ×10 N/kg =560 N 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 排=F 浮ρ水g =560 N 1×103 kg/m 3×10 N/kg=5.6×10-2 m3 (2)竹筏12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 ′排=12V 总=12×7×0.1 m 3=0.35 m 3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1×103 kg/m 3×10 N/kg ×0.35 m 3=3.5×103 N 不计竹筏的质量,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G 总=F ′浮=3.5×103 N所以,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n 人=G 总m 人g = 3.5×103 N50 kg ×10 N/kg =7(人)2.用弹簧秤悬挂一体积为3×10-4m 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求:(g 取10 N/kg)(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 (2)物体的密度ρ.(3)若用细线悬挂一个密度为0.5×103 kg/m 3的木球使二者悬浮,如图乙所示,则木球的体积是多大.解:(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即V 排=V 物=3×10-4 m 3,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0×103 kg/m 3×10 N/kg ×3×10-4 m 3=3 N(2)由图甲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为3 N ,则物体的重力:G =F 浮+F 拉=3 N +3 N =6 N 根据G =mg =ρVg 可得,物体的密度:ρ=GVg =6 N3×10-4m 3×10 N/kg=2×103 kg/m 3(3)若用细线悬挂的木球使二者悬浮,则排开水的总体积V 排′=V 物+V 木,因物体和木球二者悬浮, 则G 木+G 物=F 浮+F 木即ρ木V 木g +G 物=ρ水gV 排′=ρ水g (V +V 木)所以,0.5×103 kg/m 3×V 木×10 N/kg +6 N =1.0×103 kg/m 3×10 N/kg ×(3×10-4 m 3+V 木) 解得木球的体积:V 木=6×10-4 m 3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 m 的正方体静止在底面积为2 m 2的容器底,上表面到水面的深度为h ,现在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正方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起,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正方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g 取10 N/kg)(1)正方体的密度是多少?(2)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F 1是多少? (3)正方体拉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 解:(1)正方体体积:V =a 3=(1 m)3=1 m 3 由图2得正方体重力:G =3×104 N 则正方体密度:ρ=m V =GgV =3×104 N 10 N/kg ×1 m 3=3×103 kg/m 3 (2)完全浸没时,正方体所受浮力:F 浮=ρ水gV =1.0×103 kg/m 3×10 N/kg ×1 m 3=1×104 N 则绳子的拉力:F 1=G -F 浮=3×104 N -1×104 N =2×104 N (3)正方体移动的速度:v =s t =a t 2-t 1= 1 m 40 s -30 s =0.1 m/s则h =v t 1=0.1 m/s ×30 s =3 m 所以容器中水的体积:V 水=S 容·h +(S 容·a -V )=2 m 2×3 m +(2 m 2×1 m -1 m 3)=7 m 3 正方体拉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压=G 水=ρ水gV 水=1.0×103 kg/m 3×10 N/kg ×7 m 3=7×104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浮力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专题练习题
计算浮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压力差法: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
体所受的浮力为F
浮=F
向上
-F
向下
,这种方法称为压力差法。

2.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两次的示数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公式为F

=G-F。

3.公式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种方法称为公式法,其公式为F
浮=G

=ρ

gV
排。

4.平衡法:当物体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静止时,有两种特殊的状态:悬浮和漂浮。

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称为平衡法,公式为F

=G。

类型一压力差法
1.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20 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50 N,则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2.有一个体积是2 dm3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9.4 N,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__________。

(g取9.8 N/kg)
3.如图所示,将形状相同的物体A、B浸没于水中,则它们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F A与F B的关系是( )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无法判断
类型二称重法
4.有一个合金块质量为10 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在竖直方向上用80 N的拉力才能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沉底,则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

(g取9.8 N/kg)
5.铝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的示数为4 N,将铝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则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

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 N,把它全部浸没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 N。

(g取10 N/kg)求:
(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该金属块的体积。

(3)该金属块的密度。

类型三公式法
7.将体积是50 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油
中,它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


煤油
=0.8×103 kg/m3,g取10 N/kg)
8.一艘小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0 m3,则该小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

(g取10 N/kg) 9.质量是2.7 kg的铝块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时,所受浮力为多大?(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g取9.8 N/kg)
类型四平衡法
10.质量为1.5 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
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
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g取10 N/kg)
11.把质量是200 g的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

求:(g取10 N/kg)
(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12.住在山区小河边的小刚同学,学了浮力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救生木筏,其质量为50 kg,体积为0.60 m3。

(g取10 N/kg)求:
(1)救生木筏漂浮在水面上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当10名同学站在救生木筏上面时,救生木筏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这10名同学的平均质量是多少?
13.小英同学得到一边长为10 cm,密度为0.7 g/cm3的正方体木块,她将木块用细线系于圆柱形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请你帮她分析以下几个问题:(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g取10 N/kg)
(1)木块所受的浮力力多少?
(2)细线的拉力为多少?
(3)剪断细线,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细线未断时变化了多少?
答案:
1. 30N
2. 9.8N
3. A
4. 18N
5. 2.2N
6. 解:(1)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F 浮=G -F 拉=39 N -34 N =5 N
(2)根据浮力大小的公式F 浮=ρ水V 排g 可知,V 排=F 浮/(ρ水g )=5 N/(1.0×103 kg/m 3×10 N/kg)=5×10-4 m 3=500 cm 3。

因为金属块是浸没在水中,因此金属块的体积V 金=V 排=500 cm 3
(3)由重力的公式G =mg 可得,金属块的质量m 金=G /g =39 N/10 N/kg =3.9 kg ,再由密度公式可得,金属块的密度ρ金=m 金/V 金=3.9 kg/5×10-4 m 3=7.8×103 kg/m 3 7. 0.5N 0.2N 8. 100000N
9. 解:由ρ=m V 得V =m ρ= 2.7 kg 2.7×103 kg/m 3=1×10-3 m 3,F 酒精=ρ酒精gV 排=ρ酒精gV =0.8×103
kg/m 3×9.8 N/kg ×1×10-3 m 3=7.84 N 。

10. 15 0.6×103
11. 解:(1)因为塑料块是漂浮在水面上,由漂浮的条件可知,塑料块所受的浮力F 浮=G 塑料=m 塑料g =200×10-3 kg ×10 N/kg =2 N
(2)因为塑料块有一半浸入水中,即V 排=V 塑料
2,带入公式F 浮=ρ水gV 排可得,2 N =1.0×103 kg/m 3
×10 N/kg ×V 塑料2,V 塑料=4×10-4 m 3=400 cm 3,再由密度公式可知,ρ塑料=m 塑料V 塑料
=200 g
400 cm 3=
0.5 g/cm 3
12. 解:(1)救生木筏漂浮时,F 浮=G 救=m 救g =50 kg ×10 N/kg =500 N
(2)当10名同学站在救生木筏上,救生木筏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木筏受到的浮力等于木筏与10名同学受到的总重力,即F ′浮=G 救+G 人,即ρ水gV 救=10m 人g +m 救g ,因此这10
名同学的平均质量m 人=(ρ水gV 救-m 救g )10g =(ρ水V 救-m 救)
10

(1.0×103 kg/m 3×0.60 m 3-50 kg )
10
=55 kg
13. 解:(1)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 =(0.1 m)3=1×10-
3 m 3,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1.0×103 kg/m 3
×10 N/kg ×1×10
-3 m 3=10 N (2)由ρ=m V 和G =mg 可得,木块的重力:G 木=m 木g =ρ木Vg =0.7×103 kg/m 3×1×10-3 m 3×10 N/kg =7 N ,图中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 木+F =F 浮,则绳子的拉力F =F 浮-G 木=10 N -7 N =3 N
(3)把木块和水、绳子看做整体,剪断细线前,整体受到木块和水、绳子的重力以及绳子的拉力,剪断细线后,整体受到水和木块、绳子的重力,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细线未断时变化了:ΔF =(G 木+G 水+G 绳+F )-(G 木
+G 水+G 绳)=F =3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