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与质量控制要点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与质量控制要点

3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进场 材料和 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预应 力混凝 土技 术 , 别是 后张 无粘结 预应 力混凝 土平板 31 钢 绞 线 特 . 结构, 由于具 有工 序少 、 工速度 快且 建筑布 置灵 活、 施 可减 少 楼层 高度的优点 , 深受房地产 开发商和购 房人士 的钟 爱。 好 、 构 自重 轻和抗 剪 能力 强。预应 力构 件 的抗 剪承 载力 比 结 锚栓和 约束作用 , 阻碍构件 中斜裂缝 的出现与开展 。 () 有 良好 的经 济性 。对适 合采 用预 应 力技 术 的混凝 4具
力专项 施工 资质 , 非一般 施工单 位所 能承担 , 招标 时, 在 应把 曾承 建过类似工程 的施工企业优先考虑 在邀请之列 。
22 审 核 施 工 方 案 .
中 图分 类 号 :U 5 T 77
文献标 识码 : A
施工 方案是指 导整个 工程 项 目实施 的纲领性 文件 , 对保
() 2 施工程 序。 统工艺 先在砼构件 浇捣时预 留孔 , 传 然后 , 铺 穿预 应 力筋进 行张 拉 , 最后灌 浆填 子 。而 新工 艺可在 钢筋 L
绑扎 时同步按 设计 要 求布置 呈抛物 线状 的无粘 结筋 , 张拉 后 纸进 行深化 、 细化、 完善。施工工 艺是否切实可行 , 操作规 程、 无需灌 浆 , 简化 了工序 , 由于 能 曲线 布置 , 能使 预应 力筋按 设 质量 标准是否符合 规范要求 。施 工方案还须经设计 单位审核
() 1 审查组织 措施就要 审查其质量 保证体 系, 看其 是否建 立和健全 了质 量管理结构 , 坚持质 量三检制 , 并针对不 同情 况 () 2 技术 措施要 求详 细具体 。要 有为 保证 工程质 量而 制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初探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初探

后浇灌 高一标 号的细石砼 ,拆模 后细心浇水养
护 7。 d 3 2砼施工缝留置问题
具体施 工工艺流程如 下 : 支板底模一绑扎 张拉时应力控制为主 , 用伸长值进行校核 。 暗梁及板底非预应力筋—铺放板预应力筋一安 张拉伸长值应与理论计算值接近 , 相差幅度为一 装锚 垫板 、 螺旋筋一预应力筋绑扎 、 阎定一 预应 60+%, 0.6 如不符合 , 7. - 应立即停止张拉 , 查找原 因 力筋矢 高、数量检查—铺放板顶非预应力 筋一 后再继续进行。 预应力筋张拉, 对于短筋 可以一 梁侧模及预应力筋 张拉端模板封模一隐蔽工程 次张拉到位 , 于长筋必须反复张拉至张拉控 对 检查验 收一浇筑混凝 土一预应力筋张拉一切断 制应力 ,并且每次张拉伸长值均不能超过油缸 多余预应力筋—张拉端封锚。 最大行程。 2 预应力筋铺设 . 1 2 3张拉安全措施 . 2 先绑扎完楼板 的下部普通钢筋后 , 再逐根 千斤顶和油泵必须有 安全措施 ,宜用绳索 布无粘结预应力筋 ; 预应力筋铺放前 , 普通钢筋 吊在脚 手架上 , 以免失手掉落下楼 , 造成设 备损 定位应确保 准确 , 以保证预应力筋顺利穿过 ; 铺 坏 和安全 事故。张拉人员必须站在 千斤顶 两侧 束时预应力筋应保持平行走 向准确 ,不相互扭 位 置操作 , 不得在千斤顶正面操作 ; 固端或 张 锚 绞在—起 , 预应力筋 不得在楼板上拖行 , 以防止 拉端不得站有人。 将预应力筋外包塑料皮拖破裂和磨损 ,如果 预 2 3切断多余预应力筋 孔位置、 数量 般 2 、 个) 埋置位置高度( 一般固 应力筋 和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预应 切割 后预应 力筋外露 长度不 少 于 3r , 定在木盒或侧模上 ) 0 m a ; 梁板 E 留洞孔时预应力筋 力筋 的铺放 ;张拉端 设置时应保证 顶应力筋 与 切割采用手持角磨机或液压切割设备 ( 不得采 绕过时是否满足构造要求; 检查梁板上预应力 垫板垂直 ,螺旋钢筋按设计位 置配置并与普 通 用 电弧切割 ) 。 筋矢 高是 否满 足要求 ; 反弯点位置是否正确 , 高 钢筋绑扎牢靠 ; 预应力筋根据控制点位置用 马 2 . 4张拉端封锚 度是 否满足要 求 , 否有 马磴支撑 , 是 固定是否牢 凳钢筋定位 ; 内预应力筋 布置为 圆弧时最 高 板 应力筋切割完毕后 , 应套上 内涂附腐油脂 固 ; 曲线形状是 否满足要 求 , 固定是 否牢 固; 预 点应在梁面筋下通过 ; 预应力筋铺放完毕之后 , 的塑料封端罩以保护 张拉端锚具 ,并用 细石混 应力筋直线是否调直 ; 上下保护层是否保证 。 应逐根检查曲线、 矢高、 反弯点位置及高度, 检 凝土或微膨胀砂浆封堵 。 4结论 查支垫高度和支垫点是否绑 牢 , 对破损处应用 3常见问题分析 4 . 1在无梁平板 中采 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塑料水密性胶带缠绕修 补;无粘结预应力筋 曲 3 . I砼强度不足 , 造成偏低因素 在工程实践上是可行的 , 并可减小板 的厚度 , 取 线段 的起始点 至张拉锚 固点 有不 小于 30 m 0m 3 . 因分析 : .1成 1 原材料不 符合要求 , 如水 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的直线 段; 布筋时与电器专业密切配合 , 避免铺 泥过期 , 受潮结块 , 石含泥量过 大 , 砂 杂质多 ; 砼 4 . 2在无 梁平板 中采 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设管线影响预应力筋。 配合 比控制不 当, 如砂石 不过磅 , 加水 不准 , 水 可缩短总工期 。 2 . 2预应力筋 张拉 泥重量不足 , 搅拌时间不够 。 水灰 比大造成砼强 4 . 3合理的设 计 , 施工总包方与预 直力分包 2. .1张拉步骤 2 度明显下降, 据试验数据每增大 O 水灰比, . 1 就 方的密切配合 ,以及精心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本 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技术交底 , 交底人、 接 要降低砼强度 2- 0 : 右 ; 03% E 砼试块不按规定制 工程优质 、 - - 按时完成的重要保证。 受人必须签名 , 真正做到人人明 白做法 、 要求 。 作和养 护 , 其代表性 、 真实性 、 可靠 性有时 难以 参考文献 张拉设备在进场前应在试验室进行标 定 , 取得 作为依 据 , 超龄试压 ; 凝后 , 时浇 【陆钦贽. 试块 砼终 未及 1 ]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册建 标定结果后填 写进场设 备报验 报监 理审查 。 水养 护 , 甚至不养护等 。 筑技术开发 ,0 34 2 0 ,.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绑扎板钢筋

张 设备 及 斤 标 拉 检查 千 顶 定H 浇 混 土 护 H N. 捣 凝 及养 N T .  ̄N
l 0

, 拉预 力筋 卜 l张 应
端部切割后封闭处理
l试 压 块l
( [ 20 ) 台 。准备工作做好 以后 , Y  ̄ 4Q 1 对千斤 顶与油表在有资质 的试验检测机构万 能机 上按 主 动态 ( 即和 张拉工 作状 态一 致 ) 方
维普资讯
第3 2卷 第 2 0期
2006年 10 月
山 西 建 筑
S A H Ⅸ I ARCHI TECTURE
V0 . 2 No 2 13 . 0
O t 20 c. 0 6
・1 1 ・ 4
文章编 号:0 962 {0 6】00 4 —2 10 —8 52 0 2 —110
中 图分 类 号 : TU77 1 5 . 文献标识码 : A
无粘结预应力的概 念是 2 0世纪 2 0年代 由德 国 的 R・ abr 2 钢 筋 工程 F re 提出的 ,0 4 年代 开始用于桥梁结构 。5 0年代初 , 国开始用 于房 2 1 材 质 的选取 、 作 美 . 制 屋建筑的楼盖和屋盖 , 为大跨 度双 向板 的预应力 钢筋 , 以不 作 可 1 钢绞线 : 工程采用 的无粘 结钢铰 线 。即钢 绞线包 塑采用 ) 该
无 粘 结 预 应 力 施 工 技 术
周 益 民
摘 要: 简述 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的应用 状况 , 总结 了无粘结 预应力梁 的施工工 艺流 程, 从钢筋工 程、 混凝 土工程和模板
工程三方面介绍 了无粘结预应力 的施工技术 , 归纳 了该技术 的应用特 点。 关键词 : 无粘结预应力 , 钢筋工程 , 应力筋张拉 , 固 预 锚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
首先,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需要
按照设计图纸标明的尺寸和要求进行施工。

首先进行的是模板的安装,模
板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和规范的安装。

然后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
需要使用高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浇筑要求均匀且不得有空隙。

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进行预应力钢束的施工。

预应力钢束一般有两种类型:预应
力钢绞线和预应力钢束。

首先需要进行预应力钢束的穿线,即将预应力钢
绞线或预应力钢束从构件的一端穿过,并布置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和位置。

穿线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张拉需要使用专用的钢束张拉
机械设备,将钢束拉取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力值。

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注意
控制张拉的速度和力度,以保证钢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进行预应力钢束的锚固。

锚固是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混凝土构
件的两端,使其能够承担预应力力和保护钢束不被腐蚀等。

锚固需要使用
专用的钢束锚具,将钢束固定在构件的一端,并设置锚固板和锚固套管等。

锚固完成后,需要进行锚固的力值检测和锚固的保护。

总之,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的施工、预应力钢束的穿线和张拉、以及预应力钢束的锚固等步骤。

施工
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等,以
保证预应力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为满足剧增的城市的居住需求,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其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着广大的居民的切身利益。

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技术是关键,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为研究主体,详细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和工程应用两个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进步,新型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不断的被研制和发明,这为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我国虽地大物博但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使得城市建筑不得不纵向发展。

为提高城市土的利用率,缓解人口压力,建筑物不断向高层方向发展。

受设计、施工技术、材料、监督等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裂缝、脱落甚至倒塌事故等,影响着建筑物的功能及使用寿命,严重的可危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下面对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以简要阐述。

1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1.1 预应力筋的铺设。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前应检查外包层完好程度,对有轻微破损者,用塑料带补包好,对破损严重者应予以报废。

双向预应力筋铺设时,应先铺设下面的预应力筋,再铺设上面的预应力筋,以免预应力筋相互穿插。

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形状就位固定牢固,可用短钢筋或混凝土垫块等架起控制标高,再用铁丝绑扎在非预应力筋上。

1.2 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平板结构中,预应力筋往往很长,如何减少其摩阻损失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影响摩阻损失值的主要因素是润滑介质、外包层和预应力筋截面形式。

其中润滑介质和外包层的摩阻损失值,对一定的预应力束而言是个定值,相对稳定。

而截面形式则影响较大,不同截面形式其离散性不同,但如能保证截面形状在全长内一致,则其摩阻损失值就能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否则,因局部阻塞就可能导致其损失值无法测定。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
盖设计采用无粘预
应力 砼 , 预应 力 筋为 1 6 8 0级 钢 绞线 。
1 无 粘 结预 应 力使 用材 料 及 锚 具
() 1 预应 力 钢绞线 由 6根直 径 5mm 中间 1 和 根
① 先 绑 扎 梁 的非 预 应 力 筋 , 绑 扎 板 的非预 应 后 力筋 , 绑扎梁 的钢梁应 在 梁模 上方 进行 , 内拉 筋应 梁
关 键 词 : 预 应力; 无粘结预应力 ;
该 工程 由中 山移 动通 信 公 司投 资兴 建 , 山市 中 建 筑设 计 院设计 , 由茂 名 建 筑集 团第 二 有 限公 司 承
3 施 工 工 艺及 技 术 措 施
( ) 面板 、 1楼 梁模 板 可 同时支 模
( ) 预应力 筋绑 扎 2非

穿 预应力 筋l
===毛三三三一I 粱顶应力: I i 端定{ 『I 1 I- “ l1 川州
个 支 点 , 用直 径 1 并 0mm 的知 筋焊 接 在箍 筋 上 ,
预 应 力 筋 铺设 允 许 误 差 , 上 下 为 1 梁 0mm 以 内 , 板
上下 为 5mm 以内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2 7卷
第1 期
无 粘 结预 应 力技 术施 工
黄 土生
( 茂名 建筑集 团第 二有 限公 司)
摘 要 : 介绍中山移动机楼舍地下室顶板及天面楼盖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工艺及收到 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
供 同行 参 考 。
两端 再分 开 。
2 无粘 结 预 应 力 施 工 工 艺
该工 程无 粘结 预应力 施工 工 艺流 程见 图 1 。 圃
L — —

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

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

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在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疲劳等优点。

然而,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需要使用粘结材料,这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也限制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因此,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了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的重要方向。

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它通过特殊的施工工艺,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产生粘结力,从而实现预应力的施加。

这种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是施工方便、抗疲劳性能好、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等。

因此,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清理、模板的安装、钢筋的加工和安装等。

这些工作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协调,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

在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筋的布置方式与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有所不同。

需要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固定在模板上,然后通过特殊的锚具将钢筋锚固在模板上。

在钢筋布置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在浇注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以避免出现空洞、蜂窝等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的施加。

在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的施加是通过特殊的张拉设备来实现的。

这种张拉设备可以通过对钢筋的拉伸来施加预应力。

在施加预应力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张拉,以确保预应力的分布均匀。

在预应力施加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验收。

养护期结束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强度测试等。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修复。

施工方便: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不需要使用粘结材料,因此施工方便、快捷。

适用范围广:由于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不需要使用粘结材料,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和施工环境。

抗疲劳性能好:由于预应力是通过钢筋的拉伸来施加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耐久性好: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合理,因此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浅析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摘要】后张法无黏结施工技术无需预留管道与灌浆,而是将无黏结预应力筋同普通钢筋一样的铺设,在结构模板设计的位置上,然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并用锚具进行锚固,最后进行封锚。

由于其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便于更换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可单独防腐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字】混凝土浇筑;后张法;预应力一、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优点1、在施工的过程中提供了使用灵活的空间,为发展大跨度、大柱网、大开间的楼盖体系发展创造了条件。

2、在高层或者超高层楼盖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净空间的条件下显著的降低层高,从而降低总建筑的高度,节省材料和造价。

3、在多层大面积楼盖施工中,采用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刚度,简化梁板施工的工艺,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建筑造价。

4、无黏结筋可曲线配置,其形状与外荷载弯矩图相适应,可充分的发挥其预应力筋的强度。

5、设备管道及其电气管线在楼板下通行无阻,减少了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布局矛盾。

6、无黏结筋的成型采用基础成型工艺,产品质量稳定,摩阻损失小,便于工程化生产、二、施工工艺及其主要工序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工序主要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与组装、无黏结预应力筋铺放、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无黏结筋张拉、锚具封闭。

1、无黏结预应力筋下料与组装应当逐根的对无黏结筋护套进行外观检查,对轻微破损处均需要用胶带进行缠绕维修,缠绕的过程中需要搭接一半,缠绕层不能少于2层,缠绕的长度应当超过破损处的30mm,无黏结预应力筋下料的过程中下料长度应当综合考虑其弯率、锚固段保护层厚度、张拉伸长值以及混凝土压缩变形等因素,并应当根据不同的张拉方法和锚固形式预留张拉长度。

2、工艺原理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留孔、穿束、灌浆等,而是把预先组装好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和锚头按设计要求铺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隧道衬砌 ;无粘结预应 力 ;钢 筋
[中图分 类号 ]U455.9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 号 ]1001—523X (2018)17-0035--02
Research on Unbonded Prestressed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ai Qiu—ping
[Abstract]Dur ing the tunnel lining construction work,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not provid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in terms of quality an d construction progress.The unbonded prestressed ttmnel construct ion technology Ca n be used to promote
[摘 要 ]隧道衬砌 施工工作 开展 的过程 中,传 统施工技术 已经不能在质量方 面、施工进度方 面提供全 面保 障,采 用无 粘结
预应 力 隧道施 工技 术,该技术的适 时应用可促 进隧道衬 砌工程顺 利完成,且施 工成本会 大幅 降低 ,这对 隧道衬砌质量提升 ,隧
道应 用性能增强具有重要意 义。故对该论题展开分析 ,以为相 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只 能 选 用 呼 吸专 用 医用 新 风组 合 空 调机 组 。
空气一 空气 能量 回收装置 ,杜绝产生病毒二次传播 。选用液一
高级 220Pa。微 穿孔 10m/s~40Pa,8m/s-34Pa,5 m/s~24Pa。 输 到 护 理 站 显 示 屏 上 , 以方 便 医 护 人 员 随 时 发 现 问题 ,及 时
由于气 压 634Pa>600Pa不能采用普通 的吊顶式新风机组 , 处 理。本人 更建 议,污染 区不要 采用 能量 回收系 统,特别 是
该工程 按相 应标准对 无粘 结预应力进行质量要求 ,所用无粘结 强 PE套 管厚度不小于 1.I rm/l,并具有一定耐腐蚀 、韧性和抗
钢 绞线 的标准 强度 为 1 855N/mm2,松弛 度为 二级,公衬 直径 氧 化性 ,摆 动系 数不大 于 O.003,钢绞线 和 PE套 管摩擦 系数
作者 简介 :戴秋 萍 (1973一 ),女 ,辽宁辽 阳人 ,工程师 ,主要 研究 试 验 ,偏转 器摩擦 损失应 不大于 8.5%,千斤顶摩 擦损 失也应
方向为桥梁隧道 。
不 大 于 8.5%。
风 量 应 大 于 送 风 量 150 /h”要 求 】。
前 的 电动 密 闭阀和 防火 阀。此 时设置 于排风 机房 的排烟 风机
无 论是综 合医 院传染科 呼吸 病房还 是传染 病 医院呼吸 科
为 126m /h。
病房 ,其均属于 负压 病房 。负压病 房应采用全 空气 直流系统 。
总排风 量计算为 :总排风 量 =新风量 +渗透量 (外廊门 + 在 这里 需要 强调 的是 :在治疗病人的同时要防止病毒通过室 内
外廊窗 +内廊 f-1)+卫 生间排风量 。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tunnel lining project and construct ion.The cost will be greatly reduced,which is of g reat signif ica nce
to the improvemem of tunnel lining quality and the enhan cement of ttmnel application performance.Therefore, the topic is analy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a n d reference for related work.
空气 的流动传播 ,严格控制病房 内空气 的流动方 向,让医护人
2.1 新 风 机 组
员 处 于 房 间 新 风 上 风 侧 ,病 人 处 于 下 风 侧 , 保 证 医 护 人 员 的
过滤器 终阻力 :初级 100Pa,中级 160Pa,亚 高级 240Pa, 安 全 至 关 重 要 。 病 房 与 内走 道 要 设 置 压 差 监 控 仪 器 , 并 且 传
[Keywords]tunnel lining;unbonded prestress;steel
1 工 程 概 况
弹 性模 量为 1.75x10 MPa。防腐油脂应全 面检测 组成成分 ,避
某 隧道 四级、五级 围岩采用 51 cm 厚的预应力混凝土衬砌 。 免有害成分破坏油脂稳定性 ,敷量不 小于49g/m,无粘结筋高
缓冲 间高于病房 的压差为 5Pa,由内走道 门渗入 缓冲间的 运转进行排烟 ;新风机房 的新风机正 常运转进行补风 。
风 量 为 150m /h,而 由缓 冲 间 内 门 渗入 病 房 风 量 为 276m /h (按 4 结束语
1.Omx2.4m尺 寸的标准 门双 门排出 ),则缓冲间新风 的补风量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第45卷 第17期
2018年 9月
无粘结预 应力隧道 施工技术研 究
戴 秋 萍
(中铁 十九局 二公 司工程 经 营 中心 ,辽 宁辽 阳 111000)
为 15.23mill,公衬面积 为 138mm 。单根破坏载荷为 260.5kN, 应 不大于 0.05。严格 按照 国家 规定应用 夹具和相关 张拉 设备 ,
其 中,所 设计 的预应力 锚具还 应在等 级方面 、预应 力方面 及
收 稿 日期 :2018 ̄)5-26
张 拉方 面严格控 制 ,锚 具正式应 用 时,应事先对其进 行预 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