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鱼我所欲也字词成语说明文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1、心:天性,天良2、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
3、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
得:得到。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6、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7、所恶:讨厌的(事物)。
恶,憎恨,讨厌。
8、患:祸患,灾难。
9、辟:通“避”,躲避。
下同。
10、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1、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的办法。
12、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以使用呢?13、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5、非独:不单,不仅。
独,只,仅仅。
16、是:这。
17、勿丧:不丢掉。
丧:丧失,丢失。
1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可译为“竹篮”19、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
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20、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
尔:语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
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而,连词表修饰。
21、蹴(cù):用脚踢与:给。
22、不屑:因为轻视而不肯接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屑,认为值得,长于“不”连用。
2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高官厚禄。
鱼我所欲也字词归纳

一、文章内容
第一段(从开头至“乞人不屑也”)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第二段(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此之谓失其本心”)从反面立论,论述舍义取利就是表失本心。
二、重点字词归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点词语
1、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4、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原先,从前。
15、已:停止,放弃。
16.本心:天性、天良。
词类活用
1名词做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一词多义
1.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2.为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
3.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4.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于
5.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同“欤”,语气助词
蹴尔而与之与:给予
6.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得到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者:表判断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者:…的人
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古今
异义词
1.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

《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重点字词注释(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心:思想(27)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0)则:就。
(31)弗:不。
(32)得:得到。
(33)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34)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
尔,语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35)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36)蹴:用脚踢。
(37)而:表修饰。
(38)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9)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40)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介词结构,后置。
(41)宫室:住宅。
(42)奉:侍奉。
(43)穷乏者:穷人。
(44)得我:感激我。
2022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解释

2022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解释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解释,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重点词语解释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③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⑥贤者能勿丧耳(丢掉)⑦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⑧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⑨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⑩妻妾之奉(侍奉)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通假字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一词多义①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②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③之件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这)④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⑤于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陈述的对象,对)(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⑥与呼尔而与之(给予)(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古今异义①一豆羹豆今义:豆类的名称(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②万钟于我何加焉加今义:增加(古义:指带来好处)③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可以今义:能够(古义:“可”和“以”两词连用,可以用来)④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今义:让,派(古义:假使,如果)⑤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今义:判断动词(古义:这)词类活用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名词作动词,感激)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2022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解释】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鱼我所欲也》字词解释及翻译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
停止,放弃
译文: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辟”通“避”;躲避。
“乡”通“向”;从前。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辩”通“辨”;辨别。
2、指出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时占有
假使,假如
天性、本性
丧失、丢掉
祸患、突难
一词多义
与
通“欤”,语气词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而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 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于
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 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得
得到,拥有 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古今异义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

《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重点字词注释(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心:思想(27)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0)则:就。
(31)弗:不。
(32)得:得到。
(33)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34)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
尔,语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35)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36)蹴:用脚踢。
(37)而:表修饰。
(38)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9)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40)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介词结构,后置。
(41)宫室:住宅。
(42)奉:侍奉。
(43)穷乏者:穷人。
(44)得我:感激我。
鱼我所欲也字词梳理

鱼我所欲也字词梳理鱼我所欲也字词梳理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我们一起学习《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知识吧。
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注音:箪(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不屑(xiè)形近字:俸:(fèng)俸禄苟:(góu)苟且辫:(biàn)辫子辨:(biàn)辨别奉:(fèng)侍奉荀:(xún)姓荀瓣:(bàn)花瓣辩:(biàn)辩解1.心:天性,天良2.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
3.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
得:得到。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6.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7.所恶:讨厌的(事物)。
《鱼我所欲也》字词解释及翻译共24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鱼我所欲也》字词解释及 翻译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①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②也。
如使③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④何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⑥,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⑦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⑧耳。
[注释]①[苟得]:苟且取得。
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②[辟]:同“避”。
③[如使]:如果,假使。
④[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⑤[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⑦[非独]:不单,不仅。
⑧[丧]:丧失。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①,行道之人弗受;蹴②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③也。
[注释]①[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尔:助词。
②[蹴]:践踏。
③[不屑]:认为不值得。
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译文]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分析]第二部分(第2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①,万钟于我何加②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③得我④与⑤?乡为身死而不受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⑦乎?此之谓失其本心⑧。
[注释]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万钟,丰厚的俸禄。
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
辩,同“辨”。
②[何加]:(有)什么益处。
③[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
④[得我]:感激我。
得,同“德”,动词。
⑤[与]:同“欤”,语气词。
⑥[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乡,同“向”,原先从前。
⑦[已]:止。
⑧[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
[译文]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分析]第三部分(第3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使其本心。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共32分,每个2分)死亦我所恶.厌恶。
蹴.尔而与之用脚踢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何.不用也什么由是..则生用,采用。
这,这样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
没有,没有什么。
超过,胜过。
非独贤者有是心..这,这样。
本心贤者能勿丧.耳丢掉,丧失。
一箪食,一豆羹.汤呼尔而与.之给。
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吗。
妻妾之奉.侍奉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共40分,每个4分)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或: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这是因为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情(那就是不义)。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5.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就是所说的丧失了应有的本性。
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些人)见到高官厚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他,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为了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1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三、选择:(共6分)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已:是亦不可以已乎固已怪之矣B、与:呼尔而与之所识贫乏者得我与C、今:今为宫室之美今天下三分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B、生:得之则生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由是则生D、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本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三、选择1、C 2、D 3、C告慰gàowèi表示安慰;感到安慰歌颂gēsòng歌咏、颂扬[某一事物];以歌曲或诵唱来颂扬或赞颂格局géjú艺术或机械的图案或形状;格式;布局;局势、态势隔壁gébì分成隔间的竖直墙壁;在船上分成隔舱的壁左右两边相连的屋子或人家隔阂géhé情意不相通,彼此思想有距离隔膜gémó无脊椎动物体腔内或者贝壳内的较硬分隔;人身方面,尤其是感情或道德方面的分隔或缺少牵连;没有亲密感或亲切感哽咽gěngyè不能痛快的出声哭公道gōngdào公正的道理,大公无私的道理;公共道路工夫gōngfu时间;作事所费的人力;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工作;同“功夫”功夫gōngfu武术技能,有时也代指武术;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也作“工夫;素养、本领、造诣恭敬gōngjìng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的;尊敬或尊重地对待贡品gòngpǐn古时臣子或属国进贡给帝王的物品共识gòngshí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勾留gōuliú逗留,停留沟壑gōuhè溪谷,山涧构建gòujiàn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新的学科体系。
古朴gǔpǔ古老而质朴鼓励gǔlì鼓动激励,勉人向上故意gùyì存心;有意识地。
明知不应或不必顾客gùkè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东西的人或服务对象怪癖guàipǐ古怪的、与众不同的癖好观光guānguāng去参观名胜;现在称游览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教、文物、习俗、风光等为观光关照guānzhào关心照顾;口头通知观照guānzhào佛教语。
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显示;反映。
惯例guànlì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常规光景guāngjǐng日月之光;光阴;时光;风光、景象;景况,经济情况规矩guīju规则与礼法;引申为称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规模guīmó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过分guòfèn超过本分或一定的限度海归hǎiguī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人员海选hǎixuǎn就是茫茫人海中挑选符合特定条件的那个人;比喻不指定候选人,想选谁就可以提名谁害羞hàixiū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酣睡hānshuì香甜酣畅的眠睡寒噤hánjì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豪迈háomài气度宽广,洒脱豪放浩荡hàodàng形容水势汹涌壮阔呵护hēhù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指(神灵)庇护,保佑合适héshì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何尝hécháng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和蔼hé’ǎi性情温和,态度可亲和谐héxié和睦协调和煦héxù温暖的哄笑hōngxiào起哄并大笑烘托hōngtuō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陪衬,使明显突出红润hóngrùn红而润泽;像成熟的水果那样红色丰满的喉咙hóulóng笼统指咽喉部忽略hūlüè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互动hùdòng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滑稽huájī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一种曲艺,与相声相近,生动有趣缓慢huǎnmàn徐缓;不敏捷;怠慢涣散huànsàn [精神、组织、纪律等] 散漫;松懈荒废huāngfèi荒芜不用;做事懈怠停顿荒凉huāngliáng荒芜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