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奉献中飞扬 王艳丽

合集下载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演讲稿黄集镇中心小学李红群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黄集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十五年前,我远离故乡,怀揣着美丽的梦想,踏上了教育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

一路走来,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废寝忘食的辅导学生,有多少次不厌其烦的屡次家访,有多少次风雨无阻的早晚跟班,还有多少次苦口婆心的耐心劝说……这所有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平凡的人生,我用我的爱心践行了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

正是这份对教育的忠诚,促使我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汗水。

刚参加工作时,我还是一个黄毛丫头,我所任教的太山小学非常小,老师特别少,我和另外一名数学老师各自兼带两个年级的数学课,为了不影响教学,不耽误孩子,我们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是常有的事。

尽管这样,每天清晨,我仍会早早的来到教室,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

每天中午,孩子们吃过午饭后,都愿意早早的来到学校,跑到我的寝室,问我一些难题,或者是叽叽喳喳的和我聊家常。

有时候,有个别孩子的大人走亲戚不在家时,我也会留他们和我一起吃午饭。

晚上放学后,我会留下几个学习困难的孩子进行单独辅导,然后再把他们一一送回家。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成了他们的“知心”大姐姐。

孩子们爱我,我更应该以百分百的努力去引导他们学好知识,学会做人。

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但是,一个深受孩子爱戴的老师,光有一颗仁爱之心就够了吗?不,除过爱心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拥有扎实的学识和超强的责任心。

2005年五月,因工作需要,我来到了黄集镇中心小学任教,掐指一算,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11年了,在这11年里,我除了全心全意的关心、教导我的学生之外,也时刻都没忘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为了能给孩子们上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我常常看教案、改课件到深夜。

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教过的学生去了又来,而我,从踏进河阳小学以来,还不曾想过,什么季节,我会离开。

离开河阳,乃至离开三尺讲台?真的,我没想过。

不是我从不敢想,也不是我想怎样的标榜,而是我看到了河阳小学那一座座师德的丰碑。

我认识了一位年近六旬、即将淡出学生视线的老教师。

就在一个小时前,我还看见他依然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忙碌着,尽管岁月的沧桑写满他的双颊,纷飞的尘埃漂白了他的黑发,但他的眼神没有变,那眼神里装着一群天真的孩子,那眼神里装满了责任,这一装,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前,他放弃了往外面优厚的待遇,为了家乡的孩子他立足本职岗位,任劳任怨,多次为家乡学校引进巨款。

他也是领导,但他不谋私利,他为别人的孩子呕心沥血,自己的几个孩子却只能自谋职业。

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没在领导面前叫过一声苦,没向组织提过一个非份的要求。

这位五十九岁的老教师,至今还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奔波着,依然像他年轻时那样稳健,他挥笔疾书的姿势,依然那样潇洒自如,他的声音,依然那么铿锵有力。

透过窗户看见他的背影,蓦地,有种力量让我感动,那是怎样的一份坚持啊!我认识了一位孜孜不倦的中年教师。

我还认识一位奋勇攀登的青年教师。

他是一位钻研业务的楷模,他会用别人玩牌的时间博览群书,记下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向荆州;他是班主任中的一面旗帜,他用爱心感化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把一块块顽石打磨成玉,每到节假日,前来探望他的学生络绎不绝。

他总是用年轻人特有的谦逊与热情对待工作。

看到他始终挂在脸上的灿烂笑容,我就懂得了什么叫斗志!看到cd中学这一座座师德的丰碑,你在想什么呢?从老年教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坚持;从中年教师的身上,我懂得了淡定;从青年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斗志。

是啊,真正的热爱一份事业,尤其是我们干的教书育人的事业,这三者,哪一样是能够抛弃的呢?曾经,我因朋友问起我的工资收入而显得多么尴尬,现在我已经可以淡淡地告诉他,我工龄十八年,月薪##元整。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师德师风论文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青春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

有的人选择用青春去旅行,看遍祖国的大好山河;有的人选择用青春去打拼,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有的人选择用青春去创造,实现人生的价值。

而我,一个普普通通刚刚22岁的年轻女孩,我选择把我的青春献给三尺讲台,献给我热爱的教育事业。

很多人的青春都是辉煌灿烂的,我最喜爱的宋朝词人辛弃疾,23岁就领兵抗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新中国的周恩来总理,19岁那年就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的诗句,立下了为祖国献身的大志。

他们是中华民族永不坠落的星辰,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一腔热血与万丈豪情,凝结成了两个闪亮的大字:“奉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奉献两个字,何尝说的不是我们教师。

我们不是参天大树,但我们是树下的一抔泥土;我们不是巍峨高山,但我们是山上的一块石子;我们不是壮阔海洋,但我们是汇成海洋的一条小溪。

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坦诚,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我们不平凡的事业。

我们平凡,但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我们清贫,但我们的双手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曾经看见过一句话“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

我时常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感到骄傲,当老师,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因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

每天,我都能看到学生们成长与进步,他们的闪光就是我的骄傲。

在我工作初期,作为一名新教师直接就当一名五年级的班主任,开始时确实有点手足无措,面对着班级里40名学生,每天都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还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班级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很多乡下村小集中上来的孩子,不管是成绩还是纪律,都好像一盘散沙,各个方面都需要重新教起。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刚接手班级的时候,学校的很多老师都告诉我,你们班级里有一个王姓孩子,特别的调皮捣蛋,每天都会惹事,爱欺负同学,你一定要特别注意,学校政教处也特意告诉我,那个孩子因为父母离异,所以性格暴躁,爱打架。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记陈炉镇双碑小学教师王艳萍王艳萍,一个生长在陶瓷古镇——陈炉的八零后女孩;一个儿时享受师爱而怀揣为师之梦的生命;一个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灵魂;在青青校园默默耕耘,谱写着一曲平凡的奉献之歌。

课堂上,她善于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同时,她还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循循善诱,把缕缕阳光播撒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被同学们誉为“魅力老师”。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爱无声,但有形。

她默默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开学生心结;她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洗手洗脸、与他们谈心交流,给他们心灵以抚慰,学生们都亲切的叫她“妈妈老师”。

在王艳萍的班级中,悬挂着一个日记本,这里面记载了她每天对班级和学生们的殷切希望及共勉:有的写着“**同学,老师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送给您好吗?有的写着,“***同学,你热爱读书,你的作品文采飞扬,是我们双碑小学的小作家,同学们正在向你看齐……”同学们每天都要翻一翻这个日记本,从中感受着老师的一份份希望与关爱,这个日记本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温暖、激励着每个孩子的心。

她做的事情件件都很平凡,但平凡中却见真情。

王艳萍老师对学生的耐心、细心、爱心犹如一股潺潺的暖流,流进了孩子们的
心田,滋润着他们茁壮成长。

“教育是事业,奉献之路无尽头;教育是艺术,创新之途无止境”,她将在这奉献之路上,一路放歌,快乐前行!。

【2018-2019】青春在于奉献word版本 (2页)

【2018-2019】青春在于奉献word版本 (2页)

【2018-2019】青春在于奉献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青春在于奉献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叫马玉红。

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演讲,在这和煦的春风里,温馨的节日里,我祝:刘院长和姐妹们节日快乐,青春永驻!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在于奉献》三八节的设立,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彰显女性风采,弘扬妇女权利;有多少女性,以自己独特的创新,高超的智慧,远离家庭的温暖把青春奉献;面对他们,我情不自禁的讴歌。

女性——伟大的女性!我是导医——一名普通的导医,我经历了无数步履匆匆的早晨,看到的是一张张病痛的面孔和无助的眼神;听到的是一声声哀叹和抽泣;我恨不得变成天使将病魔驱赶,用柔韧的翅膀,为病人撑起一片明净的天。

紧张、忙碌、单调、平凡是我工作的一面!我不厌其烦为患者指引、导诊!有时候会感觉到患者信任的目光,也有时会遭到“秀才遇见兵,有礼讲不清”的尴尬场面;但,我无悔!因为我是一盏小小的引路灯,把关切的语言,柔柔的笑容,定格在患者就医的那一瞬间。

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有伤痛,有离别!人生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风雨,也有彩虹!回顾成功女性的浩瀚历史,流下了多少闪光的足迹!从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到当代保尔海迪,近到我们刘院长等杰出女性;他们的卓越贡献,永远闪烁着智慧和圣洁的光环!她们的名字,如同璀璨的珍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内涵。

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感到无比的光荣,而唯一的选择只有奉献,无怨无悔!亲爱的同事们,奉献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更加美好!最后再次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1

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1

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于9月在我市举行。

作为一名天津大学生我倍感自豪。

本次大运会的会徽为青春飞扬。

青春飞扬,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我们的青春才能更加精彩!
全国大运会已举办了8届,志愿者永远是大运会里最亮丽的风景之一。

大运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一直在传承着。

志愿者兢兢业业,无论汗水浸透了衣裳,无论脚底磨起了水泡,他们始终用心服务、绽放笑容,以贴心的服务为戟,以微笑为矛,不求回报的奉献,为比赛的成功举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常怀这种奉献精神我们青春无悔!“大运会”作为以大学生为主题的运动会,在充分体现体育的精神之外还应该有一种支撑广大的运动员奋力拼搏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就应该体现在志愿者身上。

所以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也就成为了“大运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

其实,奉献并非高不可攀的境界,它主要体现的是给予的态度。

当“大运会”的旗帜即将在天津飘扬的时候,这种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也就体现的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搭上了这趟时代的列车,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志愿者和科大志愿者一起活跃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
的第一线,把奉献放在第一位,对9月即将到来的全国大运会,天津科技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承诺“我们准备好了,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优秀教师材料)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优秀教师材料)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实验中心李改英介绍她是一名普通的实验教师,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绚烂的光环,三尺讲台,两间教室是她的全部,她却用勤劳与爱心、责任与坚毅诠释着实验教师这个群体最朴素的内涵——那就是奉献,纵然有再多的枯燥和单调,再多的委屈和劳累,她(们)从不提及,一切源于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们就是我院实验中心的广大员工,她就是我中心的优秀教师代表——李改英同志。

勇担重任,潜心教研李改英同志目前负责动物生产学——牛、羊、猪、鸡四门课的实验准备和教学工作,平时准备实验、辅导实验、收拾“残局”、管理仪器,就是她的基本工作,她却把责任看得比一切都重,每一个步骤反复验证,每一个操作亲自示范,为了上好一次♀♂鉴别实验,不但亲自去学习,还专职请来畜牧站的技术员,为了上好一次羊毛实验,曹杰坤老师是实验室常客,平时老师忙了把实验全盘委托给她也是家常事,因为她的认真负责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让人放心,用她的话说,动物生产学老师最轻松,夹着一本书来,不带半页纸走,因为她比谁都操心。

课堂上她是严师,课下,她不忘认真钻研业务,在她的主导下,先后改进和调整实验项目10多个,以第一作者完成和授权教学方面权利2项,发表教改论文多篇。

如果说教学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科研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她对待工作的负责和敬业,老师们都愿意将重任交给她,目前她是几门课的主力干将,是国家奶业体系,生猪体系的骨干,经常见她随老师下基层,宰猪杀鸡不在话下。

几天前,任老师到固始县的一个屠宰实验,为了等她被推迟了2次,因为她太忙了,可是她的角色无人替代,最终克服孩子小、上小学等困难,到固始县出色的完成了这次科研任务。

心系师生,教书育人记得每次推选三育人等优秀教师时,总是听她说自己不合格,她不是一名班主任,可却是师生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大姐姐,这来自她的善良和爱心。

几年来在平凡的实验岗位上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很多往届的毕业生见了她都习惯的叫“姐姐”。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它朴实廉逊,专心垂着绿荫。

”从教30载以来,为了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我默默耕耘,辛勤付出,其中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辛酸,也有过欣慰……但我甘当绿叶,始终无怨无悔。

一、敬业爱岗,无私奉献1980年3月,我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了农村中学刘元中学任教英语,当时我只有18岁。

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让青春在三尺讲台上闪光,我深知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意味着选择了付出与奉献。

在1990年调入市实验中学之前,我还先后去了四望中学、大金中学、团山中学教英语。

这些学校都是条件很艰苦的学校,我去了之后,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只埋头苦干。

所到之处,我深受学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即便是在1999年,我因积劳成疾患了重病,利用国庆节放假时间在医院住了四天院。

为了不影响学生中考,我也从没有落下一天。

而班主任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为了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更扎实,早出晚归的我,只好把读小学的儿子寄养在亲戚家,自己一心扑在班级里。

“勤”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诀:坚持勤到班,勤了解,勤谈心,勤走访,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与家长做积极的- 1 -沟通。

面对学生,我始终做到一个“真”字:真心交朋友,真诚地鼓励,以我的真情换取学生的信任,从不以师长的面孔训斥学生,从不为学生的错误而焦虑急躁,师生关系一直十分和谐。

30年来我执着地坚守在自己平凡而崇高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出全勤、出满勤、挑重担、挑大梁,用热情与汗水实践着自己甘当绿叶的誓言。

30年来,我更未因私事而耽误一天的教学。

如果学校其他教师有因假外出或病休的情况,我也常常主动代课,为学校分忧。

每年的教代会上我都积极地拟定提案,为学校的民主管理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所有的一切只是表明:我是学校的主人翁,实验中学就是我的家。

二、钻研业务,提高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教育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樱桃园镇中心小学王艳丽
当教师很忙、很累,事情很多,很繁琐,有时候还会很心烦……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一个个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欢乐地谈笑,当家长打来电话告诉你“孩子变了,变得懂事听话了……”那种满足和快乐是从心底往外涌的……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教育......
在这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9个寒暑,我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给了我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快乐之中。

在工作中,我时常默默地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如此才能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信念更是一名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看似简单其实要想做到并不容易。

而习近平主席在教师节的讲话,恰好给我们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 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去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
韩愈曾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也,人师也。

”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育人。

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必须在品德、学识、习惯、举止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对此,我深有感触。

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时时处处都非常注意从日常细小的事情中给学生做出榜样。

譬如:每天我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到教室里了解学生到校情况,或找个别同学谈心,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放学后一定要到教室看一下才能放心地离开;在课堂
上,我带领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学习;课间十分钟,我一定和学生在一起活动;大扫除时,我亲自动手与学生一起打扫;在生活上,我尽力做到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常提醒学生注意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天气变化时增添衣服,仔细询问学生们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积极沟通学生家长、深入细致的做好每一次家访……就这样我从一点一滴中严格要求自己,用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为自己立身、为学生表率,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普洒爱的雨露,尤其是对学困生,我们更应该多倾注一份爱心。

因此,我在班级中制定了具体的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在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鼓励学困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他们进行课前、课间个别辅导,与学困生家长经常联系,解决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生活上多关心照顾他们,学习中安排优秀的学生做他们的同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在班内,“尖子生” 是我们“众星捧月”的对象,“学困生”更成了我们齐抓共管、悉心培养的“宝贝”。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让学困生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日益提高,看到孩子们满怀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所在。

三、用爱为学生扬起生活之帆
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爱心和尊重如同阳光雨露,可以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

他们的心灵是那么的敏感,只有爱和尊重才能让他们放下戒备和怀疑。

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做到真正尊重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等,从而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

爱心能点燃希望之火,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爱心能扬起生活之帆,给他们向理想航行的动力。

四、做一个真正的“学习者”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中,有时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对学习不感兴趣呢?上课经常开小差、打瞌睡,怎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有上进心了。

”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只发生在学生的身上,有时也会出现在教师的身上。

那么究其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有句格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

意思是说人应该永远处于开放的、学习的状态,不断超越自己,这样才能合乎人性和社会的发展。

王晓春在他的《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中曾说道:“一个拒绝学习的教师,还怎么好意思责备学生的厌学呢?”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科,学的兴趣盎然,能解其中味,讲起课来自然就兴致勃勃,如数家珍、触类旁通,轻车熟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讲“活”。

这样的讲课方式对于我们本身是一种享受,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容易形成兴趣。

相反,一个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老师,他自己一定习惯死记硬背,一定习惯于让学生做简单重复的无效记忆。

靠加大作业量来保证教学成绩,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呢?因此,只有我们自己首先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才能让“学到老,活到老”这句名言在学生身上落实下来,不再停留在口头,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育工作确实繁琐而细碎,但也充满了挑战、蕴含着快乐。

与学生们共同成长,体会教师的酸甜苦辣,醉心其中的点点滴滴,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有限的青春在无限的奉献中飞扬!
2014年10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