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米饭的制作讲义

合集下载

食品粮油加工方便米制品资料

食品粮油加工方便米制品资料

3浸泡 :浸泡是大米吸水并使自身体积膨胀的过程。淀粉全部 糊化时,水分必须在30%以上。如果大米吸水不足,水分低 于30%,则蒸煮过程中大米蒸不透,影响米饭质量。因此,浸 泡的目的是使大米充分吸收水分,为淀粉糊化创造必要条件。
(1)浸泡方法:大米浸泡可分为常温浸泡和高温浸泡两种方法。 浸泡方式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方便米饭加工原理
方便米饭的加工是以淀粉的糊化和回生现象为基础的。
大米成分中70%以上是淀粉,在水分含量适宜的情况下,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淀粉会发生糊化(熟化)而变性
糊化后的米粒要快速脱水,以固定糊化淀粉的分子结构, 防止淀粉的老化回生。
回生后的淀粉将给制品以僵硬、呆滞的外观和类似生 米饭的口感,而且:人体内的淀粉酶类很难作用于回生的 淀粉,从而使米饭的消化利用率大大降低。
5)膨化处理:谷物或淀粉制品经高温、高压 的膨化处理后,可以加深淀粉的α化程度,实 践证明,膨化食品经放置很长时间后,也不 发生老化现象。
软罐头米饭制作工艺
1.原料预处理 大米 糯米 调味料 油脂 副食品 要求:新鲜,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2.淘洗 去杂,淘洗的次数要控制,以避免营养素的过多 损失(主要是B族维生素及钙﹑铁等)。
软罐头米饭制作工艺
5.配料混合 将预糊化的大米一烹好的配菜混合均匀
6.装袋密封 一般每袋200~250克; 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耐热 耐油 耐寒 耐腐蚀 气密
性好 易封口 无毒无味 化学性质稳定)常采用 PET /PP PET/AL复合材料。
7.装盘装车 将半成品放入蒸煮盘内,然后装入平推车中。
软罐头米饭制作工艺
• 历史性:工业化食品中研究历史最长、也较为成功的大 米食品
• 概述:是指由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在食用前只须做简 单烹调或者直接可食用,风味、口感、外形与普通米饭 一致的主食食品。

方便米饭的制作

方便米饭的制作

・2 2・
杭州食品科技
20 年第 2 07 期
总第 8 5期
在家庭 、 学校 、 出差 、 游 、 训 、 海 等各 种环 境下用 膳 , 旅 军 航 都可 以随 时食用 , 携带 方便 。 国近 年 我
来 也 开 始重 视方 便 米饭 的研 究 , 随着 我 国科学 技术 和 国民经 济的 进一步 发 展 , 便米 饭将 成 为 方 人们 日常生 活 中不 可缺 少 的方便 食 品 。 目前 , 界上 常 见 的方便 米饭 主 要有 : 世 罐头 米饭 、 水米饭 、 冻米饭 和 蒸煮袋 米 饭 等几大 脱 冷 类 。其 中犹 以脱 水 米饭食 用 最 为方便 、 快捷 , 用 时用少 量开水 浸 泡 , 短 时间 内可 吸水 膨松 , 食 很
2 制作 方法 、
脱 水方 便米 饭 的制 作方 法大 致有 以下 6种 : 封 加压 法 、 蜜 浸泡 加压 法 、 精 煮 法 、 酒 浸泡 、 真
空干 燥 法 、 丙 醇法 、 化法 。这 里着 重讨 论浸 泡 、 异 膨 真空 干燥法制 作 方便米 饭 。
3 工艺 流程 、
清选 一 淘洗一 浸泡一 加 防粘 剂一 搅拌 蒸煮一 冷却 解 块一 预 干燥 和干燥
() 1 清选
去 掉原 料 中的 碎末 、 石子 等杂 质 , 小 为整个 工序 提供 优质原 料 。 () 2 淘洗 清选 后 的 原料 在 淘洗 机 中用 水 淘洗 , 附着在 大米 表 面的霉 菌 等微 生 物和 其 它 附着 物 淘 将 洗干 净 。
( ) 泡 3浸
浸 泡的 目的是 使大米 吸 收适 量 的水分 , 淀粉在 蒸煮 时全部 糊化创 造 必要 的条 件 。 为 浸泡后
5 2 理化 及卫 生指 标 . 蔗糖 : 8 ; ≥ 酸度 《 : 以乳酸计 )0 2-0 3 铅 (l p :. - . : P b计 )< O 5 / g 砷 ( As ) <O - : . mg k 以 计 : . 5 / g 铜 ( Cu计 ) l mg k 大肠 菌 群 : 6 mg k 以 :O / g ≤ O个/ O ml致 病 菌 : 得 检 出。 lO ; 不

3第三章--米制食品的加工--20140119

3第三章--米制食品的加工--20140119

洗米:除去各种杂质,以保证制品的卫生,以减少 断条率、改善米粉色泽、使米粉不牙糁。 洗涤水以 澄清不混浊为准。 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米粒结构疏松便于磨细, 应注意控制浸泡后的大米含水量(35-40% )。 大 米吸水量受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的影响。 粉碎和磨浆:粉碎后物料的粉碎细度和含水量,应 能满足后续米粉成型工艺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成品 质量的提高。
三、其他类型方便米饭的生产工艺
•(金属)罐头米饭 精白米→清理→淘洗→浸泡→搅拌→蒸煮→装罐→排气 →封口→杀菌→冷却→ 成品 •无菌包装米饭 精白米→清理→淘洗→浸泡→控水→大米定量充填至包 装盒中→高压瞬时杀菌→再定量充填炊饭水→炊饭→封口→冷 却→金属和重量检测→成品 •冷冻米饭 精白米→清理→淘洗→浸泡→控水→大米定量充填→定 量充填饭水和辅料→蒸饭→封口→速冻→检测→成品 •新含气方便米饭 日本含气调理食品研究所研制出的一款新型米制品,其 将大米等原料经过预处理后,装在高阻氧的透明软包装袋中, 抽出空气后注入不活泼气体并密封,然后再多阶段升温、两阶 段冷却的调理杀菌锅内进行温和式杀菌。
离散 • 在浸泡后、蒸煮前,加抗黏剂以利于米饭的离散处理。 • 在米饭蒸煮熟化后,可以使用冷水冷却并洗涤1-2分钟的 方法;也可以采用机械设备对米饭进行离散;也可以先将 蒸煮好的米饭及时地短时间冷冻处理,以达到离散米饭的 目的。 加抗黏结剂、搅拌 • 因为大米在蒸煮后往往都有一定的黏性,为了防止结块, 在蒸煮前应加入抗黏结剂。选用抗黏结剂时应注意其是否 对米饭产品有风味或口感的影响。 • 搅拌的目的则是使抗黏结剂充分混合均匀。 干燥 • 干燥的要求:含水量在8%-10%,在保证米饭粒基本外观的 前提下尽量提高其复水性并避免出现回生现象。 • 干燥方法: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

方便米饭实验报告

方便米饭实验报告

方便米饭实验1o食安1班 201030610118一、实验目的(了解原理、工艺、影响方便米饭品质的因素)二、实验原理(高温高压杀菌、真空包装保藏技术,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抑制)三、实验设备与原料小油粘米4kg、食盐、调和油、辅料(香菇、玉米、青豌豆、胡萝卜、虾仁、广式腊肠、小火腿肠(切丁)、真空包装机、杀菌锅、漏勺、小大勺、锅、电磁炉、(金、塑)盆子、筛子、菜刀、案板(实验时各组按人次每人次称取泡好的大米100g进行实验)四、实验步骤大米→淘洗→浸泡→预煮→冲洗→沥干→调料→放置(15min)→装袋、密封→杀菌→冷却、擦干→成品(保期半年)浸泡:常温1-2h,使大米吸水约30% 。

预煮:一把把米加入并水中搅拌3-5分钟,使之初糊化(米:水=1:6),防止降温过快使蛋白质变性。

冲洗:去粘层,防粘连。

沥干:防粘连,保证籽粒完整。

调料:按口味加入辅料、盐、糖。

装袋:折口装袋,防止袋口沾油,装至八成满即可。

杀菌:121℃,15min五、结果与讨论1、感官评定项目颜色风味口感形态结果饭粒呈淡黄色,辅料保存完好,呈五颜六色,比较诱人腊肠味、香菇味明显,火腿味次之;玉米味、青豆味、红萝卜等气味不明显;稍有榴莲异味成功产品:香糯,柔软,但偏淡;失败产品(杀菌时爆袋):外层的米饭稍微有点焦,夹生但更甘香可口米粒、辅料基本完整,小部分断碎2、分析(1)饭粒呈淡淡的黄色,主要是因为有食用油和胡萝卜的加入,这两种原料在煮熟过程中食用油增加了胡萝卜素的溶出,导致米饭染色。

(2)腊肠味、香菇味、虾米味等气味明显,原因在于腊肠、香菇、香菇等原料中的易挥发芳香物质含量较多,气味较重;而玉米、青豆等气味不明显的原因在于这些原料本身气味清淡,容易被遮盖;米饭没有其他异味,说明大米品质好,清洗干净。

(3)本小组实验的8袋米饭有6袋在高压灭菌过程中发生爆袋,导致米饭泄露。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①米饭未完全沥干,高压灭菌时变成蒸汽,空间不足从而导致爆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方便米饭(α-化脱水方便米饭)得制作实验目得掌握方便米饭(α-化脱水方便米饭)得制作工艺流程,掌握淀粉糊化、老化(回生)原理。

实验原理1 方便米饭大米就是我国人民喜爱得主食,长期以来大米得主要烹调方法就是蒸煮成米饭,但米饭得烹饪时间长,难以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得需要,而且也不便携带与长时间存放。

方便米饭以其炊煮简单、食用方便等优点尤其适于作为一些大中型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等人群得膳食主食。

方便米饭可分为两大类:一种就是经脱水干燥得米饭颗粒,在食用时复水数分钟或经简单加热即可食用,称之为脱水米饭;另一种就就是打开包装加热或不加热即可食用得成品米饭,称之为非脱水米饭。

脱水米饭又叫速煮米饭,食用方便、不需蒸煮,仅用热水或冷水浸泡就可成米饭。

脱水米饭得加工工艺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就是非多孔性得脱水米饭(如α化脱水米饭);一种冷冻干燥米饭;还有一种就是多孔性得脱水米饭(如膨化米饭)。

(1)α-化脱水米饭:它就是将大米淘洗、浸泡、经蒸煮、干燥而成。

具有携带方便、保质期长、卫生、经济得特点,很适宜旅游、出差、野外作业以及部队等人员与部门,较能适应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容易普及与大众化。

但就是,它一直存在复水性太差与老化(回生)得问题,导致没有像方便面那样得到推广。

(2)冷冻干燥米饭:将大米炊煮成米饭后,先冻结至冰点以下,使水分变成固态冰,然后在较高真空度下,将冰升华成为水蒸气而除去即成为冷冻干燥米饭。

冷冻干燥米饭虽呈多孔状,但注入开水后米粒表面淀粉糊化,形成薄层,阻碍水分渗入,因此米粒中心仍保留原有白浊状。

为提高冷冻干燥米饭食用品质,大米汽蒸或炊煮后,可浸泡在冷水中或温水中进行缓慢冷冻,使米粒内部产生较大冰晶。

冷冻干燥米饭便于贮藏、携带与运输。

(3)膨化米饭:即将大米预糊化后再膨化。

膨化米饭复水性优于α化米饭与冷冻干燥米饭;但复水后米饭缺少粘性。

非脱水米饭即成品米饭,工艺流程不对蒸煮后米饭粒进行干燥处理,进入包装时,米饭粒含水量在60%左右,这种产品食用时不必进行复水处理。

2 淀粉得糊化与老化(回生)2、1 淀粉得糊化淀粉得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各种来源得淀粉所需温度不同,一般60~80℃)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得作用称为糊化作用。

糊化作用得本质就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晶质与非晶质)态得淀粉分子之间得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糊化作用得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得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颗粒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2) 不可逆吸水阶段,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地大量吸水,双折射现象逐渐模糊以至消失,亦称结晶“溶解”,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得50~100倍;(3) 淀粉颗粒最后解体,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

糊化后得淀粉又称为α-化淀粉。

将新鲜制备得糊化淀粉浆脱水干燥,可得易分散得无定形粉末,即“可溶性α-淀粉”。

2、2 淀粉得老化(回生)稀淀粉溶液冷却后,线性分子重新排列并通过氢键形成不溶性沉淀。

浓得淀粉糊冷却时,在有限得区域内,淀粉分子重新排列较快,线性分子缔合,溶解度减小。

淀粉溶解度减小得整个过程称为老化(回生活凝沉)。

老化就是糊化得逆过程,老化过程得实质就是:糊化得淀粉分子在温度降低时由于分子运动减慢,此时直链淀粉分子与支链淀粉分子得分支都回头趋向于平行排列,互相靠拢,彼此与氢键结合,重新组成混合微晶束。

其结构与原生淀粉粒得结构很相似,但不成放射状,而就是零乱得组合。

即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得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得物质。

值得注意得就是:淀粉老化得过程就是不可逆得,不可能通过糊化再恢复到老化前得状态。

老化后得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

影响淀粉老化(回生)得因素主要就是:(1)淀粉得组成:含直链淀粉多得淀粉易老化(回生),不易糊化;含支链淀粉多得淀粉易糊化不易老化(回生)。

直链淀粉得链状结构在溶液中空间障碍小,易于取向,故易于老化(回生);支链淀粉呈树状结构,在溶液中空间障碍大,不易于取向,所以难于老化(回生)。

但若支淀粉分支长,浓度高,也可老化(回生),糯性淀粉因几乎不含直链淀粉,因此不易老化(回生)。

而玉米、小麦等谷类淀粉老化(回生)程度较大。

直链淀粉若链太长,取向困难,也不易老化(回生);相反,若链太短,易于扩散,不易于定向排列,也不易于老化(回生),所以只有中等长度得直链淀粉才易老化(回生)。

例如,马铃薯淀粉中得直链淀粉得链较长,聚合度约1000-6000,所以老化(回生)慢;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得聚合度约为200-1200,平均800,所以易老化(回生),加上还含有0、6%得脂类物质,对老化(回生)有促进作用。

(2)淀粉溶液得浓度:淀粉浓度大,分子碰撞机会高,易于老化(回生);浓度小则相反。

一般水分30%-60%得淀粉溶液易老化(回生),水分小于10%得干燥状态则难于老化(回生)。

(3)温度:温度接近0-4度时贮存可加速淀粉得老化(回生)。

(4)冷却速度:缓慢冷却可使淀粉分子有充分时间取向平行排列,因而有利于回生。

迅速冷却可减少老化(回生)。

因此,防止回生得方法有快速冷却干燥,这就是因为迅速干燥,急剧降低其中所含水分,这样淀粉分子联结固定下来,保特隹α-型,仍可复水。

(5)pH:PH值中性易老化(回生),在更高或更低得PH值,不易老化(回生)。

原料与设备糯米、籼米、脂肪酸蔗糖酯为食用级蒸煮锅、热风干燥箱或微波炉实验工艺流程大米(原料清选)→淘洗→浸泡→加抗粘剂→搅拌→蒸煮→冷却→离散→装盘→干燥箱(110℃,45 min)干燥或微波炉干燥→冷却→整理→包装→成品工艺流程说明1、清选原料大米选择:所选择大米原料必须符合规定标准。

在生产速食方便米饭时,要求大米原料粒度均匀一致,含水量适中,蒸煮时应有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营养丰富,饭粒软,食味好。

所以应选择优质大米作原料,这就是保证成品速食方便米饭质量及提高成品出饭率前提条件。

另外,原料经过清选可去掉碎末、小石子等杂质,为整个工序提供优质原料。

本实验中,粳米中添加5%得糯米。

因为,粳米得直链淀粉含量为17%~28、5%,米饭质地较硬,易回生,而糯米直链淀粉仅有0、5%~1、6%,米饭质地柔软,粘性较强、不易回生。

所以在粳米中适当添加糯米,可以改善米饭回生得问题,不过糯米不易添加过多,否则粘度过大,成本也提高。

2 淘洗一些粘附在米粒表面上得粉状杂质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增加浸泡得难度,因为这些粉状物会增加浸泡水得粘度,堵塞大米颗粒内部得微孔,水分子难以进入米粒内部,使米粒在同样条件下吸水量减少,不利于糊化,最终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必须在浸泡前要淘洗,一般淘洗三次。

3、浸泡大米一般含水12%左右,通过浸泡使大米得生淀粉充分吸水,含水量必须达到30%以上。

如大米吸水不足,水分低于30%,则蒸煮过程中大米蒸不透,影响米饭质量。

因此,浸泡得目得就就是使稻谷充分吸收水分,为淀粉糊化创造必要条件。

大米水分随浸泡时间与浸泡温度增加而增加。

当水温在60℃左右以下时,水分达到30%左右后,即使延长浸泡时间水分也几乎不再增加,这就是因为浸泡水温没有达到使淀粉糊化得温度。

所以,在60℃以下提高水温,可以增加大米吸水速度,而不能增加吸水量。

当水温超过使淀粉糊化得温度时,不仅能缩短浸泡时间,而且能使大米水分大量吸收水分进行淀粉糊化。

大米淀粉得糊化温度约为75℃,所以浸泡水温在80℃时,大米水分随浸泡时间得延长几乎成直线增加。

但就是,大米吸收得水分过多,会使米粒膨胀过度,表面裂开,水溶性物质溶解到水中去,造成营养成分得损失。

所以浸泡温度不能超过糊化温度。

大米在浸泡过程中主要发生以下三个变化:(1)营养成分变化:大米中许多有价值营养成分留在皮层与米胚中,其中有很多成分呈水溶性,这些水溶性营养成分会随着水分向内部渗透而造成损失。

(2)大米籽粒强度变化:大米吸收水分,使籽粒结构力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在爆腰率增加上,用水分11、5%,爆腰率16、88%。

大米浸泡后爆腰率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大米籽粒表面具有密集毛细管,毛细管呈楔形,直径较大一端暴露在籽粒表面。

当水分通过毛细管向籽粒内部渗透时,由于毛细管本身直径减小,阻碍水分继续向内部渗透,于就是在毛细管中形成一种吸附层边界。

沿着这个边界,被吸附水分子力图继续向内渗透,对籽粒产生一个“楔压力”,这就相当于籽粒上增加一个外部压力,从而使籽粒形成爆腰。

(3)米色变化:大米经浸泡后,制成米饭颜色将不同程度加深,从而降低米饭商品价值。

不同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水pH值、淀粉酶活性对米粒白度影响不同。

综合以上,本实验为缩短浸泡时间,水温以60℃左右,浸泡时间为40min为宜。

最终含水量最高,而且浸泡过程中米色加深得可能性也低。

4、加抗粘剂蒸煮后得原料有较大得粘性,为了防止结块,蒸煮前应加入抗粘结剂。

抗粘结剂为普通可食用得油脂类物质。

本实验中未添加5、搅拌搅拌得目得就是使抗粘结剂充分混合均匀。

本实验中没有此过程6、蒸煮蒸煮就就是利用各种热源对大米进行加热处理,使大米在水与热得作用下,吸收一定量得水分,可溶性营养成分向内部转移,并使大米淀粉产生凝胶化(也称为糊化)。

当糊化度大于85%时,米饭即煮熟,具有米饭正常得口味与质地,同时也能为人体消化吸收。

大米得蒸煮时间与加水量对成品得质量有很大得影响。

增加加水比例,有利于提高米粒得熟透速率。

但加水比例过大,易造成米饭含水量大,口感软烂;加水量过小,米饭含水量低,口感变硬。

蒸煮时间受到米质得影响,一般蒸煮只要求米饭基本熟透即可。

若淀粉已经糊化,此时,即使再延长蒸饭时间,糊化程度增加也不明显。

而且,蒸煮过度,饭粒容易开裂,降低成品率。

同时增加生产周期、过多消耗了能量。

故本实验中采用米水比例为1∶1、2,蒸煮时间20min7、离散大米经蒸煮后,因米粒表面糊化,米粒之间常常相互粘连甚至成块,影响米粒得均匀干燥与颗粒分散,导致成品复原性差,产品出品率低。

因此对于α化米饭颗粒分散极为重要。

为防止米饭结块,我国常采用机械得方法将米饭离散,“解块机”。

蒸煮冷却后得物料进入解块机,高速旋转得解块机将落下得块状物击打散开。

机械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还就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米粒之间相互粘结,碎粒增多等问题。

而日本则采用添加米饭离散液得方法。

米饭离散液离散液由水、乙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丙二醇酯等)组成,添加量为米饭质量得2%-10%。

离散液中得乙醇有利于米饭得离散,其组成质量分数不应小于10%。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为0、1%~1、0%。

离散时,米饭得温度需低于55℃,以保证良好得离散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