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3篇)

化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实验守则一、仪器室是贮存仪器的重要场所,非本室人员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得进入,以确保仪器、药品安全和室内安静。
二、仪器室的仪器、药品必须建立实物明细表。
其添置、保管和更换由管理人员负责。
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点、统计,做到账物相符。
管理人员调动要办妥交接手续。
三、使用仪器、药品均须先填写报告单或作记录,预先准备。
仪器用毕,及时送回。
四、仪器、药品必须全部入橱,要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定期保养及时维修。
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仪器损坏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
五、认真做好各类仪器资料及实验资料收集登记工作。
六、教学仪器原则上不外借。
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七、剧毒、易燃、易炸等危险品应设专柜或地窖存放,并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八、加强管理、切实做好防盗防火安全工作。
化学实验室仪器管理规则一、仪器室是贮存仪器的重要场所,非本室人员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得进入,以确保仪器、药品安全和室内安静。
二、仪器室的仪器、药品必须建立实物明细表。
其添置、保管和更换由管理人员负责。
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点、统计,做到账物相符。
管理人员调动要办妥交接手续。
三、使用仪器、药品均须先填写报告单或作记录,预先准备。
仪器用毕,及时送回。
四、仪器、药品必须全部入橱,要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定期保养及时维修。
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仪器损坏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
五、认真做好各类仪器资料及实验资料收集登记工作。
六、教学仪器原则上不外借。
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七、剧毒、易燃、易炸等危险品应设专柜或地窖存放,并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八、加强管理、切实做好防盗防火安全工作。
化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一、仪器室是贮存仪器的重要场所,非本室人员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得进入,以确保仪器、药品安全和室内安静。
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个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1. 安全责任1.1 公司高层应对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负有最终责任,并为其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1.2 各级管理人员应带头落实公司的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要求,并确保员工的遵守。
2. 人员培训2.1 所有接触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员工都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事故应急处理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
2.2 新员工应在入职后及时接受相关培训,确保对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清晰的了解。
2.3 对持有特殊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再培训,以确保其技能的持续更新。
3. 危险品标识3.1 所有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容器、包装和运输工具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品名、危险性类别、警示语等信息。
3.2 员工应熟悉各种危险品标识的含义,并在操作过程中准确使用。
4. 存储管理4.1 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存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距离、防火设施等。
4.2 存储区域应设有明确的标识,对危险品及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通风设备、防爆设备等。
5. 使用安全措施5.1 在使用危险品及化学品时,员工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5.2 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品,应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6. 废弃物处理6.1 废弃的危险品及化学品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混入其他物质中。
6.2 废弃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防止二次污染和事故发生。
7. 事故应急处理7.1 存在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工作区域应设立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报警装置、灭火器等。
7.2 员工应知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能够在发生事故时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7.3 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应急能力。
以上仅为一个范本,具体的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危险品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是为确保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保护员工、环境和公众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储存、运输和处理危险品及化学品的人员和单位,包括公司内部使用的危险品及化学品,以及外部供应商提供的危险品及化学品。
二、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该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化学品管理人员。
3. 危险品及化学品管理人员负责危险品及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使用、处理、废弃物管理等工作。
4. 全体员工有使用危险品及化学品的义务,并且必须参加相应的安全培训。
三、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1. 危险品根据其危险性分为爆炸品、易燃物、氧化物、腐蚀品、毒害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2. 所有危险品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识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明有关的警示标识、标签和说明书。
3. 清晰、明确的标识和包装可以帮助员工正确识别危险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危险品及化学品的购买和接收:1. 各部门在购买危险品及化学品前必须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并签订相关协议。
2. 对于有特殊要求和高危险性的危险品,必须向供应商索要相关的物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3. 购买和接收危险品及化学品时,必须由指定的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及时记录在相关的登记表中。
4. 如发现危险品及化学品的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包装破损或泄漏,必须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
五、危险品及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1. 所有危险品及化学品必须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储存区域,保证通风、干燥和可靠的防火防爆设备。
2. 每种危险品及化学品都必须有专门的储存位置,并按规定分类放置,以防止不同种类的危险品混淆和泄漏。
3. 所有的危险品及化学品都必须有详细的标识和标签,包括品名、成分、危险性、防护措施等信息,并保证标识清晰可见。
化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6篇)

化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一、化学实验室常规管理1、实验室仪器设备要专人负责,领取和管理,定期检查,每学期全面清查核对,始终做到帐、物、卡相符。
2、实验人员对物品的计划,购置、管理、使用和回收,要建立严格责任制度,做到验收严肃认真,帐目公开透明。
3、自行采购的仪嚣、材料和药品,要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统筹考虑性能要求和价格。
4、仪器验收后应及时进行编号、入帐、入库。
5、对于贵重、稀缺、易燃易爆、剧毒腐蚀、麻醉及放射性物品、要专人专柜,精确计量,严格审批,防止一切事故发生。
6、仪器按件管理,仪器和药品分开存放,要定室定橱,每橱挂有仪器编号、名称、数量。
7、对精密仪器和药品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8、教师借出仪器须实验室同意,登记限期归还。
9、仪器的报损,仪器按损坏应做好登记,做好报损.销帐工作。
二、化学实验室教师实验守则1、每学期要有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要提前一周做准备、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做准备,以防造成实验室工作被动,节约学生的上课。
2、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要事先做一遍,以便使教学效果更佳。
3、分组实验准备好,学生在教师的协调下尽快做完,不至于影响药品的质量,减少浪费,以便实验室及时清理,准备下面实验。
4、老师安排学生实验,希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让学生牢记各项规章制度,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配合实验员管理好实验室。
5、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提醒学生检查桌面上的仪器、药品是否完好,如有缺少或损坏,要及时报告老师,及时增添,提醒学生药品限量。
6、老师在每学期开始前将学生分组实验位置固定,并将学生分组名单贴在实验室墙上。
7、教师做完演示实验后药品要及时送还实验室,以防药品外流造成事故,仪器要简单清洗防止锈蚀。
8、向实验室借教学用具要登记,及时归还。
9、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药品限量,可以养成学生节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自身的健康。
10、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整理桌面,将药品和仪器按指定位置放好,特别是酸碱及容易在桌上染上颜色的药品放在蓝色盒子内,保护台面使实验室整洁。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为了加强危险品,麻醉、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国家财产和师生员工健康及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办法:1、危险品是指易燃、易爆及由公安机关所认定的剧毒化学药品试剂,应严格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2、危险化学品经公安局批准,一旦(领)购回,必须立即存放在危险品保险柜内,不准私自挪用。
3、对易燃、易爆、剧毒的管理,必须由专人管理,对经常使用和管理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明确责任,确保安全。
4、化学危险品须专门场地、室、柜、专人保管,严格建立收发登记制度。
危险品柜内危险化学品必须做到定期检查,认真核对数量与质量,做好数据统计,达到帐物相符,确保安全第一。
5、领用危险品时,除按“实验室领用仪器设备配件、实验试剂及材料的规定”中的程序办理外,还须按下列情况具体办理:①易燃、易爆品必须经分管实验室的领导和安全保卫负责人签名核准。
②领用剧毒品,应提交实验方案及所需数量,需实验员或指导教师审查,严禁超量领取。
通过后由实验室分管领导批准。
③易燃、易爆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
存放地点应配备消防器材。
④领用剧毒品应严格遵照审批的数量,由两人领取。
使用时指导教师或实验员应加强监督。
剩余试剂应及时存放于院危险品柜内。
6、实验课需用的高剧毒,麻醉品,严禁带出实验室。
使用结束后的危险品废液必须妥善处理。
如发生意外,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查明原因。
7、一旦发现危险品有丢失,被盗现象,应立即上报校公安处,配合公安处追查落实,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整顿处理。
8、对违反化学危险品管理的个人,视情节给予处理。
三墩学校2008-4三墩学校化学实验室规则一、进入实验室按指定座位就坐,并保持室内安静。
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前对照实验要求,认真检查仪器、设备,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老师。
四、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则,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有意外,听从老师指挥。
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准确填写实验报告。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5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通则(1)凡生产、使用、经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制度和标准,并建立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对不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范围,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2)危险物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中的有关规定。
并附上《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危险物品的包装容器必须牢固、严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的规定印贴专用标志和物品名称。
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毒理性质数据(闪点、熔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以及防火、防爆、灭火、安全运输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否则不准出厂。
(4)应指派责任心强,经培训考核,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管理危险物品。
2.生产和使用(1)公司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
原料和成品的成分应经化验确认。
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2)凡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
(3)生产和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及相关作业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作业。
(4)作业场所应配置保护装置和报警系统,并定期定人进行维护检查,以确保其完好。
3.安全技术与个人防护(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有害物溢(逸)散。
(2)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3)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
(4)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5)严禁直接接触有毒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
(6)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办法1.0目的为防范化学危险品运输、贮存、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采取有效安全管理,使危害、意外事故发生机率降低,从而减轻或避免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保护环境。
2.0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化学危险品的采购、运输、贮存与使用等全程管控。
3.0职责3.1体系认证部组织制定并督导执行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
3.2采购部负责原料类化学危险品的采购,并向供应商提出有关包装、运输等安全要求及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负责制订和修改化学品的MSDS。
3.3化学品仓管员:负责化学品储存区内化学品标识、日常点检、日常管控等。
3.4各使用部门:负责化学品的使用安全及生产现场化学品的标识及日常点检。
3.5 保安部:负责确认和跟踪化学品储存区内安生措施的有效性及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化学品知识的培训。
3.6 物控部:负责根据各化学品的使用量﹑危险性等数据,对各化学品制订合理的库存量。
4.化学危险品分类油类:液压油、汽油、柴油、机油等。
化学试剂类:稀释剂、酒精、丙酮、助焊剂、无水乙醇;绝缘漆、强碱类、强酸类等。
5.作业要求5.1采购5.1.1 物控部根据化学品的存量﹑日使用量﹑危险性﹑运输要求﹑厂家最小送货量、厂家远近距离﹑到货天数等情况做好化学品的需求计划。
并按计划对化学危险品进行采购,化学危险品供应商须获得国家政府机关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5.1.2采购部、物控部在采购化学危险品时,应对化学危险品之包装标识及运送等提出有关要求:a.包装材料与形式以能安全运输、方便贮存与使用,及防止品质变异为原则,一般由供应商依国家规定执行。
b.本公司使用、贮存等部门若有特殊要求,应反馈物控部/采购部,由物控部/采购部向供应商提出。
c.标识内容与形式由供应商依国家规定为依据,必须清楚标识品名规格、重量、生产日期、制造厂商、危害性及警告性标志。
d.若各供货商未能严格按照本司的要求进行的,物控部将有权拒收该批化学品。
5.2运输5.2.1以本公司为交货地点者,供应商应负责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与损失,由物控部与供应商协调,明确运送过程的安全责任。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2篇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2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篇11.仓库保管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物品入库严格按验收要求,核对进库物品规格、质量、危险标识和数量后方可入库。
对无检验合格证和无危险标识的物品不得入库。
3.建立仓库物资明细台帐,做好出入库登记,做到日清月结。
4.危险物品的储存要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
禁忌物不得同库存放。
剧毒品严格按照规定,专库存放,储存在规范的库房内;油漆、天那水等易燃液体必须专库储存;氧化性物质要与易燃液体或酸性腐蚀品分开储存。
5.每种危险物品都应有明显的名称及标识,按垛分别存放。
6.在仓库的主要位置设置警示标志,配置消防器材。
7.垛堆距离应符合要求,货堆应距离地面15cm,堆距≥10cm,主通道≥180cm,支通道≥80cm,墙距≥30cm,柱距10cm。
8.物品装卸、搬运应做到轻装轻放,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流动。
9.保管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10.包装容器应在国家定点厂家采购,容器应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泄漏、残缺、变形、变质,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11.库房内不准设立办公室、休息室,每天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关闭窗户,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12.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养护,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储存场所的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得超过85%。
2>每天对储存仓库检查,检查内容:堆垛牢固,有无泄漏,有无异常,有无刺激性气体,包装有无破碎。
3>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
4>每次检查应做好记录。
13.仓库严禁吸烟,违规罚款。
14.保持储存场所清洁,散落的物品要及时按规定方法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理,预防和应急火灾、爆炸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理。
3.职责
3.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化学危险品购置的管理。
3.2各使用部门负责化学危险品使用和储存的管理。
4.工作程序
4.1化学危险品范围主要包括检验用的化学试剂等。
4.2在购买化学危险品时,应要求供应商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有防止泄漏、倾倒的预防措施。
4.3采购化学品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化学性能方面的资料,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配送到储存室。
4.4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
4.4.1仓库管理员职责
a.防火、防泄漏安全的管理;
b.化学危险品入库、发放的管理;
c.废弃化学危险物品处置的管理。
4.5化学危险品的储存
4.5.1化学危险品必须存放于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箱内,进行分类存放,文字标识清楚。
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有防火、防雷、防爆、调温、消除静电的安全措施。
室内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一般不超过28℃,照明应是防爆型。
4.5.2化学药品贮存室应有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理制度。
4.5.3室内备有消防器材。
4.5.4贮存化学危险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化学药品应按类存放、特别是化学危险品按其特性单独存放。
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存放。
b.遇火、遇潮、易燃易爆、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存放。
c.受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和桶装、瓶装的易燃液体,应当在阴凉通风的地点存放。
d.化学性质不同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药品不准同室存放。
e.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库存放。
f.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放于专用的保险柜内,并执行双人保管制度。
g.仓库和现场的化学品应有仓库管理员定期、定点检查。
4.6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
4.6.1在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洒落、碰撞并戴好防护用品。
如有洒落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处理好现场。
4.6.2在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应密封放于指定位置。
4.6.3化学危险品使用现场应有化学品性能资料,便于查阅。
4.6.4作业人员要根据需要使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用具。
4.6.5剧毒性化学危险品的使用要执行双人领用、使用制度。
4.7化学危险品应急、预防措施
4.7.1防火与防爆
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
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也不会燃烧。
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a毒害物品分为剧毒物品和有毒物品。
毒害物品应锁在固定的铁柜中,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次取用有严格的用量登记。
b 腐蚀性物品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眼、呼吸器官和金属等,有极强的腐蚀性。
应放置在用抗腐蚀性材料制成的架子上贮存。
c放射性物品人体受到放射线过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能引起放射病。
所以放射性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安全贮藏所。
4.7.1.1起火和防爆的预防措施
根据化验室着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针对性预防措施。
A.在火焰、电加热或其它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物。
B.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灯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
C.灼热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试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它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
D.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E.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砂浴或油浴等加热。
F.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决不能擅自离开。
G.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
H.不应用具有磨口塞的玻璃瓶储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
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应保持清洁。
I.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试验台或地面上时,必须:
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
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
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
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
4.7.1.2预防化学反应热起火和起爆
A.分析人员对于要进行的试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
对有危险的试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的处理方法。
B.易燃易爆物的试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
C.在未了解试验反应之前,试料用量应从最小开始。
D.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
4.7.1.3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
A.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力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
B.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
a.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置在阴凉处。
b.所有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
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反
应速度。
c.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
d.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试验一定要小心谨慎,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不了解试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
4.7.1.4实验室灭火
灭火的原则是: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降低温度。
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
a.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b.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因为这些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发生作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
4.8常见的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
实验室中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两种:一是急性中毒;二是慢性中毒,如经常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的蒸汽。
4.8.1急救措施:
a.立即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温,勿使受冻;
b.呼吸衰竭者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院。
B.CL2CL2为草绿色气体,比空气重2.49倍,一旦泄漏沿地面流动。
CL2是强氧化剂、溶于水、有窒息臭味。
一般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0.002mg/L。
含量达3mg/L时,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引起化学灼伤而迅速死亡。
C. H2S H2S为无色无味气体,具有腐蛋臭味,对空气相对密度为1.19。
H2S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使延髓中枢麻痹、与呼吸酶中的铁结合(生成FeS沉淀)使酶活动减弱。
H2S浓度低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浓度高或吸入大量时,可使意识突然丧失、昏迷窒息而死亡。
因H2S有恶臭,一旦发现其气味应立即离开现场,对中毒严重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
D.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NO和NO2。
氮氧化物中毒表现为对深部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
严重者导致肺坏疽,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时,可迅速出现窒息、痉挛而死亡。
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并送医院急救。
4.8.2.酸类
H2S04、HNO3、HCl这三种酸是化验室最常用的酸。
受到三酸蒸汽刺激可以引起急性炎症。
受到三酸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患部。
4.8.2.3碱类
NaOH、KOH它的水溶性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受到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稀醋酸或2%硼酸充分洗涤伤处。
4.8.3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
a.氰化物:KCN和NaCN属于剧毒剂,吸入很少量也会造成严重中毒。
发现中毒者应立即抬离现场,施以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立即送往医院。
b.砷化物:As2O3、Na2AsO3、AsH3,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
c.汞和汞盐、HgCl2、Hg2Cl2,汞和HgCl2的毒性最大,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
4.8.4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几乎都有毒性,只是毒性大小不同。
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质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a.脂肪族卤代烃短期内吸入大量这类蒸汽有麻醉作用,主要抑制神经系统,刺激粘膜、皮肤以至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这类物质对肝、肾、心脏、有较强的毒害作用。
b.芳香烃有刺激作用,接触皮肤和粘膜能引起皮炎、高浓度蒸汽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
大多数芳香烃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有的还会损伤造血系统。
急性中毒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治疗。
c.致癌物质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质。
以下物质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多环芳烃、3,4苯并芘、1,2苯并蒽、亚硝酸氨类、α-萘氨、联苯氨、砷、镉、铍、石棉等。
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避免进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