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政治 第四部分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美国环境保护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联合发表声明,检验人员在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牛奶样品中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

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物质是不可认识的,“放射性物质”是可以认识的C.物质是对“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D.物质包括所有的“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2.2015年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

这只蟑螂借助技术手段,在人脑的指挥下,竟然完成了S形轨迹和Z形轨迹等任务。

这说明了()①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结果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意识活动在科学实践中更加趋向于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国内第一款“以房养老”保险,在推出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仅签约12户家庭,遭遇尴尬。

“以房养老”为何叫好不叫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大部分老百姓对于以房养老的认同度不高。

“家里的房子将来肯定要留给子女”等观念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以房养老”遭遇尴尬是因为( )①传统思想阻碍社会进步②低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封闭主义”限制了人们的思维④忽视了具体国情,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5.在美学中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

单元综合检测(十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单项选择题1.(2015·宁德5月适应性练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句句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B。

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

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2。

(2015·湖北三校联考)不论家长还是老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①换位思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应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③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A。

①②B。

③④C。

②④ D.①③3。

(2015·重庆名校联盟三诊)“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诗中描写的“愁情"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B。

“愁情”是“环境”的载体C。

“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D。

“愁情”是“环境”的复制4.(2015·北京压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 这表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赖B.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D.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5、(2015·顺义二模)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天气可以影响人的心情B。

下雨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C.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D。

人可以主动创造好心情6、(2015·泉州5月质检)从哲学寓意上看,右边漫画重在强调()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C.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D。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2015?全国I卷)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

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A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015?全国II卷)23.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

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D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着(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A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5?江苏卷)26.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B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5?江苏卷)27.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

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这表明D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5?江苏卷)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2015届高三政治人教版总复习 检测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Word版含解析

2015届高三政治人教版总复习 检测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Word版含解析

检测(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2014·南京模拟)欧洲两位物理学家因1964年预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子对撞实验已探测到该粒子的存在。

这说明()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D.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析:选C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自然界是客观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是客观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实验探测到该粒子的存在,说明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C项正确。

A、B、D三项不合题意。

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事物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②事物的发展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③事物发展是其在运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更新④世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B题干材料强调事物是运动的,①③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表述错误;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④表述错误。

3.读漫画《从娃娃抓起》:3岁宝宝在小区里上幼儿园;近日,老师交给家长3张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试卷;妈妈看了一遍题目,发现自家宝宝大部分不会,跟老师沟通后,老师认为是家长失职。

漫画中老师的做法()A.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B.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解析:选D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漫画中的老师不顾三岁孩子的实际,人为拔高,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4.“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

画鬼魅最易是因为()①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②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③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选A题干要求回答画鬼魅最易的原因,而非对鬼魅的认识,因而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④表述错误。

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

这启示我们()。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②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④物质是有生有灭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表明()。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在2010年央视春晚中,不论是《五十元钱》里的某品牌食用油广告,还是《捐钱》里的网络广告、酒类广告,或者是歌舞表演中的相机广告、魔术表演中的果汁广告都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

然而对于春晚中插播广告的现象,社会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

据此回答第5~6题。

5.上述材料反映出()。

B.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C.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6.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6.人们之所以会对春晚插播广告一事褒贬不一,是因为()。

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②人们的知识结构不同③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④正确的认识不是唯一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对于一位领导者而言,要想做出一流的业绩,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完整)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

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②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④物质是有生有灭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在20XX年央视春晚中,不论是《五十元钱》里的某品牌食用油广告,还是《捐钱》里的网络广告、酒类广告,或者是歌舞表演中的相机广告、魔术表演中的果汁广告都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

然而对于春晚中插播广告的现象,社会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

据此回答第5~6题。

5.上述材料反映出()。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B.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C.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6.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6.人们之所以会对春晚插播广告一事褒贬不一,是因为()。

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②人们的知识结构不同③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④正确的认识不是唯一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对于一位领导者而言,要想做出一流的业绩,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

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

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2.医者多用善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既是医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

诊疗过程中,医者的询问表达关切,患者的主诉寄托信任,“语言处方”能促进医患间良性互动,使患者乐观面对疾患,积极配合治疗,产生神奇疗效。

这表明( )①“语言处方”对患者的生理活动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②“语言处方”对于疑难杂症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疗效③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中心环节④医学工作要把精湛医学技术与高尚人文精神结合起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

该做法()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承认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靖国神社供奉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日本右翼政治人物在扭曲的战争观和历史观下鼓噪公开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晋三再任日本首相后,极其荒谬地抛出“侵略未定义论”,并发起民调试图修改“和平宪法”。

材料表明()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④错误意识的产生缺乏客观依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过去,不少地方走的城镇化道路都是“规模扩张式”,城镇化以土地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资和工业拉动。

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只看见物,却看不见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过关检测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过关检测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过关检测(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

这有力地证明了( )A.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解析:选B。

月球的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证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答案选B。

A项说法错误,C项干肢不符,D项是静止的观点,均应排除。

2.为了进一步扩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范围,提高受水能力,“十三五”期间南水北调河南段将建设6座调蓄工程,扩大供水范围。

这说明( )A.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B.顺从自然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前提C.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D.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解析:选A。

“十三五”期间南水北调河南段将建设6座调蓄工程,扩大供水范围,是人们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表现,故选A项。

B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

3.法国的奥维小镇风景优美,许多画家曾在此创作。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画作与实景既“似”又“不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画作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更是思想的表达②画作是画家通过头脑对实景加工改造的结果③画家的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景象的如实反映④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将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①②正确;③中“如实反映”表述错误;④中“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表述错误。

4.研究人员发现,学新歌、学乐器有助于扩展记忆,开发右脑;经常运用心算来处理和记忆数字有助于开发左脑。

人体左右器官是有区别的,掌握并有效利用“左右法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体现了( )A.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B.实践可以把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C.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D.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认识并发现真理解析: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海啸与平常可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啸时掀起的海浪,高度可达十多米,形成“水墙”。

海啸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如果“水墙”冲上陆地,会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这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B.反映客观实在的意识是客观的C.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D.物质是各种具体物的总和解析:A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

海啸是自然现象,它会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说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A 项符合题意;意识现象具有主观性,且材料未涉及意识的特点,B项错误且与题意无关;C项与题意无关;物质是对各种物质现象进行抽象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

2.(2014汕头模拟)“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说明( )A.运动是绝对的B.物质是运动的C.规律是客观的D.世界是绝对精神运动的外化解析:A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变。

说明运动是绝对的,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说明了(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静不是动,动不是静D.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解析:D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定与落、鸣与幽,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4.(2013徐州、宿迁三模)《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下列与诗歌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D.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解析:C 材料描述了蟋蟀的生活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A 项说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B项体现了坚持创新的观点,C项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D项说明要有远大志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显然C项符合题意。

5.《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求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在于他( )A.借鉴了别人的经验B.看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D.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B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

“有道之士”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他看到了事物运动的内在联系,把握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不是“有道之士”做到这一点的充分条件,排除。

6.(2014中原名校联考)“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

画鬼魅最易是因为( )①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②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③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A 之所以画鬼魅最易,是因为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①②符合题意;③正确但不是画鬼魅最易的原因,与题意无关。

④表述错误,鬼魅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歪曲的、虚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有对应的原型客观事物存在。

7.(2013青岛一模)《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日前正式发布。

将全省15.7万平方千米的陆域面积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材料表明,这种划分(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注意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D.是对以前的规划进行辩证的否定解析:A 依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划分不同开发区域,这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8.(2013盐城二模)据悉,奥巴马政府即将出台一项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的研究计划。

这一计划将耗时1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预计将为美国带来巨大收益。

这表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解析:B 美国这一计划将耗时1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预计将为美国带来巨大收益,而计划属于意识范畴,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A项不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C项错误;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D项错误。

9.(2013潍坊一模)火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其中钻木取火这项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大地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海南岛的黎族地区却保留至今。

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或弓木),二者配合才能取出火来。

同时,在取火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

这告诉我们( )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④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D 取火要有技巧,不能光靠蛮力,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③符合题意;取火需要一定的工具,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④符合题意;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说法太绝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②说法错误。

10.(2013福建师大附中模拟)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新型禽流感,2013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化兰在研究H7N9新病毒基因、疾病传染源以及病毒传播方式等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为国际流感研究增添了重要一笔。

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具体科学发展离不开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④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意识的作用及认识的无限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化兰在研究H7N9新病毒基因、疾病传染源以及病毒传播方式等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而说明了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看,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①③正确;陈化兰院士能够取得重大突破,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即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正确;材料未体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④排除。

11.(2013南京、盐城三模)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这句话主要表明(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解析:C 结合材料中的“过火”“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等说法,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 项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超过这个条件,则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项说法太绝对,且不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而不是被推翻,B项错误;认识(包括真理)的发展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D项说法错误。

12.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 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

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

这说明(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C 依据材料,受条件限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认识近地小行星,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不可知论观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每到秋冬季,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空气污染防治面临巨大挑战。

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材料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12分)(2)结合材料二,请简要回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依据。

(16分)解析:第(1)问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知识。

本问是启示类非选择题,回答的角度包括说明了什么道理和怎么做。

结合本问的材料,可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2)问是依据类非选择题,考查唯物论的知识,主要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

材料主要信息有:“面对……的严峻形势,必须……”,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知识;“树立……理念,实现……”涉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

在表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1)①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类可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尊重自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6分)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没有遵循自然规律,污染环境,引发雾霾天气,受到了惩罚。

(6分)(2)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这要求我们认识、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为前提。

(5分)②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客观的、普遍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经济社会建设必须从我国资源环境的实际出发,自觉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

(5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分)14.2012年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将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