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风景园林是一门涉及园林设计、规划、植物栽培、园艺栽培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增加,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植物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园艺技术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2.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他们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打造美丽城市和乡村环境作出贡献。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植物学、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工程施工、园艺学、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等基础课程;(2)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绿化工程与施工技术、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园林艺术设计与实践等专业课程;(3)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如实地勘测、设计实习、工程实习、实验实习等,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2.教学模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每门课程都应结合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实地,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2)创新教学。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科技、新概念、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项目驱动。

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项目,并注重团队协作和跨学科融合。

3.实践教学(1)实地考察。

安排学生到国内外知名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2)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绿化、城市规划、园林建设等实践项目,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专业价值和社会责任;(3)实习实训。

与风景园林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4.师资队伍建设(1)结构合理。

加强学科交叉,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师资;(2)培训和提升。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第1篇风景园林培养方案一、前言风景园林是集自然、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保护,创造宜居、美观、生态、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本方案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制定以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培养要求1. 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3)园林植物与生态;(4)风景园林建筑与工程;(5)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以下实践能力:(1)能独立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能参与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与管理;(3)能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与生态保护;(4)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风景园林研究与创新。

3. 职业素质: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质:(1)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诚信、敬业、奉献精神;(2)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与他人协作完成工作任务;(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四、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数学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风景园林历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生态学、建筑与工程等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配置、生态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803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803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803一、培养目标风景园林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吃苦精神与创新意识,有科技、人文、艺术与生态基础的人才。

以户外空间营造为核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等专业知识,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城市景观、生态修复、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等领域从事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目标1:具备生态伦理和人文艺术素养。

目标2: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目标3:具备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

目标4:具备综合调研与分析能力,掌握专业应用技术手段。

目标5:形成完整的科学思维体系,有利用规划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6: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理解能力,具有团队协作意识与互助精神。

二、毕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毕业要求1: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的理解;有社会责任感,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毕业要求2:遵纪守法,熟悉风景园林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掌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高尚的职业操守、饱满的工作热情。

毕业要求3:掌握一门外语,具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并能对外文资料进行初步解读与运用。

毕业要求4:掌握设计、施工、绘图、植物配置、预决算编制等专业应用能力;熟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

毕业要求5:有较好的人文素养,熟悉古典园林与中外建筑发展史,掌握古建筑形制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熟悉山西园林文化发展历程。

毕业要求6:掌握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可为岗位需要、行业发展做基础和铺垫,并能帮助学生进修和求学。

毕业要求7: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扎实的美术功底。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3
1.5.2 掌握及熟悉园林植物种植及应用的工程技术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初步建立风 景园林工程技术的整体观念,明确常用的风景园林植物应用种类,种植栽培技术,掌握绘制 植物种植施工图的基本能力,了解植物生态与园林构筑的实施可行性。
1.5.3 具备基本的园林工程施工协调及控制基础知识:在明确专业概念、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了解风景园林元素的工程处理措施和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有 机会接触更多实际工程案例,建立起专业知识的形象概念,将枯燥难懂的文字和图示转化为 直观的形象,并应尽可能带学生在室外参观实际工程,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1.4.5 植物学:从植物的种群、群落、植被及生态系统不同的水平掌握植物生态学的 基本知识,了解各类植物的生物特性并掌握基本的植物种植设计原则与要求,树立生物多样 性的观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1.5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知识
1.5.1 掌握园林建筑物及工程构筑工程技术知识: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初步掌 握风景园林工程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了解风景园林工程的 实施程序、工艺特点和设计要点,初步掌握完成风景园林设计施工图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能够独立设计一般性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并能够处理常见的工程问题,实现风景园林设计 从概念设计到工程实践的衔接过程,从而为以后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决问题的能力。 1.1.2 人文社会科学及综合素养等:培养思想健康、品行良好、积极向上、遵纪守法
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修养,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及健康身心 的综合素养。
1.1.3 外语及计算机基础: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能够熟练应用外语和计算 机进行资料收集和专业学习,具有对外交流的基本能力。
1.2 土木工程基础知识 1.2.1 土木工程图学基础:掌握图学基础与阴影透视等基本知识和制图基础。 1.2.2 土木工程力学与结构基础: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理论知识。 1.2.3 工程经济与管理基础:熟悉风景园林工程经济与工程管理相关知识。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计划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计划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培养计划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景观建筑学科专业要求,以通识教育基础、建筑大类学科基础以及城市规划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构建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从事各种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掌握景观建筑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进行各种尺度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能力;3、了解人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4、掌握景观营造的场地、材料、构造知识,掌握相应的植物学和生态学原理,能够合理利用相关技术知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5、具有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分析、协调解决和方案表达的能力,了解景观建造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与方法;6、掌握计算机辅助景观规划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能;7、熟悉职业景观建筑师的工作过程、内容和方法,熟悉相关建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五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平行的一门跨学科的交叉型和应用型专业,要求综合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

毕业生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各类景观与环境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地运用景观建筑学的原理、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利用、安排和组织各种自然与人工的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使用、审美、安全和另人愉悦的要求。

五、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景观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工程技术、道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发展史、景观植物基础、景观植物应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原理、景观规划设计、毕业设计与实习等。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附表 4
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与能力实现矩阵
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大学外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 大学计算机应用 大学计算机应用实验 高等数学 B 线性代数 B 军事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 大学语文 3 风景园林专业导论 素描基础 色彩基础 中外园林史 植物学 植物学实验 园林花卉学 园林花卉学实验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制图基础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实验 测量学 测量学实验 造型基础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 园林工程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设计表现技法
大学语文 3 风景园林专业导论 素描基础 色彩基础
07050011 1 20 20 31020001 1 16 16 31010002 3 48 20 28 31010027 2.5 42 18 24
2x10 4x4 3*
3*
中外园林史 植物学
31010003 2 32 32 31010004 2 30 30
所占总学 实验/上
分比例 机/实践
(%)
学分
27.7
5
11.6
8
14.7
19.5
5.6
39
59.6
71.5
所占总 学分比 例(%)
2.8 4.5 11.0
22.1 40.4
总 学 时
1100 500 736 160
2496
理论 学时
642 340 424 160
课内学时
实验/ 上机 学时
课内 总学时
八、附表
1.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2.实践教学安排表 3.课程设置表 4.知识与能力实现矩阵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促使了风景园林专业的迅速崛起。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融合建筑、艺术、土木工程、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技术,对于环境卫生、文化传承、休闲活动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现就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阐述。

二、培养目标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基础素质:拥有较好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贴近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和语言表达技巧,并具备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知识、广泛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能够协调各种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三)实践素质:实践能力是本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应具备实地勘测、设计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管理、项目经济管理等技术技能,了解社会发展和法律法规,有关风景园林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课程设置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设置:(一)基础课程: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与设计、计算机应用等。

(二)专业课程:风景园林学、公共绿地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学、土建与排水、园林景观构成、农业生态学、专业指导与实践等。

(三)学科交叉课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学、旅游学、艺术设计等。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的实践教学应崇尚实用性、注重实战性、强调专业性,并围绕专业特点衍生出相应的实践形式。

具体包括:(一)实习: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分层次安排实习岗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二)实验:设计、模拟与评估风景园林工程,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设计:依据课程设置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小型实践项目实践运用专业技能;(四)设计竞赛:参加校内外及国际的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竞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五、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保障。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1.1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包括建筑学、园艺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本科阶段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理论教育。

这包括建筑学、园艺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2.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一些实践性强、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

例如,我们可以开设“风景园林设计实战”、“园林植物配置与应用”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了解设计理念和方法;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3.1 学术交流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研讨会等,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

我们还要支持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我们还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四、总结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肃性,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8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设计方法,能在城市建设管理、园林绿化以及各级各类景观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了解人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学、城乡规划以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3、具备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林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的特性,熟练运用园林植物进行植物造景;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景观营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业务的能力。

5、熟悉职业景观建筑师业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技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基本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4-7年。

总学分 180 。

四、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六、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1.专业主干课程:居住区规划与景观设计、公园与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学、植物景观与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政策与法规2.学位课程:景观设计原理、公园与生态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八、毕业条件学生在4~7年内按照本培养方案修满180学分。

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九、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十、主要课程简介1、景观设计原理课程目标:掌握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熟悉景观设计、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能从事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主要内容:阐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论述景观规划设计中以景观分析为核心的基本理论,介绍各类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内容,包括景观资源统筹、景观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公园设计、建筑外部场地设计等使学生从中了解掌握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教材:董翠.《景观设计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目: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子丛书(第一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郝赤彪.《景观设计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郝鸥,陈伯超,谢占宇主编.《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居住区规划课程目标: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设计方法,掌握大尺度的空间设计概念,更深理解建筑尺度与城市尺度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综合掌握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住宅用地、公共用地、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公共绿地等规划设计,各类公共建筑与户型设计,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竖向规划设计等相关知识。

教材:朱家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建设部.《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朱建达.《当代国外居住区规划实例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焦胜.《可持续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公园与生态设计课程目标:掌握城市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城市公园生态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从而扩充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视野。

主要内容:以城市公园为对象,通过对城市公园的构成、结构及规划设计方法的学习, 理论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环节以案例调研和课程设计相结合。

教材: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孟刚.《城市公园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美)洛.《城市公园反思——公共空间与文化差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4、景观生态学课程目标:系统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景观要素、景观镶嵌体、整体格局的基本原理,进行景观格局规划与景观要素设计。

主要内容:介绍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学习景观要素、景观要素的镶嵌、景观生态过程、景观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等基础知识,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景观生态规划。

教材:李团胜,石玉琼《景观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目:周志翔.《景观生态学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王云才.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植物景观与种植设计课程目标:了解植物景观形成原理,熟悉各种植物的功能作用,能运用各种形式的种植设计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环境。

主要内容:系统学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原理、种植设计基本形式、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内容、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程序、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纸绘制,通过小尺度场地的种植设计熟悉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要点。

教材:卢建国.《种植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参考书目:顾小玲.《景观植物配置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金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骁毅文化组.《图解种植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目标:是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园林中风景园林建筑、建筑小品和服务性建筑的设计。

主要内容:园林建筑的特点、建筑的表现手法、建筑设计的技巧、园林建筑庭院设计、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园林建筑装饰小品设计、园林建筑植物配植。

教材:张青萍.《园林建筑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目:陈晓梅.《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卢仁、金承藻主编.《园林建筑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吴为廉.《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风景区规划课程目标:了解风景区的类别、功能和国内外发展状况,通过设计实践,掌握风景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了解风景区景观设计及相关规划设计规范。

主要内容:风景区规划方案设计,完成风景区调查与场地分析、整体规划、功能分区、景点设计及绿化种植、园路系统与游览路线组织、服务设施等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统一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地域特色和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游憩环境。

教材:许耘红.《风景区规划》.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参考书目:魏民,陈战是编著.《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唐晓岚.《风景名胜区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8、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目标:系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史、理论和方法,能基本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技能。

主要内容:利用景观的概念, 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设计实践(2-3个作业),培养景观设计技能,包括区域景观规划、城市地段设计、社区设计和城市公园及绿地设计.教材:参考书目:俞孔坚,李迪华著.《城市景观之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Simonds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龚立君.《城市景观设计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王其钧.《城市景观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风景园林工程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景观设计的一门专业主干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园林营造工程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掌握各种典型园林工程类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主要内容:地形改造工程、园林水景工程、园林小品工程、园林道路工程、园林铺地工程、园林辅助设施设计、园林营造地景观教材:赵兵.《园林工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参考书目:孟兆祯.《园林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美)T.丹尼斯与D.布朗、刘玉杰、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古建筑施工分会主编.《园林工程施工问答实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城市规划原理(详规原理和总规原理)课程目标:了解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的相关知识,了解城市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城市各组成要素间的关系,掌握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方法。

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的理论学习,加强对城市物质与人文环境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指导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教材: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参考书目: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姜云,张洪波,庞博主编.《城市详细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黄耀志.《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园林政策与法规课程目标:了解行业的产生、发展、管理机构和方式、现行的主要政策方针,掌握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主要政策、法规和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等,掌握强制性条文规定。

主要内容:本课程对我国园林景观领域内现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城市绿化法规、风景名胜区法规、工程建设法规、合同法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法规、森林法规和公园管理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教材:阎婫《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李敏,周琳洁主编.《园林绿化建设法规与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李广述.《园林法规》.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编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执笔人: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