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
▲,▲。
(杜牧《赤壁》)(6)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悄. (qiǎo)然荣赝.(yīng)相形见绌.(chù)中流砥.(dǐ)柱B.斑斓.(lán)狩(shǒu)猎.前倨.(jù)后恭粗制烂.(làn)造C.斟酌.(zhuó)差.(chāi)使咬文嚼.(jué)字心无旁骛.(wù)D.庇荫.(yìn)羸.(léi)弱销.(xiāo)声匿迹满载.(zài)而归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逗留在高山的巍峨中,就会错过大海的浩瀚;逗留在草原的(A)中,就会错过森林的葱茏。
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就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坚定不移;▲▲,▲▲;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
永不逗留的(B)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一模

曲靖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 狡黠(xiá) 休憩(qì)广袤(mào)干涸(gù)B. 浸水(jìn) 忐忑(tâ) 给予(gěi) 埋怨(mái)C. 窸窣(shū) 肇事(shào) 哄笑(hōng) 勾当(gòu)D. 桑梓(zǐ)创伤(chuāng)栈道(zhàn)星宿(xì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3分)A.阔绰断章取意不求胜解化为无有B.旁鹜重蹈复辙吹毛求次一杯黄土C.拮据谈笑风声锲而不舍怒不可遏D.喑哑妄自菲薄无与伦比根深蒂固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勤学善思是学生学好功课的不二法门。
B.母亲就要出门打工了,弥留之际对我再三叮嘱。
C.对于中学生,我们不提倡见义勇为,但也反对袖手旁观。
D.人非圣贤,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吹毛求疵。
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4分)①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乐,它可以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们远离烦恼和忧愁。
②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心灵的慰藉,它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们认识善恶和美丑。
③通过阅读名著,我们虽然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又了解了人生的价值。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④因为能否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句①用词不当,“享乐”应改为:享受;句②语言重复累余,应删去“发自于内心的或心灵的”;句③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虽然”改为“既”:句④前后不一致,应改为:能否大量阅读名著,是能否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或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5.文学常识填空。
(3分)①.莫泊桑,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②.《水浒传》是一部一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作者是施耐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测试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迸.发(bâng)参差..(cēncī)憧.憬(chōng)干涸.(kǔ)B.濒.临(bīn)惆怅..(chóu chàng)剥.皮(bǒ)提.防(dī)C.狭隘.(ài)咀嚼..(jǔ juã)忏.悔(qiàn)恪.守(kâ)D.狡黠.(xiá)怂恿..(sǒng yǒng)炮.制(páo)惬.意(qiâ)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他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犯罪分子威武不屈....,拒不承认自己人室抢劫的罪行。
3.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B. 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 “你这是怎么啦?小雯。
”妈妈关切地问道。
D. 今年“春晚”推出的歌曲《好久没回家》旋律优美,温馨感人。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市政府严肃地处理了自来水厂擅自提价。
(将“严肃地”删除 )B.挫折不仅会消磨我们的意志,而且也能促使我们反思。
(把“不仅……而且……”换成“虽然……但……”)C.这种花最好栽在小花盆里较合适。
(把“最好”删去或把“较合适”删去。
)D.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将“提高”改为“增强”。
)5.古诗文默写。
(8分,(1)~(6)题必做,其中(7)(8)两题任选一题)(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

2013年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 1至12题,非选择题13至24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知识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纽.带(nǐu)苦心孤诣.(zhǐ) B.伫.立(chù)荆.棘(jīng) 翩.翩起舞(piān)C.捷径.(jìng)阿.谀(ā)水泄.不通(xiè) D.诅咒.(zhòu) 笨拙.(zhuō) 神采奕.奕(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辜负嘎然而止草长莺飞B.狼藉重峦叠嶂迫不及待C.真缔吹毛求疵左右逢圆D.意测如座针毡鳞次栉比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学善思是学生学好功课的不二法门....。
B.母亲就要出门打工了,弥留之际....对我再三叮嘱。
C.对于中学生,我们不提倡见义勇为,但也反对袖手旁观....。
D.人非圣贤,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吹毛求疵....。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删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D.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③《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分)⑤把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jiǎo xiá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②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许nì fán的。
”()③别以为这房间zá luàn wú zhānɡ,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④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得分一得分二得分三得分四总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桎梏.(gào )恣.睢(zì)宫阙.(què锲.而不舍(qiè)B.妖娆.(ráo)拮据.(jū)炽.烈(zhì)惟妙惟肖.(xiào)C.惬.意(qiè)踌.躇(chóu)巷.道(hàng)恃.才放旷(shì)D.尴.尬(gāng)亵.渎(xiè)禅.让(shàn)参差.不齐(ch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横亘销声匿迹不可明状擎天撼地宠然大物B.赘言络绎不绝孤陋寡闻销声匿迹张皇失措C.慷慨一泄千里无济于事斩钉截铁断章取义D.逻缉人情世故未雨绸缪鳞次栉比无精打采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性格急躁的人鲁莽但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
(2)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
(3)挫折反而让她们了意志,让她们变得坚强,(4)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了自己的诺言。
A. 决断考察消磨实现B.决断推敲磨炼履行C. 判断推敲磨炼实现D.判断考察消磨履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B.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不断进步。
C.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高中充满信心。
D.5月28日,武(汉)荆(门)高速公路顺利通车,比预计通车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销声匿迹....了。
D.在郴州市根雕艺术节展上,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
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11

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3.4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4)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6)▲,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7)▲,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8)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9)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
(用李白《行路难(一)》中原句回答)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2分)A.绯.红——腹诽.即.物起兴——既.往不咎B.亵渎.——案牍.恪.尽职守——格.格不入C.诘.责——集结.深恶.痛疾——好高骛.远D.慰藉.——狼藉.断壁残垣.——亘.古不变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黝黑无可置疑芒刺在背B.干瘪格物致志狂妄自大C.荣膺颔首低眉冥思暇想D.污秽莫衰一是怒不可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为人和善,与邻里相处和睦,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B.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热情接待。
C.宽敞而毫无遮拦的办公桌前,每个人都在众目睽睽....下不停地工作着。
D.作为记者,我不能对神父的证实吹毛求疵....,但是把地震比喻成对海地儿童迟来的报复显然是对上帝的诽谤。
某学校即将开展“且听书语,共品书香”的读书节活动。
以下是他们的活动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善。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利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晨会、班会等渠道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和发动,确保全校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共同投入建设文化校园的热潮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靖市2013年秋季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二)(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汲取(jí) 阴晦(huǐ) 徒跣(xiǎn) 孜孜不倦(zīzī)B、愕然(è) 滞碍(zhì) 缟素(gǎo) 咨诹善道(zōu)C、惘然(wǎng) 拮据(jū) 牡蛎(lì) 舴艋舟(zhà)D、发窘(jiǒng) 恣睢(zìsuì) 鸿鹄(hú) 一抔黄土(bēi)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3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名单)。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5.文学常识填空。
(4分)①.《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该书是我国清代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
②.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6.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4分)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30字以内)我的表述:第一次比赛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第二名名落孙山。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我的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7.综合实践活动(10分)你们班将要围绕校园热点话题举行了一次研讨会。
①请问研讨会之前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3分)答:我确定了话题,收集了资料,拟好了发言稿或发言提纲。
②你在研讨会上将要谈及哪些校园热点话题?(3分)答:教学改革、学生心理健康、勤俭节约、文明礼仪、课外活动等问题。
③研讨会上,老师阅读了一则材料,(4分)材料:语文班长、语文课代表、英语班长、体育班长……广州东山区某学校一个班中竟有九成学生都有大大小小的“官衔”。
该班班主任表示,希望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听了这则材料之后,你的看法是什么?理由又是什么?答:我赞成这种做法;理由:学生当“官”重在体验。
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为集体、他人服务的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群体协调能力。
(或)答:我不赞同这种做法,理由:通过“当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往往带有功利色彩,甚至会弱化、腐蚀责任感的反作用;易在校园形成推崇“官本位”的不良风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8.按要求完成下了练习。
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②.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④.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⑤.辛弃疾《破阵子》里,体现作者统一祖国愿望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范仲淹《渔家傲》里,描写边塞风光,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⑦.陈涉世家中,表现出陈胜年少时期即胸怀大志的语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思想的名言。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5分)【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①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②身.率益州之众亲自③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0.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水酒来迎接您呢!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1.“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是报先帝忠陛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是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对联中“一对”指的是隆中对。
(2分)12.两文提到的共同事件是三顾茅庐,政治蓝图是成霸业,兴汉室13.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
他的智慧在甲文中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据有荆益,联吴抗曹的政策方针,和成霸业兴汉室的政治蓝图,处处显示出其雄才大略。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4.作者驳斥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确立的论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分)15.作者反复承认论敌的论据“……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那他是采用什么方法驳斥敌方论点的?又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自己的论点的?(4分)答:作者采用的是驳论证的方法驳斥敌方论点的;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16.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请你为这两句话各举一个具体的事例。
(4分)答:古有海瑞公正廉明、为民请命;今有吴斌拼命停稳车,保乘客平安。
17.试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①.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答:“总”—夜郎自大,“只”—仰人鼻息,“一味”—顽固不化不能自拔,这些词语辛辣的讽刺了那些悲观论者的丑行丑态。
②.失掉了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答:“他信力”“他信力”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18.指出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①.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人答:前一个“中国人”指的是全部中国人;后一个“中国人”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
②.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
....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答:“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的是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20分)畏惧美丽我说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畏惧一朵美艳的鲜花。
我会站在它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一股比爱深较妒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宫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看到绝望才肯离去。
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
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
它召唤着你却不轻许你,谢绝了你却不惹恼你,它让你在它的光辉里沐浴,又让你染着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的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我会畏惧一双美丽的眼睛。
不管是同性的眼睛还是异性的眼睛,只要是用美丽注释的。
美丽的眼睛照耀着我。
那是一些令我即则怯离又悔、不即不离不甘心的眼睛。
在我贫瘠的记忆里,流失了那么多人的姓名,却存活着一双双美丽的眼睛。
它们或默默凝睇或顾盼流转,一律真真切切投在我温柔的心幕上——这时,也只有这时,我才有勇气与它们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