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B.核酸 C.脂类 D.蛋白质2.下列各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和衣原体B.衣藻和放线菌C.蓝细菌和支原体D.细菌和霉菌3.某蛋白质由n个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该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有,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A. ab﹣6b+18n B. ab﹣6bC.( b﹣a)×18D. ab﹣(b﹣n)×184.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A.C、H、O、N、P B.C、H、O、N C.C、H、O D.O、H、N5.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6.玉米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液泡C.中心体和核糖体D.内质网和液泡7.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是()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多种酶B.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C.光反应分解水生成[H],暗反应将CO2还原成葡萄糖并生成H2OD.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9.根据图示,指出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一段是()A.a﹣b B.a﹣c C.b﹣c D.b﹣d10.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D.糖类、蛋白质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稳定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12.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A.2、4、4 B.4、4、4 C.2、8、8 D.2、5、813.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D.产生波动14.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15.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 C.保护性D.流动性16.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A.细胞壁与原生质的伸缩性不同B.液泡的有无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细胞核的多少17.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18.对绿色开花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黄绿光 B.黄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橙光D.红光和蓝紫光19.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H]和ADP B.O2和ATP C.[H]和ATP D.O2和ADP20.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21.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沉着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率减慢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A.①③⑥⑧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22.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A.H2N﹣CH2﹣CH2﹣COOH B.C. D.23.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A.水B.钙盐 C.钠盐 D.尿素2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A.B.C.D.25.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有关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26.下列四种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的化学本质不同的是()A.核糖 B.纤维素C.糖原 D.性激素27.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28.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29.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A.3种B.4种C.5种D.6种30.下列物质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①性激素②胰岛素③淀粉④消化酶⑤纤维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二、填空题31.如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请在[]内写出结构的标号,在横线上写有关内容):(1)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2)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和[].(3)对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的酶多数在[]合成.(4)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是[].(5)控制细胞内外物质出入的结构是[].32.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H过程表示,I过程表示.(2)图中A代表,其生理功能主要是.(3)图中B来自于,它是通过叶片的结构排到大气中的.(4)图中C在叶绿体中形成的部位是上,其生物作用是.(5)图中D物质所含的能量最后贮存到(填图中的字母).(6)如果将一株在光下的植物,突然转移到黑暗的地方,则图中哪一种物质的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A.F B.D C.J D.G(7)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8)请写出图中E的结构简式.33.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状态的.(2)如果甲图代表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此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前者运输方式的特点是.(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性.(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减少有关.(5)如果乙图的细胞外表示的是水分子,则C称为.34.如图所示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请回答:(1)图A细胞处于何种生理状态?.(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3)如图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4)假设将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图所示的从→→.(5)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2015-2016学年某某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B.核酸 C.脂类 D.蛋白质【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细胞内各类化合物及含量:化合物质量分数/%水占85~90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无机盐占1~1.5糖类和核酸占1~1.5【解答】解: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和蛋白质等在细胞中的含量,对于该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要理解正是因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着所以才导致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2.下列各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和衣原体B.衣藻和放线菌C.蓝细菌和支原体D.细菌和霉菌【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解答】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细胞生物,A错误;B、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B错误;C、蓝细菌和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D、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生物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在识记过程中能够区分带“菌”的生物,细菌中一般均有“杆菌”、“球菌”、“弧菌”等字样;注意要和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霉菌进行区分识记.3.某蛋白质由n个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该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有,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A. ab﹣6b+18n B. ab﹣6bC.( b﹣a)×18D. ab﹣(b﹣n)×18【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个氨基酸,则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为﹣n个;又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所以一个由n条肽链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8(﹣n).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脱水缩合相关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A.C、H、O、N、P B.C、H、O、N C.C、H、O D.O、H、N【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糖类是由C、H、O元素组成.(2)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3)脂质是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4)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解答】解:糖类是由C、H、O元素组成;脂肪是由C、H、O元素构成;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所以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对于四种物质的元素组成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5.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本题是对染色体和染色质概念的考查,回忆染色体与染色质的组成和转化关系,然后进行解答.【解答】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某某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不分裂的细胞或分裂间期、后期的细胞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因此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结合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染色体与染色质是解题的关键.6.玉米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液泡C.中心体和核糖体D.内质网和液泡【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中(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他色素基本都在液泡(花青素等).【解答】解:玉米叶肉细胞中色素主要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所以B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色素分布,细胞内的色素主要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7.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是()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解答】解: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不同生物体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多种酶B.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C.光反应分解水生成[H],暗反应将CO2还原成葡萄糖并生成H2OD.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解答】解:A、光反应需要光,也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多种酶,A错误;B、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薄膜上,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B正确;C、光反应分解水生成[H],暗反应将CO2还原成葡萄糖并生成H2O,C正确;D、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要注意,光反应离不开光,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光反应需要暗反应提供的ADP和Pi,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两者相互依存,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9.根据图示,指出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一段是()A.a﹣b B.a﹣c C.b﹣c D.b﹣d【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解答】解: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进入分裂间期,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应是分裂间期+分裂期,且不能颠倒,题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线段是bc+cd,即b~d.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形分析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D.糖类、蛋白质【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解答】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B、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B正确;C、由B项分析可知,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是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概功能,对于糖类、脂肪、蛋白质功能的区别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稳定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而细胞内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是酶,细胞膜没有此项功能.【解答】解: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故A错误;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可以将抗体分泌到细胞外,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故B错误;C、细胞膜存在于细胞的最外边,作为系统的边界,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对生命的起源起重要作用,故C错误;D、酶能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但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理解细胞膜功能的内涵.12.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A.2、4、4 B.4、4、4 C.2、8、8 D.2、5、8【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解答】解:人体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核糖和脱氧核糖2种五碳糖;含有A、T、U、G、C五种碱基;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3.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D.产生波动【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结合水在细胞中含量较低,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休眠的种子、越冬的植物生活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体内结合水的含量相对增多,是植物的抗逆性增强.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也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作用.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解答】解:A、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植物体的抗逆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A 正确;B、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植物新陈代谢增强,B错误;C、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无变化,植物的代谢维持原来状态,C错误;D、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产生波动,植物新陈代谢波动,维持植物体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中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专题】鉴定类实验;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解答】解:A、马铃薯块茎中所含糖类主要是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检测蛋白质实验、检测脂肪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5.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 C.保护性D.流动性【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A错误;B、病菌不能通过细胞膜结构,白细胞吞噬病菌属于胞吞,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C、保护性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不是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结构基础,C错误;D、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类似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但学生容易审题不清.16.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A.细胞壁与原生质的伸缩性不同B.液泡的有无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细胞核的多少【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质壁分离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产生浓度差.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解答】解:A、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就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A正确;B、液泡内的细胞液是产生浓度差的原因,B正确;C、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就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故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C正确;D、细胞核的多少与质壁分离无关,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导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和外因;识记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明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17.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三中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4分)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C.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D.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4分)对于一个做单向匀减速运动的物体,在静止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来越小,位移也越来越小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C.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D.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3.(4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4.(4分)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5.(4分)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m 时的速度为()A.8 m/s B.12 m/s C.10 m/s D.14 m/s6.(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A.B.C.D.7.(4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A.1:1 B.3:4 C.3:1 D.4:38.(4分)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m/s与2m/s2B.0与4m/s2C.4m/s与4m/s2D.4m/s与09.(4分)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置x3D.在T2~T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10.(4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匀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在地面上任何地点g值都相同二.实验题(共15分)11.(1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 B=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m/s;(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做运动.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2.(9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13.(6分)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s和后2s位移分别为S AB=8m,S BC=12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m/s2,质点经B点的速度为m/s.14.(3分)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2s末速度为4m/s,在第6s末速度为8m/s,则质点在第4s末的速度为m/s.四.计算题(15、16题各8分,17题11分,共27分)15.(8分)以36km/h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的加速度等于0.2m/s2,经过30s 到达坡底,求坡路的长度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16.(8分)从静止于20m高空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一物体,若g取10m/s2.求①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②物体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17.(11分)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上升,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速度达到4m/s,然后匀速上升2s,最后3s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求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4分)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C.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D.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结合位移公式判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解答:解: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错误,C错误,D 正确.B、根据x=知,位移随时间不是均匀变化.故B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2.(4分)对于一个做单向匀减速运动的物体,在静止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来越小,位移也越来越小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C.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D.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物体做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解答:解:物体做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v=v0﹣at,位移:,物体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位移随时间是越来越大.A、速度越来越小,位移也越来越小,故A错在位移仍然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小;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故B正确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而不是越来越小,故C错误;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而不是越来越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正确认识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位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3.(4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仅受重力,从静止开始运动.解答:解:A、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从静止开始运动,故C正确.D、当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即仅受重力,从静止开始运动.4.(4分)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A、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即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为负,大小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由图线形状直接读出物体速度的变化,关键要抓住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5.(4分)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m 时的速度为()A.8 m/s B.12 m/s C.10 m/s D.14 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末速度.解答:解: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8m/s,位移为18m,加速度为1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2﹣v02=2ax解得:v===10m/s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汽车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问题.6.(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将列车作出参考系,研究路标相对于列车的运动;对前后两段由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列出方程,联立即可求出列车中点经过路标时的速度.解答:解:设列车的长度为2x,以列车为参考系,则路标相对于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路标从起点到中点时有:v2﹣v12=2ax从中点到列车尾部时有:v22﹣v2=2ax联立解得:v=.故选:B.点评:本结果可以作为结论使用,即物体在位移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同时本题注意灵活选取研究对象.7.(4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A.1:1 B.3:4 C.3:1 D.4: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分别求出汽车刹车后2s内和6s内的位移再相比即可.解答: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的加速度a=﹣5m/s2可知,汽车刹车后的停车时间为:t=,所以汽车刹车后2s内的位移: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实为停车4s内的位移,即所以故选:B.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陷阱是不能直接套公式求位移,要注意汽车的停车时间.8.(4分)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m/s与2m/s2B.0与4m/s2C.4m/s与4m/s2D.4m/s与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式s=4t+2t 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进行比对,即可得到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解答:解: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式s=4t+2t 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进行对照得知质点的初速度v0=4m/s,加速度a=4m/s2.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对比的方法求解初速度和加速度,也可以根据数学知识求导数得到.9.(4分)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置x3D.在T2~T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s﹣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故在运动时兔子的速度大于乌龟的速度,但兔子从t1时刻开始运动,而乌龟从t=0时刻开始运动,且乌龟持续运动而兔子只在t1~t2,t4~t5运动.s﹣t图象的纵坐标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解答:解:A、由图可知,兔子和乌龟都是x=0处出发,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故A正确.B、由于s﹣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乌龟的s﹣t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兔子在t4时刻后奋力追赶,由于s﹣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故兔子的速度大于乌龟的速度,但由于运动的时间过短,故在t5时刻当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还没有到达终点,故C 错误.D、s﹣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在T2~T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慢.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点是选项C,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10.(4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匀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在地面上任何地点g值都相同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第ns内的位移等于前ns内位移减去前(n﹣1)s内位移;自由落体运动遵循速度公式v=gt,位移公式h=gt2.利用以上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仅受重力的情况下由静止开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下落的加速度a=g,故A错误.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前1s内的位移h1=gt2=5m,故物体在前1s内的位移H1=h1=5m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h2=gt22=20m,故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H2=h2﹣h1=15m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h3=gt32=45m故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H3=h3﹣h2=25m所以H1:H2:H3=5:15:30=1:3:5,故B错误.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v1=gt1=10m/s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v2=gt2=20m/s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v3=gt3=30m/s所以v1:v2:v3=1:2:3,故C正确.D、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自由落体运动遵循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二.实验题(共15分)11.(1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 B=0.25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0.45m/s;(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CE间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2)利用描点法可以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象特点可以判断小车的运动形式.解答:解:(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 B===0.25 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v CE===0.45 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出各点速度为:v C==0.35m/sv D==0.45m/sv E==0.55m/s描点作v﹣t图象如右图所示(3)根据(2)可知v﹣t图象为一倾斜直线,因此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0.25;0.45;(2)见上图;(3)匀加速直线运动.点评:注意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其加速度,并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2.(9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关系式为:v=v0+at,位移时间关系式为:速度位移关系式为:故答案为:v=v0+at,,.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记住常用的速度时间关系公式、位移时间关系、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同时还要记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它们是整个运动学的基础公式.13.(6分)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s和后2s位移分别为S AB=8m,S BC=12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1m/s2,质点经B点的速度为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aT2求加速度,再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求解B点的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aT2,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又B点时AC的时间中点,故有故答案为:1,5.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掌握规律和推论后不难.14.(3分)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2s末速度为4m/s,在第6s末速度为8m/s,则质点在第4s末的速度为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求解第4s末的速度.解答:解:第4s末时2﹣6s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所以第4s末的速度.故答案为:6.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不难.四.计算题(15、16题各8分,17题11分,共27分)15.(8分)以36km/h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的加速度等于0.2m/s2,经过30s 到达坡底,求坡路的长度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at2和速度时间公式v=v0+at即可求解.解答:解:汽车初速度v0=36km/h=10m/s根据位移公式,得x=at2=10×m=390m;根据速度公式,得v=v0+at=10+0.2×30m/s=16m/s.答:坡路的长度390m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16m/s.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及速度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6.(8分)从静止于20m高空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一物体,若g取10m/s2.求①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②物体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下落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落地的速度.解答:解:①由得②物体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v=gt=10×2m/s=20m/s.答:①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2s.②物体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0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17.(11分)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上升,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速度达到4m/s,然后匀速上升2s,最后3s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求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要求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需要求出升降机分别在加速阶段、匀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分别通过的位移,由于知道升降机运动的最大速度所以根据=可以求出升降机在加速和减速阶段上升的高度,从而求出这个过程上升的高度.解答:解:在升降机加速上升阶段升降机的平均速度=,则在该阶段升降机上升的高度h1=t1=t1==8m在升降机匀速上升阶段升降机上升的高度h2=vt2=8 m在匀减速至停止阶段升降机的平均速度=,则升降机在减速阶段上升的高度h3=t3=t3==6 m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8+8+6=22 m故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为22m.点评:利用x=t求位移是一种比较简洁的方法,最大优点是运算量小,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练习使用.。
2014-2015学年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阅读理解(题型注释)A shopping center is a place where many different shops and stores are collected under one roof. You can buy everything there and there are also banks, restaurants and, sometimes, a post office.There are other pla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are called five-and –ten-cent stores because they used to sell things for 5 to 10 cents. Today they sell almost anything and some of the things cost several dollars. Supermarkets are found in all the cities. They sell food and many other goods. You walk around the supermarket, choose the things you want, put them into a special basket prepared by the store and pay for them all together at the door. Supermarkets often stay open later than other stores.Stores are usually open every day of the week except on Sunday. Some close on Saturdays in July and August.1、The shops and stores in a shopping center are .A .in the same buildingB .on the top of a big roof试卷第2页,共11页C .close to your houseD .near banks and restaurants 2、A five-and-ten-cent store usually sells . A .expensive things B .small and cheap things C .things worth many dollars D .everything you need in the house3、________have baskets ready for people to carry the things they are going to buy. A .Shopping centers B .Fine stores in America C .Five-and-ten-cent stores D .Supermarkets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 A .What a shopping Center is ? B .Why people like supermarkets ? C .Three types of places for shopping. D .Old and new stores.For thousands of years ,we have looked for ways to measure time. Early humans found that the regular movements of the sun ,the earth ,the moon ,and the stars made good ways to measure time. The rising and setting of the sun were used to distinguish (辨别) day from night. But ,eventually ,people needed to tell time more accurately ,or exactly. So ,by using the sun’s position in the sky ,they divided the day into dawn ,morning ,midday and evening. Then it was noted that the sun cast a changing shadow as it moved across the sky. Time could be told more accurately by setting up a stick and mark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sun’s shadow. It was the ancient Greeks who divided each position of this ―sundial(日晷)‖ into h ours. But the sun doesn’t always shine. So ,for the past 6,000 years ,many other ways of keeping time have been tried. Slow-burning candles were divided into hours ,and the hourglass was invented. When all the sand in the top of an hourglass has shifted to the bottom ,an hour has passed. Later ,the pendulum(摆钟),with its regular back-and-forth movement of weights ,was used to move the hands on a clock. Pendulums are still used in grandfather clocks.Today ,even more accurate clocks are in use ,such as battery-operated quartz clocks (石英钟),digital clocks ,and clocks run by electrical tuning forks and tiny atoms. These atomicclocks are the most accurate clocks ever invented. The exact time can be kept to within 1 second a century.5、Humans in the old days used ________ to tell day from night.A.the rising and setting of the sunB.battery-operated quartz clocksC.atomic clocksD.digital clocks6、A sundial works by ________.A.tracking the movement of the stars around the sunB.marking a shadow cast by the moving sunC.burning candles in the sunlightD.watching the stars7、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 used in the past to measure time?A.An hourglass. B.A sundial. C.Digital clocks. D.A pendulum.8、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ys of measuring time is ordered from the least accurate to the most accurate?A.Sundial,pendulum,sun.B.Atomic clock,quartz clock,sundial.C.Sun,pendulum,atomic clock.D.Digital clock,hourglass,slow-burning candles.Mrs. Blake teaches English in a large school in the inner area of a big city on the west coast. Even since she was a young girl, she has wanted to become a teacher. She has taught eight years now and hasn’t changed her mind.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went on to college. Four years later, she r eceived her bachelor’s degree (BA) in English and her teaching certificate. Then she went to teach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 of her state. In the summers, Mrs. Blake takes more classes; she hopes to get a master’s degree (MA). With an MA, she will receive a higher salary and if possible, she hopes to get a doctor’s degree as well. The school day at Mrs. Blake’s high school, like that in many high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divided into one hour each. Mrs. Blake must teach five of these periods. During her free period, which for her is from 2 to 3 P.M, Mrs. Blake must meet with parents, make our examinations, check assignments at all, Mrs.Blake works continuously from the time she arrives at school in the morning till the time she试卷第4页,共11页leaves for home late in the afternoon.9、How long is it since Mrs. Blak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A .four yearsB .eight yearsC .twenty yearsD .twelve years 10、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degrees a person can receive after going to university?A .a bachelor’s degree – a master’s degree – a doctor’s degreeB .a doctor’s degree – a bachelor’s degree – a master’s degreeC .a master’s degree – a bachelor’s degree – a doctor’s degreeD .a bachelor’s degree – a doctor’s d egree – a master’s degree 11、How many degrees has Mrs. Blake achieved so far? A .four B .two C .three D .one 12、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not true?A .Mrs. Blake has turned her wish of becoming a teacher into reality.B .Mrs. Blake teaches in the inner area of big city on the east of the United States.C .Mrs. Blake is still studying in her holidays in order to get higher degrees.D .The working hours in the school where Mrs. Blake work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many other high schools in the states.Hundreds of years ago, news was carried from place to place by people on foot or by horse. It took days, weeks and sometimes months for people to receive news. Now it is possible to send words and pictures around the world in seconds. Billions of people learn about news stories of their own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every day, either by watching TV or reading newspapers.Newspaper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day life since the 18th century. Many countries have hundreds of different newspapers. How do newspaper editors decide which news stories to print? Why do they print some stories and not others? What makes a good newspaper story?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report news stories. TV stations can report news much faster than newspapers. Yet, newspapers give more about the same story. They may also look at the story in another way, or they may print completely different stories from those on TV. Secondly, a news story has to be interesting and unusual. People don ’t want to read stories about everyday life. As a result, many stories are about some kind of danger and seem to be―bad‖ news. For example, newspapers never print stories about planes landing safely; instead they print stories about plane accidents.Another factor(因素)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n many news stories.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news in foreign countries, but more prefer to read stories about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in their own country. So the stories on the front page in Chinese newspapers are usually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in British, French and American newspapers.1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do people learn about news stories in the world now? A .They carry news stories and tell others from place to place on foot or by horse. B .They tell each other what they have seen with their eyes. C .They watch TV or read newspapers. D .They listen to the radio every day.14、 To make a good newspaper story, how many factors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A .Two. B .Three. C .Five. D .Six.1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you most possibly watch on TV? A .You often play football with your friends after school. B .Your teacher has got a cold.C .A tiger in the city zoo has run out and hasn’t b een caught.D .The bike in front of your house is lost.二、完形填空(题型注释)完形填空Bill White’s father is a lawyer. In his ________ time, he likes to get out in the country and take some ________ of animals.For a long time, Bill had wanted to go with his father on one of his ________. But his father didn’t take Bill along with him ________he was fifteen.He and Bill drove to the farm which ________ to his uncle in the afternoon. They ________ the night there, so that they could ________ out early the next morning. Uncle Steve and his son Larry, who was sixteen, were going to go out with them.It was still dark when Bill heard the alarm ________ the next morning. He wondered why it was running so early. He couldn’t remember ________ he was. He turned试卷第6页,共11页over ________and looked at the clock. It was 5 o’clock. Then he ________ that he was at the ________ and that he was going out to take pictures with his father. He jumped out of bed and got ________ quickly.He ran downstairs. The others were already in the ________ . Uncle Steve was cooking bacon and eggs. There was a pot of coffee on the stove. It ________ good.They ate breakfast quickly. They didn’t talk ________ , because they didn’t want to ________ up the other people in the house. They filled a thermos bottle ________ hot coffee and took some sandwiches ________ Aunt Grace, Uncle Steve’s wife, had made for them. They gathered their camera ________ and started out.16、A .busy B .spare C .enough D .limited 17、A .foods B .drawings C .paintings D .pictures 18、A .trips B .buses C .holidays D .mountains 19、A .after B .when C .until D .unless 20、A .led B .stuck C .got D .belonged 21、A .cost B .spent C .slept D .took 22、A .start B .begin C .walk D .step 23、A .telephone B .machine C .bell D .clock 24、A .where B .how C .who D .what25、A .quickly B .sleepily C .quietly D .suddenly 26、A .imagined B .pronounced C .forgot D .remembered 27、A .mountain B .town C .farm D .station 28、A .dressed B .ordered C .eaten D .prepared29、A .bathroom B .kitchen C .dining-room D .sitting-room 30、A .seemed B .felt C .tasted D .smelled 31、A .many B .soundly C .much D .highly 32、A .wake B .go C .put D .come 33、A .of B .with C .in D .by 34、A .that B .what C .after D .before35、A .cover B .supply C .operator D .equipment三、单项选择(题型注释)36、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speak English large, a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native speakers.A.are; are B.is; are C.is; is D.are; is37、Visitors not to touch the exhibits.A.will request B.requestC.are requested D.are requesting38、How did the accident ?A.come out B.come alongC.come about D.come across39、A new cinema _____ here. They hope to finish it next month.A.will be built B.is being builtC.has been built D.is built40、People in America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the British do.A.which B.what C.like D.as41、We have no them out.A.difficult in working B.difficulty with workingC.difficulty working D.difficulty to work42、Is this the factory _____ a lot of students visited yesterday?A.which B.the one C.who D.Whom43、Study hard, and you will ______ to Beijing University.A.admit B.be admitedC.be admitted D.be admitting44、I don’t think she is a nice woman; I am _____ her empty talk.A.grateful for B.tired ofC.crazy about D.concerned about试卷第8页,共11页45、He saw quite a few kites in the air.A .flewB .flownC .flyingD .Flight46、—It’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 ?— Yes, it’s _____ that I’d like to take a walk.A .so nice weatherB .such a nice weatherC .so nice a weatherD .such nice weather47、—How's the young man? — .A .He's twentyB .He's much betterC .He's a doctorD .He's David48、—Hello! Is Mr. John in the office?—Yes. But I’m sorry. He is busy _____ and can’t speak to you.A .at onceB .at presentC .at the endD .at first49、The driver _____ the traffic lights and nearly caused a traffic accident. A .ignored B .checked C .disliked D .obeyed50、— It’s getting late. I'm afraid I must be going now. —OK. ________.A .Take it easyB .Go slowlyC .Stay longerD .See you第II卷(非选择题)四、短文改错(题型注释)51、短文改错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
2014-201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2014-2015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4、5、10、11为多选,其余为单选,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2.(4分)利用惯性可解释的现象为()A.溜冰者借助冰鞋与冰面的摩擦加速滑动B.汽车刹车后静止C.汽车快速转弯时,乘客倒向外侧D.小球在空中加速下滑3.(4分)小球从离地面高为2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m后又落到地面上停下,规定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A.3m,2m B.﹣3m,﹣2m C.3m,﹣2m D.﹣3m,2m4.(4分)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D.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量5.(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不管物体匀速运动时,还是变速运动时,都存在惯性C.只有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才叫静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可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6.(4分)关于力学单位制①在有关力学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②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都可以用基本单位来表达③在计算时只要各物理量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代入,其结果必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所以计算过程不要带单位④牛顿、米/秒也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4分)关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马拉车不论动或不动,马拉车的力总等于车拉马的力D.马拉车不动或匀速运动时,才有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8.(4分)一个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现在把该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恒力减小到原来的,那么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 a B. a C. a D.a9.(4分)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A.B.C.D.10.(4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B.0﹣5 s内的位移为10 m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l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11.(4分)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某时刻的速度是12m/s,经过5s后,速度的可能值为()A.2m/s B.22m/s C.0 D.20m/s12.(4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A.100m/s B.140m/s C.200m/s D.2000m/s13.(4分)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N不变,f不变14.(4分)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它对竖直悬绳拉力的大小或等于它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大小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重心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15.(4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M、N两方形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相互之间一定没有弹力作用的是()A.B.C. D.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6分)16.(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3)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三.计算题(17、18题各12分,19题10分,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2分)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10kg,物体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4,在6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g=10m/s2)(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画出受力分析图)(2)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3)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根据运动学公式,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18.(12分)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1.19.(10分)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如图所示.求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4-2015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4、5、10、11为多选,其余为单选,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解答】解:A.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故大的物体也可以作为质点,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故A错误;B.小的物体有时却不能当作质点,原子核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B错误;C.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英语期末试题第I卷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t’s getting late. I'm afraid I must be going now。
—OK. _________。
A. Take it easyB. Go slowly C。
Stay longer D。
See you 2。
The driver _____ the traffic lights and nearly caused a traffic accident. A。
ignored B. checked C。
disliked D。
obeyed3. -Hello!Is Mr. John in the office?—Yes。
But I’m sorry。
He is busy _____ and can’t speak to you。
A。
at once B。
at present C. at the end D. at first 4. —How's the young man?—。
A。
He’s twenty B。
He's much betterC. He's a doctor D。
He’s David5。
—It’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 ?— Yes,it’s _____ that I'd like to take a walk.A. so nice weatherB. such a nice weatherC。
so nice a weather D. such nice weather6。
He saw quite a few kites in the air.A. flewB. flownC. flying D。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 35。
5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n:55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
加热时,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
钠的熔点很高2、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 NaCl溶液B、75 mL 2 mol/L CaCl2溶液C、150 mL 2 mol/L KCl溶液D、75 mL 1 mol/L AlCl3溶液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 Mg2+ + 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D、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 H2CO3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A。
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B。
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
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D。
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稀硫酸A.①②⑤ B.①②C.③④⑤D.④⑤6、.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7、下列关于二氧化硫和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和氯气相同的性质(氧化漂白性)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它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C、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和氯气的尾气D、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红色逐渐褪去,给试管加热溶液又变红色8、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9、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10、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1.下列不属于硅酸盐产品的是()A.陶瓷B.水泥C.玻璃D.光导纤维1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B、1 L 1 mol / L的氯化钙溶液中,Cl-的浓度为2 mol / LC、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标准状况下11。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_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已知集合S={x|x≤﹣1或x≥2},P={x|a≤x≤a+3},若S∪P=R,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A.{a|a≤0} B.{a|0≤a≤1}C.{a|a=1} D.{a|a=﹣1}2.设函数f(x)=则f(f(2))=()A.0 B.C.1 D.2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4.函数的定义域为()A.{x|x≥﹣1} B.{x|x≠2} C.[﹣1,2)∪(2,+∞)D.(﹣1,2)5.直线3x+2y+6=0和2x+5y﹣7=0的交点坐标为()A.(﹣4,﹣3)B.(4,3)C.(﹣4,3)D.(3,4)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A.πB.2πC.3πD.4π7.已知点(3,M)到直线x+y﹣4=0的距离等于1,则m等于()A.B.﹣C.﹣D.或﹣8.已知,则a、b、c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a>c C.a>c>b D.b>c>a9.已知过点(﹣1,3),(2,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则a的值为()A.6 B.4 C.2 D.010.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8:27 B.2:3 C.4:9 D.2:911.三次函数f(x)=x3﹣3x+1的零点个数为()A.0 B.1 C.2 D.312.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那么当x<0时,f(x)=()A.﹣B. 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3.幂函数y=f(x)的图象过点(2,),则f(x)的解析式为.14.2log510+log50.25= .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若E是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等于16.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AC⊥BD②AC=BD③AC∥截面PQMN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7.已知集合A=(2,4),B=(a,3a)(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8.已知直线l过点A(﹣3,4)(1)若l与直线y=﹣2x+5平行,求其一般式方程;(2)若l与直线y=﹣2x+5垂直,求其一般式方程;(3)若l与两个坐标轴的截距之和等于12,求其一般式方程.19.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6,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1)求该圆台母线的长;(2)求该圆台的体积.20.已知f(x)=,若f(a﹣2)+f(a)>0,求a的取值范围.21.某商品在近30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P(元)与时间t(天)的函数是:P=该商品的日销售量Q(件)与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是:Q=﹣t+40(0<t≤30,t∈N*),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金额的最大值.22.如图所示,M、N、K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CD,C1D1的中点.求证:(1)AN∥平面A1MK;(2)MK⊥平面A1B1C.2015-2016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二中高一(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已知集合S={x|x≤﹣1或x≥2},P={x|a≤x≤a+3},若S∪P=R,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A.{a|a≤0} B.{a|0≤a≤1}C.{a|a=1} D.{a|a=﹣1}【考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专题】数形结合;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集合.【分析】由题意可得:,解得a即可得出.【解答】解:∵集合S={x|x≤﹣1或x≥2},P={x|a≤x≤a+3},S∪P=R,∴,解得a=﹣1.∴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a|a=﹣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运算性质、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设函数f(x)=则f(f(2))=()A.0 B.C.1 D.2【考点】函数的值.【专题】函数思想;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表达式代入即可.【解答】解:∵f(2)=,f()=2×﹣1=1﹣1=0,∴f(f(2))=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的计算,根据分段函数的表达式利用代入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利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可排除A;利用面面平行的位置关系与点到平面的距离关系可排除B;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判断C正确;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排除D.【解答】解: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或异面,故A错误;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故B错误;C、设平面α∩β=a,l∥α,l∥β,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平面α内存在直线b∥l,在平面β内存在直线c∥l,所以由平行公理知b∥c,从而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明b∥β,进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得b∥a,从而l∥a,故C正确;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线面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面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空间想象能力,属基础题.4.函数的定义域为()A.{x|x≥﹣1} B.{x|x≠2} C.[﹣1,2)∪(2,+∞)D.(﹣1,2)【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专题】对应思想;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f(x)的解析式,列出方程组,求出解集即可.【解答】解:∵函数,∴,解得x≥﹣1或x≠2,∴f(x)的定义域为[﹣1,2)∪(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求定义域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5.直线3x+2y+6=0和2x+5y﹣7=0的交点坐标为()A.(﹣4,﹣3)B.(4,3)C.(﹣4,3)D.(3,4)【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分析】直接联立两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考查了方程组的解法,是基础题.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A.πB.2πC.3πD.4π【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立体几何.【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代入圆锥侧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2,故底面半径为1,圆锥的母线长为2,故圆锥的侧面积S=πrl=2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根据已知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7.已知点(3,M)到直线x+y﹣4=0的距离等于1,则m等于()A.B.﹣C.﹣D.或﹣【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专题】直线与圆.【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点(3,m)到直线x+y﹣4=0的距离等于1,∴=1,解得m=或﹣.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8.已知,则a、b、c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a>c C.a>c>b D.b>c>a【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解:∵利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可得:log>=1>0.20.5>0>lg0.4,∴a>b>c.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属于基础题.9.已知过点(﹣1,3),(2,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则a的值为()A.6 B.4 C.2 D.0【考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专题】方程思想;定义法;直线与圆.【分析】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斜率,再利用两点的坐标求出斜率,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解答】解:过点(﹣1,3),(2,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的斜率为k=tan45°=1,即=1;解得a=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斜率的计算问题,是基础题目.10.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8:27 B.2:3 C.4:9 D.2:9【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计算题.【分析】据体积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求出两个球的半径的比,表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根据体积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表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知两球的半径比为2:3,从而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4:9.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相似比的知识,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11.三次函数f(x)=x3﹣3x+1的零点个数为()A.0 B.1 C.2 D.3【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求导f′(x)=3x2﹣3=3(x+1)(x﹣1),从而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结合零点的判定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f(x)=x3﹣3x+1,∴f′(x)=3x2﹣3=3(x+1)(x﹣1),∴f(x)在(﹣∞,﹣1),(1,+∞)上是增函数,在(﹣1,1)上是减函数;而f(﹣1)=﹣1+3+1=3>0,f(1)=1﹣3+1=﹣1<0,故f(x)在(﹣∞,﹣1),(1,+∞),(﹣1,1)上各有一个零点,故三次函数f(x)=x3﹣3x+1的零点个数为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综合应用及函数的零点的判定定理的应用.12.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那么当x<0时,f(x)=()A.﹣B. C.﹣D.【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专题】转化思想;转化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若x<0,则﹣x>0,∵当x>0时,f(x)=,∴当﹣x>0时,f(﹣x)=,∵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f(x),则f(x)=﹣,x<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利用转化法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3.幂函数y=f(x)的图象过点(2,),则f(x)的解析式为.【考点】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设幂函数y=f(x)=x a,从而解得a.【解答】解:设y=f(x)=x a,则2a=,故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幂函数的性质应用,属于基础题.14.2log510+log50.25= 2 .【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对数运算法则nlog a b=log a b n和log a M+log a N=log a(MN)进行求解可直接得到答案.【解答】解:∵2log510+log50.25=log5100+log50.25=log525=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对对数运算法则的熟练程度,属于基础题.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若E是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等于90°【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向量法;空间角.【分析】以A为原点,AB为x轴,AD为y轴,AA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解答】解:以A为原点,AB为x轴,AD为y轴,AA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则A1(0,0,2),B(2,0,0),C1(2,2,2),E(0,1,0),=(2,0,﹣2),=(﹣2,﹣1,﹣2),设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为θ,则cosθ===0,∴θ=90°.∴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等于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16.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③④.(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AC⊥BD②AC=BD③AC∥截面PQMN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即可得出.【解答】解:在四面体ABCD中,∵截面PQMN是正方形,∴PQ∥MN,PQ⊄平面ACD,MN⊂平面ACD,∴PQ∥平面ACD.∵平面ACB∩平面ACD=AC,∴PQ∥AC,可得AC∥平面PQMN.同理可得BD∥平面PQMN,BD∥PN.∵PN⊥PQ,∴AC⊥BD.由BD∥PN,∴∠MPN是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且为45°.由上面可知:BD∥PN,PQ∥AC.∴,,而AN≠DN,PN=MN,∴BD≠AC.综上可知:①③④都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7.已知集合A=(2,4),B=(a,3a)(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交集及其运算;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专题】对应思想;定义法;集合.【分析】(1)根据A⊆B时,满足,求出a的取值范围;(2)根据A∩B≠∅时,满足2<a<4或2<3a<4,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集合A=(2,4),B=(a,3a);(1)当A⊆B时,应满足,解得≤a≤2,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2)当A∩B≠∅时,应满足2<a<4或2<3a<4,解得2<a<4或<a<,即<a<4;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4.【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18.已知直线l过点A(﹣3,4)(1)若l与直线y=﹣2x+5平行,求其一般式方程;(2)若l与直线y=﹣2x+5垂直,求其一般式方程;(3)若l与两个坐标轴的截距之和等于12,求其一般式方程.【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专题】转化思想;直线与圆.【分析】(1)设直线l的方程为:y=﹣2x+m,把点A(﹣3,4)代入解得m即可得出.(2)设直线l的方程为:y=x+n,把点A(﹣3,4)代入解得n即可得出.(3)设直线l的方程为: =1,把点A(﹣3,4)代入可得+=1,与a+b=12联立解得a,b即可.【解答】解:(1)设直线l的方程为:y=﹣2x+m,把点A(﹣3,4)代入可得:4=﹣2×(﹣3)+m,解得m=﹣2,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2x+y+2=0.(2)设直线l的方程为:y=x+n,把点A(﹣3,4)代入可得:4=×(﹣3)+n,解得n=,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x﹣2y+11=0.(3)设直线l的方程为: =1,把点A(﹣3,4)代入可得+=1,与a+b=12联立解得:,或.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x+3y﹣9=0或4x﹣y+16=0.【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直线的截距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6,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1)求该圆台母线的长;(2)求该圆台的体积.【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求出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下底面面积,写出侧面积表达式,利用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出圆台的母线长;(2)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圆台的高h,根据圆台的体积公式求出它的体积即可.【解答】解:(1)设圆台的母线为l,则由题意得π(2+6)l=π•22+π•62,∴8πl=40π,l=5.∴该圆台的母线长为5;(2)设圆台的高为h,由勾股定理可得,∴圆台的体积 V=π×(22+62+2×6)×3=52π.【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考查计算能力,运算要细心.20.已知f(x)=,若f(a﹣2)+f(a)>0,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先根据分段函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再根据单调性去掉“f”,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且为奇函数.而f(a﹣2)+f(a)>0,则a﹣2>﹣a,解得a>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题的关键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21.某商品在近30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P(元)与时间t(天)的函数是:P=该商品的日销售量Q(件)与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是:Q=﹣t+40(0<t≤30,t∈N*),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金额的最大值.【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先设日销售金额为y元,根据y=P•Q写出函数y的解析式,再分类讨论:当0<t <25,t∈N+时,和当25≤t≤30,t∈N+时,分别求出各段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后综合得出这种商品日销售额的最大值即可.【解答】解:设日销售金额为y元,则y=P•Qy=当0<t<25,t∈N+时,y=﹣t2+20t+800=﹣(t﹣10)2+900,∴t=10时,y max=900元.当25≤t≤30,t∈N+时,y=t2﹣140t+4000=(t﹣70)2﹣900,∴t=25时,y max=1125元.综上所述,这种商品日销售额的最大值为1125元.【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分段函数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首要步骤:阅读理解,认真审题.本题的函数模型为分段函数,求分段函数的最值,应先求出函数在各部分的最值,然后取各部分的最值的最大值为整个函数的最大值,取各部分的最小者为整个函数的最小值.22.如图所示,M、N、K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CD,C1D1的中点.求证:(1)AN∥平面A1MK;(2)MK⊥平面A1B1C.【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证明题;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要证明AN∥平面A1MK,只需证明AN平行于平面A1MK内的一条直线,容易证明AN∥A1K,从而得证;(2),要证明平面A1B1C⊥MK,只需证明BC1⊥平面A1B1C,BC1∥MK即可,从而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证明:(1)连接KN,由于K、N为CD,C1D1的中点,所以KN平行且等于AA1,AA1KN为平行四边形⇒A N∥A1K,而A1K⊂平面A1MK,AN⊄平面A1MK,从而AN∥平面A1MK.(2)连接BC1,由于M、K为AB、C1D1的中点,所以:KC1与MB平行且相等,从而:KC1M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K∥BC1,而:BC1⊥B1C,BC1⊥A1B1,从而:BC1⊥平面A1B1C,所以:MK⊥平面A1B1C.【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使用,要注意其中的转化思想的应用,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中档题.。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2Word版含答案

高一期末生物试卷一、填空题1、糖类不含有,蛋白质、脂质不一定有,但核酸中一定有的元素是( )A.NB.SC.PD.Fe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3、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B、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作用C、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4、下列关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多B.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组成多糖的单糖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5、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O.4 mol/L的KN03溶液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图4-8A.清水、蔗糖溶液、KNO3B.KN03、清水、蔗糖溶液C.清水、KNO3、蔗糖溶液6、图4-8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0+3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7、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B、在不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复原C、所有的高等植物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用黑藻叶做实验,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B.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D.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9、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高一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
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
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
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
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
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
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
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
“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
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
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
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
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
兵指的是战争。
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
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
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
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
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
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
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
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
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
“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
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
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
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
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
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
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
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
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
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二、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9分)柳庆字更兴,解人也。
父僧习,齐奉朝请。
庆幼聪敏,有器量。
博涉群书,不治章句。
时柳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
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
选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托,吾并不用。
其使欲还,皆须有答。
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
”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
此乃朝廷恒典。
”僧习读书,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
”即依庆所草以报。
大统十年,除庆尚书都兵郎中。
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
其甥孟氏,屡为凶横。
或有告其盗牛。
庆捕推得实,趣令就禁。
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我?”欣亦遣使辩其无罪。
孟氏由此益骄。
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
言毕,便令笞杀之。
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
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
今欲首伏,惧不免诛。
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
”庆乃复施免罪之榜。
居二日,广陵王元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
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
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
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
朝臣咸知,而莫敢谏。
庆乃进争之。
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
”乃执庆于前。
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
太祖黯然。
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
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四》,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时柳僧习为颍川郡为:治理B.其使欲还,皆须有答使:令、让C.庆辞气不挠,抗声曰抗:抗议D.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旌:表彰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组是()①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此乃朝廷恒典。
”②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③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④乃复施免罪之榜⑤庆乃进争之⑥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庆的父亲在选拔乡官时,有很多京城附近的权贵纷纷请求托付安排相关人员。
柳庆代父写信,明确提出了选择乡官的标准,拒绝了权贵们的无理要求,受到了父亲的赞赏。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
但这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
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
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D.太祖要杀掉王茂,只有柳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
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王茂的错误。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我?”(5分)(2)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李昌垣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雁归宿汀沙。
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
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8.词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6分)9.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2),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3)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4),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6)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7)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9),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10),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铁周海亮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
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
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
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
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
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
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
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
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
儿啊,开锤!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
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
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
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
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
他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
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
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
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