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教学课件(33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教学课件(33张)
29
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 ……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 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 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 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30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过:“大凡受 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 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 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作者认为汉字具有的重 要意义是( ) A 汉字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B 汉字增进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C 汉字比字母文字更容易识记 D 汉字便利了更多人接受教育
4
甲骨文
5
为什么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汉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造法的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 方法)。
原因:
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6
金文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7
书同文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 文字。
——《秦琅邪刻石》
8
秦绎山刻石 (小篆)
❖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 格;与甲骨文、金文 相比字形修长而且紧 画,向下延伸,构成 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31
7.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只有在书法上, 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在会稽山阴之兰亭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把行书艺术推向极致的古代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怀素
D 钟繇
32
上述赞语分别具体指谁的什么书体? 20
课堂反馈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时作业课件岳麓版必修3
解析
[等级提升] 1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 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答案 D
答案
解析 据材料汉字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 化于隶书,不是甲骨文,故 A 项错误;楷体汉字结构规整,不是飞舞飘逸, 故 B 项错误;甲骨文字可以识读,故 C 项错误;甲骨文有象形、会意的特点, 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故 D 项正确。
解析
6.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字体端正规范。下列四个“書”(书)字中, 属于楷书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为篆体,故错误;B 项为隶书,故错误; C 项符合楷书的特点,故正确;D 项是行书,故错误。
答案
解析
7.书法家沈尹默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 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据此可 知,该书法家( )
解析
12 . 下 图 是 古 文 字 “ 马 ” 发 展 演 变 的 过 程 , 下 列 相 关 表 述 正 确 的 是 ()
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②甲骨文 “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 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 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
答案
解析
9.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下列字体产生的 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 C
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篆书出现于秦朝统一之后,甲骨文出现于商 朝,隶书出现于秦朝,流行于汉朝,楷书出现于汉代,故②①③④正确,答 案为 C 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26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26张)

篆刻 艺术
汉代官印
明 文彭 七十二峰深处
书法 纂刻
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 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 运动元素巧妙结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
书法》课件(26张)
2020/9/21
汉字与书法
绥中一高中 许丰如
课标要求
•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
• 了解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 重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 书法基本特征、发展脉络。
难点:书法的基本特征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字”
书法艺术发展 (二)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
(东晋时期)
释文: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如何为计 非临床
张旭 《肚痛帖》
唐代
怀素
唐代
唐代
欧阳询
颜真卿 唐代
柳 公 权
唐代
苏轼 宋代
宋 代
黄庭坚
米芾 宋代
蔡襄
宋代
明代
清 吴昌硕
园丁生于梅洞 长于竹洞
陶器上出现 的刻画符号
新石器 时代
甲骨文
商代
金文
西周
秦朝 小篆
春秋战国时期
异体杂出 一字多形
文字交流 功能减弱
文化发展 生产进步
二、书艺历程
(一)汉字能发展成艺术的原因?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 体汉字,富于个性化的艺术 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
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
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7课汉字与书法1课件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7课汉字与书法1课件岳麓版必修3

• 米芾 • 用笔丰肥豪健,
宽绰疏朗,字态 奇逸超迈
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 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 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 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5)明代(背景、特点):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6/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3
谢谢欣赏!
2019/6/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4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 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 居,位于四川眉山市。
苏轼,号东坡居士。诗词 均感情豪迈奔放,流畅洒脱。 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 跌宕,与蔡襄、黄庭坚、米 芾并称“宋四家”。
《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 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疏 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 自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经典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经典课件

用性) 文字统一
隶书 长而竖画短
魏晋
社会危机,士人 王
南北 朝
群体形成;经济 羲
萧条;工具的改 进。

虚玄 行书 灵动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隋讨艺唐论术自阶:特觉段 时点国经代 的家济统 文变影一化,繁迁响荣 张怀对?旭素我试草楷国举书书 古例注理狂重论代说放规成不范熟书明羁法度法。、
—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 ,倡导“有意无法”。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 四大 ,理学的束缚 才子
— —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明代:个性化
祝枝山 作品
文徵明 作品
朝代 发展 时代背景(经 书法家 书 艺术特色
阶段 济、政治)

秦汉 自发阶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段(实 国家统一,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
书法》经典课件
2020/9/21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掌握汉字起源、演 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法的基 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天为雨粟,鬼为夜 哭,龙乃潜藏”
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 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 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 了汉字。图为仓颉像。
怀 素《食鱼帖》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
朝代 秦汉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发展 时代背景(经 书法家 书 艺术特色
阶段 济、政治)

自发阶
段(实 国家统一,
用性) 文字统一 社会危机,士人 王
自觉 阶段
群体形成;经济 萧条;工具的改 进。
国家统一,
羲 之
张旭 怀素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版必修3[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版必修3[1]
第十五页,共19页。
1 2345
2.余秋雨认为:“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以下对汉字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汉字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用隶书书写 C.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到重视审美的自觉阶段 D.《兰亭序》是唐代行书的代表作品 解析(jiě xī):A项应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B项中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应 为小篆;C项正确;D项中《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C
第十六页,共19页。
12345
3.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 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zhuāngshì)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 解析:解答本题可结合楷书的特点分析。楷书笔画工整严谨,适合于比较庄重的场所,故唐人崇尚楷书。 答案:D
第十八页,共19页。
5.图文探究:《兰亭序》
1 2345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该帖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 气度(qìdù)、襟怀、情愫,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 怀”,这堪称绝妙的比喻。 (1)结合图文探究,说明王羲之的《兰亭序》有何特点。 (2)分析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虚玄灵动,飘逸潇洒。 (2)原因:对汉末社会危机的深刻反省;士人群体的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1.理解掌握:知道 汉字产生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由 自发艺术到自觉艺术 的发展历程。 2.综合运用:掌握中国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和发展脉络。运用唯物 史观分析不同时期的 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 的关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经典课件(41张)(共4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经典课件(41张)(共41张PPT)

欧阳询《化度寺碑》
2020/6/4
23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2020/6/4
24
怀 素《食鱼帖》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
2020/6/4
25
朝代 发展 时代背景(经 书法家 书 艺术特色
阶段 济、政治)

秦汉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2020/6/4
16
二 、 书艺历程
发展阶段 (1)秦汉:
自发 阶段(实用性>艺术性) (2)魏晋以后: 自觉 阶段(艺术性>实用性)
2020/6/4
17
思考:汉字发展为自觉艺术的原因: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
隶书 长而竖画短
社会危机,士人 王
群体形成;经济 羲
萧条;工具的改 进。

虚玄 行书 灵动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自觉 阶段
张旭 国家统一, 怀素 草书
经济文化繁荣
柳颜欧 公真阳 权卿询
楷书
狂放不羁
注重规范法度、 理论成熟



明代

2020/6/4
— 22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宋代
明代
自发阶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段(实 国家统一,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
用性) 文字统一
隶书 长而竖画短
社会危机,士人 王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版必修3

3.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六
国。
(2)统一:秦始皇以秦国的 小篆 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
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 隶书 。
(3)意义: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 的体系。汉字按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 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发展脉络。 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3.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不同时期的艺 脉络。
术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关系。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 刻画符号 ,与
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 2.成熟:商代 甲骨文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
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 金文 ”。
3.书法特点 (1)以 笔墨 的黑白空间和 线条 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2)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 ,将绘画艺术 的 情境美 和书写的 内容 有机融合。
【易错提醒】 1.汉字与书法不能混淆,汉字不等同于书法,可以说,书 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2.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 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4)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危机的加深,使一个特立独行的 士人 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 追求的理想形式。
2.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成为 自觉 的书法艺术。“书 圣” 王羲之 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 ”。 (2)隋唐: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 ,也出现了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 日趋成熟。 (3)宋代:追求个性 而忽略法度,倡导“ 有意无法 ”。 (4)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 平民化 、 世俗化 ,更加强 调 个性化 的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但不能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3.混乱: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 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4.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的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 进步。
(2)概况: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04 书同文字 ”,以秦国的□05 小篆为基 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06 隶书也得到推广。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 发展脉络。
知识梳理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01 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
渊源关系。
2.成熟:商代□02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时期“金文” 是铸在□03 青铜器上的文字。
易混易错 中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甲骨文只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成熟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艺历程
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01 单体汉字 ,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
了很好的材料。
(2)□02 士人群体 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
理想形式。
(3)□03 笔墨纸张 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结合图 片分析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示 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既有张旭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 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原因: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展 壮大。
深度思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艺术的原因 (1)造纸术的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轻便廉价的载体。 (2)道教与佛教的盛行,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 活力。 (3)社会急剧变迁影响到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 变成了一种自觉。 (4)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 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素材。 (5)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6)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主要历程
3.书法特点
(1)自由变化的□11 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相结合。
(2)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3)表达士人追求□12 自我理想 和个性的独特艺术。
易混辨析 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区别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与单纯的文字书写有本质的区别:(1)从书 法中可以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而单纯的文字书写则不能。(2)从二者 的功能看,单纯的文字书写以实用价值为主,书法以审美价值为主。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 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春秋时 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简牍笨重、丝帛昂贵,不是理想 的书写材料;汉代发明并改进了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 写材料。
答案
解析
知识点二 书艺历程 3.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 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代流行的字体,故 A 项正确。秦 汉时期盛行隶书,故 B 项错误;隋唐时期盛行楷书、草书,故 C 项错误;宋 元时期流行行书、草书,故 D 项错误。
解析
2.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A 项是甲骨文,B 项是草书,C 项是楷 书,D 项是小篆。故选 D 项。
提示
(3)请说出材料三中的 A、B、C、D 分别是哪种字体? 提示 A 为隶书;B 为楷书;C 为小篆;D 为草书。
提示
【要点剖析】 1.汉字的发展历程
2.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
主题二 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 也”“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
提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各 具情态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 意无法”。
提示
【要点剖析】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 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书法也 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狂放不羁,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 求建立新的法度。 (3)宋代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 样,书法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则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另一方面思想控制严 密,所以书法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
轻巧识记
课堂导学
主题一 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多士》 材料二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琊台刻石》
材料三
问题探究:(1)“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提示 有道理。因为商朝已有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提示
(2)结合材料二,探究秦朝“书同文字”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提示 原因:国家统一、加强统治的需要。影响:结束了中国汉字运用 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及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本课小结
跟踪训练
知识点一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远古时期的刻画陶符,到甲骨 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汉字沿着它自己的文化脉络成为中华文明的 重要载体传遍了世界。其中,甲骨文盛行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