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试论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试论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作者:熊清宇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0期[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我们生存的土壤条件不断恶化,为了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尝试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将主要从对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内容的调整、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内容以及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等方面对林学专业土壤学专业的改革进行探讨,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解决一些土壤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图分类号]S714-4 [文献标识码]A土壤学是所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基础以及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涉及素养的知识理论以及实践技能在林学专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备扎实的土壤学知识理论和技能是一个林学专业学生最起码的素养,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需要,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土壤学相关知识,如何能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并能够理解与掌握是现代林业院校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紧密围绕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整。
1.1 对土壤学基础教学知识进行深化土壤学课程主要是环境类专业的学生,由教学大纲来看,环境类专业并不开设土壤学,土壤学只是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要修的课程之一,所以,土壤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深化。
对这种情况,林业院校必须要对原有教材中的土壤学知识进行深化,提高学生对土壤学基础知识的了解。
1.2 注重教材中的元素循环以及环境质量内容知识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土壤与其他环境子系统中物质之间的循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环境土壤学探讨土壤与其他环境子系统中物质之间的循环对环境的影响,既新颖又意义深远。
所以教学中增加一些元素在整个环境中物质的循环以及其对其他环境子系统的影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土壤除了能够为人类提供基础物质以外,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作者:刘娟徐秋芳姜培坤叶正钱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2期摘要: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科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实验的要求,将《土壤肥料学》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类。
经过重新整合设计实验项目,保留了部分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把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包括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几个基础性实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有关植物组织中养分、水分的测定也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土壤肥料学》是与发展农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植物、土壤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中植保、园艺、林学、中药、农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数的30%。
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存在着以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的过于单一的实验项目类型设置、“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无法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以及仅仅通过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对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着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丰富实验项目类型传统的《土壤肥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的管理等都是以老师为主,实验类型主要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机械模仿操作;这种单调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目的。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科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实验的要求,将《土壤肥料学》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类。
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土壤有机质、土壤pH测定等,基础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知基本的土壤肥力特点分析,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土壤学专业基本技能设置,侧重于对单科课程或单台设备仪器知识的掌握,并会利用实验结果分析土壤性质的优劣。
面向农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三 农 问题 研 究
面 向农科专业 的 《 土壤 学》 课程 改革与实践
黄 界 颍 - 胡 宏 祥 , 道 林 , 林 , 启 荣 , 海 生 一 , 李 朱 徐 曹
( . 徽农业 大 学 资源与 环境 学院 , 1 安 安徽 合 肥 20 3 ;. 肥工 业大 学 资源 与环境 工程 学院 , 306 2合 安徽 合 肥 200 ) 309
E gn eig Hee U ies yo eh ooyHee,n u 30 9 C ia nier , fi nvri fT cnlg , fi hi20 0 , hn ) n t A
A s at bt c:”S i si c r o c n e”w so eo sei i dbs o r so ear u ua m jr. nodrt ipoet ”o cee ” l e a n f p c le ai cus ft g cl rl aos i re o m rv h si si e az c e h i t e l n
Ke od : g cl rl aos o cec ;ec igrf m yw r s ar ut a m jr; isi e t hn e r i u sl n a o
土壤是 重要 的 自然资源 , 是人 类 、 动物 、 植物
和微 生 物 等 一 切 生 物赖 以 维 持 生命 活 动 的能 量 来 源 , 是 农 业 生 产 链 环 中 物 质 和 能 量 循 环 的 枢 更
r s a c u l y c o d n o t e ta h n rc ie r fr a d e p o ai n w r x c t d o e c i g c n e t , to s a d o h r e e r h q a i a c r i g t h e c i g p a t , e om n x l r t e e e e u e n ta h n o tn s meh d n t e t c o a p cs a d a h e e o d r s l . s e t, n c i v d g o e u t s
森林土壤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研 究性 教学 反 映 了现 代 先 进 教 育 教学 思 想 和 理
森林 土 壤学 基础 知识 , 学生 进一 步探 索林业 生 是
念 , 目前 国际社 会 普 遍 认 同的一 种 课 程 教 学模 式 , 产过 程 中新 问题 和 新 方 法 的基 础 。随 着 高校 研 究 生 是
已成 为 世界 高等 教 育 改革 的趋 势 。 它强 调 教 学 与 研 的扩 招 和人才 模式 培养 的变化 , 在森 林土 壤学 的教 学 究 、 习与研 究 、 究 与 实 践 以及 研 究 性 教 学 与 学 生 过程 中发 现部 分学 生 林 学 以及 土壤 学 基 础 知 识 十 分 学 研 的研 究性 学 习的 结合 , 有 问题 性 、 程 性 、 具 过 开放 性 、 薄弱 , 至有 的未 修过 相关 土壤 学课 程 的问题 。注 重 甚
随着 国 内外森林 经 营 理念 的转 变 以及 森林 土壤 研 究
一
、
森 林土 壤 学教学 内容 的 改革
在 研究 性教 学理 念 中 , 生掌 握坚 实 的基础 理论 学
的发展 , 在课 程 教学 内容 和教学 方式 等诸 多方 面逐 渐 和 系统 深 入 的 专 业 知 识 是 实 现 创 新 的 基 础 和 条 件 。
中图分类号 : 6 20 G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21 8 (0 0 0 —0 10 10 -9 1 2 1 )8 0 7 —4
森 林 土壤学 是土 壤学 科研究 生 的一 门学 位课 , 同 性 教学 , 是教 学理 念 与 方 法 的 改革 , 教学 改 革 后 所 取 时也是 植物 营养 、 森林 培育 、 森林 生 态 以及 水 土 保 持 得 的教学 效果 远远 超 出 了课 程本 身 。为适 应 2 1世 纪 等学科 的选修 课程 。 自 18 9 6年 国务 院学位 委员 会批 高等 教 育对创 新人 才 的要求 , 围绕解 决研 究生 创新 精 准北京 林业 大学森 林 土壤 学硕 士学位 点 以来 , 为实 现 神 和创新 能力 不 足 的问题 , 于 以往 森林 土壤 学课 程 基 “ 以应用 型人 才培 养 为基 础 , 以研 究 型人 才 培 养 为重 教学 过程 中存 在 的问题 , 以先进 的研究 性教 学 的理念
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Sci enc e a Techn o Inovaton nd ol gy n i Her d al
创 新 教 育
林 学 专 业 土壤 学课 程 改 革 与 建 设
刘 宝东 项 凤武 ( 北华大 学林 学院 吉林省 吉林 市 1 2 1 ) 0 3 3
摘 要: 为适 应 现 代林 业 教 育 的 需 要 , 对林 学 专 业 土 壤 学 课 程 进 行 大胆 的 改 革 。 革 内容 包 括 改 课 程 名 称 ; 土 壤 学 内容 的 地 质 学基 础 和 改 将 肥料 学 内容分 离出来 单独设课 ; 加土壤 资 源学授课 学时 , 实验 内容分 离出来单独设分析 测试 类技 能训练 。 实验 与实 习内容合 并。 增 将 特 改 革 传统 考试 方式 为阶段 性 , 开卷 闭卷 相 结等 。 这些 措施 对解 决 多年来 土壤 学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将起 到一 定 效果 。 关键 词 : 学专业 土壤 学 课程教 学 教 学改革 林 中图分类号 : 2 G6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6 4 9 x( o O0 ( ) l 5 0 1 7 —0 8 2 1 ) 9 b一0 4 - 2
土 壤 学 是 所 有 林 业 院 校 林 学 专 业 最重 要 的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之 一 。 林 学 专 业 的 课 在 程体 系 中 , 为 一 门传 统 的 专 业 基 础 课程 , 作 涉及 的的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践技 能在 林 业 中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实 的 土 壤 学 知 识 和 扎 技能 是 一 个 合 格 的 林 学 专业 学生 所 必 需 掌 握的 。 为适 应 现 代 化 林 业 教 育 的 需要 , 如何 让学 生 在 有 限 的 教 学 时 间 内掌 握 土 壤 学 及 其 相 关 知 识 和 技 能是 所 有 林 业 院 校 土 壤 学 教 师思 考 和 探 索 的 问题 。 华 大 学 林 学 院 北 承担 了教育部的林学特 色专业建设 任务 , 结 合 林学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 足地 方 , 培 养 立 从 学 生 的 适 用 性 和 特 色 两 个 方 面 考 虑 , 们 我 对 我 校 林 学专 业土 壤 学 课 程 进 行 了教 学 内 容的调整和教 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
“土壤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么作用 , 能解 决什 么样 的实 际问题 , 从 而 培养 了学生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执 行 完 该任 务 后 , 有 些 学 生能 自
主提 出另外一 个设 计 任 务 , 将 其分 解 为 待 解决 的几 个小 任 务 , 并 与教师 探讨 任务 的可行 性 , 最终可 以基 本 上独立 自主完成感 兴趣 的项 目任务 。 实 施任 务 型 教学 法后 , 学生 能 集 中精 力关 注 课
中 国
林
业
教
育
For e s t r y Ed uc a t i o n i n Ch i n a
第3 2卷 第 1期 2 0 1 4年 1 月
“ 土壤’ ’ 实 习教 学模 式 的 改革探 索
戴 伟 王 登 芝
( 北 京 林 业 大学 林 学 院 ,北 京 1 0 0 0 8 3 )
随着 高 等 院校 教 学 改 革 的 深 化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的改 革 也得 到 国家 教 育 主 管 部 门和 教 育 界 的普 遍 关 注 。教 育 部 在 《 关 于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专 业
计 划 的 原则 意 见 》 中就 明确要 求 : “ 要 处 理 好 理 论 教学 与 实 践教 学 的关 系 , 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 不 断地 丰 富 实践 教 学 内容 、 方法和途径” 。技 能 和 实
的地 位 。“ 土 壤学” 的实践 教学 不仅要 让学 生巩 固理
践是 2 1 世 纪 的课 程 结 构 的 重要 组 成 , 缺 乏 实 践 的
理论 教 学 很 难 让 大 学 生 取 得 重 大 突破 , 所 以 各 高 校应 加 强 实 践 课 程 , 积 极 开 展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方 面
土壤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高等 学校 是 培 养人 才 的 重要基 地 .培 养创 新人 才是 新 时期 对 高等 教 育提 出的 新要 求 .也是 高校 参 与 国 家创 新体 系建 设 的 最 主要 方式 【 1 实践 教 学 是 培养 学生 实践 能力 的 重要 环 节 , J 目前 通 式教 育 模 式 的专 业培 养 计 划 中 实 践教 学学 时数 普 遍 较 少 . 教 学 过程 也 不 够 重视 在新 的教 学模 式 下 . 探 索学 生 实践技 能的 培 养、 提 高学 生动 手 能 力是 十 分 迫切 的 问题 。鉴 于此 . 作 者 围绕 创 新 型人 才培 养 这一 目标 . 从 通 式化 研 究性 教 学模 式 、 强化 专业 特 色教 学体 系改 革 、 野 外 实 习与 室 内实验 有 效 地 结 合 、 英文《 土 壤
【 中图分类号l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4 - 0 2 2 1 — 0 2
学体 系. 极 大地 提 高 了 学生 的 学 习积极 性 和 主动 性 . 改 变 了学 生 学 习该 课 程 的 态度, 提 高 了学 生的 科 学研 究能 力 、 运 用知 识 的 能 力和创 新 能 力 我 校 基 于土壤 学课 程教 学过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 以培 养创 新 型人 材 的教 学 理念 为指 导 .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对 《 土 壤 学》 课 程教 学进行 了改 革 尝试 : 3 . 1 建 立林 学、 园艺 、 生 态、 生 物科 学专 业 土壤 学课程 的通 式 化 教 学体 系 基 于上 述几 个 专业 对 土壤 学知识 的共 性要 求 .在 土壤 学 课 程 的 教 学过 程 q - , 制 订 了统 一 的教 学大 纲 , 实验 、 实习教 学大 纲 ; 采 用 了统 一教 材 和 参 考 书 ; 建 立统 一 的教 学课 件 、 习题库 等 , 有利 于精 选教 学 内容 , 集 中精 力提 高教 学 质量 。 中 南林 业科技 大 学林 学院 土 壤 学课 程 2 0 1 2年 被 列 为 湖 南 省 高校教 学 质 量 工 程 的 重 点项 目之 一 , 为 土壤 学课 程 的 教 学 改革提供 了很 好 的 支撑 。 3 . 2强 化 园林 、 资源城 乡规 划 与 管理 、 旅 游、 环 境 科 学 专业 土 壤 学课 程 的 专 业特 色教 学 对 于上 述 几个 各有 特 点 的 专业 .在 完成 土壤 学课程 基 本 内 容 学 习的基 础 上 , 结合 每 个 专业 不 同的 特 点 强化 专 业特 色教 学 : 园林 专 业 土壤 学课 程名 称 改 为 《 岩 石 与 土壤 》 , 课 程 中 强调 植 物 种 植要 求和 园林 规 划 、 园林 建 筑 方 面的 岩石 造 景 与 风景 规 划要 求: 林 学专 业 强 调 生 产 性 ; 环 境科 学 专 业课 程 名 称 改 为《 环 境 土 壤 学》 . 强 调环 境 污 染 物质 在 土 壤 生 态 系统 中 的转 化 以及 对 环 境
地方高校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收稿日期:2018-08-06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利用137Cs 示踪技术研究太行山区人工林土壤侵蚀及其对有机碳的影响”(编号:18A22000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出国访学项目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8-ZZJH-230)作者简介:张志华(1984-),女,林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土壤学。
地方高校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国家到个人都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培养林学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农林院校,必须依据时代背景、生产需求、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现阶段国家生态恢复和重建对林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专业调整、课程体系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手段和方法革新是从宏观到微观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1,2]。
在高等林业教育中,土壤学一直是林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有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又有与生产实践和环境治理密不可分的广泛实用性;同时,在林学专业系列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林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3]。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认真分析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土壤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林学专业从教师到学生都很重视土壤学课程,但是通过多年的调查了解和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一旦学生毕业到工作单位或者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面临要将土壤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或要进行土壤测试分析时均显得无从下手,很盲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h rAg iu t r l u a in, 0 8 0 0 5 — 9 g e rc l a u Ed c t o 2 0 — 9, 9: 6 5
高等林 业 院校 土壤 学 课 程 的创 新 改革 与 实践
徐秋芳 孙向阳 , , 姜培坤 姚 , 芳 叶正钱 王旭 东 , , , 李永夫 徐 涌 , 华 , 秦
3 难 度 与 易度 的关 系 。易 度 优 先 , 追 求 理论 . 并
、
教 材建 设为 中心 , 化 面 向 2 世纪 的 土壤学 住 课程 的精 华 。这不 仅有 利 于减少 教学 时数 , 高课 优 1 提
教学 内容
教材是 教育 实施 过程 的重 要 载体 之 一 。进 入 2 内在联 系 , 0 掌握课 程 的精华 , 一反 三 。 举 世纪 9 代 , 校在 国家教 委 的领导 下 , 织实 施 了 0年 高 组 “ 高等 教育 面 向 2 世 纪 教 学 内容 和课 程 体 系 改革 计 性 、 1 系统性 、 学科 性 。 ( ) 统 与创新 的关 系 。除 旧布 1传
■ 学科建设 S B E T C N T U T O U 7期 0
保、 中药 、 园林等 )和资源 与环 境类 ( 括 资源 与环 境 包
1 理 论 与应 用 的关 系 。 以理 论 为 主 , 论 与 应 . 理
城 乡规 划 、 环境科 学 、 业 与资 源环境 等 ) 专业 的重 用 并举 。如 以前 教材 中 的土 壤 氧化 还 原 内容 仅 有 一 农 等 要 的专 业基 础课 程 。 土壤 学 广 泛应 用 和 服 务 于农 业 节 , 此次 修订 后变 为 一 章 内 容 , 时增 加 了林 木 营 养 同 持续发 展 、 环境生 态建 设 、 区域治 理 、 资源利用 与 环境 诊 断 和施肥 等技 术 内容 。 保护 等各 项 事 业 , 关 系 到 国计 民 生 的 重 要 基 础 科 是
材 中突 出特 色 , 出水 平 , 高 等林 业 院校 人 才 培养 的个 性成 长 。( ) 编 在 3 知识传 授 与技能 培养 的关 系 。 以知
过程 中起 到 了重要 作 用 。 写过程 中突 出林 业行 业特 色 , 足全 国 , 立 面向世 界 , 从 以下 几方 面人手 , 进行 了编 写思 路和 实践机 制 的探索 与创 新 。
助。
识 传授 为 主 , 以 实 习实 验 课 以培 养技 能 , 现能 力 辅 体
( ) 二 保证 教材 的先 进性 、 系统性 , 体现教 材 特 点
从 适用 性 和特色 两方 面综 合考虑 , 我们 在教 材编 本位 的高 教思 想 。
首先 , 新教 材 的 每章 都 有 内容 提 要 , 后 有 复 习 章 思考 题 。资 料全面 , 述 经 典 , 论 参考 文 献 部 分 较 全 面
划” 。作 为林学 和资 源环 境类专 业 土壤学 的主 要试用 新 , 介 绍成熟 理 论 的 同时 , 映新 理 论 、 知 识 、 在 反 新 新 教材 , 北京 林 业 大 学 主编 、 江林 学 院参 编 的 《 壤 技术 。 ( ) 浙 土 2 利教 与 利 学 的关 系 。以 利学 为重 , 于学 利 培养学 生学 习能 力 , 以学 生为 主体 , 进 学生 促 学》 教材在 内容 和形 式 上 推 陈 出新 , 众 多 的 优 秀教 生 自学 , 在
( . 江 林 学 院 , 江 临安 3 10 ; . 京 林 业 大 学 , 京 10 8 ) 1浙 浙 1 30 2 北 北 0 0 3
摘要 : 近年 来对 高等林 业 院校 土壤 学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和教 学方 法进 行 了一 系列创新 改 变 , 点 重 包括 以教材 建设 为 中心 , 化 面向 2 世 纪的 土壤 学教 学 内容 ; 式化 教 学与 专业特 色教 学相 优 1 通 结合 的通 专结合 一体化 教 学 ; 实验 与 实 习相 结合 , 强 实践教 学环 节 ; 强 网络 课 堂建设 , 加 加 优化 课程教 学方法和 进行 考试 方式 方法 改革 , 融知 识传 授 与 能 力培 养 为 一体 等 。从 而 激发 学生 学 习主动 性 , 高 了学生综合 素质 与能 力 , 到 了较 好 的改 革效 果 。 提 收
关键 词 : 土壤 学 ; 课程 教 学 ; 学改 革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1 G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18 (0 80 — 5 — 10 —9 12 0 )90 60 0 4
( ) 理好 六 个关 系 一 处
土壤学 是高 等林 业 院校 中 生物 类 ( 括 林 学 、 包 植
基金项 目: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 目“ 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系列课程 的教学改革 与实践 ”和土壤学 国家精 品课 程建设基 金共 同资
收 稿 日期 :080 —0 2 0 —6 1 作 者 简 介 : 秋 芳 (9 3 , , 境 科 技 学 院 , 授 , 士 。研 究 方 向 : 壤 学 。 徐 1 6 一)女 环 教 博 土
内容 和教 学方法 等进 行改 革 , 取得 显著成 效 。 并
一
2 深 度 与广 度 的关 系 。广 度 优 先 , 宽 知 识 面 . 拓
学 。针对 不 同专 业对 土壤 学课程 的要 求 , 我们对 课程 增 加信 息 量 0如 此 次修订 增加 了一 篇 “ 土地资 源利 用
与管 理” 分 , 外 , 经 典 的 教学 内容 加 以精 选 , 部 此 对 抓 程 的教 学 效率 , 而且有 利 于学 生学会 如何 寻找 事 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