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梁兴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梁兴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梁兴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梁兴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和贡献。

以下是一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概述:
1. 强度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确保其满足强度要求,即在承受荷载作用下,各构件和连接部件的强度足够,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2. 刚度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刚度,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3. 稳定性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保证结构在施加荷载后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倾覆、屈曲或失稳。

4. 耐久性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在预定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结构的耐久性,防止因环境因素引起的腐蚀、劣化和损害。

5. 经济性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追求经济性,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和成本,提高结构的效益。

6. 安全性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即能够承受极限荷载而不引起破坏、损失或危险。

梁兴文作为工程院士,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的研究成果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本知识点:1.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基于下述三个条件: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粘结力,使两者能结合在一起。

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协调变形,共同工作。

因此,粘结力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

②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

所以,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致因温度变化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而使粘结力遭到破坏。

③钢筋埋置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对钢筋起到了保护和固定作用,使钢筋不容易发生锈蚀,且使其受压时不易失稳,在遭受火灾时不致因钢筋很快软化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

2.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优点:①耐久性好;②耐火性好;③整体性好;④可模性;⑤就地取材;⑥节约钢材。

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③需用模板。

3.混凝土结构按其构成的形式可分为实体结构和组合结构两大类。

4.碳素钢通常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少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0.6%~1.4%)。

5.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6.钢筋除了有两个强度指标(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外,还有两个塑性指标:延伸率和冷弯性能。

这连个指标反映了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变形能力。

7.冷拉只能提高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其抗压屈服强度将降低。

8.冷拔可同时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9.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①适当的强度和曲强比;②足够的塑性;③可焊性;④耐久性和耐火性;⑤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

10.标准试件取边长150mm的立方体。

11.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12.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造价低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计原理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1.材料强度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材料强度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特性。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养护条件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等因素来确定材料的强度特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荷载与响应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荷载与响应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

荷载是指结构所承受的外部力,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

结构的响应是指结构对荷载的反应,包括变形、应力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等效荷载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三个基本原理是等效荷载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将不同的荷载作用转换为等效荷载,以便更好地考虑结构的响应。

等效荷载是指能够产生与原始荷载相同响应的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来确定等效荷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极限状态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四个基本原理是极限状态设计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极限状态包括强度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

强度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达到破坏强度之前的极限状态,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达到使用极限状态之前的极限状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5.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五个基本原理是可靠度设计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在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容

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容

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等材料组成的人工制品,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是将混凝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工艺进行配制、浇筑和养护,使其形成坚固的结构,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保证其安全性。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包括结构计算、构件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等。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荷载标准进行结构计算,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截面形式。

然后,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确定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方式。

最后,根据构件设计结果进行施工图绘制,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节点图等,以指导施工过程。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使其在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达到要求。

其次,要合理设置混凝土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再次,要进行合理的构件设计,包括配筋和连接方式等,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最后,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施工质量的检查等,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使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得到提升,如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引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控,如数字化设计、模拟分析和智能施工等。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高强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步骤,并注意一些设计和施工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1.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人工凝固材料。

其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渗透性等。

2.混凝土的强度计算: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确定、强度增长方法和强度减小系数的确定等。

3.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包括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主要涉及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动力分析主要考虑结构的固有频率、地震作用等。

4.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方面考虑。

其中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减少材料使用和施工成本等方面,美观性则是考虑结构形式和表面装饰等。

5.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分析: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分析主要涉及构造的布局、连接方式、构造计算等。

其中,构造的布局包括柱、梁、板、墙等的位置和尺寸设置,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

6.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模板的搭设、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等。

其中,模板的搭设是保证结构准确度的关键,混凝土的浇注要保证均匀、充实等。

7.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标准: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标准包括强度、匀质性、尺寸偏差等方面的要求。

强度的验收主要通过采样试验等方法进行,匀质性的验收主要通过实际观察和取样检测等。

8.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与修复:混凝土结构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时,需要进行加固与修复。

加固与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钢筋加固、外包裹加固、喷射修复等。

总体而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本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综合性教材。

通过学习该教材可以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计算手段,从而能够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合理设计和施工。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0
1.1
1.0
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建规 0 S R 桥规 0 Sud R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三、建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
▲基本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S G SGK Q1SQ1K Qi Ci SQi k
i 2
2.1.2 结构的功能
(包括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
一、 结构的安全等级
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影响程度分为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破坏后果 很严重 严 重 不严重 建筑物类型 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3.1 结构的功能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桥梁结构的安全等级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三、 结构的功能
(包括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
1、 安全性
结构在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 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 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 ▲各种作用:指荷载、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如温度和收缩变形受 到约束时); ▲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火灾、撞击等;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2.2 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2.2.1结构的可靠度 一、可靠性
结构在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规定的条件 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完 成预定功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能力。 即是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
二、可靠度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因(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基础差异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条件,选定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和结构形式,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混凝土各部分的尺寸、配筋、荷载和钢筋的数量等设计要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功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力学基础理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基于力学基础理论,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力学基础理论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工程经验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还需要依据工程经验和规范进行,这些经验和规范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混凝土标准等。

这些规范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的,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3.工程实际情况:混凝土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包括工程的使用条件、地质环境、气候条件、荷载情况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实际情况,才能进行合理的混凝土结构设计。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分析荷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和力矩,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荷载等。

荷载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荷载种类和大小的确定:荷载的种类和大小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常见的荷载有自重荷载、活载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荷载等。

2.荷载分布形式的确定:荷载分布形式是指荷载在结构上的分布情况,包括集中荷载、均布荷载、三角形荷载、梯形荷载等。

荷载分布形式的不同会对结构的受力情况产生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

3.荷载组合的确定:荷载组合是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各种荷载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荷载组合需要根据规范的规定进行,以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力学分析是指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的强度计算: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抗压和抗拉的能力,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制作工艺、养护条件等进行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合理选用混凝土材料,并设计出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技术可行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包括结构力学原理、材料力学原理、结构可靠性原理和经济性原理等。

一、结构力学原理结构力学原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平衡条件、受力分析和构件设计三个方面。

1.平衡条件: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结构的每一个构件都必须满足平衡条件,即力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根据平衡条件,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构件设计才能进行。

2.受力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是确定结构中每个构件的受力大小和作用方向,以及受力形式的转化和传递关系。

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等。

3.构件设计:根据受力分析,确定结构中每个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进行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布置设计。

构件设计要满足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例如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等。

二、材料力学原理材料力学原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混凝土抗力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1.混凝土抗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试验获得。

混凝土在受压时会发生应力-应变关系,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受压变形和应力分布等。

2.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用来承受拉力的主要材料。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是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依据,常用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可以通过试验获得。

根据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确定钢筋的配筋率和受拉构件的尺寸。

三、结构可靠性原理结构可靠性原理是指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应大于工作受力的大小,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结构可靠性的判断需要考虑荷载的大小和组合,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材料的性能和不确定性等。

1.荷载: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外部力量,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指结构自身的重力和永久性的荷载,可变荷载是指结构受到的短期性荷载。

2.系数:结构设计中引入系数是为了考虑结构荷载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可靠性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授课人:王青第4章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计算学习要点:•了解轴心受力构件的受力全过程;•掌握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熟悉轴心受力构件的构造要求。

(5.1-26.1-2)一、概述二、轴心受拉构件计算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1.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2.配有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本章内容提纲受力分析及破坏特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练习本章复习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除了与混凝土共同承担轴向力外,还能承担由于初始偏心或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附加弯矩在构件中产生的拉力。

箍筋的作用?配置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可以固定纵向受力筋的位置,防止纵向钢筋在混凝土破碎之前压屈,保证纵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压直到构件破坏;螺旋形箍筋对混凝上有较强的环向约束用而能够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

三.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根据箍筋的配置方式不同,可分为配置普通箍筋和配置间距较密的的螺旋箍筋(或环式焊接钢筋)两大类,后者又称为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

一.概述(一)轴心受力构件的类型1.轴心受拉构件纵向拉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图3-1),称为轴心受拉构件。

拱和桁架结构中的拉杆,以及圆形水池的池壁等结构构件可近似的按轴心受拉构件设计计算。

(实例)2.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压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轴重合的构件,称为轴心受压构件。

恒载为主的多层多跨房屋的内柱和屋架的受压腹杆等构件时,可近似的简化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实例)(二)轴心受力构件的配筋形式(如图)1.纵向钢筋:作用是承受轴向拉力(压力)2.箍筋:作用是固定纵向钢筋,形成钢筋骨架。

轴心受力构件的工程实例压压压拉拉(二)轴心受力构件的配筋形式纵筋纵筋箍筋bh二、轴心受拉构件计算(一)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二)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三)构造要求(根据概念设计原则或实践经验,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或构件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1)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为避免配筋过少引起的脆性破坏,轴心受拉构件中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和45ft /fy%中的较大值;(附表18)(3)受力钢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并宜优先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

2.箍筋箍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00mm(屋架的腹杆不宜超过150mm)1.第I阶段从开始加载到混凝即将开裂,属于第I阶段。

此时纵向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承受拉力,应力与应变大致成正比,N-△l 曲线的oa段接近于直线。

(抗裂验算的依据)(一)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如图)2.第II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纵向钢筋即将屈服属于第II阶段。

此时,在裂缝处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力,所有拉力均由纵向钢筋来承担。

拉力增加时,纵向钢筋的应变显著增大,反映在图中的ab段斜率比第一阶段的oa段的斜率要小。

裂缝的分布与配筋率、钢筋直径、根数等密切相关。

(裂缝宽度验算的依据)3.第III阶段纵向钢筋屈服后属于第III阶段。

拉力N保持不变,构件的变形继续增大,裂缝不断加宽,直至构件破坏。

如图中的b以后的平段。

(承载力计算的依据)0.0010.0020.0030.004020010050150N (kN)混凝土:f c =30.8MPa;f t =1.97MPa;E c =25.1 103MPa.钢筋:f y =376MPa;f su =681MPa;E s =205 103MPa;A s =284mm 2.152NN 915152钢筋屈服混凝土开裂•极限承载力取决于钢筋的用量和强度。

1.计算应力图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构件第Ⅲ阶段的受力情况为基础。

此时,裂缝截面上混凝土因开裂不能承受拉力,全部拉力由纵向钢筋承受。

(二)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计算公式N ≤ f y A s (3-1)式中:N ——轴向拉力组合设计值;(荷载效应)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附表取用;A s ——纵向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例题〔例3—1〕某钢筋混凝土屋架下弦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700kN,采用HRB335级钢筋,试求所需纵向钢筋面积。

并为其选用钢筋。

〔解〕由附表查得f y =300N/mm 2由公式可得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为A s ≥N /f y=700×1000/300=2333mm 2查附表21可知。

此屋架下弦可选用4Φ28的纵向钢筋。

实际配筋面积A s =2463mm 2。

8 Φ20(2514mm 2)•某钢筋混凝土屋架的受拉下弦杆,截面尺寸b×h=200mm×150mm,其所受的轴心拉力设计值为240KN,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为HRB335。

•求截面配筋〔解〕由附表查得fy=300N/mm2由公式可得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为A s ≥N/fy=240×1000/300=800mm2查附表21可知。

此屋架下弦可选用4Φ16的纵向钢筋。

实际配筋面积As =804mm2。

(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练习1(一)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1.受力分析及破坏特征(1)短柱(一般截面l 0/i ≤28,矩形截面l 0/b ≤8,圆l 0/d≤7)(2)长柱2.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3.构造要求(1)材料(2)截面形式轴心受压构件以方形为主,或矩形、圆形或正多边形最小边长不宜小于250mm,且截面尺寸宜符合模数,构件长细比l 0/b 不宜大于30。

(3)纵向钢筋(4)箍筋4.计算类型ib 12(1)设计题已知:截面尺寸b 、h ,计算长度l 0,轴向压力设计值N ,混凝土和钢筋类型(f c ,f y ’)求:纵筋和箍筋配置解:1)查表求稳定系数φ2)求A s ’由公式求得A s ’,并据此结合构造要求查附表进行选筋3)验算配筋率(2)截面校核已知:b 、h ,l 0,A s ’,f c ,f y ’求:N =某值时,截面是否安全解:1)校核配筋率,若配筋率大于0.03时,A 改用A c =A -A s ’2)计算轴压承载力N u 3)若N u ≥N ,说明安全,反之不安全•例题•练习4、计算类型根据建筑要求,某现浇柱截面尺寸定为250×250mm ,其计算高度l 0=2.8m ;柱内配有四根直径22mmHRB400级钢筋(A s ’=1520mm 2)作为纵筋;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柱的轴向力设计值N=950KN 。

求截面是否安全解:1)由附表查得C30砼f c =14.3N/mm 2HRB400级钢,f y ’=360N/mm 22)由l 0/b=11.2确定φ=0.962(插值法)3)计算N u''0.9()0.90.962(3601520 14.3250250)1248950u y sc N f A f A KN KN ϕ=+=⨯⨯⨯+⨯⨯=>安全21520 2.43%3%250s A bh ρ===<(1)短柱的受力分析和破坏特性A.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极限压应变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受压短柱的截面应变分布基本是均匀的。

由于粘结力的作用混凝土和钢筋的压应变相等。

达到极限荷载时,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极限压应变与素混凝土棱柱体受压时的峰值应变大致相同而略有提高。

B.混凝土的应力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棱柱体抗压强度f ck C.破坏特征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屈服压应变小于混凝土破坏时的压应变则钢筋将首先达到抗压屈服强度f ’yk ,钢筋承担的压力维持不变,而继续增加的荷载全部由混凝土承担,直至混凝土被压碎。

对于高强度钢筋,混凝土首先达到抗压强度f ’ck 而压碎,此时钢筋尚未屈服,钢材的强度不能被充分利用。

所以,不宜选用高强钢筋可见构件的最终承载力都是以混凝土压碎为标志。

在临近破坏时,短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筋间的纵向钢筋发生压曲外鼓,呈灯笼状(图3-5),以混凝土压碎而告破坏。

极限状态?钢筋凸出混凝土压碎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形态(2)长柱的受力分析和破坏特性A.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的初始偏心距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它将使构件产生附加弯矩和增加变形.使长柱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

目前采用引入稳定系数φ的方法来考虑长柱侧向挠曲的不利影响,φ值小于1.0,且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其数值可查阅表5-1。

长柱的承载力<短柱的承载力(相同材料、截面和配筋)原因:长柱受轴力和弯矩(附加弯矩)的共同作用B.对长细比很大的构件来说,则有可能在材料强度尚未达到以前,即由于构件丧失稳定而引起破坏。

(失稳破坏)l cu cu N N ϕ=sl/b≤810121416182022242628l/d≤78.510.5121415.517192122.524l/i≤2835424855626976839097φ 1.00.980.950.920.870.810.750.700.650.600.56l/b3032343638404244464850l/d262829.5313334.536.5384041.543l/i104111118125132139146153160167174φ0.520.480.440.400.360.320.290.260.230.210.19表5-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注:1表中l0为构件计算长度;b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d为圆形截面的直径;i为截面最小回转半径。

2构件计算长度l,当构件两端为固定时取0.5l;当一端固定一端铰接时取0.7l;当两端均为铰接时取l;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取2l;l为构件支点间长度。

(杆段约束越强,长度系数越小。

)3现浇楼盖底层柱取1.0H,上面各层取1.25H。

2.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在轴力设计值N作用下,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简图如图3-8所示。

由静力平衡条件并考虑长细比等因素的影响后,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0.9()y sc N f A f A ϕ≤+式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表取用;N ——轴向力设计值;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 s ′——全部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A ——构件截面面积,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0.03时,A 改用A c =A -A s ′;0.9——为了保持与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具有相近的可靠度而引入的系数。

''ys c cN f A f A ≤+'0.9(')ys c N f A f A ϕ≤+普通箍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图s截面设计计算步骤截面承载力复核步骤确定j :由l 0/b=4800/300=16,查表得φ=0.87计算A s ’:由承载力公式得N≦0.9φ(f c A +f y `A s `)[例3-3]某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轴向力设计值N =1300kN,基顶至二楼楼面的高度为H =4.8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用HRB335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