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异步电动机软启动

浅谈异步电动机软启动

可靠性 的进一步提 高 , 未来成为主流产品软起动装置 将是带有软
参考 文 献
[R锦波, 1' ]I 张承慧, 电机与拖动第一版D 等. 清华大 学 出版社 ,0 6 20. I李晓钢. 2 1 异步电动机晶闸管软起动器的应用探讨 串接电抗器起动、_ Y △起动、自藕变压器将压起动、 电力半导体开关是无电弧开关和电流连续的调 企业技术开发,0 6( ) 2 0 ,8. 所 能够 延边三角形起动。而对绕线式交流电动机, 常采用转 节 , 以电子 软起动器是 无级调节 的 , 连续稳定 【 甫荣, 3 除 交流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技N M. 家电力 I I  ̄ 子串接频敏变阻器起动、 转子串电阻分级起动。但这 调节电机的起动, 而传统起动的调节是分档的, 即属 公 司热工研 究院 些传统的起动方法都存越一些问题。 于有级 调节范围。 [黄俊 , 4 】 王兆安.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第三版 机械 定子 串接电阻起动: 由于外 串 了电阻 , 在电阻 上 冲击转矩和 冲击 电流小。软起动器在起 动电机 工业 出版社 . 0 1 2 0. 有较 大的有功损耗 , 别对中型 、 特 大型异 步电动机 更 时 , 是通过逐 渐增大 品闸管的导通角 , 电机 起动 电 使 不经济, 因此在降低了起动电流的同时、 却付出了较 流限制在设定值以内, 因而冲击电流小 , 也可控制转 为氧气与工件碎屑或磨料相混和时可能发生强烈的 级 的精度 和没有缺陷的表面 。 细磨料在 旋转轮 的约 微 化学反应, 此外, 压缩气体要经过过滤和干燥, 以除去 束下和工件表面接触, 通过控制旋转轮的运动就可以 油和水分; 喷射 1 1 工要在防尘罩内或在吸力足够的吸 得到十分理想的加工精度。 弹性发射加工利用游离磨 尘器 附近 进行 。 料和工件表层材料原子相结合, 然后在加工液动压力 2 弹性发目力工 . 7 于日 和剪切应力的作用下 , 磨粒离开结合表面, 从而实现 弹性 发射 加工 (l t nsi cii ) Ea i E fs nMahnn 是 对工件的微去I 口 弹性发射力 工和传统的加工方 sc i o g 锄 工。 Ⅱ 由日 Mo 在 17 本 r i 96年发明的” 原子级尺寸加工方 法相比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加工机床的刚度比传 法“ 。其加工系统是由 旋转轮、 加工液和工件组成。 工 统自由工方法要求低; 勺日 加工过程不受温度变化和机l 禾 件和旋转轮都浸口在加工液中, 旋转轮通常是由聚氨 振 动的影 响。根据力12 1 条件( 2 1 磨料尺寸 、 硬度、 介质黏 加 工液由水 和微细磨 料 度 、 旋转 轮速度 、 加工液 剪切应力 、 工时间 、 向载 加 法 ( 亚微 米或 几十个纳米 ) 和而成 , { 昆 通过控制法 向载荷 荷 大小 ) 和工件材料 的不同 , 可获得纳米级 精度 和表 使旋转轮 和工件之阎 的问隙在 1左右 ,当旋转轮 旋 面粗糙度值, 没有热损伤和表面变质层。 转时 , 旋转轮与工件之间的楔形间隙 就『成 了类 似于 髟 3游离磨粒加工技术 的发展趋势 科学的发展, 采用特殊材料的机床将具有更高的精度 和稳定性。 电子学的进步则使机床控制技术得以极大 提高。这些都使材料的去除量达到纳米级成为可能。 利用场效应辅助抛光是游离磨粒加工的另一发展趋 势。通过控制工件所受的加工压力来操纵材料的去 除, 最终达到弱力乃至微力加工是提高超光滑表面加 工效率 的— 条重 要途径。 4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开发出越来越 多的新型材料,对材料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游离麝粒 加工技术作为一种精密加工技术 , 其具有的 独特优 势使其可 以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研究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研究

l 前言
异步 电动机有很 多种 起动方式 . 比如直接 台 闸 起 动 、 三 角 ( A) 动 、 星一 Y/ 起 自耦 变 压器 起 动 、 边 延 三 角起动等 。 近些年来 应 用越 来越广 的是软 起动方
式 。 步 电 动 机 软 起 动 器 是 通 过 控 制 三 组 反 并 联 晶 异
晶 闸 管 两 端 电 压 信 号 来 确 定 软 起 动 结 束 点 的 方 法 。提 了 在 异 步 电 动 机 供 电 不
专 业 在 读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谋 题 为 《 相 异 步 三 电 动 机 软 启 动 器 的 研 究
与 设 计 》 。
S u y o o t s a tng Co r le o t d n S f — t r i nt o l r f r
A s nc O u o o y hr nO s M t r
Ha b n I tt t fTe h ol g r i ns iu e o c n o y
Li o g e .W a g Yi uH n w i n —Zh o K a q .Xu Di n o a ii a gu
异 步 电 动 机 软 起 动 器 以 其 软 起 动 能 力 和 其 他 一 些 优 点 而 广 泛 用 于 起 种 利 用
学 电 气 工 程 与 自 站 化 学 院 电 力 电 子 与 电 力传 动
动 异 步 电 动 机 。本 文 分 析 了 异 步 电 动 机 软 起 动 器 的 电 路 结 构 。 介 绍 了 平衡 的 情 况 下 平 衡 相 问 电 流 的 方 法 , 出 了 晶 闸 管 故 障检 测 的 方 法 给 叙词 异步 电动机 软起动 晶问管
动 方 式 相 比有 很 多 优 点 : 滑 了 异 步 电动 机 的 加 速 平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1)无冲击电流。软起动器在起动电机时,通过 逐渐增大晶闸管导通角,使电机起动电流从零线 性上升至设定值。

(2)恒流起动。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 使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保电机平稳起 动。
(3)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可 自由地无级调整至最佳的起动电流。
6、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 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 a-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 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 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 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 d-控制板问题更换控制板







◆ 软起动器过热保护: 温度升至80℃士5℃时保护动作,动作时间 <0.1 秒;当温度降至55℃时(最低),过热保护解除。 ◆ 输入缺相保护:滞后时间: <3秒


◆ 输出缺相保护:滞后时间: < 3秒 ◆ 三相不平衡保护:滞后时间: < 3秒,以各相电流偏差 大 于 50%士10%为基准 ◆ 起动过流保护:起动时持续大于电机额定工作电流5倍 时保护动作。
2、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 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 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b-电源缺相或者三相电末上,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 源) c-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 器才能正常工作) d-控制板有问题更换控制板
在工程中最常用的就是三相异步电机,由于 其电机启动特性,这些电动机直接连接供电系统 启动(硬启动),将会产生高达电机额定电流5 -7 倍的浪涌(冲击)电流,使得供电系统和串 联的开关设备过载。另一方面,直接启动,也会 产生较高的峰值转矩,这种冲击不但会对驱动电 动机产生冲击,而且也会使用机械装置受损;还 会影响接在同一电网上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子软启动器的诞生解决了这 个问题。它既能改变电动机的起动特性保护拖动 系统,更能保证电动机可靠起动,又能降低起动 冲击 ,因此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 型软起动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研究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研究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使电动机在启动阶段逐渐达到额定转速,避免了突然启动对设备的冲击。

这项技术在提高电动机启动效率的也减少了设备的损坏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工业生产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通过对该技术的概述、技术原理、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先进和可靠的设备和技术。

1.2 研究意义异步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电机类型,其在启动阶段容易出现重载现象,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和损坏风险。

研究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软启动技术可以有效减轻电机启动时的冲击力,降低设备的振动和噪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电机启动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和运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的研究还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符合现代工业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

研究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对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和能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概述在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概述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异步电机以及为什么需要使用软启动技术。

异步电机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类型,其运行过程中存在启动电流大、启动冲击效应明显等问题。

为了减小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需要引入软启动技术来实现电机平稳启动、降低电网冲击,保护设备等目的。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是针对某些需要高起动扭矩的场合设计的一种技术方案。

通过控制电机启动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降低启动电流、降低机械振动等问题。

该技术一般由软启动器、控制系统、保护装置等组成,通过软启动器对电机的启动电流进行控制以实现优化启动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梯、空调、水泵等设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浅谈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

浅谈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
对于 水泵类 启 动负载 较轻 的设 备 . 可选 择 功能 简

①如过电流保护 、 过压保护 、 单项接地保护 、 上下
口断 相保 护 、 三相不 平衡 保护 、 相位 颠倒 保护 等 。 带 不
过载保 护 的 , 须另 加热 继 电器保 护 。 必
单、 价格较 低 、 作方 便 的软启 动器 。对 于 大型 风机 、 操
2 0 .1CHI A ME 0 81 N CE NT 7

C ONT ROL& W EI GHT计 量 与控制
应用 时要特 别注意 . 图 3所示 见
() 5 电压 控制 起 动 用 在轻 载 起 动 的场 合 , 保 在

缩了 时 短动 起间

证起 动压 降下发挥 电动机 的最大起 动转 矩 , 可 能的 尽
流 3 0 60 , 8 V(6 V) 电机 功 率从 几 千瓦 到 8 0 W 。软起 0k
动器特别 适用 于各 种泵类 负载 或风 机类 负载 , 需要 软
起动 与软停 车的场 合 。同样 对于变 负载 工况 、 电动 机
图3 转矩 加 突跳 控 制起 动示 意 图
长期 处于轻 载运行 ,只有短 时或 瞬间 处于重 载场 合 ,
电机 的寿命 和保护 了用 电线路 和负载 。目前在市 场上
/ ,

~ ~ 一 一 一

,\ I
… 一 一 — 一 一 ~ 一







l 【


t 1
t 2
图 软停车示意图 4
中 国水 泥 2 0 1 0 8 1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研究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研究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研究异步电机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场合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异步电机在启动时需要较大的电流,容易对电网和设备造成冲击,因此研究异步电机的重载软启动技术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异步电机的重载软启动技术是为了解决异步电机启动时大电流对电网和设备造成的冲击问题而产生的。

传统的启动方式是直接给电机施加电压,使电机直接从静止状态开始运行,这样会造成电网电压的瞬时下降,对电网和设备都造成不利影响。

重载软启动技术就是为了在启动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启动电流,降低对电网和设备的冲击,同时保证电机正常启动。

重载软启动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变频驱动技术: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使电机在启动时可以逐渐增加电压和频率,从而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同时还能节约能源,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变阻启动技术:在电机启动时通过改变电阻来降低启动电流,使电机能够逐渐加速到额定转速。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是控制效果相对较差,同时对电机本身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3. 软起动器技术:软起动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器装置,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来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同时还能实现对电机的保护和监测,是一种比较全面的重载软启动技术。

以上几种重载软启动技术的原理,都是为了在启动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启动电流,降低对电网和设备的冲击,同时保证电机正常启动。

不同的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和要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启动效果。

二、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技术的应用重载软启动技术对于异步电机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网和设备在启动过程中的冲击,同时还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小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在工业、矿山、电力、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方法的探讨及软启动器在我们公司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方法的探讨及软启动器在我们公司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方法的探讨及软启动器在我们公司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软启动器,然后介绍其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实现软起过程的,最后就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以及在以后对生产中的建议。

关键字:软启动,保护,应用事例,晶闸管随着很多负载对启动方式要求的苛刻,以及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深,软启动器继直起后蓬勃发展,所以对软启动器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很多厂家也在积极的开发软启动器,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研究其性能和原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本文就将对软启动的原理性能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软启动的现状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相比存在李多优点,但当异步电机在起动过程中又有好多弊病。

所谓起动过程是在交流传动系统中,当异步电动机投入电网时,其转速由零开始上升,转速升到稳定转速的全过程。

如不采用任何起动装置的情况下,直接加额定电压到定子绕组起动电动机时,电机的起动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4~8倍,其转速也在很短时间内由零上升到额定转速。

同时三相感应电动机起动时的转矩冲击较大,一般可达额定转矩的两倍以上。

起动时过高的电流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电网冲击,给电网造成过大的电压降落,降低电网电能质量并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过大的转矩冲击又将造成机械应力冲击,影响电动机本身及其拖动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通常总是力求在较小的起动起动电流下得到足够大的起动转矩,为此就要选择合适的起动方法。

在选择起动方法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要求来选择。

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的限制,通常有定子串接电抗器起动、Y-△起动、自藕变压器将压起动、延边三角形起动。

而对绕线式交流电动机,常采用转子串接频敏变阻器起动、转子串电阻分级起动。

但这些传统的起动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

1.定子串接电阻起动:由于外串了电阻,在电阻上有较大的有功损耗,特别对中型、大型异步电动机更不经济,因此在降低了起动电流的同时、却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起动转矩降低得更多,一般只能用于空载和轻载。

浅析高压异步电动机固态软启动方案

浅析高压异步电动机固态软启动方案

信息技术与机电化工
图6-开关变压器的脉冲控制曲线
图7-晶闸管固态软启设备的脉冲控制曲线 脉冲控制又称为“突跳”控制,主要用于静阻力矩较大,需 要大起始转矩的场合(如皮带机、破碎机等)。由图6可知,开关 变压器的脉冲启动控制过程中,大的脉冲电压电流后会出现电压 电流恒定的一段,此时电机的转矩也会恒定,而负载的阻力矩在 不断增加,电机加速转矩不断减小,电机就会出现“疲软”现 象,有可能长时间低速段恒速运行导致电机发热,严重时会因转 子回路油膜的气化而出现“冒烟”现象。而晶闸管固态软启的脉 冲控制模式在脉冲电压过后,加在电机上的端电压一直在控制曲线
图4-开关变压器的限流控制曲线
图2-晶闸管固态软启设备的电压斜坡控制曲线 210
图5-晶闸管固态软启设备的限流控制曲线 限流控制主要用于电网短路容量小或需要控制启动电流倍 数的工况下。从图4、图5的限流控制曲线图可看出,晶闸管固态 软启设备的控制比开关变压器要平稳得多。 (三)脉冲控制:
上接 ( 第 209 页 )
找试题,就能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试题。 3.试题编辑模块 该模块实现了试题的编辑功能,实现对试题的增删改操作,
实现试题能够实时动态进行更新试题库,保证试题库的合理性 和科学性。
4.试题录入模块 试题录入模块分两种录入方式,一种是单个试题录入方式, 另外一种就是试题批量导入方式。用户根据试题量灵活选择录 入方式,方便用户操作。
(四)软停车控制: 水泵类负载采用软停车后,电机会均匀地减速至0,从而避 免“水锤效应”的发生。开关变压器无法实现软停车控制。 从上述几种常见的控制曲线可知,晶闸管固态软启的控制性 能要比开关变压器优越,这也是晶闸管固态软启设备在市面上的 占有率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四、应用案例 国内某造纸项目上有多台2700kW的高压电机需带载拖动, 为平稳实现该电机的启动,减少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采用国内 某知名品牌固态软启动装置一拖一方案,自运行以来零故障,深 受业主好评。该装置是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数字智能化 软启动装置,集成以下技术: (1)高低压信号传输采用光纤隔离,抗电磁干扰强; (2)触发电源采用高达50kV耐压标准的专有的能量隔离传 送技术; (3)应用双CPU技术; (4)独有的自适应控制技术。 结束语 高压固态软启采用微电子技术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来控制 电动机电压的平稳升降和无触电通断,实现电动机的平稳起停, 具有调节快速性好,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势,有效替代 自耦降压启动、水电阻启动、星三角启动、磁控降压启动以及开 关变压器等传统启动设备。 参考文献: [1]黄俊雄.高压磁控软起动装置在大型异步电机上的应用与 实际分析[J].工程建设(重庆),2019,(7):86-89 [2]王欢,孙向瑞.高压异步电机轻载节能装置的研究[J].电气 传动,2010,(9) [3]杜镇辉.软起动技术在高压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启动上的应 用及性能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8,(7):46-47 [4]吕润宇.大容量电动机软启动设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罗亦彪(1986-),男,湖南株洲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 事工厂供配电设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分析届专业班级题目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站别【内容摘要】近三十多年来,国外对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工业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某些领域应用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

文章对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做了分析。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软启动;晶闸管电动机作为重要的动力装置,已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军事设施以及日常生活中。

直流电动机其调速在过去一直占统治地位,但由于本身结构原因,例如换向器的机械强度不高,电刷易于磨损等,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向高速大容量化发展的要求。

而交流电动机,特别是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而且坚固耐用,惯量小,运行可靠等优势,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当向三相定子绕组中通过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产生了一个以同步转速n1沿定子和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

由于旋转磁场以n1转速旋转,转子导体开始时是静止的,故转子导体将切割定子旋转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

由于转子导体两端被短路环短接,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

转子的载流导体在定子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电磁力对转子轴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电动机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电角度),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

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

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

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Ⅰ、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分类单层绕组就是在每个定子槽内只嵌置一个线圈有效边的绕组,因而它的线圈总数只有电机总槽数的一半。

单层绕组的优点是绕组线圈数少工艺比较简单;没有层间绝缘故槽的利用率提高;单层结构不会发生相间击穿故障等。

缺点则是绕组产生的电磁波形不够理想,电机的铁损和噪音都较大且起动性能也稍差,故单层绕组一般只用于小容量异步电动机中。

单层绕组按照其线圈的形状和端接部分排列布置的不同,可分为链式绕组、交叉链式绕组、同心式绕组和交叉式同心绕组等几种绕组形式。

1:链式绕组链式绕组是由具有相同形状和宽度的单层线圈元件所组成,因其绕组端部各个线圈像套起的链环一样而得名。

单层链式绕组应特别注意的是其线圈节距必须为奇数,否则该绕组将无法排列布置。

2:交叉链式绕组当每极每相槽数9为大于2的奇数时链式绕组将无法排列布置,此时就需要采用具有单、双线圈的交叉式绕组。

3:同心式绕组在同一极相组内的所有线圈围抱同一圆心。

4:当每级每相槽数Q为大于2的偶数时则可采取交叉同心式绕组的形式。

单层同心绕组和交叉同心式绕组的优点为绕组的绕线、嵌线较为简单,缺点则为线圈端部过长耗用导线过多。

现除偶有用在小容量2极、4极电动机中以外,目前已很少采用这种绕组形式。

双层叠式绕组,单双层混合绕组,星接与角接的关系有a.星接改角接:原星接时线径总截面积除以1.732等于角接时的线径总截面积。

b.星接改角接:原星接时每槽导线根数乘以1.732等于角接时的线径总截面积。

c.角接改星接:原角接时线径总截面积乘以1.732等于星接时的线径总截面积。

d.角接改星接:原角接时每槽导线根数除以1.732等于星接时的线径总截面积。

星接与角接本质上的区别:星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1.732倍,相电流等于线电流。

角接时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1.732倍。

同功率的电机,星接时,线径粗,匝数少,角接时,线径细,匝数多。

角接时的截面积是星接时的0.58倍。

(即角接时线径总截面积除以0.58等于星接时的线径总截面积。

星接时线径总截面积乘以0.58等于角接时的线径总截面积)线径截面积计算公式:截面积S=直径的平方乘以0.785电机的内部连接有显极和庶极之分,显极和庶极连接是由电机的设计属性决定的,是不能更改的电动机空载电流计算系数四极、六极功率因数0.85-0.98.5功率因数0.85,效率0.85时系数为:0.435,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6,效率0.86时系数为:0.393,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7,效率0.87时系数为:0.353,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8,效率0.88时系数为:0.313,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9,效率0.89时系数为:0.276,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0,效率0.90时系数为:0.240,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1,效率0.91时系数为:0.205,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2,效率0.92时系数为:0.172,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3,效率0.93时系数为:0.142,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4,效率0.94时系数为:0.113,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5,效率0.95时系数为:0.086,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6,效率0.96时系数为:0.062,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8,效率0.98时系数为:0.022,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9,效率0.99时系数为:0.008,乘以额定电流四极、六极、八极功率因数0.81-0.85功率因数0.81,效率0.81时系数为:0.468,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2,效率0.82时系数为:0.433,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3,效率0.83时系数为:0.398,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4,效率0.84时系数为:0.365,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5,效率0.85时系数为:0.332,乘以额定电流四极、六极、八极功率因数0.70-0.80功率因数0.70,效率0.70时系数为:0.728,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1,效率0.71时系数为:0.694,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2,效率0.72时系数为:0.661,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3,效率0.73时系数为:0.630,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4,效率0.74时系数为:0.595,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5,效率0.75时系数为:0.562,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6,效率0.76时系数为:0.530,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7,效率0.77时系数为:0.499,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8,效率0.78时系数为:0.468,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79,效率0.79时系数为:0.438,乘以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80,效率0.80时系数为:0.408,乘以额定电流六极、八极功率因数0.75连体半密封的电机定子铁芯拆出:用加热的方法,把定子壳反过来放下面悬空,加热定子外壳当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轻轻震一震自己就出来了。

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和处理1、绕组是电动机的组成部分,老化,受潮、受热、受侵蚀、异物侵入、外力的冲击都会造成对绕组的伤害,电机过载、欠电压、过电压,缺相运行也能引起绕组故障。

绕组故障一般分为绕组接地、短路、开路、接线错误。

现在分别说明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1)电桥检查。

测量个绕组直流电阻,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以上,如超过,则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2)短路侦察器法。

被测绕组有短路,则钢片就会产生振动。

(3)万用表或兆欧表法。

测任意两相绕组相间的绝缘电阻,若读数极小或为零,说明该二相绕组相间有短路。

(4)电压降法。

把三绕组串联后通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得读数小的一组有短路故障。

(5)电流法。

电机空载运行,先测量三相电流,在调换两相测量并对比,若不随电源调换而改变,较大电流的一相绕组有短路。

(6)短路处理方法a、短路点在端部:可用绝缘材料将短路点隔开,也可重包绝缘线,再上漆重烘干。

b、短路在线槽内。

将其软化后,找出短路点修复,重新放入线槽后,再上漆烘干。

c、对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时切断全部短路线,将导通部分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供应急使用。

d、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要全部拆除重绕。

2、绕组断路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

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故障现象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产生原因(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

3)检查方法(1)观察法。

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

(2)万用表法。

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

(3)试灯法。

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

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

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

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7)电流平衡法。

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8)断笼侦察器检查法。

检查时,如果转子断笼,则毫伏表的读数应减小。

4)断路处理方法(1)断路在端部时,连接好后焊牢,包上绝缘材料,套上绝缘管,绑扎好,再烘干。

(2)绕组由于匝间、相间短路和接地等原因而造成绕组严重烧焦的一般应更换新绕组。

(3)对断路点在槽内的,属少量断点的做应急处理,采用分组淘汰法找出断点,并在绕组断部将其连接好并绝缘合格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