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2课时)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2. 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3. 了解旅游景区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意义。
【重点难点】
1.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2.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与活动探究相结合
【知识链接】
知识点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知识点二旅游环境容量
1.定义:简称旅游容量,或称?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________________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
知识点三旅游环境保护
【学习过程】
一、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危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成因、危害,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27

第42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考纲解读.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认识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重、难点提示.旅游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考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学生用书P284]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生态旅游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旅游者材料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写出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及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析]对旅游业来说,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市场距离、资源价值、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环境承载力等。
丽江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区,这些都是限制其发展的不利区位因素。
由于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等原因,当前丽江古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存在消防隐患、古建筑损毁及游客人数超过合理容量等。
[答案]不利区位因素:地处偏远,远离客源地。
主要问题:存在消防隐患;古建筑损毁;游客人数超过合理容量。
(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
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7、8月份游客数量众多。
其原因从题干“平均海拔4 800多米”可以看出,7、8月天气凉爽,再加上该季节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明显,风景优美;从客源市场来说,正值暑假,客流量大。
(2)游客数量的季节分布不均会产生旺季的环境压力、淡季的收入差异,不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答案:(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教案含解析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1.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理解旅游环境容量,掌握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运用表格归纳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1)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2)对生物的危害。
(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二、旅游环境容量1.概念: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
2.分类类型具体内容旅游环境状态旅游极限容量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饱和旅游合理容量又称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最佳3.意义(1)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
(2)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3.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1.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
(×)2.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测算是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C )1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2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3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4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A.12B.23C.34D.144.下列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旅游环境容量的提出与旅游的出现是同时的B.旅游环境容量又叫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C.旅游环境容量常用游客流量来表示D.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5.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建设活动是(D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B.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6.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 )A.旅游者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捕杀C.旅游者乱抛垃圾D.在旅游区修建道路[问题探究]读教材P57图4.5,探究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共21张PPT)

位于古“丝绸之路”、 现“第二亚欧大陆桥” 上的敦煌莫高窟,以极 高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中 外游客,但随着旅游活 动的开展,石窟的损坏 极为严重。据此回答 4—5题。
C 4.敦煌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保存较好,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有关 ( )
A.地处高纬 B.气候寒冷 C.气候干旱
D.流水侵蚀
C 5.为保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入洞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 制停留时间,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游客丢弃大量垃圾B.为了 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C.减少因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贵的 壁画受到损坏D.避免游客在壁画上乱刻乱画
练习: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
游者本身。
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有( B)
❖ 1、对传统社区文化 的破坏。
2、破坏文物古迹
3、城市问题
❖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 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活动根:据下列资料,讨论并归纳旅游开发中
产生的环境问题。
破坏地表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
资料1:环北冰洋地区
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
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
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对自然环境破坏
1、污染
❖1、污染
❖2对、自对然生环物境的破危坏害
上帝啊!你 也赐给我一
双皮鞋吧
妈妈到 哪去了?
3、对地表环境、 自然资源的破坏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5.控制:旅游环境容量控制能够从控制游客数量与扩大环境承载 力两方面进行。
第6页
【例题1】 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青山绿水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具竞争力比较优势;神奇秀丽自然
风光、浓郁迷人民族风情,孕育着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贵州向中 外游客展现是一个“自然、健康、安全”生态旅游目标地。
第10页
(2)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因为:①旅游开发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并非“无烟工业”。②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可起到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不能因污染环境而限制其发展。③旅 游业对环境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还是人类旅游活动中不良行为 所造成,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提倡文明旅游。
第8页
【例题2】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 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能力 解析: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可连续 发展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 围内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它大小制约旅游活动规模。 答案:B
第4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旅游环境容量 1.含义:普通认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 害于其可连续发展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 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 2.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意义:旅游环境容量合理推算是旅游景 区规划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连续发展确保。 3.惯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原因: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 关)。 4.分类: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 旅游极限容量是所能容纳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到达旅游 极限容量称为饱和。 旅游合理容量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正确容量,确保游客满 意程度高,旅游环境处于最正确状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40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2.初步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3.初步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措施,树立“旅游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三、教学难点旅游环境容量。
四、教学过程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意。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知识点三旅游环境保护探究问题:1.教材图 4.7 颐和园游客流量高峰时期2.教材图4.5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和教材图 4.7 颐和园游客流量高峰时期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学生思考、组内讨论,由小组代表展示答案。
颐和园是我国的著名旅游景区之一,游客流量大,旅游季节性强,旅游旺季的游客流量往往达到或超过旅游环境容量。
颐和园有大量珍贵文物古迹需要保护。
在颐和园的旅游开发中,一旦造成环境破坏,就会使文物古迹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颐和园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本课小结旅游是“无烟工业”,所以我们必须正视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寻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实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一样,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也促使人们关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板书设计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二、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极限容量旅游合理容量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了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深刻理解了协调发展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本节课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为宗旨”,用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首先建立起感性认识,之后再回归教材,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的良性循环。
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寓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馈良好。
旅游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和保护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第四章旅游开发和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2.初步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3.初步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措施,树立“旅游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难点: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教具准备:图片、图表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污染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2.危害生物:包括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3.破坏旅游背景资源:例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4.破坏视觉效果: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1.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2.破坏文物古迹: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都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3.造成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说明: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不但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也危及旅游活动自身,破坏了旅游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
探究活动:在你的家乡,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哪些环境问题?(提示: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思考1.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试举例说明。
点拨: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还奢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
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地鼓吹大力发展旅游业。
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21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3)能够说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措施,树立“旅游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
(1)课前布置探究活动任务: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为例,针对某一实例,采取可行方式,调查研究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通过讨论分析,提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应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调查和具体实例分析,认识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地理实践探究和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难点: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教学方法:课前实践调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龙门石窟作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典范,2000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奉先寺主佛卢舍那为代表的美轮美奂的石刻艺术品,已经成为洛阳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但是如此精美的艺术,却不能让人触摸,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课题【教师】课前,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布置过探究任务: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为例,针对某一实例,采取可行方式,调查研究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今天我们课堂上分成五个小组,前四组为调研组,第五组为专家组,由前面小组各派一名精英组成。
接下来请前四组发言人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专家组最后总结旅游开发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学生活动】第一组:龙门石窟实地考察小组:园区内旅游环境调查第二组:白马寺调查小组:白马寺新年祈福影响调查第三组:网络调查小组:龙门石窟旅游开发造成的影响第四组:问卷调查小组:洛阳牡丹花会对当地居民影响调查(具体参见学生活动成果材料)【教师点评】【学生总结】专家组成员总结旅游开发中的产生的环境问题(一)破坏自然环境1、污染环境:旅游交通、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2.初步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3.初步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措施,树立“旅游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难点: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教具准备:图片、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等
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测算有何意义?
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
答案: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