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检卷一行星地球

合集下载

《第1单元 行星地球》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1单元 行星地球》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1单元行星地球》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的形状被科学家们形象地描述为“________”。

A. 不规则球体B. 正球体C. 椭圆形D. 扁平球体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 ________ 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日出日落D. 时间差异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D、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4、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恒定的C、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天5、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最快6、题干: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4天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D、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7、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D.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8、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C.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处最快9、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A. 6,378公里B. 6,371公里C. 6,356公里D. 6,400公里 10、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25小时D. 22小时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由北向南D. 由南向北1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上最快B. 地球自转速度在极点上最快C.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和极点相同D. 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点之间最快13、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D.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14、题干: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C.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D.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15、地球表面上的最高点位于:A. 珍珠峰B. 珠穆朗玛峰C. 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D. 南极洲16、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南向北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南向北,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北向南,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检测题详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检测题详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检测题一、选择题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B.雄伟的喜马拉雅山C.拖着长尾的彗星 D.浩瀚的太平洋2.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C.轮廓模糊的星云不属于天体D.卫星是环绕行星运动的天体【答案】1.C 2.D【解析】1、宇宙是物质组成,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属于天体的是拖着长尾的彗星,C对;漂浮在天空中的云、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浩瀚的太平洋都是地球的组成部分,A、B、D错。

2、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中,天体可能是由固态或气态物质组成的,A错;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B错;轮廓模糊的星云属于天体,C错误;卫星在宇宙空间运行时,是环绕行星运动的天体,D正确。

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完成3—4题。

3.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A.质量越大 B.公转周期越短C.公转周期越长 D.自转周期越短4.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C.地球公转周期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答案】3.C 4.B【解析】3.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质量可能小,质量最大的是巨行星,A 错。

越远,公转周期越长,B 错,C 对。

与自转周期先变短,后变长,D 错。

4.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B 对。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A 错。

地球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是地表温度适宜的影响因素,与大气厚度无关,C、D 错。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7题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有天然卫星②黄赤交角的存在③地球的公转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四地中纬度数相同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下图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3. 童谣中描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分类正确的是 ( ) A. 恒星、行星、卫星 B. 星云、恒星、行星 C. 恒星、行星、小行星 D. 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 ) 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总星系 宇宙 A. B. C. D. 5. 童谣中所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6. 在乡间,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苍穹,繁星满天。这些星星基本上是 (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彗星 【答案】3. A 4. D 5. B 6. A 【解析】 3.童谣中描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为太阳、地球和月球,他们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和卫星,故A正确。 第 5 页

4.地球和月亮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总星系即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因此童谣中出现的天体不属于河外星系,故D正确。 5.童谣中所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两级,即地月系和太阳系,故B正确。 6.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够发光发热,肉眼感觉是闪烁的,因此晴朗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星星多数是恒星,故A正确。行星和卫星都不能发光,大多数肉眼看不到,故B、C错误。彗星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大部分时间运行在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它们是难以被肉眼发现的,故D错误。 读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7-8题。 7.四图中表示夏至日晨线分布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第 6 页

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大 D. 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 【答案】 7.C 8.C 【解析】 7.晨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据此,甲、丙为晨线。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据此选C。 8.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位于赤道,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但二者的角速度相等,据此选C。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9-10题。 9.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第 7 页

《第1单元 行星地球》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1单元 行星地球》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1单元行星地球》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地球的形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C、地球是一个完美的正圆体D、地球的形状与太阳相似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D、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形状最接近于( )。

A、直线B、椭圆C、圆形D、抛物线4、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5、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般采用 _________ 方向作为标准。

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南北方向6、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 。

A、自转B、公转C、自转与公转D、日蚀7、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多久?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12小时D. 24小时56分8、以下哪项不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表9、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均匀分布B.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C.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均为固态D. 地球内部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10、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B.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形C. 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D. 地球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12、地球上的五带划分是根据哪个因素来确定的?A. 海陆分布B. 气候类型C. 太阳热量分布D. 地球形状13、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地球自转轴的空间指向不变这一特征?A、地球绕太阳公转B、地球自转C、地轴进动D、岁差现象1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A、提供地球上的光和热B、导致地球板块运动C、影响地球上的气候D、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量来源15、【题目】太阳作为恒星,其能量来源于 ______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

《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四个位置节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秋分B.B为冬至C.C为秋分D.D为夏至2.某同学是9月9日的生日,他想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在东12区过完9月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区B.在西12区过完9月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区C.在西12区过完9月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区D.在东12区过完9月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区3.40°N与40°S比较:A.角速度不同B.线速度不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4.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相关的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①一②一③-一④天体系统分别表示A.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一河外星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C.可观测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河外星系一可观测宇宙6.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距离我们约4.4光年,它所属最低级天体系统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下图是36°N纬线上某小区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果最好时的安装设计图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角度如图所示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

A.24°S B.24°N C.6°S D.6°N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此日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B.AB线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每小时约15°C.AB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0时D.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9.对于①②两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点位于东二区,②点位于东五区B.大约两个小时后①点太阳处于地平线上,②点地方时则可能是20点40分C.大约一小时后,两地都处于夜晚D.①点地方时比②点地方时早4个小时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A.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B.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④①C.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长的有③④D.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②③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层布局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答案】B【剖析】根据太阳大气层布局特性可知太阳大气层日冕层表面温度最高;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大抵是11年;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光球层;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选项B正确。

2.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在A.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D.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答案】B【剖析】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对。

别的轨道之间无小行星带漫衍,A、C、D错。

3.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纵然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抵达地球,但是敷衍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计的。

下列能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现象是()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大气运动③生物演化④地热资源A.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D【剖析】能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现象是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是转化的太阳辐射能,①对。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②对。

生物演化是议决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辐射能,③对。

地热资源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④错。

D对,A、B、C错。

4.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A.煤炭的形成B.火山爆发C.海陆间水循环D.大气运动【答案】B【剖析】【详解】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无关。

煤炭的形成是地质时期转化的太阳辐射能,A有关。

海陆间水循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C、D有关。

5.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A.“磁暴”现象B.极光现象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D.耀斑现象【答案】C【剖析】本题考察太阳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20201203003652)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20201203003652)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读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髙度的变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题。

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为最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N 两数之差为47°B. 我国长城站(62°13S,58°58W )处于日落时分C. 我国黄河站(78°55N, 11°56E )日影朝向西北D. 此后一个半月,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小于'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日岀 日落日出 日落 ① 9: 00 23: 008: 58 23: 02 ② 7: 19 18: 417: 20 18: 40 ③5: 40 18: 48 5: 39 18: 49 3. 三地按纬度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乂特殊的行星,山于诸多原因使得地球具备了保证其特殊性存在的A.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B. 地球自转 B.①③②C. ②①③“金锁链”条件。

回答下列各题:4.地球相比宁宙中的其他天体,其特殊性是指:A.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B.地球有卫星绕转C.地球周围有大气D.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5.下列不属于地球特殊性存在的“金锁链”条件的是:A.地球周围有大气B.地表有适宜的温度范围C.地表有液态水存在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6.下列属于地表有适宜温度范围的原因是: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自转速度适中③地球自转方向适宜④地球公转速度适宜A.①B.C.7・下图所示,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来模拟地球运动,电灯与地球仪在桌面上的位置不变化。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轴与桌面的夹角约为66. 5°B.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C.P地位于昏线上D.面对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它转动,地球仪上距桌面最远点始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若A 地的经度为20° W,则B 地的经度为()9.若A0B 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0A 所在经线为0°B. 0B 所在经线为180°C. 0B 为晨线D. 0A 地方时为10点10・下图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1・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 点这一天( )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 点这一天( )A.北京、伦敦、莫斯科、新加坡昼夜平分B.北极圈出现极昼C •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D •此时日期为3月21日 1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潮汐现象是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B. 与天气和气候无关A. 170° EB. 170° WC. 130° ED. 130°W C ・ C D. D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③挪威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A ・B.②④ ② 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C.③④ D. ®@A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tr 雪皑皑 B. 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将变快C.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A. AB. B 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试卷(包含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1.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素有“北极光之都”之称,其观赏极光的最佳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北极星 B.金星 C.太阳 D.月球3.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内部4.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摄氏度。

最主要原因是()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5.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外部条件是()A.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形成原始海洋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黑子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7.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节气是()A.春分日B.冬至日C.夏至日D.秋分日8.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 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C.都是向低纬飞行 D.都是向高纬飞行9.物体影子长度在一天内有变化,即早晚长、正午短,在一年内也有变化。

下面日期中,是淮南市一年中正午时刻物影最短的一天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10.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的旋转方向为A.逆时针 B.顺时针C.向右偏 D.向左偏11.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B.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C.黄赤交角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D.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的范围12.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13.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4.下图中的信息反映()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C.地球接近近日点 D.澳大利亚进入夏季15.2013年春分日,中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东八区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元质检卷一 行星地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单元质检卷第1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3浙江六校联考)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位置分布图,完成第1~2
题。

中国中山站
中国昆仑站
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B.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
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正圆 B.椭圆 C.直线段 D.曲线段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大约为1 220千米。第2题,在中山
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一条曲线段。
(2013安徽合肥期末)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第3~4题。
2

3.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
B.两地的区时相同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
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4.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都位于热带
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黄岩岛位于120°E以西,钓鱼岛位于120°E以东,钓鱼岛地方时比黄岩岛早;两地都处于东八区,所以
两地区时相同。第4题,从图中经纬网数值可知钓鱼岛和黄岩岛位于不同经度,春分日不可能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钓鱼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而黄岩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钓
鱼岛的昼长大于黄岩岛,故选D项。
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条纬线,P、Q为晨昏线与该条纬线的交点。读图,完成第5~7题。

5.当P点地方时为5:40时,Q点的地方时为( )
A.17:40 B.18:20
C.18:40 D.19:20
6.一年365天中,P点地方时能为6时的天数有( )
A.365天 B.12天
C.2天 D.1天
7.假设一年中Q、P点有重合的机会,那么L纬线的纬度范围是( )
A.0°~23°26'N B.23°26'N~66°34'N
C.66°34'N~90°N D.0°~90°N
答案:5.B 6.C 7.C
解析:第5题,从材料中P点地方时为5:40可知,P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日出,由此可以计算出昼长,昼长等于12时
减去日出时的地方时差值的两倍,为12小时40分钟。Q点一定为日落,即位于昏线上,同纬度昼长相等,由此可
以计算出日落时间,日落时间等于12时加上昼长时间的一半,即Q点地方时为12时+6小时20分钟=18时20分。
第6题,P点地方时为6时只存在于此日昼长为12时、昼夜等长情况下,而P点位于北半球某地,一年中只有春
分日和秋分日时,昼夜等长。第7题,Q、P点重合,晨昏线与该纬线只有一个交点,即晨昏线与该纬线相切,则该
纬度发生极夜或极昼现象,北半球极圈与北极点之间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极昼或极夜现象。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②为该交
接线上一普通点。读图,完成第8~9题。

8.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A.30°E B.159°W
C.21°E D.无法确定
9.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1日太
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
A.10.5°S B.15°S
3

C.19.5°S D.24°S
答案:8.C 9.B
解析:第8题,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即①点地方时为12时,比120°E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晚6小时36分钟,
经度相差99°,所以①点所在经度应该在120°E往西数99°,即21°E。第9题,太阳直射点两次出现在同一纬度的
时间日期相对于二至日具有对称性,据此可知,5月1日距离夏至日的时间间隔与11月1日距离冬至日的时间
间隔相当,则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南回归线的纬度差应与5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北回归线的
纬度相当,故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为15°S。
(2013江苏南京调研)下图为某年8月7日部分地区光照示意图,中心点表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
成第10~11题。

10.P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90°N B.78°N C.66°34'N D.12°N
11.关于P、Q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P地地方时是12时
B.该日P地昼长是Q地的2倍
C.该日P地正午太阳高度约是Q地的2倍
D.此时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
答案:10.B 11.D
解析:第10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则该光照图为北半球俯视图。由于P地此日刚好出现极昼,则其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
约4天移动1个纬度,8月7日与夏至日相差约46天,则太阳直射点大约在12°N,P地所在纬度最有可能是78°N,
故B项正确。第11题,考查地球的运动,意在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P地刚好出现极昼,P地地
方时为0时,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由于无法判断Q地所在纬度,则无法判断P、Q两地昼
长的关系;由于Q地纬度较P地低,则Q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二、综合题(2小题,共45分)
12.(2013福建师大附中期中)(22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四点所对应的北半球节气:A ,B ,C,D 。
(3)图中 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点的公转速度较快。
(4)由A点到B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5)请在图中A点画出晨昏线,并标出夜半球和昼半球。
答案:(1)画图略。(逆时针方向)
(2)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3)A C
(4)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5)图略(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面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
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可以判断图中公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题,根据图
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第(1)题判断出的公转方向即可确定节气。第(3)题,近日点为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
4

点为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由此即可判断。第(4)题,由第(2)题解析可知,A点所示时间为夏至日,此日太阳直射点
位于北回归线,B点所示时间为秋分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由此即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第(5)
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即可画出晨昏线,画时要注意面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
13.(23分)下图中AB 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
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 是晨昏线中的 线,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 和 。
(3)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
是 。此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
(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答案:(1)昏 20°N
(2)东北 7时
(3)从20°N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0°N及其以北地区(或70°N°~90°N) 从135°E向西(经0°经线)至180°
经线(或180°经线向东(经0°经线)至135°E)
(4)70°
解析:第(1)题,由“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可知,该日南半球昼短夜长。A是晨昏线与70°S
的切点,70°S以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AB 在昏线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第(2)题,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
弧与夜弧之比是5∶7,故南纬x°纬线圈上各地昼长10小时,夜长14小时。日出时刻为地方时7时,日落时刻为地
方时17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70°S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则70°N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B点该日太阳高
度角最大时,北京时间是18时,因此B点的经度是30°E。x°纬线上昼长10小时,B点与A点所在的经线经度差
为75°,A点所在经线经度为45°W。45°W为12时,则135°E的地方时为零时。因此,从135°E向西至180°经线
属于同一天。第(4)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0°-40°=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