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语文三年级下册:《39“我也会送你一车新车”》word教案 (2)

合集下载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教案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教案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2个生字“兜、橱”,指导书写“兜”;并积累词语4个“打量、不由自主、惊奇、橱窗”。

2、学习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4、发挥合理想象,创设情景对话,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重点难点:学习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学生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两分钟预备铃:(听写)一、质疑课题,初步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那辆满载着快乐的新车也飞驰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预设:课题中为什么有引号(因为这是小男孩说的话)谁要送谁一辆新车(小男孩要送给他的弟弟一辆新车)为什么要送他弟弟一辆新车(小男孩的弟弟身患残疾、保罗的哥哥送他新车)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板书,完成填空。

(媒体:圣诞前夜,保罗收到了,小男孩了解后,)(2—3人)(可填:圣诞前夜,保罗收到了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车,小男孩了解后,希望自己也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给自己身患残疾的弟弟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

)二、深入学习,感受真情。

1、第一次误解7’师:小男孩怎么会产生“将来送一辆新车给自己的弟弟“这样一个想法呢?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他同保罗第一次对话:(媒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______”)(学生自由小声读)(评价:读得很流畅,一字不差)(评价:读出了两个角色的口吻)(评价:你能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非常好。

)(这车是保罗的哥哥白白地送给保罗的。

媒体“白白”变红色:白白就是无缘无故,没有理2—3人)师:这次,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捧起书。

(我做旁白,男生做小男孩,女生做保罗)自然引读1-3小节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其实小男孩希望师:谁来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沪教版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2)读读句子||,思考: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样”是指什么?保罗为什么十分惊讶?
(3)抓住“惊讶”一词||,进行朗读训练。(出示有提示语的句子)特别关注一下提示语中的:点点头、惊奇得瞪大眼睛。请学生做做动作||,自由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4)指名交流||,朗读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这辆车还包含了什么?(包含了哥哥对他深深的爱)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民办童园实验小学冯馨[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惊奇”、“给予”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指导读好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的句子。

3、通过让学生概括板书,指导学生学会“以词代句”的概括方法。

4、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

2、通过让学生概括板书,指导学生学会“以词代句”的概括方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有关语句,体会到小男孩对弟弟的那份关爱,懂得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9课(媒体出示课题),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题中的“我”和“你”分别指的是谁?(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答案。

师板书:小男孩保罗)师:再看看,今天的课题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媒体出示引号变红)2、师:是啊!这是小男孩对弟弟说的一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主人公---保罗,那么究竟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轻声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再想想,小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媒体出示问题:边读边想,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生认真地轻声读课文。

3、生交流。

4、师:说的真不错。

正是小男孩对弟弟的一份爱让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那么事情的发展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用直线1、划出描写保罗两次想法变化的句子。

(师板书:想错了又想错了)2、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交流所划的句子。

媒体随机出示句子。

)3、学习保罗第一次想错的内容。

(1)师:为什么保罗会一次又一次地想错呢?不妨让我们先去看一看第一次他与小男孩相遇时的情景。

(媒体出示第一次想法变化的句子: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词,比较与“轿”、“橱”等字形相近的字;积累带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理解“给予”的意思。

2. 能在读文的基础上,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对话,指导读好保罗和小男孩的话,重点理解小男孩话中包含着对小弟弟的关爱以及保罗的情感变化。

4.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所包含的真正意蕴,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难点:1. 能在读文的基础上,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 有感情朗读文中对话,联系人物的行为表现,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1. 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曾在《给予树》这篇课文中认识了一位名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她在圣诞节前夕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这个故事曾深深打动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令我们感动。

更让我们懂得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个也是发生在(板书)圣诞节前夜的感人故事——板书: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齐读课题)2.反馈预习,理清人物关系师:这个课题和以往不同,它有——(板书:“”),因为它来自课文中某个人说的话。

师: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指名回答)板书:小男孩 小弟弟师:在合家团圆的圣诞节前夜,小男孩对自己的小弟弟说——(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师:课文还有一个主人公:(板书)保罗,那么在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这个填空试着说说?出示填空练习:一个 (时间),保罗看见 ,小男孩 ,保罗以为 ,但是 。

当保罗邀请他坐车兜风时,小男孩 ,保罗又错了。

原来 。

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生交流)师:这是——(出示:轿jiào车)“轿”。

它的边旁是:“车”,因为——。

我们学过许多与它相近的字。

(学生举例:娇、矫、骄、桥)师:这里还有个字,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出示:橱chú窗与厨),注意字形区别。

沪教版《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说课稿

沪教版《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说课稿

沪教版《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保罗在圣诞节前收到了哥哥送给他的礼物——一辆崭新的轿车。

小男孩让保罗把他的新车开到家门口,目的是为了让有残疾的弟弟能看一眼,并告诉他自己有一天也会送给他一辆新车,这情境让保罗感动,他与两个男孩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故事的叙述很有些波折,特别是对“我”心理的描述,如当“我”初次看到小男孩时,以为小男孩时羡慕“我”的新车;邀请小男孩坐上“我”的新车后,又以为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夸耀一番;最后没想到的是,小男孩只是想让他的腿又残疾的弟弟相信自己:有一天哥哥也会送一辆新车给弟弟作圣诞礼物。

故事动人,所讲述的道理也很明了:给予是快乐的。

二、学情分析本班27位同学,能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正确地读通课文。

但对于有些形近字仍会发生混淆甚至读错的情况。

加字、漏字的情况亦有发生。

故在课堂上反馈预习情况时,更要耐心地指导,将形近字归归类。

其次,在说话方面存在两极分化,有一部分学生敢于开口,说话能力较强。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语言的组织能力弱,表达不流畅。

课堂中,对后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请能力强的学生先来说,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教学目标:目标一:积累表示“看”的词语;能照样子填写表示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本课没有生字,但是对于形近字的比较,积累词语这样的训练,就要放在知识和技能的板块中,作为一个训练地重点。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保罗两次都想错了,他错在哪里。

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读懂课文。

了解保罗的两次误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在这部分的教学上,多下力气。

思考如何能把这个重点和难点深入浅出地教给大家。

目标三: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环环相扣,逐层递进。

读懂了课文,才能了解保罗两次想错的原因,从而理解“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这个道理。

四、教学设计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表格教案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表格教案
2、学生实际: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有提高,在课堂上抓住保罗和小男孩的对话以及描写保罗心理活动的语句引导学生朗读、质疑、讨论。教师要适时板书,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保罗和小男孩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但课文对这一情节并没有具体的描述,练习就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深入思考,懂得给予是多方面的,物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
(1)出示保罗想法的句子
引导质疑:(预设:保罗错在哪里?他原以为小男孩想干什么?
说话训练:这回他知道小男孩想
,但他又想错了。
(2)指导朗读
4、小男孩是想要炫耀吗?他是想干什么?
(1)出示小男孩的话
如果你是保罗,当你听到这一番话后,你能感受到小男孩传递给他弟弟的是一份什么?
用“不是……而是”说话
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长宁路小学
三年级
日期:2014.5
设计者:沈颖
课题: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教时:一教时
修改者: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2个,积累词语6个,理解“惊奇、给予”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的语句,引导学生质疑;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保罗和小男孩兄弟俩的圣诞之夜是怎么度过的。
通过边默读边思考,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体会保罗的思想感情,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人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有不一致的答案。
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
沟通生活世界,指导言行。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案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案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书空学习生字:“兜”的笔顺,选择文中“兜”在字典中的义项。

通过动作体会“打量”在文中使用的准确性。

2、朗读体会表示人物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句,并在对话中尝试使用。

3、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领悟文章中心: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一、简单理解题意,初步概括。

1、(媒体出示新车的图片)引入读题2、自由读文,根据所给内容,简单概括题意收到了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一辆新车,承诺也能送给一辆新车。

(出示句子,读句子。

板书: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3、初步理解题意。

一、深入学习,感受真情。

(一)第一次误解(媒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______”)(1)学生小声自由读读。

(2)个别读(3)师:请你揣摩一下当时两人的心情怎样?(4)读课文中所给提示与进一步体会(点点头)高兴、自豪、认可(惊奇他当时很惊奇,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小男孩惊奇得瞪大眼睛,媒体补充)他惊奇些什么:(这车是保罗的哥哥白白地送给保罗的。

媒体“白白”变红色)小男孩惊奇的是这辆车是保罗的哥哥白白地送给保罗的,谁能再把这段对话读一读,要记得读出小男孩的心情来?(5)自然引读1-3小节(6)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其实小男孩希望(同桌学生商量完成填空)交流:(媒体: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他也能有这样一个哥哥能够送给他一辆新车,其实小男孩希望将来他也能像保罗的哥哥一样送给弟弟一辆新车。

)师:(引读媒体填空)小结:对啊,保罗误解了,以为小男孩希望接受礼物,而小男孩却希望自己有水平给予弟弟礼物。

(板书:误解(接受)给予)(二)、第二次误解(1)出示第二次对话(2)自由读(3)学习生字“兜”书写笔顺,及在字典中的义项(4)体会提示语中,“打量、不由自主、眼里闪着亮光”这些语句。

(5)自然引读5—8小节。

(男生、女生)(6)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其实小男孩希望同桌小声商量完成(7)小结:板书又误解(炫耀)承诺(三)庄严的承诺(1)小男孩怎么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读出欣喜、激动的语气(2)保罗看到这个幕,会想……(3)保罗听到……又听到……还听到……(指导朗读体会,理解题意中引号)(4)现在你就是这位小男孩,一起来对弟弟说,再度感悟。

沪教版小学三级(下)第八单元 语文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

沪教版小学三级(下)第八单元 语文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保罗在圣诞节前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圣诞节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注视着他的新车。

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保罗点点头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惊奇得瞪大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打量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但他又想错了。

车停下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

不一会儿,他背着个脚有残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了。

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兜橱[练习]阅读芳草地1.读读课文,说说保罗两次都想错了,他错在哪里。

(?)2.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词句活动室1.试试你身手:下面的词语都有“看”的意思,你还能写几个吗?注视打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说说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作用,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保罗点点头...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惊奇得瞪大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小男孩():“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语言直播厅保罗和小男孩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请你想像,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一、基础知识1 看拼音,写汉字jiào chēxī wàng bù yóu zì zhǔdōu fēn gshāng diàn chú chuāng nán wàng2组词橱( ) 轿( ) 惊()希()厨( ) 骄( ) 掠()稀()3 给加粗的多音字注音给予()快乐()圆圈()度过()送给()音乐()猪圈()揣度()4 在括号里填写符合下列各句意思的词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华东师大紫竹小学班级三1班学科语文课题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师钱洁日期2014、5、29一、教学目标:1、在课文语境中学习生字,注意“兜”的字形,理解“打量”,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说说保罗对小男孩产生的两次误解内容。

通过提出真正不懂的问题,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作者选用人物语言作为课题的用意。

3、了解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初步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二、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说说保罗对小男孩产生的两次误解内容。

2、通过提出真正不懂的问题,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作者选用人物语言作为课题的用意。

三、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小男孩看到保罗哥哥送他的新车之后,向残疾的弟弟保证自己有一天也会送给他一辆新车。

这情景让保罗感动,他与两个男孩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故事的叙述有些波折,小男孩的形象是在两次误解中不断丰满起来的:一开始被人认为可能羡慕新车;坐上新车后,又以为他想在他人面前夸耀一番;最后没想到,小男孩只想通过自己的承诺,表达自己对残疾弟弟的关爱与责任心,最终借保罗的视角揭示了故事的主题:“给予是快乐的”。

本学期的七八两个单元都是和“质疑问难”有关的。

前一单元主要取材名人故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他们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出发来质疑;而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浸透着浓浓的爱。

一些基本的故事情节的质疑,通过预习或初读就能解决。

本课的特殊之处是以人物语言作为课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形式的特殊之处,捕捉质疑点,从而围绕着本单元质疑问难的重点——“学生真正不理解的核心问题”学习提问。

其次,在理解为何要选用“我也要送你一辆新车”这句话作为本课的课题时,就需要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说一说”的方式去“品味生活,尝试理解”。

2.学生分析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下半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如在预习中初步扫除字词障碍;能够通过自读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解决一部分关于故事基本内容的问题。

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能了解小男孩两次被误解的原因在哪里,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故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保罗对小男孩的两次误解作为抓手来重点展开教学,通过读读、说说、做做,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情境,学习语言表达”,最终感悟到“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1、(出示课题)齐这、质疑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39课,一起读读课题。

2、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通过预习,你能解决哪些问题?4、关注核心问题:“为什么会选用这句话作为课题?”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个别交流关注引号类课题在之前的学习中遇到过,通过抓住课题质疑,体会这句话对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

初读感1、同桌分读1-6节和7-11节,出示填空(1)1-6节:_____,______在______看见____送给学生分别读课文1—6节和7—11节,初读课文时通过填空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_____一辆新车。

他说_________(2)7-11节:_____在_____告诉弟弟________2、引导关注:“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3、这句话始终贯穿了整个故事。

课文除了小男孩、小弟弟之外,还有一个人物是——4、保罗在经历了整个故事后体会到——(出示:给予是快乐的)围绕这句话质疑交流填空。

交流回答齐答齐读质疑内容,了解大意。

同时凸显“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这句话对全文贯穿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三、深入情境品学习1-6节,了解小男孩第一次被误解的原因(一)理解小男孩的想法1、分角色读对话,点评2、出示填空:保罗想错了,他原以为小男孩_______,没想到小男孩______。

(1)从小男孩的话里可以感受到什么?(2)说说为什么选用这句话作为课题?3、指导朗读句子学生分读,老师读旁白学生练习,交流交流体会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对弟弟真诚的关爱。

并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读感悟理解“惊奇”、“白白地”4、出示句子(“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1)小男孩认为当哥哥应该是怎样的?(2)读好这句话2 、理解保罗的想法出示句子1)学习生字“兜”2)理解“打量”3)指导学生读出保罗对小男孩的喜爱读感悟个别交流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书空正音,做动作理解个别读,齐读学习7-11节,体会小男孩第二次被误解的原因1、了解第二次误解。

(1)小男孩坐进车以后,引读7—8节。

(2)出示填空,自读7-9小节后完成。

保罗又想错了,原以为,没想到。

2、学习第九节,理师生配合读自读,并交流个别读第九节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掀起了情感高潮。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这句解第二次误解的原因(1)多种形式朗读(2)圣诞节快到了,别的孩子都可以去商店里挑选喜爱的东西,可残疾的小弟弟却无法享受这一切。

所以小男孩让弟弟看保罗的新车,还对弟弟说——(3)指导读好小男孩对弟弟的承诺。

(4)再次说说为什么用这句话作课题?师生合作读理解体会配乐读多种形式读句子个别交流话,来体会小男孩对弟弟的一片深情。

四、1、保罗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引读最后一节引读通过说话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2、出示:小弟弟小男孩保罗这一夜,____觉得_____是快乐的。

3、出示以语言为课题的三篇课文题目4、教师总结,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句式,将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的内容写下来。

(2)看图写话选一个角色说回忆以前学过的以人物语言为题目的课文习,让孩子感受“给予他人”的过程,也是“收获真情”的过程。

其次,教师也帮助学生归纳了以语言为课题的这类课文的质疑方向。

作业设计:1、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下面句式,将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的内容写下来。

保罗原以为,但是没想到。

保罗原以为,但是没想到。

2、拓展题:(二选一)(1)看图续写保罗和小男孩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请你仔细观察图,说说在这个夜晚,保罗和兄弟俩做了些什么,然后把三幅图的内容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要求:——表达要紧扣图意,并用合适的连接词将三幅图的内容连贯起来。

——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150字左右。

(2)情感体验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给予是快乐的”这样的体验?请以“我觉得给予是快乐的。

”为开头,写一段自己的体会,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关爱(小男孩)(小弟弟)“给予被感动帮助(保罗)得到附课文: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1)保罗在圣诞节前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圣诞节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注视着他的新车。

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2)保罗点点头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3)小男孩惊奇得瞪大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4)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5)保罗打量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6)“当然,我非常愿意。

”(7)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8)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但他又想错了。

(9)车停下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

不一会儿,他背着个脚有残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了。

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10)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1)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