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长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诊疗体会
4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中图分 类号 :R 6 8 7 . 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8 一 O 1 1 9 - 0 2
骨折 内固定术在骨 科临床上 中应用广 泛 ,感染是骨 折切开复 位 内 固定 术后的 常见并发症 。尽 管 当前 医疗 技术 已有 长足 发展 ,但 仍不能
【 4 ] 李蕾 . 异 丙酚 复合芬太 尼或瑞芬 太 尼靶控 静脉麻 醉 与静 吸复合麻 醉 的比较[ J ] . 吉林 医学, 2 0 1 2 , 3 3 ( 3 6 ) : 7 9 0 2 .
[ 5 ] Fl e i s h e r L A, Ho g u e S , Co l o p y M. Do e s f u n c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a d e n o i d e c t o my s u r g e r y i n p e d i a t r i c a mb u l a t o r y s u r g i c a l
p a t i e n t s [ J ] . An e s t h A n a l g , 2 0 0 0 , 9 0 ( 4 ) : 8 6 3 — 8 7 1 .
虱眶|国—固同
2 0 1 4 年3 月第 1 2 卷 第8 期
・
临床研 究 ・ l l 9
察[ J ] . 上 海交 通大学 学报( 医学 版) , 2 0 0 8 , 2 8 ( 1 0 ) : 1 3 1 4 — 1 3 1 6 . [ 3 ] 王 永伟 , 张善 晶. 异丙 酚 复合芬 太尼 靶 控 静脉 麻 醉 与静 吸 复合麻
治疗 效 果 。结果 4 7例 患者 中金 黄 色葡萄球 菌感染 2 5例 ,铜 绿 假 单孢 菌感染 7 例 ,表 皮 葡萄球 茵感 染 6例 , 阴沟肠杆 菌感 染 4例 ,棒 状 杆 菌感 染 2例 ,沃 氏 葡萄球 茵感 染 1 例 ,洛 菲 氏不 动杆 菌感 染 1 例 ,C D C肠 道 茵感 染 1 例 ,溶蛋 白弧 茵 感染 l 例 。4 7例 患者 疼 痛 消失 , 切 口和 窦道 均 甲级愈 合 ,血 沉 、c反应 蛋 白检 查结 果均 降至正 常 范围 。所 有 患者 均 获随 访 ,均 未 出现 骨折 不 愈合 和 感 染 复发 的征 象。结 论 彻 底 清除 患者 的感 染病 灶是控 制 骨折 内固定术 后 感染 的 关键 ,根 据 患者 的病 情选择 采用不 同方 法处理 可 有效控 制 感染 。 【 关 键 词】 骨折 内 固定术 ;术后 感染 ;疗 效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

【 图 分 类 号 1 8 中 R63
【 号 1 0 8 17 (0 0 1 -0 2 一O 文 10 — 8 9 2 1 )0 0 6 1
目前 , 治疗 四肢 骨折 , 内固 定 技 术 已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临 床 。尽 管 有 先 黏 附在 细胞 外 基质 中 成簇 生 长 。黏 附 簇 内的 代 谢 物 质 消 耗 和废 物 堆 积 进 的手术 设 备及 理 想 、 当 的 手 术 无 菌 条件 , 骨 折 内 固定 术 后 感 染 作 使 微 生物 处 于一 种缓 慢 或不 生 长 的状 态 , 现 为 与 自 由生 长 状 态的 细菌 恰 但 表
I f ci n a t r i tr a i a i n o r c u e t e t n n e t fe n e n lfx t ff a t r r a me t o o
BinJin a a
Ab ta t Th u r n r a me to r c u e i t r a i a i n h sbe n wi ey u e n c i ia , e p t h d a c d s r ia q i me t a d ie l sr c : e c r e tt e t n ffa t r ,n e n lf to a e d l s d i l c l d s ie t e a v n e u g c l up n n d a x n e c n ii n o r p ro e a i n s e i bu h f c in a t ri t r a i a i n o r c u e a o l a in i t l n vt b e B n e to f e r c u e o dto sf rp o e p r t t rl o e, tt ei e to fe e n l x t ffa t r sa c mp i t s i e ia l n n f o c o s li y i f ci n a t rfa t r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

接触创 面周围, 避免了缺血 、 随访患 者 3 O例 , 平均 随访 23年 ( . . ) 0例患者中 , 采用外 固定架 固定 , . 1 5~38年 。3 9例 9例病灶 扩创后关 闭困难者, 3 例行皮肤减 张术, 2例行肌皮瓣转移术 , 5例行负压封 闭引流术。 结论 : 骨折 内固定术后感染 的治疗原则 为及 时扩创取出 内固 定物 , 时更换 为外 固定 , 必要 持续灌洗 引流 或敞开 引流。
病灶扩创后, 固定外固定架, 中 5 9例 其 例胫腓 骨骨折 ,
各 2例股骨 干和肱 骨干骨 折; 9例病 灶扩 创 闭合 困难 者, 3
例实施皮肤减张术, 2例实施皮瓣转 移术, 彻底 冲洗创 面, 控 制感染 。拔管指 征: 液清晰, C E R、 温正常 , 引流 WB 、 S 体 3次 连续菌学检验显 现阴性 。 5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术, 引流 管不
参 考 文 献
【】 赵滨 . 1 股骨交锁髓 内钉 固定术 后迟发感染 性不愈合 中国骨 伤,04 1(0:3 — 3 2 0 ,71) 2 6 3 6 【 李衡 , , 2 】 任栋 王鹏程 , 股骨骨折髓 内钉 固定术后 感染 的治疗 等. f.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 51(2: 5 8 7 1 2 0 ,31) 9 — 9 . 8 【 张永民, 3 ] 施忠民, 金国华, 局部载体抗生素治疗 四肢创 伤后感 等. 染的疗效观察[ _ 医学与临床教育,0 644: 8 J全科 】 2 0 ,() 8 . 2
2 方 法
41 治疗 术 后 感染 .
扩创后 , 及时取出内固定物 , 固定 方式 为外 固定, 更换 持
续灌洗 引流 。 骨折术后若 出现 白细胞异常以及 局部疼痛, 应 排 除是 否有 深 部 感 染 的可 能 , 进 行 穿 刺 证 实 。 所 以 出现 并 之 感染不 易控 制, 创面难 以闭合 的情 况 , 因填充 内固定异物 是 的持续刺激 , 而为 改善感染情 况 , 须及 时扩创, 必 取出 内固 定物, 更换 为远离骨折感染段 的外 固定物。 于感染面大无 对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

骨折 的愈合虽然受病人全身因素 骨折 的类型和解剖 部位的血运等影响, 多还是 医源性 因素影 响较大 , 但大 不合
理的内固定器 的使用,导致病菌侵袭所引起的感染是 发病
的 主要 因素 。 ’
作用? 而大剂量联 合应用经药敏试验后选择的抗生素, 对控 制感染是必须的 。
4 结语
包括局部疼痛 、 红斑 、 水肿 、 创面愈合不 良、 血肿和发热 , 高 毒力 的致病体f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杆 菌) 是早期感染 的常见病因 , 一旦发现伤 口愈合障碍, 口边缘坏死或术后 伤 血肿, 必须高度重视, 严格防止感染 的发生。 1 延期和晚期感染 . 2 持续性加重 的疼痛 植人物松动 和窦道的形成都是延 期感染的表现 ,延期和晚期感染 主要 由低致病力微生物引
状态, 表现为与 自由生长状态 的细菌相 比高达 10 0 0倍的抗 生素不敏感性。同时, 也应该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不合理及 负 重太 早 也 是 引起 骨 折 内固定 术 后 感 染 的原 因 。
3 治疗 方 法
固定技 术的临床治疗 中, 内固器的使用, 由于 固定器感染 问 题也随之而生, 对大多数临床 医师而言, 早期诊 断感染较 困 难, 一旦感染, 难度较大, 治疗 成为临床上 的一 大难 题 , 下文 通过对 骨折 内固定术后感染 的病理分析,提出临床治疗 的
21 内固器 问题 . 211 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 .. 由于 内固定材料过 细 , 过短 , 过薄或 过弱等情况, 可 均
对于术后感染的病例, 力争做到早发现 , 早治疗, 最大限 度地将感染控制在较小的范 围。骨折 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骨
导致手术失败。 用髓 内针固定 时, 必须使髓 腔内髓 内针发挥 弹性 紧嵌作用, 且其远端要达到骨折线 以远 8 lc - Om才能发 挥作用 , 钢板的长度最好大于骨干直径的 5 螺丝钉 必须 倍,
分析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

1 . 1 一般 资料 以我院 2 0 1 2 年l O 月 一2 0 1 3 年1 0 月骨科 的 2 O 例骨折患者 为 研 究对象 ,性别分布上 ,男性 l 2 例 ,女性 8 例 ;年龄 1 3 ~ 6 5 岁 ,平均年龄 4 2 岁。骨折类型方面 ,开放性骨折 的有 l 7例 ,闭合性的有 3 例。
家庭 心理 医生 2 0 1 4 年1 1 月第 1 1 期
F a mi l y p s y c h ol o gi c aI d o c t o r
经 验 交 流
分析骨科 内固定术后感染 的临床 治疗
孟 祥林
( 黑龙 江省 海伦 市第 二人 民医院
1 5 2 3 0 0)
疗 效 , 值得 临 床 推 广 。 关 键 词 : 术 后 感 染 ;骨 科 内 固定 ;治 疗 方 法
【 中图分类号 】R 8 1 6 8 — 8 6 0 2( 2 0 1 4 )1 卜0 5 5 9 — 0 1
3 讨论
骨科 内固定术后如果发生感染 , 将会对骨折 的愈合造成 不 良影响 , 如果再 出 现 骨折 不愈合断端不稳定等情况时会使得感染 的控制更加 困难 。 进而对骨折的及 时愈合造成 不利影响 , 如果发展得比较严重还可能造成肢体严重伤残甚至截肢和 危机 患者生命。
1 2 方法 诊断 为 骨折 内固定 术 后感 染 的人 院 病例 在 常规 检查 的基 础 上加 做 血沉 ( E S R) 和( : 反应蛋白 ( C R P) 化验检查 ,常规拍 局部 x线 片,以采集 患者死 骨的大小 与数 目、分离情况及其位置等信 息 ,为确定 手术方 案提供 必要的参考。 患者在手术前要保证身体健康状况达到手术要求后再行 手术 … 。从原手术切 口进 入 ,打开灶腔 。所有的病例都进行清创 , 目的是彻底 清除炎性增 生的肉芽组织 , 清除的重点是 内固定钢板周 围和钢板下 面的脓 液或 者炎性 肉芽组织。 如果发 现有 髓 内感染的情况则要对开 窗对髓 腔内外进行 反复搔 刮 , 直到彻底 清除髓腔 内的炎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2例治疗体会

为棘 手 。内固定物 不取 出伤 口难 以愈合 ,过早取 出会使 骨折 缺乏可靠 的固定 ,会影 响到骨 折愈合
和感 染 的控 制 。我 院 2 0 0 4年 9月 ~ 0 9年 6月 , 20
采取保 留治 疗 骨折 内 固定 术后 感 染 1 ,疗 效 2例
满意 。
1 资料与 方法
骨折 内 固定术 后一旦 发生深部 感染 ,处理颇
深 达骨折 处 ,可稍大 ,务必保 证 引流通 畅 。每 天 常规抗 生素灌 洗液 400~ 0 l 续 冲洗 引 0 500m ,持
流。开始 3d冲洗速 度稍快 ,以后低 流量维 持 直 到局部疼 痛 、肿胀 、皮 温升高 及全身发 热等症状 完 全消失 ,引 流液细菌 培养 阴性后停止 ,一般要 9—1 。以后 每天 2次 高 浓度 抗 生 素引 流孔 冲 5d
电光性 眼炎是 基层 医 院门诊常见 的一 种辐射
伤 。本 院门诊 于 2 0 0 8年 以来 采用 利 多 卡 因 冲洗 眼睛治疗 电光性 眼炎 l 5例 3 O眼 ,治疗 效果 十分
3 讨 论
例 ,表 皮葡 萄球菌 3例 ,肠杆 菌 1 。 例
12 治 疗方法 .
12 1 经 确诊立 即根 据细 菌 培养 及 药 敏 实验 结 .. 果选择使 用 强有 力 的抗 生 素 ,在药 敏 报 告之 前 ,
目前 治疗骨折 术后感 染 的方 法较多 。作者认 为不 同 的 情 况 应 采 取 不 同的 方 法 ,方法 只要 有
化和 消 肿 ,必 要 时 可使 用 石 膏 固定 ,并 抬 高 患
肢。
折愈合较伤口愈合更为重要 ,有效减少患者手术 次数 。由于换药 时 间长 ,换药 无菌技术 应严格 掌
例长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诊疗体会

例长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诊疗体会(1山东省莒县安庄镇卫生院山东莒县276532)(2山东省莒县浮来山镇第二卫生院山东莒县276511)(3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刘官庄分院山东莒县276512)【摘要】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6例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其中16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10例保留原内固定物。
6例ⅰ期植骨。
ⅱ期内固定加植骨术14例。
术后应用抗生素2~3周。
结果经8~48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
骨折愈合22例。
部分愈合2例,不愈合2例。
2例出现窦道,4例感染复发。
结论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存在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骨愈合不良,需要手术治疗。
感染轻者病灶清除后可保留内固定物。
感染重或内固定物松动者行病灶清除同时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
x线片表现是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长骨;骨折内固定术;阴性感染;不愈合;外固定器【中国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47-01 感染是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往往造成长骨的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而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隐性感染往往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诊断,延误治疗。
如何及时诊断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及正确处理,是骨科医生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本组患者26例,为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作者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者。
男18例,女8例。
股骨骨折16例,粗隆间骨折4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2例,胫骨骨折2例。
其中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4例。
年龄19~51岁,平均37岁。
闭合性骨折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内固定术。
交锁钉髓内固定16例。
钢板固定6例。
动力髋固定4例为粗隆间骨折。
骨折不愈合16例,骨缺损或骨愈合不良4例。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操作技术 , 掌握预 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备皮时机 , 能够预防骨 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 J 。提高 手术技 巧 , 减 少手术 操作 时
间, 以及创腔 的充分 引流都 是减少感 染发生 的重要 因素 。对
于迟发性感 染 , 我们 统计 的迟发 性感染 中 1例为早期 感染保 守治疗后复发 , 2例为其他部位感染血 行播散致 内置物感染 , 2例患者有糖 尿病史 , 血糖控 制欠佳 。因此需 对有 内置 物患 者加强教育 , 避免 出现 身体其 他部 位 如脚 癣、 口腔 等部位 感 染, 一旦 出现 , 积极治疗 。有糖尿病史患者需注意加强血糖控 制, 去除易感 因素 。 无论何种原 因引起 的感 染 , 其严 重 程度 、 影 响 范 围的大
二、 治疗方法及结果 对 于早期感 染 中 2 O例 采用 切 口充 分 引流 , 加强 换 药处
是多方面的 。术中电凝的较多使用 , 会导致坏死组织增加 , 为 细菌定植及繁殖创造 了条件 。手术 时间长 , 手术 室 的无 菌条 件不达标及手术 当中没有 严格执行 无菌操 作 , 也是感染 发生 的重要原因 。术 中置人异体骨 , 增加 了异物 , 部分产生排异反 应, 也是导致感染发生 的原 因。术后创面未充分 引流 , 血肿等 积液的残 留, 为细菌 提 供 了 良好 的培养 基 , 易 导致感 染 的发 生 。综合来讲 , 内固定术 后感染 是多种 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加
【 关键词】 内固定; 术后并发症 ; 感染
骨折 内固定术后 感染是骨科 内固定 手术较严 重并发症 , 治疗不 当常会对 骨折愈 合及病情 预后带来 严重不 良后果 , 给
患 者及 医生带来身体 、 经济及精神上 的负担 。笔者 总结 2 0 1 0 口组织 的条件及细菌 致病力 、 数量 、 侵人染 切 口和合 并糖 尿病 是手 术后感染的独立风险 因素。随着手术 条件 的改善 、 清创 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长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诊疗体会
(1山东省莒县安庄镇卫生院山东莒县276532)(2山东省莒县浮来山镇第二卫生院山东莒县276511)(3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刘官庄分院山东莒县276512)【摘要】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6例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其中16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10例保留原内固定物。
6例ⅰ期植骨。
ⅱ期内固定加植骨术14例。
术后应用抗生素2~3周。
结果经8~48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
骨折愈合22例。
部分愈合2例,不愈合2例。
2例出现窦道,4例感染复发。
结论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存在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骨愈合不良,需要手术治疗。
感染轻者病灶清除后可保留内固定物。
感染重或内固定物松动者行病灶清除同时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
x线片表现是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长骨;骨折内固定术;阴性感染;不愈合;外固定器【中国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47-01 感染是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往往造成长骨的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而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隐性感染往往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诊断,延误治疗。
如何及时诊断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及正确处理,是骨科医生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本组患者26例,为自2009年1月~
2012年1月作者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者。
男18例,女8例。
股骨骨折16例,粗隆间骨折4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2例,胫骨骨折2例。
其中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4例。
年龄19~51岁,平均37岁。
闭合性骨折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内固定术。
交锁钉髓内固定16例。
钢板固定6例。
动力髋固定4例为粗隆间骨折。
骨折不愈合16例,骨缺损或骨愈合不良4例。
初次手术距就诊时间为3~18个月,平均8.3个月。
术前明确诊断18例,术中发现脓液,炎性肉芽组织通过细菌培养或病理检查诊断8例。
细菌培养阳性18例,表皮葡萄球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
8例未培养出致病菌。
内固定物松动8例。
x线片表现:不同程度骨质吸收、溶骨、断端间隙加宽、硬化、骨萎缩、骨缺损、骨质异常增生、密度不均、轻度骨膜反应。
18例行血沉检查;男12例,在91mm/1 h~55 mm/1 h之间,平均68 mm/1 h,女4例,分别为58 mm/1 h,79 mm/1h,2例正常。
1.2 治疗方法:26例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
感染仅局限远端锁钉,骨折在愈合中4例。
行远端锁钉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
骨折处无脓液仅少量炎性肉芽组织,内固定物牢靠6例。
行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并灌洗引流。
内固定物松动或骨缺损严重,脓液多及脓肿形成者16例。
行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出,外固定架固定,灌洗引流。
ⅱ期重新内固定加植骨术14例,未植骨愈合2例。
可疑感染患者术中取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和病理检查。
术后全身及局部应用抗
生素2~3周,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调整。
灌洗引流3~4周至引流液清亮拔除冲洗引流管。
每周检查1次血沉及c反应蛋白,以了解感染控制情况。
2 结果
本组26例,经8~48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
骨折愈合22例。
ⅰ期植骨2例6个月感染复发,形成窦道,术后18个月骨折愈合,内固定物取出后窦道愈合。
粗隆间骨折4例,2例5个月时感染复发形成窦道,经2次清创植骨,仅部分愈合。
另2例反复感染粗隆部骨质大部分吸收并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最后人工关节置换。
3 讨论
3.1 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表现和诊断:
隐性感染是指有明确感染证据无明显症状的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一般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有发热,局部红、肿、热、痛,伤口不愈或窦道形成,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隐性感染则无上述表现,常常延误诊断及治疗。
x线片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不同程度骨质吸收溶骨、断端间隙加宽、硬化、骨萎缩、造成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愈合不良。
尤其是正常的骨质或已形成的骨痂吸收、溶骨造成骨质缺损,可能是局限性脓肿存在的证据。
除x线片表现之外,血沉持续加快,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预示慢性感染的存在。
局部组织培养出致病菌或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2 隐性感染的特点:
无临床症状,病程长,不易被发现,常常延误诊断及治疗。
就诊时已是慢性感染,甚至慢性骨髓炎。
无伤口及窦道的存在,脓液、感染性坏死组织不能引流。
使其积聚于内固定物周围侵蚀正常骨质及已形成的骨痂。
造成骨吸收、溶骨,形成骨缺损、死骨、愈合不良,甚至骨折不愈合。
骨缺损部位往往是局限脓肿存在之处。
由于无伤口及窦道不能进行细菌学检查。
无法选择高效、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抗生素不能进入已局限的脓肿及感染病灶内,感染难以控制及根除。
内固定物松动已失去固定作用需手术处理。
术中发现的感染,往往准备不足,如何处理是对术者的严峻考验。
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粉碎、骨质疏松。
动力髋固定后,一旦感染沿内固定物进入股骨颈内,病灶不易清除干净。
3.3 隐性感染的处理: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需要手术治疗,保守观察只能延误病情。
治疗原则和一般术后感染相同。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
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出、灌洗引流是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常用方法。
而具体每一个病人的治疗,内固定物的去留可根据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内固定可靠性、骨折愈合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感染局限于远、近锁钉处,未波及骨折断端,骨折正在愈合中的患者,以局部病灶清除,感染锁钉取出灌洗引流,而保留主钉以维持骨折的稳定;对于感染不严重、骨折端无脓液仅少量炎性肉芽
组织或感染不能确定者,行病灶清除、ⅰ期植骨、灌洗引流;对于无明显骨缺损者可不植骨,应严密注意感染复发,内固定物松动、骨折断端明显吸收、硬化、骨缺损严重、骨折不愈合者,骨折处有大量脓液或脓肿存在,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为维持肢体的长度并防止已部分愈合的骨质再骨折,以外固定架固定。
参考文献[1]klemm k,henry sl,seligson d.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 after interlocking nailing[j].techn orthop,3.[2]李衡,任栋,王鹏程,等.股骨骨折髓内针术后感染的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2[3]张双喜,伏志新,刘秀芳,等.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