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作业一至四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1-4章习题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1-4章习题人教版

1-4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D)A.1 cm 5. 50 cm B.1 cm、8. 30 cmC.1 mm 8. 30 cm D.1 mm、2. 80 cm2. 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D)A.某同学用6min40s,骑自行车前进了2400m B.刘易斯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 86sC.雨燕在空中1min时间飞行1500m D.火车的速度约100Km/h3.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B )A.4 m/s B. 4. 8 m/s C.5 m/s D. 6 m/s4. 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B)5、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B)A.90分贝B.70分贝C.50分贝D.30分贝6、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最快的是(D)A.真空B.水C.空气D.钢铁7、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D)A.在强声源旁设置隔音板B.在市区的严禁燃放鞭炮C.医院周围不准交通车鸣笛D.在学校附近修建发动机的修理厂8、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课桌上的书本是因为(B)A.书本会发光B.书本发生漫反射C.书本发生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光射在书本上9、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C)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0、“闻其声,知其人”是指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辨别来人是谁,这是利用声音的(A)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11、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12、频率为100Hz的声音(D)A.每分钟振动100次 B.人耳听不见C.响度比10Hz的一定大 D.以上都不对13、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靠近光谱中红光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B、紫外线可以诊断疾病;C、可以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D、红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1)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1)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换算1km=______m, 1dm=______ m ,1cm=______m, 1mm=______m,1μm=______m ,1nm=______m;1h=______min,1h=______s。

2、请你补上合适的单位:(1)张华同学身高174.0_____,(2)硬币的厚度为2.0_______,(3)人的头发直径为70_____,(4)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8。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则刻度尺所显示的木块的长度为,其中,准确值为,估计值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来源:]4、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5、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断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可消除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第2节运动的描述1、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2、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做参照物的。

3、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最快的是_______。

最慢的是。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5、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山和水D.水和山6、甲看路旁的树木向南运动,乙看甲静止不动,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A.甲、乙都向北运动B.甲、乙都向南运动C.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D.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第3节物体运动的快慢1、速度是反映物体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和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至4章综合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至4章综合试卷

2015-2016学年苏家作中学12月月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2.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910 米。

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某原子的半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D.地球的半径3.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1/2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1/2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A.12km/hB.32km/hC.60km/hD.340km/h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坐标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6.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山和水 D.水和山7.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MN竖立在讲台上.如右图,A点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像在A’点,B点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像在B’点,A点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B点同学的像应该在()A.B’点 B.A’点 C.B点 D.A点9.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10.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

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八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1.(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2)海洋水地下水(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4)不正确。

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水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2)水循环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水的组成1.固液气凝华熔化液化2.右氧气淡蓝氢气氢和氧水氢气+氧气3.0℃0℃0℃4.物理化学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水的密度(一)1.(1)1.5 1.5 (2)2 2 (3)略(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5)正比2.一定不同密度ρ3.体积为1米3的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二)1.小2.质量体积密度3.47434.B 5.C 6.C 7.汽油8.(1)解: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2)解: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4千克9.V=9米×6米×3.5米=189米3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10.(1)10克(2)11.25克(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31.25克(三)1.质量体积2.能够3.77.4克30厘米3 2.58×103千克/米3 4.C 5.0.7×103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9.(1)75.6 (2)铁第4节水的压强(一)1.垂直表面200 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压强单位面积压力压力受力面积压强3.牛米 2 帕斯卡帕Pa 4.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5.压力竖平6.C 7.C 8.(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3)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9.1.96×104帕不能10.有两处错误:一是受力面积S;二是压力F。

(可编辑)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至四章综合试题

(可编辑)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至四章综合试题

(可编辑)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至四章综合试题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一、选择题2、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到透镜距离为20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个缩小的像, 如果烛焰离透镜15厘米, 那么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 )A 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 一定成等大的实像1、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警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下图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莆田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4. 如图3所示,用手电筒 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B. 光反射到物体上, 物体变亮了, 所以像也变亮了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5、如图4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C 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 可能成虚像7. 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 )A.都是折射现象B.都是反射现象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8.如图5甲所示,拿球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9. 照集体照时,发现两边的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应采用哪种方法( )A. 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B. 人不动,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些C.人不动,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D. 人不动,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10.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 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1.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A. 肉中的水会结冰B. 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 肉中的冰会熔化D. 肉中的水会蒸发12.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 “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 液化B. 汽化C. 凝华D. 升华14. 小明同学口渴了,跑到厨房只看到了一壶刚烧开的热茶,正冒着“热气”,于是就从冰箱拿出一瓶冰冻的饮料,发现饮料瓶周围在冒着“冷气”。

八年级物理上课后作业(全册).doc

八年级物理上课后作业(全册).doc

第一章机械运动1.1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m )、分米( )、厘米( )、毫米( )、 微米( )、纳米( );另外还有光年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古代利用 和沙漏测量时间。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 和 是否磨损。

4、门高大约 m ,课桌高大约0.8m= cm ,教室内高大约 m ;一中学生身高大约160()5、162cm=( )m=( )dm, 0.8m=( )um=( )nm 2小时30分钟=( )小时, 0.25小时=( )分钟=( )秒,1.75小时=( )小时( )分2.1cm 2=( )m 26、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例如:两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可能 。

(相同/不相同)7、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8、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 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1.2节、运动的描述1、 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3、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4、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第二句选 为参照物。

5、从小红身边开走的客车,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的。

1.3节、运动的快慢1、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读作 。

2、 1m/s= km/h ,30m/s= km/h , 72km/h= m/s 。

3、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光速为3x108 m/s4、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每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1m5、 ①图中可知V 甲 V 乙 ②甲乙都做 运动③乙的速度1.4节、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原理为 。

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单元测试卷人和中学八年级北师大版物理(1-4)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答案写在下列表格内)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 下列长度单位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d、、k、μB. k、、d、、、μ. μ、、、d、、k D. 、、、d、k、μ2. 以下做法中,属于在声处减弱噪声的是xk b1.A. 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B. 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某货车司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超量装载货物D. 市政府通知: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3. 一块冰熔化成水(ρ冰=0.9×103kg/3),则A. 体积、质量都不变B. 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体积、质量都变小 D. 体积变小,质量变大4. 把冰水混合物放入室内,冰将逐渐熔化,熔化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A. 仍保持0℃B. 高于0℃. 低于0℃ D. 先保持0℃,后高于0℃5.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A. 都属于液化B. 都属于汽化. 一个属于液化,一个属于蒸发 D. 一个属于液化,一个属于凝华6.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B.2∶1 .9∶2D.1∶27.下列质量接近50克的是A. 一个鸡蛋B. 一只鸡. 一个中学生D. 一头大象8. 正常人平均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1.1 /sB. 1.1 /s . 1.1 k/s D. 11/s9. 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kg的是A. 一个墨水瓶B. 一个篮球. 一张讲台桌 D. 一个装有书的书包10. 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熔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A. 为原的一半B. 和原的一样. 为原的2倍 D. 无法确定11. 量程为200 L的量筒,一次最多可测量出酒精( =0.8×103kg/3)的质量为A. 200gB. 250g . 160g D. 0.04 g12.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A.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B. 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D.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3.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性质制成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含解析)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含解析)

第四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语言文字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远远有一片yīn cǎn( )的黄色的光。

(2)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小部分的扩大来fán yǎn( )后代。

(3)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zhōu ér fù shǐ( )。

(4)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dī méi shùn yǎn( )。

(5)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juàn dài( )。

(6)黄与绿zhǔ zǎi( )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7)传说陈圆圆是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mù nián( )投莲花池而死。

(8)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tái hén( )一寸深。

(9)它没有pó suō(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zhī( )。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páng yì xié chū”( )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bù zhé bù náo( )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10)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dài( )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xiù( )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yāo( )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pīng pāng( )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chì( )红的火炭!(1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一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2009福州)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奔跑 B.蠕动 C.行走 D.飞行
4.(2009恩施)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2009湖洲)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2009绵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那些运动方式()
A跳跃、爬行 B.奔跑、蠕动 C.飞行、游泳 D.行走、跳跃
7.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8.关于鸟类飞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于散热
B、利于觅食
C、扩大生活范围
D、利于繁殖后代
1.A
2.D
3.B
4.D
5.C
6.C
7.B
8.A
1、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

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A、小肠
B、骨
C、皮肤
D、肌肉
2、下列各项中,对骨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由上皮组织构成的膜
B.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坚韧的结缔组织膜
C.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D.骨膜内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3、每块骨胳肌就是一个( )
A.肌纤维 B.肌肉组织 C.器官D.运动系统
4、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A 手骨
B 股骨
C 肋骨
D 椎骨
5、关节腔内有滑液,它的作用是( )
A.减轻关节的重量B.有利于骨与骨之间的物质交换
C.增强关节头与关节面的联系D.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6、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7、小明常背单肩书包形成双肩发育的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 )
A、有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一 B.有机物含量不到三分之一
C.有机物和无机物相等 D、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
8、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 )
A.有机物不到1/3 B.有机物超过1/3 C.红骨髓减少 D.骨密质减少
9、使肱三头肌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
A.肌腱 B.肌腹C.神经 D.血管
10、下列骨连结中,属于半活动连结的是()
A、椎骨之间的连结
B、颅骨之间的连结
C、腕关节
D、指骨之间的连结
1.B
2.A
3.C
4. A
5. D
6. A
7.A
8.A
9.A 10.A
11、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端内和骨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色,这只猪是:()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12、质地致密坚硬的骨质大部分位于()
A、长骨的两端
B、长骨骨干的中央
C、长骨骨干的周围
D、短骨和扁骨中
13、人体完成某一动作,骨骼肌收缩舒张的情况是:()
A.只有一块骨骼肌收缩 B、只有一块骨骼肌舒张
C、收缩和舒张的骨骼肌各有一块
D、收缩舒张的骨骼肌均有多块
14、骨骼肌结构不包括()
A.肌腹
B.肌腱
C.A和B
D.骨膜
15、屈肘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16、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A.支点作用B.杠杆作用C.固定作用D.连结作用
17、儿童少年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 )
A.脾中有大量的造血组织 B.骨松质中有大量的红骨髓
C.骨膜中有大量造血细胞 D.骨髓腔中有大量红骨髓
18、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 A.软骨层 B.骨膜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D.骨质
19、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

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应在下列哪个结构上()
A、关节面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11.B 12.C 13.D14.D 15.B 16.A 17.D 18.B 19.C
作业四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山雀偷饮牛奶
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狼哺育刚出生的小狼
2、猫头鹰蝶因其翅上的圆斑酷似猫头鹰而得名,这样可以吓唬鸟类,以保护自身免受伤害。

对这种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防御行为
B、这是本能行为
C、这由遗传物质所控制
D、这是学习行为
3、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蚯蚓B.大山雀 C.马 D.黑猩猩
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红雀喂金鱼
B、野鸭的迁徙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5、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A.环境因素B.后天“学习”所得C.遗传物质D.亲代训练
6、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7、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A.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
D.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9、蚂蚁搬家、鸟类筑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这些复杂行为的解释是()
A.聪明B.本能 C.学习 D.奇怪
1 D
2 D
3 D
4 C
5 C
6 C
7 C
8 A
9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