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繁殖规避育性转换风险的策略与实践
水稻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云南精确定量繁殖技术

合水 稻两 用核 不 育系 的繁殖[ 3 1 。
在选 好繁 殖基地 田块 的基 础 上 , 必须把 “ 2个 安全 期 ” 安
排在 最佳 时段 。 温敏 型两 用核 不育 系育性敏 感 期 应安排 在 7 月中 下 旬 , 抽穗 扬 花 期 安 排在 8月 上 中旬 。 根据 “ 2个 安 全
水 稻 能否健 康发 展 的重大 课题 。
1 水 稻温敏 型 两用核 不育 系精确定 量繁 殖技术 提 出的背景 云南 省保 山 市是湖 南 农业大 学 利 用模拟 计 算机 决 策 系
穗数 2 7 0万一 3 3 0 万 穗/ h m , 平 均 单穗 总 粒数 1 4 0 ~ 1 8 0粒 , 结
期” 确 定适 宜 的播 种期 , 中籼 类 型温敏 型 两 用核 不育 系 一般
在 4月上中旬 播种 , 收 获晾 晒期 一般 在 9月 中下旬 。 3 . 均取得 了成 功 。 为实现 产量和 质量 的精确 定量控 制 ,
在2 0 1 1年和 2 0 1 2年 观察记 载 的基 础 上 , 大胆 尝试将 水稻 两
农 艺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 0 1 5年 第 2期
水 稻 温敏 型 两 用核 不 育 系云 南精 确 定量 繁 殖技 术
鲁孟 海 庄广 友
( 北 京 金 色农 华 种 业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北京 1 0 0 0 8 5 ) 摘 要 阐 述 了 水 稻 两 用 不 育 系精 确 定 量 栽 培 技 术 内 涵 , 通过 水稻 温敏 型 两用核 不 育 系繁 殖技 术与 水稻 精 确定 量 栽培 技 术 集成 . 提出 了精确 定量繁 殖技 术要 点 : 确保 “ 2个 安全 期” 、 培 育 多蘖壮 秧 、 适 时 定量移 栽 、 精 确 配方施 肥 、 科 学 管水 、 精 确 灌溉 、 科 学防治 病 虫害 、 全程 除 杂保 纯、 适 时收 晒。 关 键词 两用核 不育 系 ; 精确 定量 ; 繁 殖技 术 ; 云 南省 中图分 类 号 ¥ 5 1 1 . 0 3 8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2 0 1 5 ) 0 2 — 0 0 4 8 — 0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体 ,很难在下一代群体 中彻底清除。因此 ,务必保
证繁殖 田严格的隔离条件 。此外 , 在栽培技术 ,田 间管理 ,病虫 防治等方面 ,应当下足功夫 , 两用核 不育系繁殖研究进展
随着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J N发展 ,近年 J  ̄ , 来 陆续 出现很 多光 、温敏 两系 杂交 组合通 过鉴 定并
敏核不育 系是 自花授粉繁殖 , 但即使在敏感期和开 花期气候条件 皆适宜 ,其 自交结实率仍不可能达到 正常的水平【,] n2 1。而且 ,在隔离不严格时 ,很容易 遭受 串粉而造成生物学混杂 ,并且这种t 杂 的个 昆
温水资源。主要利用水库底层低温水源或高山地 区 地下 阴河水源, 要求水温1- 2 6 2 ℃。繁殖田要求土壤 肥力 中上 , 排灌方便 ,阳光充足。另外 , 需根据 品 种特性和基地气候条件,确定最合适的繁殖季节。 21 培育壮秧 ,插足基本苗 .2 . 两系亲本冷繁 ,壮秧健苗 ,是抵御冷水低温危 害的最有力措施。大田插足基本苗 ,植株生长发育 平衡整齐 , 有利于大田排灌。每公顷插3 万蔸以上 , 0 每蔸插两粒谷苗 , 每公顷保证基本苗10 ~10 5万 8万。
进人大面积生产示范 , 但由于光 、 温敏不育系对光 、 温反应较敏感 ,存在着繁殖产量低 ,制种纯度不稳
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属于 白
花授粉结实,抽穗开花期的天气变化对繁殖产量的 影响并不显著 , 以其产量的稳定性 ,明显优于细 所 胞质不育系。在合理栽培条件下 , 自交结实率可 其 达6 ̄ 7%,每公顷的产量可达450k左右,繁 0' 0 /  ̄ 0 g 殖的经济效益也明显优于细胞质不育系。虽然光温
势等一系列表现。因此 ,在亲本种子繁殖过程中,
既要提高产量 ,又要保证质量 ,而且 ,种子纯度必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286S的选育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286S的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一种在特定光照条件下会发生核不育的水稻类型,这种类型的水稻通常需要通过辐射诱变或遗传育种的方式进行选育。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286S的选育过程,包括选育背景、方法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
一、选育背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是为了解决杂交水稻生产中的种子产量问题。
传统的杂交水稻生产中,利用的是两个亲本杂种优势的特性,通过亲本间的杂交获得了高产的杂交水稻种子。
传统的杂交水稻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亲本的选择范围较窄、生育期不统一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人们尝试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进行种子生产,光温敏核不育系可以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产生不育的花粉,从而实现自交不亲和和保持亲本的优势。
安农286S是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其选育过程经历了长时间的筛选和改良。
选育的目标是获得一个适应不同生态地区的、产量高、抗逆能力强的安农286S,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
随着选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安农286S也逐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选育方法选育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选择亲本、诱变、筛选、复交和自交等。
1. 选择亲本:选育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的亲本。
亲本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抗逆能力、产量等因素,以确保选育出来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可以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
2. 辐射诱变:辐射诱变是选育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辐射处理,可以诱发水稻产生核不育现象。
这一步骤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合适的辐射剂量和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诱发水稻产生核不育现象。
3. 筛选:在获得了大量的辐射诱变材料后,需要进行对核不育系的筛选。
通过人工对核不育材料的筛选,可以选育出适宜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4. 多交与自交:通过多代的复交和自交,可以逐步固定、改良所选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使其达到要求的遗传稳定性和优良的农艺性状。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笔者对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 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具 体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降低水稻制种的风险,提高水稻产量。
我国在 1981 年提出了水稻自然两用系概念,经过我国科 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巨大的进展。但 是针对两系杂交水稻的历史,其研究实践比较长,历程具有 一波三折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一系两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光温条件影响到其育性,很容易就会产生波动,制种和繁殖 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温度对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影响 因为早期基础 研究的结论具有片面性,再加上选育者缺乏经验,普遍认为 日常长度会影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后来一些学者研究发 现温度明显影响到育性,但是仍旧没有足够重视。基于此, 很多育种家开始重视温度对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作 用,加之湖南某年遭遇连续几天 30°以上的高温,降低了不 育系育性,至此人们开始充分重视温度对于水稻光温敏核不 育系起到的转换作用和决定性作用 [1]。 1.2 不育起点温度遗传漂移问题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经过 几代的繁殖,显著提升了不育起点的温度,导致在制种过程 中完全不能利用不育系种子,形成遗传漂移 [2]。不育起点温度 遗传漂移的不育系种子,因为自交比较结实,降低了制种纯度, 从而引发假杂种情况,影响两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生产。 1.3 制种失败问题 以前相关专家不够重视育性转换过程中 温度的作用,也不够了解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规律, 导致我国很多地区在制种方面多次失败。同时,某些地方不 够重视制种地时空的选择,导致一些组合受低温的影响,大 面积制种都面临失败,甚至最适合制种的海南三亚地区,某 年也因为低温天气的影响,严重影响制种工作。因此,当前 我国两系杂交稻大范围生产需要解决夏季异常低温对于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对策 2.1 克服不育起点温度遗传漂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提出了以核心种子为关键技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和原种 生产程序,可以有效控制起点温度的遗传漂移问题。在生产 程序中有效防止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过高的问题, 包括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起点始终保持统一水平。然而这种 技术只是有效防治起点温度遗传漂移,其根本还没有得到根 治。核心种子关键技术需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并且要具备较 高的技术含量,因此,一般种子公司无法承担,加之每年都 需要提纯,是非常繁琐的。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大研究力度,
水稻两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禾1S的选育

4 个不育 系在洪江进行不 同生态时 问播种 ,
分7 批 每批 间隔 1 0 天,从 4 月2 0日开始播 第1 批,
掌握二 系稻刺种幼穗分化3 - 6 期育性波动敏感 期、 了解育性稳定通过的安全期
通讯作者 : 胡早德( 1 9 5 4 一) , 男, 农艺师, 主要 从 事 杂交 水 稻 新 品 种选 育 。
在 三亚 1 1月 中旬 播 种 正 季 3月 上 旬 始 穗 ; 2 0 1 4 年 在湖南 怀 化 5月 6日分批 播 种 , 每1 0天播 1批 , 至
8月 6日共 1 0批 , 受 8月 l 1 —1 7日连续 7 d平 均温 度 2 1 . 6。 C的障 碍性 低温 影 响及 人工 隔 离 , 8月 2 0 —2 6日 通过人工镜 检观察正 常花粉率为 0 ; 试验 显示 , 在 2 2 . 5口 C 低 温 情况 下未 能导 致其 育性 发生 转换 。
3 . I . 5 选 择好 隔离 区 , 繁 殖 田与 同类 作 物 隔 离必 须 保
持 5 0 0 m 以上 。
表 I 禾 i S与 5 8 S、 培矮 6 4 S的 差 异 比较
g 、 平均 穗粒 数 1 4 5 粒。
2 . 2 禾 1 S不 育 系育性转 换特 性
● ● ●● ●
v
部镜 检,从 中筛选 出株型好、分莱力强、
● ● ● ● ●一 . . ●●
0
中图分类号 : S 5 l 1
文献标志码 : A
开花 习性 好 及花 药、柱 头发达的 5 0 个单
株 。 当年 十 一 月将 所 收种 子 及 禾 蔸 移三 亚 荔 枝 沟 南 繁 加 代
变 幅 。 对测 配 的 组 合 进 行 优 势 鉴 定 及评 价 2 0 1 2 年 夏 洪 江
水稻两用温敏核不育系孟S的选育与应用

H zo edMaae n tt n H zo , u nx 5 2 0 , hn) eh uSe ngmet a o, eh u G agi 4 80 C i S i a
Ab ta t sr c :Me g S i h r - e s i e g n c ma e s rl l e b e y Gu n x U in S e o a y L mi d n s a te mo s n i v e i l ti e i r d b a g iL t e d C mp n t e n a i t , e
MENG Xi- e g' u fn 2 I i -ig IHa- e AO L - u L n l 3 ,L ip i J n ,L i q n
( H zo g cl rl eerhIstt H zo, u nx 5 20 , hn ; u nx L tnSe o ayLmt , 1 ehuA r u ua R sac tue ehu G agi 4 89 C ia 2G agi fi edC mpn i id i t ni , i a e
广 西农 业 科 学
2 1 ,1 9 :0 — 0 0S i n e ma x Ag i u t a c e c s u
水稻两用温敏核不育系孟S 的选育与应用
蒙 秀 锋 l,黎 金 玲 ,黎 海 佩 立群 ’ ,劳
( 1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贺 州 5 2 0 ;2广西绿 田种业有限公 司,广西贺州 489 南宁 5 00 ;4贺州 市八 步区农业技术推 广q心 ,广西贺州 307 - 5 2 0 ;3广西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 480 520) 4 80 520 4 80;5贺州 市种子管理站 ,广 西贺州
r c v r i t,h s o ii g a i t ,ec twa e itr d b a g iC mmi e o o rey Re i r d n i y e o e a l y i h c mb n n bl y t.I b i i s rg see y Gu n x o t e f rCrp Vai t g s a o n Ma , t t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是指利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生产异交结实种子的过程。
两用核不育系作为制种母本时,其异交性能与三系制种的不育系作母本基本一致。
因此,两系法制种与三系法制种原理上完全一样,技术上也基本一样。
但两者还是存在着差别,主要在于两用核不育系母本在生长发育到第二次枝梗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要不育转换条件,这给开花期的选择增加了制约因素,可选择的季节较短,在技术措施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技术复杂性有所增加,制种难度有所加大。
针对这些差异,在制种技术上除了遵循三系制种技术原理外,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技术环节。
一、生态环境要满足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要求两系不育系的不育性既受细胞核不育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影响,不育性只有在一定温光条件下才能表达。
因此,在制种生态条件选择上,既要选择一个最佳扬花授粉期,又要选择一个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前者是两系制种高产稳产的前提,后者是两系制种成败的关键。
根据常年气象资料和现有制种母本的生育特性,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一个稳定不育期,长江流域各省宜安排抽穗扬花期在8月上旬至中旬,具体要求是:㈠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日平均温度必须高于25℃,日平均气温不小于20℃,光照长度必须长于14小时,从而保证母本的育性安全为不育。
二是在制种基地选择上,应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壤性能好,无冷浸水的地方制种。
㈡安全的扬花授粉期安全的扬花授粉期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1、扬花授粉期应多为晴朗天气,开花时段无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洗花;2、日平均气温26-32℃,无连续3天以上高于36℃或低于24℃;3、相对湿度80%~90%,无3天以上高于95%或低于75%。
㈢播种期与始穗期的确定播种期与始穗期的确定应服从于两个“安全期”,在两个“安全期”确定好之后,再根据父母本的生育长度来逆推父母本播种期,也就是说,在安排播种期和始穗期时,既要考虑到安全地度过扬花授粉期,又要考虑能安全地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从而达到制种既高产又优质的目的。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安全高产繁殖技术

摘要:随着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依据育性转换期和抽穗扬花期的温度,筛选出保山市为全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
分析了保山市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有利条件,在繁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对今后繁殖试验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基地选择;育性转换温度;安全高产;繁殖技术两系杂交水稻因其自身具有的增产潜力,自推广应用即受到市场欢迎。
随着应用面积的增大,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技术研究也成为了育种家研究的重点。
为解决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刘海等[1]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同时满足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的光温条件为依据,筛选最适宜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
陈立云等[2]应用研制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和时段选择气候决策系统,利用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生态条件进行繁种,筛选到云南保山的部分地区非常适合不育系起点温度为22℃的不育系繁殖,小面积试种产量可达6000.0kg/hm2。
近年来,全国多家育种单位及种子企业来保山进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试种,多数品种取得了较好成效,保山成为了全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示范基地。
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安全高产繁殖技术。
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有利条件保山市位于云南西部,地处24°7′34″ 25°52′33″N,98°5′45″ 100°1′33″E,海拔535 3780.9m,年平均气温14.8 21.3℃,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活动积温4663 7800℃,无霜期238 335d,全年日照时数2076.6 2354h,年降雨量746.6 2095.2mm,干湿分明。
全市国土面积19066km2,农业耕地面积15.91万hm2,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7万hm2,每hm2产量为7500.0kg,以一季中稻种植为主。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种子质量好、可供繁种的面积大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当前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重要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业 与 技 术
2 o 1 5 , V o 1 . 3 ,N 5 o . 0 6 1 0 7
水稻 温敏型 两用核不 育系繁殖规避 育性转换风 险的策 略与 实践
良 友
( 北京金 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 限公 司湖北分公 司,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摘 要 :确保育性转换安全是水稻温敏 型两用核 不育 系繁殖技 术的核 心 ,文章 总结 了水稻 温敏 型两用核 不育系繁 殖 规避 育性 转换风 险的途径和 方法,即变海南冬繁和 冷灌繁 殖为云南夏繁 ,合理安排 育性敏 感期 ,栽培 管理措施 ,育 性敏 感期辅助 冷水 串灌 ,及 时追肥 ,割蔸再生 。 关键词 :水稻 ;温敏型 两用核不育 系;繁殖 ;规避 ;育性转换 ;风险 中图 分类号 :¥ 5 1 1 文献标识码 :A
4 育性敏感期高温应对措施
4 . 1 冷 水 串灌
2 合理 安排育性敏感期
在 选 好 繁 殖 基地 基 础 上 ,必 须 把 育性 敏 感 期 安排 在 最 合 适 的 时段 。两 用核 不 育 系 育性 敏 感 期应 安排 在 7月 中下 旬 ,抽 穗 扬 花 期 安排 在 8月 上 中 旬 ,收 获 晾 晒 期安 排在 9 月 中下 旬 。根 据 育性 敏 感 期和 品种 的生 育期 确 定 适 宜 的播种 期 。 为 准 确 安排 育性 敏 感 期 ,规 避 育 性转 换 风 险 ,两 用 核 不育 系亲 本大 面积繁 殖前 ,应 收集 和分 析基 地连 续 1 0 a 以上气 象 资料 ,并 安排 1 ~2 a 亲本 观察 实 验和 小 面积 试 繁 ,面 积 6 6 7~ 3 3 3 5 m 。观 察 记 载 叶蘖 动 态 、生 育 期 、 育性敏 感期 天气 和温度 、 田问农事 操作 和经 济性 状考 察 ,
3 . 2 氮 肥6 :4 进行施肥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移栽后 7 d 左右 ,结合除 草施少量尿 素,1 2 d 左右前期尿素全部施完 ;在 n - 6叶期 ( n 为总 叶片数 ),目 标茎蘖数未达到总茎蘖数 的 8 0 % 左右 时, 可补 施尿素 5 ~1 0 k g 促分蘖 ,达到全 田齐苗 ;倒 4 叶 时施 后期尿素 的 6 0 % ~7 0 %, 钾肥 1 0 k g , 倒2 叶施完全 部尿 素。
进行汇总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大面积繁殖技术方案。
3 栽培管理措施
3 . 1 培 育理想 的 苗穗结构
当水稻 两用 核不 育系 幼穗 分化 进入I I I 期 ( 2 次枝 梗 分 化 期 )后 ,应 逐 日记 载 繁 殖 田穗 部 温 度 和 水 温 。当 群体 幼穗 分 化 达 到 第 Ⅳ 期 ( 雌 雄蕊 分 化 期 ) 时 ,根 据 田 间观 察记载和 当地天气预报 ,若连续 2 d 平均温度高于起点温 度 ,繁 殖 基 地 具备 冷 灌 条 件 的 ,应在 田 间气 温 高 于起 点 温度 时进 行 辅 助冷 水 串灌 , 当 日平 均 气温 低 于 不 育 系起 点温 度 时 ,应 停 止 冷 灌 。冷 灌 繁殖 田 的排 灌 设施 以 能满 足繁 殖 田进 水水 温 1 9~ 2 0 ℃、 出水 口温 度控 制在 低 于不 育系 不育起 点温 度 1 ℃为 准 ,进 、排 水渠 分 开设置 。繁殖 田块 单 灌 、 单排 ,采 取 多 口进 水 , 多 口排 水 的设置 。冷 灌繁 殖 田在 耕 整 田前 加 高 加 固 田埂 至 2 5 ~3 0 c m。冷 灌 至 群体 幼穗 分化 达到 第Ⅵ 期 ( 减 数分 裂期 ) 末时 冷灌 结束 。 冷 灌 深 度 水深 以完 全 淹 没幼 穗 为 准 , 随幼 穗 发 育进 度 逐 步加深 。 冷灌 结束 后立 即排 水露 田, 2 ~3 d 后 复灌 浅水 , 施 尿 素 6~ 7 1 【 g / 6 6 7 m 、氯化 钾 7 . 5 k g / 6 6 7 m 2 。 4 . 2 及 时追施 对 于主 茎 穗 与 分蘖 穗 发 育 进 程差 距 较 大 、苗 架 较 差 的 田块 ,若 幼 穗 分 化 前期 温 度 较 高 ,可 及 时 追施 化 肥 , 能够 延 长 育 性转 换 敏 感期 并促 使 后 发 分蘖 成 穗 。施 肥 量 根 据 苗情决 定 ,一般 追施 4 5 % 复合 肥 1 0 ~2 0 k g / 6 6 7 m: 。 4 . 3 割蔸再 生 对 于无 冷水 串灌条件 ,天气 预报 到育性 转换 中后期 仍 无连续低温天气的,可考虑割蔸再生。方法是对不育系留桩 2 0 c m 刈割再生 ,追施 4 5 % 复合肥 l 0 ~2 0 k g / 6 6 7 m 2 。割蔸时 间和 留桩高度 以保证不 育系在 8 月2 0 日前后能够抽 穗为宜, 抽穗过迟不能正常扬花授粉和灌浆成熟 。
1 变海南冬繁和冷灌繁殖为云南夏繁
当 前 大 面 积 生 产 上 应 用 的水 稻 两 用 核 不 育 系 绝 大 部 分 为温 敏 或 弱 光敏 类 型 ,通 常 采 用冷 水 串灌 和海 南冬 繁 。但 是这 2 种 方法 都存 在 育性转 换安 全性 差 、产量 低 、 种 子 质 量差 等 问题 [ 1 ] 。为 解 决水 稻 两 用 核 不 育 系繁 种 难 的 问题 ,湖 南 农业 大 学 经 过 长久 酝 、精 心设 计 ,充 分 实 践,成功研制 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和时段 选择 的计算机 决策系 统。根据 该系 统分析 结果,北纬 2 2 . 3 4 。~ 2 5 . 0 7 。, 海拔 1 5 0 0 ~1 7 0 0 m 的云南 省稻 区 , 受 全球气 候变 化影 响相 对较 小 , 年 度 间气候 特征 表现 稳 定 , 7~ 8月 份 的 日平 均 气温 稳 定在 2 0~ 2 2 ℃,非 常适 合 水 稻 两 用 核 不 育 系 的繁 殖 【 2 】 。近 几 年 实 践 表 明 ,该 基 地 具 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种子质量好、可供繁种 的面积大 等优 势 , 已成为 我 国当前 两用核 不 育系繁 殖 的重要 基地 。 云南等适繁区域水库较多,且水温一般在 1 8 ~1 9 ℃, 如果把繁殖基地安排在水库下,遇N,  ̄ / r A 高温年份或育性敏 感期温度偏高, 辅助进行冷水串灌, 可大大提高繁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