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厂电气一次及同期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水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水电站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水电站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水电站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水电站设计的研究,探讨建设高效、可持续的水电站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文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水电站的选址和布局优化;•水电站的水利工程设计;•水电站的电力工程设计;•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
2.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方法开展研究:•文献综述方法,对已有的水电站设计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和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现状和问题;•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水电站的数值模型,分析其设计参数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数据分析方法,收集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水电站的运行状况和效益;•实地调查方法,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进行实地采集数据和情况调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三、研究进度计划和预期结果3.1 研究进度计划本文的研究进度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完成对水电站设计相关文献的综合整理和归纳,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第二阶段: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建立水电站数值模型,分析设计参数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水电站运行状况和效益,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进行实地调查。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进行成果检验和展示。
3.2 预期结果本文预期取得以下研究成果:•提出水电站选址和布局优化的方法,以及水力工程和电力工程设计的优化方案,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提出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从环境角度评估水电站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总结水电站设计和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发表研究论文,为水电站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3文绪超_电气F1105_201123911002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某小型水电站A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F1105
学生姓名:文绪超学号:201123911002
指导教师:张孝远教师职称:讲师
2015 年3 月16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6年11月20日”或“2006-11-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10]隋毅.浅谈水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9):124-125.
根据规范,本电站设置一套微机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向电站控制、保护、合闸、事故照明等直流负荷供电,各组重要直流负荷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各组直流负荷之间形成环网回路,以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
直流系统的技术性能达到从模块到系统完全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严格按照预置的充放电曲线对蓄电池进行浮充,系统具有完善的自动检测和报警功能,能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的要求。设置巡检装置对每一单电池进行电压监测,监测装置能与计算机接口,以随时掌握直流系统的运行状况。。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第一阶段:选题阶段(20120年1月至2月)。确定的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教师,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二阶段:开题答辩阶段(2019年3月初)。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开题答辩,顺利通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初稿阶段(2019年3月上旬至3月下旬)。通过认真调研、资料检索等,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初稿并提交至指导老师处,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前言
一、电气主接线设计
(一)主接线的方案概述
(二)初步拟定供选择的主接线方案
(三)主接线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四)厂用电源接线及坝区供电方式
二、短路电流计算
(一)短路电流计算概述
(二)短路电流计算
三、导体、电器设备选择及校验
(一)导体、设备选择概述
(二)导体的选择与校验
[6]刘兴鸿.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J].通讯世界,2017(11):177-178.
水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7、毕业答辩(1周)
总计10周
电站概况
NGH电站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景洪县境内。该河流系澜沧江一支流,河全长87.8公里,流域面积1230平方公里、河流两岸均为山区或半山区。人烟稀少,植物茂盛、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左右。河流规划分三级开发,总装机容量为4万千瓦左右。本电站为第三级,电站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电站形式为引水式,坝前水经8.5公里的明渠引向前池。前池水再由长为171.50米的压力钢管引向厂房机组。电站建成后,主要供给景洪、勐海两县的工农业用电及民用电。电站至景洪输电距离为39公里。景洪、勐海两县近期可形成容量为5万千瓦左右的地区电网,本电站在系统中主要担任基荷运行。
对于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准确的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指导教师。为了保证设计质量,设计过程的阶段成果应定期的上交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批改后,对错误部分要及时纠正,并吸取教训,降低错误率。
南昌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14年2月26日
学生姓名
徐德
学号
2010100896
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题目名称
水电站选型设计(二)NGH
毕业设计背景分析
水电厂利用水资源作为发电的能源。水电的开发建设不仅要考虑到水部分、厂房部分、水力机组辅助设备的设计与选择。
经过充分论证,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列出最佳方案参数表。
在此过程中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有:试算法、反算法、图表法等常用方法。并借助计算机、计算器等计算工具对设计结果进行估价,以比较其经济性,验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比较优越性,经过一系列的严密分析论证确定最佳方案。
绘制设计图时采用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用文字处理器编写,本电站的设计图包括运行水轮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尾水管主要剖面图,电气主接线一张,厂房布置图纸三张(横剖面图一张、发电机层、水轮机层平面图蜗壳尾水管层平面图各一张)。编写设计计算书和说明书,均要用计算机打印。
低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学院意见:
盖章
年月日
5、焦留成.《供配电设计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年版
6、戈以草.《电工技能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7、张仁豫.《高电压实验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陈立新、 吴志宏.《电力系统分析》[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何首贤、杨卫东.《工厂供配电技术》[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
3.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4.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5.设计和校验母线系统。
6.进行继电保护的规划设计。
7.进行防雷保护规划设计。
8.22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
3.2重点难点:其中1、2、3、4是重点,而3又是难点。
3.3实现手段:我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决定采用的实现手段是查阅网络资料,上图书馆翻阅书籍,和翻看之前学过的书籍来对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进行解决,最终完成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在本变电站的设计中,特别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计算中,存在很大缺陷,力求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够逐步趋于完善,相信不久能实现无人值班高度自动化以
弥补传统变电站的缺陷。
3.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拟采用的实现手段(途径):(可以另附页)
3.1基本内容:1.选择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和类型。
2.设计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选出数个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一个较佳方案。
2.2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传统变电站一般都采用常规设备。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等采用电磁式或晶体管式,体积大,设备笨重,因此,主控室占地面积较大。常规装置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维护工作量大。传统变电站由于远动功能不全。一些遥测,遥信量无法实时送到调度中心,不能满足向调度中心及时提供运行参数的要求。变电站本身又缺乏自动控制和调控手段,因此无法进行实时控制,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规划及发电厂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规划及发电厂设计指导教师:2009年03 月12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摘要:电力系统规划与发电厂设计包含电力系统规划、发电厂电气设计及继电保护与防雷保护分析三个部分。
在规划的基础上,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出具体的方案,并论证其经济、安全、可靠和快速性,对此进行必要的计算。
对远期和近期的关系发电、输电和变电工程的协调,使继电保护,防雷保护更好的保护电气设备,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继电保护的任务就是当大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被破坏时,尽可能将其影响范围限制到最小,负荷停电时间减到最短。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日益增大,范围越来越广,当发生系统故障时,研究故障元件被相应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切除后,系统将呈现何种工况,系统失去稳定时将出现何种特征,如何尽快恢复其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电力系统规划;发电厂电气;系统接线;短路计算;潮流计算;无功功率平衡;继电保护内容:在预测未来负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电力系统扩展规划,以解决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和输配电网络在规划期内的发展和扩充问题。
水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水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作者:胡美华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2期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1.概述电气接线分为一次接线(电气主接线)和二次接线。
发电厂主接线是指将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和线路等相互连接,以保证电能的生产、变换和输送。
它们的连接方式对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以及经济性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接线是发电厂的主体,它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由于本设计的水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所以在设计中首先单独考虑各自的母线情况及各自的出线方向,根据负荷来决定变压器容量和台数,论证是否需要限制短路电流及采取什么措施,拟出几个把三个电压等级和变压器连接的方案,对选出来的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比较,确定最佳主接线方案。
2.接线形式电气主接线根据电力系统和水电站的具体情况确定,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在进出线较多时(一般超过4回),为便于电流的汇集和分配,常设置母线作为中间环节,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
10~110kV高压配电装置的接线形式分为如下两种。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包括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等。
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包括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多角形接线等。
接线方式取决于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输送功率和穿越功率。
根据原始资料,该水电站的设计将选择有汇流母线的接线。
(1)接线选择。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在10kV、35kV、110kV中的选用情况如下。
①单母线接线。
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两回。
②单母线分段接线。
母线出现故障或检修时,不会导致全部停电。
短路器检修会造成回路停电。
但该接线方式接线简单,操作维修方便,设备较少,经济性好,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和变电站的6~10kV接线,且出线回路数较少的情况。
③双母线接线。
该接线方式供电可靠,调度灵活。
当母线检修时可以不停电;母线出现故障时,回路短时停电;母线侧隔离开关检修时只停本回路的电。
220-66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220-66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设计(论文)题目:220/66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指导教师: 赵妍
2011 年03 月18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紫坪铺水电站电气一次 及其同期系统设计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 级 动092班 学 生 谢兵 指导教师 南海鹏
2013 年 一、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毕业设计的题目来源:本人的设计课题是由学校提供的诸多课题中选择的,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工作所需选择了《紫坪铺水电站电气一次及其同期系统设计》的题目,指导老师是南海鹏。 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工程设计
二、 研究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电气一次系统作为发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电能的生产和传输,对发电厂的投资成本,保证电站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同期系统是电站并网安全的保障,随着社会的日益繁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大,电网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电站的同期并网不仅对电站的运行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同期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电站的同期系统和电气一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能够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加深理解,把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为自己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也是我们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增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电网的扩大、电压等级的升高和大容量发电机组的不断投入运行,如何保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变得尤为重要。同期系统是保证发电机安全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发电站和电网的安全运行。精确的同期系统可以保证发电站电气设备的可靠和稳定运行,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电机及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电气一次设计是电力工业设计的基础,主要涉及的是有关电力直接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用电的设备的选型,装配的过程,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电气一次设计的主接线代表了发电厂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电力生产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同时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决定性关系。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都是电气一次所需要考虑的设备,而这些设备的发展也对电气一次主接线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是目前实现水电站同步发电机快速并网的主要控制手段,是节约机组并网前空载能耗,机组故障时快速投入备用机组、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提高自同期的控制速度和准同期的控制精度,确保装置具有良好的均频均压功能。 数字式安全自动装置是以微处理机作为基本的实现手段和方法,通过快速数字处理实现模型分析,逻辑判断,控制出口,通讯以及更为复杂的控制功能,优点是功能完善,使用及维护方便,智能化程度高,体积小,适应一次系统灵活性大,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经成为当今电力自动化的主流产品。 电气一次系统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电气主接线设计: 水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是水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 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与电力系统整体及水电站本身的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以及今后的运行管理等有较大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同时也是一个复杂问题, 直接由原始资料来确定最佳方案相当困难。方案评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方案调整与最佳方案确定的基础。长期以来, 主接线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依据设计者的经验和经济的简单比较给出定性的评价, 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由于设计方案的评价因素很多, 很难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模型来刻划设计方案的评价过程。 主接线设计方案评价因素涉及面很宽, 且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关系, 一般按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分为可靠性、灵活性、发展性、经济性等。人们对每个因素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且这些因素对设计方案优劣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很难用单一模式来评价。整个方案评价应是各个评价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的评价与综合通常应用以经典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进行描述, 但是存在着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应用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设计方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多级模糊评判模型由评价因素集、因素权重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及单因素评价矩阵、模糊操作算子等几部分组成。 (2)电气设备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具体选择是根据主接线方案及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制造厂产品目录等方面资料,按一定方法进行。这个方法就是简单具体地规定若干“选择条件”。各类电气设备共有的选择条件叫做一般选择条件;不同类别的设备由于作用和要求不同,各有一些不向的选择条件叫特殊选择条件[1]。下面对一般选择条件进行分析,即:电气设备型式的一般选择条件、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按短路条件校验设备的热稳定和动稳定。 电气设备型式的一般选择条件:1.按使用环境选型;2.按特殊地区环境选型;3.按布置或装配方式选型;4. 按参数范围选型;5. 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和经济;6. 适当避免型式选用的多样化。 同期系统设计研究状况: 同期系统有,准同期、自同期、自动准同期,其中自动准同期优点明显,易于操作,对电网和电站发电机影响较小,得到普遍应用,自动准同期并列的条件是:(1)发电机电压与电网侧电压应接近或相等,误差不应超过(5 ―10)%;(2)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应接近或相等,误差不应超过(0.2—0.5)%;(3)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角差接近0°,即δ=ψf-ψx≈0时,并列断路器触头接通。 电力系统运行中.任一母线电压都可用包含电压幅值Um 、角频率Ω和初相位Φ的三个状态量表示为“u =UmSm(ωt+ψ)。 一台同步发电机组在未投入系统运行之前, 它的电压“Uf ; 与并列点电压(系统电压)Ux, 二者的状态量往往不等,其状态量进行适当的操作, 使之与并列点的电压状态量相等或接近,再投入系统运行, 这一系列操作称为并列操作。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是一项基本操作。随着负荷的变化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发电机台数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并列操作几乎每夭都需进行。 另外, 当系统发生某些事故时, 往往要求将备用发电机组迅速投入电网运行。可见,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并列操作是很频繁的。 在最早的时候,发电机并网合闸依靠操作人员手动来进行,为了寻找合闸提前时间,常采用同期指示装置,最简单的同期指示装置,电网电压和发电机电压通过电压互感器(PT)降压,二次侧接上灯泡装置,通过合适的接线,可以采用灯光熄灭法或者灯光旋转法来捕捉合闸的时机。但是由于灯泡一般在约1/6的额定电压时就不亮了。所以更为准确的方法是采用示零电压表来寻找并网时机。手动操作要求操作人员要比较熟练,并且并网准确度不高,风险较大。目前,大多数电厂都是依靠同期装置来进行自动并网的,手动方式只是作为紧急时候的备用同期手段。 第一代自动准同期装置是模拟式自动准同期装置,以许继的ZZQ3和ZZQ5为代表,它们分立晶体管元件搭建硬件电路,对同期条件进行检测和处理。ZZQ3和ZZQ5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并网的速度和可靠性,但由于模拟式同期装置用模拟电子元件构成,阻容电路作为微分电路是有条件的,必然将带来诸如导前时间不稳定,构成装置元器件参数漂移不稳定的问题。模拟式的同期装置合闸准确度较低,它无法指示装置的运行状态,不能进行故障自检等,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了。 第二代自动准同期装置是微机式自动准同期装置,位处理器的产生对自动准同期装置技术指标的提升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是世界上微机准同期装置最早研制的国家之一,深圳市智能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SID-2系列多功能微机准同期装置比较具有代表性。它是我国最早从事微机准同期控制器研究,开发,生产得企业之一。相继推出了QSA型,SID-1,SID-2,SID-2V系列发电机用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SID-2T系列线路用微机准同期控制器,操作方便,接线简单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并网速度和可靠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合闸准确度。1982年在安徽陈村水电站成功投入第一台微机同期装置,80年代中期又陆续推出了一些类似装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出现(PCC),都为同期装置的性能提升提供了硬件条件。 微机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 充分利用微机的高速检测、运算、判断和控制的能力, 直接检测待并发电机电压Uf与并列点电压Ux的状态量, 并通过计算、判断, 得出是否符合准同期并列条件的结论.完成并列操作的全过程。它较以往采用的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具有工作差宽、并列操作过程短、工作可靠性高、硬件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包晓晖,水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水电站设计
第26卷第1期,2010年3月; 【2】徐绍春,水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研究,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迪庆 674400; 【3】李先彬,论自动准同期原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第2 卷第1 期,
19 9 0 年5 月; 【4】刘湘涛,周继明,微机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船电技术19 9 8 年第l 期; 【5】王群,王博,紫坪铺水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西北水电·2011 年·第5 期; 【6】郭权利, 郑俊哲, 许鉴,新型自动准同期装置设计,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2 卷第2 期,2 0 0 6 年4 月; 【7】胡美华,水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实践与探索,2012年2月; 【8】李凯,水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计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水电站设计 第20 卷第4期,2004年12月; 【9】展磊,阎观清,严永勤,水电站厂用电设计问题探讨,红水河第17卷第3期,1998年6月; 【10】吕文杰,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探讨,四川电力技术,2005年第5 期,2005年8月; 【11】蔡允明,李小榕,中小型水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的若干问题,水电站设计 第11卷第4 期,1995年12月; 【12】蒋建文, 江红军, 牟奎,紫坪铺水电站AGC 的设计与实现,水力发电第33卷第2期,2007年2月; 【13】黄 俊 , 叶纪刚,紫坪铺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四川水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