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峰小二数学周周赛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好玩 《比赛场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比赛场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比赛场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赛场次的概念,掌握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比赛场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比赛场次的实际应用。

3. 比赛场次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比赛场次的概念,灵活运用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场比赛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比赛场次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场次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比赛场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学好玩《比赛场次》2. 板书内容: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实例演示、比赛场次的实际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比赛场次的数量。

2. 提高题: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 拓展题:探讨比赛场次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比赛场次的概念,掌握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PPT、实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3比赛场次(2)-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3比赛场次(2)-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3 比赛场次(2)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好玩”单元中的“比赛场次”这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排列组合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比赛场次安排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比赛场次安排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排列组合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课件、练习题、以及一些关于比赛场次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的篮球比赛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安排比赛场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排列组合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一个班级有10名学生,每次比赛选4名选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一场篮球比赛有4个队伍参加,每个队伍都要和其他3个队伍比赛一次,共有多少种比赛安排方式?答案:(1)10 × 9 × 8 × 7 = 5040种(2)4 × 3 × 2 × 1 = 24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较好地将问题转化为排列组合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但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排列组合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除了本节课学习的排列组合知识,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组合数学知识,如图论、计数原理等,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奥数 二年级 讲义 小二教案 第讲竞赛班教师版

奥数 二年级 讲义 小二教案 第讲竞赛班教师版

第五讲数字谜在这一节课中,教材内容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符号,汉字或字母来组成各种不同的竖式数字谜,让学生根据竖式的结构来计算这些未知的数字.弄清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我们学习数字谜的基础.解答数字谜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解答竖式数字谜的一般技巧.先要观察数字的特点,然后找出“关键位置”认真分析,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数位进行考虑.解答完题目以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小红在家做计算题,不小心碰倒了墨水瓶,把这两道题弄得残缺不全.认真观察一下,你能将墨迹破坏的数字找回来吗?【教学安排】 开课的时候,可用这道题来做引题,在学完例1后,可做为巩固练习来做.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残缺不全的算式,要求我们在方格内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我们也经常看到在一个算式里面有很多的汉字或字母,要我们猜猜它们代表几,像这样的问题都是数字谜问题.在填数字时,要认真分析数字的特点,充分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安排每一个数,很快就能求出方格里应填的数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答数字谜问题.动手动脑巧填方框里面的数例1在“庆元旦”晚会上,主持人小丽出了这样两道题目:1119761606请大家想一想,被纸片盖住的是什么数字?【分析】 (1) 先填个位,已知6+口的个位为1,所以口=5,且个位向十位进1.再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进1,十位上数□+7+1的个位数为1,所以十位数□应填3,且十位向百位进1.最后填百位,由十位进1,可知百位□填1.2()我们可以从位数入手.被减数是一个三位数,减数是一个两位数,差是一个一位数,应能推出它的被减数应尽可能的小,减数应尽可能大.再从个位入手,可知,被减数的个位是2,且个位向十位借1,而差的百位、十位上均无数字,说明被减数的百位是1,而减数十位上的数字是9.当然此题也可反着想:□6+6=□0□,也可推出答案.1531119761620619由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到,解这种题应按三个步骤分析思考:(1)审题 审题就是找出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它是确定各空格内应该填什么数字的主要依据.(2)选择解题突破口 在审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找出算式中容易填出或关键性的空格,做为解题的突破口.这一步是填空格的关键.(3)确定各空格填什么数字 从突破口开始,依据竖式的已知条件,逐个填出各空格中的数字. 例2 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下面的加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现已写出3个数字,请把这个算式补齐.好有意思的题目呀!【分析】 解题关键:由算式知,和的千位数字只能是百位上数字之和向前进的数,因此把确定千位数字做为突破口(1)填千位:据上分析,千位上只能填1.(2)确定百位:为了能使百位向千位进l ,所以第一个加数的百位可能是9或7.(因为8已用过) 试验:若百位上填9,则和的百位只可能是1或2,而1和2都已用过,因此百位上不能填9,只能填7.则和的百位为0,且元旦快乐842十位向百位进1.(3)确定剩下的4个空格:现在只剩下四个数字没有用,它们是96、、5、3.试验: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填5,和的个位为9,剩下的数字63、不能满足十位上的要求. 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填9,和的个位为3,剩下的数字5、6正好满足十位上的要求,即第一个加数的十位填6,和的十位填5.此题的答案为842178453201976例3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819【分析】 解题关键:这是一道四位数减去三位数差为两位数的减法,所以选择被减数的千位做为解题突破口.又由于个位上已知两个数字,因此先从个位入手填.①填个位 由于个位这一列只有一个待定的数,减数的个位应为9,且个位向十位借1.②填千位 四位数减去三位数差为两位数,所以被减数的千位数字是1,且百位向千位借1.③填百位 由于差是两位数,所以被减数的百位数字为0,十位也向百位借1.这样百位向千位借1当10,十位又向百位借1,还剩9,990-=,因此减数的百位应填9.④填十位 由于十位向百位借1,所以被减数的十位数字不得超过减数的十位数字,即被减数的十位数字是0或1,那么差的十位数字为8或9.此题有两个答案.899080119999810119[拓展] 把数字15~分别填写在下面算式中的口里.9876 984532176984532176[分析] 这题限制了所需要填的五个数字,且个位这一列只有一个空格,因此把确定个位数字做为解题突破口.①填个位 显然,差的个位上填1.②填百位 由差的十位数字8知,十位上数相减时,要向被减数的百位借1,这样百位上有91--口=口知,减数的百位填3或5,相应的差的百位上填5或3. ○3填十位 现在只剩下24、两个数,分别填在被减数和减数的十位上.例4 下面的算式里四个小纸片各盖住一个数字,问被盖住的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941【分析】求被盖住的四个数字的和,对于这四个数具体是几并不十分重要.而和149的个位是9,所以个位数相加没有进位,即个位上两个数的和是9.十位上两个数的和是14.因此,被盖住的四个数字的和是14+9=23.【分析】这道题两个加数都不知道,只知道两个数的和,我们要知道这两个加数是多少,就要先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两个两位数的和是191,两个加数十位上数字都必须是9,而个位上两个数字的和要进位才能使十位数字的和是9,这样个位上两个数字和应该是11.因为29113811+=+=、47115611+=+=、,答案(答案不唯一,两个加数的顺序也可颠倒写)有:9992119999831199941179995611[拓展]下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问:这6个方框中数字的总和是多少?9911[分析]这6个方框中数字的总和是47.[拓展]在下面的加法算式中,第—个加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恰好是和的各位数字之和的2倍.则第一个加数是多少?[分析]第一个加数是:169,和是170,1+6+9=16,1+7+0=8,16是8的2倍.例5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我来做下面方框可以填什么数?9111194199999999406119【分析】 这是一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填空格题,我们把加法、减法分开考虑,使问题简化:(1)加法:①填十位 从算式可以看出,第二个加数与和的十位上都是9,所以个位上数字之和一定向十位进了1,十位数字之和也向百位进了1,因此算式中十位上应是□+9+1=19,故第一个加数的十位上填9.②填个位 由于个位上1+口的和向十位进1,所以口中只能填9,和的个位就为0.③填百位和千位 由于两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所以百位上数相加后必向千位进1.这样第二个加数的百位应填9,和的千位填1,和的百位填0.2()减法: ①填个位 由于被减数的个位是0,差的个位是4,因此减数的个位应填6. ②填十位、百位 由于被减数是四位数,减数是三位数,差是两位数,所以减数的百位必须是9,同时十位相减时必须向百位借1,这样减数与差的十位也只能填9.【分析】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要从低位开始考虑,而且一定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除了方法更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45453290453201733453298853207例6算下面竖式中的汉字各代表多少?我来做下面的方框各应该填几?53290453207 4529883207 数字、符号代表几?我爱数学我爱数学9065我=( ) 爱=( ) 数=( ) 学=( )【分析】 先看千位数,两个相同数相加,不可能是9,那么一定是百位向千位进了1,所以千位上是4,由于百位向千位进了1,因此,爱+爱=10,则爱=5,十位没有向百位进1.再看十位数,和是5,肯定个位进上了1,所以十位上数=2,个位上的数,学+学=16,则学=8,即:452845289056+=.我=(4),爱=(5), 数=(2),学=(8).[拓展] 下面的符号和汉字各代表几?2723111迎 运迎 奥 运280 我爱北京我爱北京0527△=( 8) 迎=( 1 ) 奥=( 9 ) 我=( 2 ) 爱=( 6 )运=( 4 ) 北=( 3 ) 京=( 5 )[拓展] 请你猜一猜,每个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我爱数数数爱学2456 78724591161[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百位的“数”=1,看个位,“爱”+5=2,所以“爱”=7; 再来观察上面的减法算式:“学”46717⨯-=,可见“学”=8;再来观察下面的加法算式:17 +“我”5=112⨯,可得“我”=9.答案如上.例7请你算一算,下面竖式中每个字各代表几?车卒马兵卒兵炮马卒兵炮车卒兵=( 5 ) 炮=( 2 ) 马=( 4 ) 车=( 1 ) 卒=( 0 )【分析】 我们从个位开始观察,卒+卒=卒,只有0+0=0,所以卒=0;再看和是一个五位数,所以车=1;再看千位,兵+兵=10,所以兵=5;然后看十位,马+车=兵,也就是马+1=5,所以马=4;最后看百位炮+炮=4,所以炮=2.[拓展] 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各代表几?泰寿山泰福永泰泰山泰山8888789991[分析] 泰=(8 )山=( 9 )福=( 1 )永=( 7 )寿=(0 )例8求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能够使算式成立?节 乐 节儿 童 节 乐儿 童 节80个位十位百位千位09998119【分析】 被减数是一个四位数,减数是个三位数,所得的差是一个三位数,说明百位要向千位借l ,千位借走后无剩余,说明“儿”=1.因为百位上减1需要借位,所以“童”就只能取0,而十位上“节-童”肯定够减,不用向百位借位,这样从百位可得出“节”=9的结论.个位上分析可得出“乐”=8.即如上式所示.[拓展] 下面各数字表示几?元宵度元宵欢度元宵84919838883499911[分析] 从个位看“宵”+“宵”+“宵”= 4,可见“宵”=8,向十位进2.“元”+“元”+“元”=92-= 7,可见“元”=9,向百位进2.“度”+“度”=826-=,因此“度”=3,“欢”=1. 例9 相同的英文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你知道下面A B C 、、代表几?C C B B B BAA A 512255111【分析】 这道题的突破口是要从百位上的B 进行思考,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得数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这个三位数百位可能是1或者2.假设2B =,那么十位222A A ++=,这种情况不存在.因此可以肯定1B =,十位上111A A ++=,如果个位向十位进一,那么2个9A =,也不可能,因此2个10A =,5A =.当5A =时,看个位152C C C ++==、.答案如图:我来做下面竖式中的字母和符号各代表多少? B B BAA A 有点难度噢【分析】 A =( 4 ) B =( 5 ) C =( 1 )□=( 2 ) △=( 9 ) ○=( 5 )例10已知下面两个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满足下列算式的A B C D E ++++=?E D C B A 466E D1C B A 87【分析】 从右边的算式中我们马上可以看出1C =,再看左边算式的个位,14C E E +=+=,可推出3E =.由右边算式的十位上7B E +=,即37B +=,推出4B =.从左边算式十位上6B D +=,即46D +=,所以2D =,再推右边算式个位28A D A +=+=,所以6A =.于是得到两个算式:623446161827346164123A B C D E =====、、、、, 所以,6412316A B C D E ++++=++++=.试试看练 习 五1.在下列竖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97734718835994 12194【答案】 (1) (2)971273411 97127341171882233455994(3) (4)10829911129991119105942.下面的符号各表示几?9318391618759【答案】93183916187593. 下面的汉字各代表几?【答案】4.下面的符号代表几?9825413183441【答案】98254131834415.下边的加法算式中,□内这四个数字之和是多少?111【答案】□内的数字之和是30.花样游泳这是一项既包括舞蹈内容的柔美、飘逸,又有体育的刚劲、有力的女子运动,也被称为“水上芭蕾”.奥运会花样游泳包括双人和集体两项,比赛也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游泳中心举行.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或协会只能参加一个集体和一个双人项目.集体项目比赛每队应有8人,但可报2名替补队员.按照规定,花样游泳比赛的泳池至少20米宽、30米长,并在其中12米宽、12米长的区域内,水深必须达到3米.在规定动作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头戴白色泳帽,身穿黑色游泳衣;自选动作比赛时,运动员需身穿艳丽的游泳衣,泳衣上可以设计不同的图案,头发盘成发髻并戴上各种美丽的头饰.奥运会花样游泳只进行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比赛,最后总成绩由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各占50%,总成绩最高的集体和选手获得金牌.自选比赛在比赛的时间限制、音响伴奏以及裁判员的评分要求上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其中的技术自选受规则限制,按照一定动作内容和动作顺序完成整套动作,而自由自选则不受内容和动作顺序的限制,可自由创编,自由组合.。

奥数 二年级 讲义 小二教案

奥数 二年级 讲义 小二教案

填图与拆数
重点:拆分法的使用
1、 在下图的小圆圈里填入不同的数,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之和都为12
2、 把1、2、
3、
4、5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五个圆圈里,(1)使横、竖相加都为8,(2)使横、竖相加都为9,(3)使横、竖相加都为10
3、 在空白圆圈中填入适当的数,使每条直线上的数相加都为15
4、 把1、2、3、4、
5、
6、7
七个数填在右图中的七个圆
圈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2。

5、把1、2、3、4、5、6六个数填在右图中的六个圆圈里,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之和都等于9。

6、把1、2、3这三个数填在方格中,使每行、每列和每
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7、把1---9九个数填入图中,要求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
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要等于15。

8、 把1----8填入下框中,使每边三个数之和都相等,使每边三个数之和等于(1)13,(2)15
9、 要求图中的三个数字必须使用3次,而且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10、 把10、12、14这三个数填在方格中,使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奥数二年级讲义小二教案第讲提高班教师版

奥数二年级讲义小二教案第讲提高班教师版

第十二讲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1个小时,考试内容是前10讲的知识点.考前教师可以对前10讲的内容进行复习.另外,教师版上还有3个选讲题目,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进度灵活把握.加油!加油!1. 下面的符号和汉字各代表几?迎 运迎 奥 运28我爱北京我爱北京0527【分析】 迎=( 1 ) 奥=( 9 ) 运=( 4 ) 我=( 2 ) 爱=( 6 )北=( 3 ) 京=( 5 )2. 数一数,(1)图形的表面有( )个小方格, (2)图形的表面有( )个小方格, (3)图形的表面有( )个小方格,( )的表面大.【分析】第一个图形表面有18个小方格,第二个图形表面有24个方格,第三个图形表面有18个小方格,比一比第二个图形表面大.3. 在下图中的“?”处放上( )个小,才能使天平保持左右平衡.【分析】因为1个=3个,那么2个=6个,又因为2个=2个+2个, 所以2个=6个-2个=4个,1个=2个.即:在“?”处放上2个才能使天平保持左右平衡.4.如果1个笔记本的价钱等于5块橡皮的价钱,4个文具盒的价钱等于40块橡皮的价钱.已知1个笔记本的价钱是3元,那么1个文具盒的价钱是( ) 元.【分析】4个文具盒=40块橡皮,即1个文具盒=10块橡皮;已知,1个笔记本=5块橡皮,2个笔记本=10块橡皮,所以,1个文具盒=2个笔记本.1个笔记本的价钱是3元,那么1个文具盒的价钱是⨯=(元).3265.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的一段后,长纸带剩下的长度是短纸带剩下的3倍,问剪下的一段有( )厘米.【分析】长纸带剩下长度比短纸带剩下的长度长:21138÷-=(厘-=(厘米),短纸带剩下:8(31)4米),剪下:1349-=(厘米).二、解答题(共60分).1.某校五年级比六年级人数少154人,若六年级学生再转来46人,则六年级学生是五年级学生的3倍,问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分析】五年级人数为:(15446)(31)100+÷-=(人),六年级的人数:100154254+=(人).2.某迎春茶话会上,买来苹果4箱,已知每箱苹果取出24千克后,剩余的各箱苹果总和等于原来一箱苹果的重量,问原来一箱苹果多重?【分析】取出24496⨯=千克,即原来的比剩下的多96千克,原来有4箱,剩下一箱的重量,即原来的是剩下的4倍,所以96(41)32÷-=(千克)为剩下的重量,即一箱的重量.3.蜗牛从12厘米深的杯底往上爬,每爬3厘米要用3分钟,然后停2分钟,问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口时要用多少时间?【分析】蜗牛爬3厘米要3分钟,再停2分钟,一共用去3+2=5 (分钟);爬6厘米要用5210⨯= (分钟),当爬到12厘⨯= (分钟),爬9厘米要用5315米时就到了杯口,不需要再停2分钟了.所以一共要用15+3=18 (分钟),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口时要用去18分钟.4.节日来临,同学们用盆花在操场上摆了一个空心花坛,最外层的一层每边摆了12盆花,一共3层,一共用去多少盆花?【分析】(法1)不论是空心不是实心方阵,每向里一层,每边的花盆就少2个,每层的花盆就少8个,因此可以依次求出每层花盆的个数.最外层有花盆:121444-=(盆),()(盆),第二层有:44836-⨯=第三层有:368=28++(盆).-(盆),共有:443628=108(法2)将三层花盆分成四块,形成四个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长是123-()个,宽是3个,(123)327-⨯=个,即每个长方形中包括27个花盆,再将结果乘以4就得到总数是108个,于是我们可以总结为:空心方阵中点的总个数=(最外层每边的个数-层数)×层数×4.(法3)也可以将这种情况看作从一个大的实心方阵中取出一个小的实心方阵.5.一个旅行社组织一个团去泰国旅游,加上导游一行共25人.大车每辆租金80元,每车可以坐8人,小车每辆租金40元,每车可以坐3人,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要花多少钱?【分析】方法一:租3辆大车和1辆小车.总费用是:38040280⨯+=(元)方法二:租2辆大车和3辆小车.总费用是:280340280⨯+⨯=(元)三、选讲题.1.你能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2个、3个、4个、6个、9个三角形吗?【分析】观察: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我们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若干份,都可以根据它的对称轴来分.答案如下:分成2个分成3个分成4个分成6个分成9个2.学校开设了自然和趣味数学两门选修课,每个同学至少要选一门,二(3)班共有48人,有30人选了自然课,有13人两门都选了,那么选趣味数学课的同学有多少人?【分析】选自然课的人数和选趣味数学的人数之和应为全班总人数加上两门都选的人数.也就是说计算这一人数时要把两门都选的人数多算一次,为48+13=61 (人).那么选修趣味数学的人数为两门人数之和减去选修自然课的人数,即为613031-= (人).3.学而思学校买来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笔的4倍少3箱,学而思学校买来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多少箱?【分析】把彩笔看做1倍数,(白笔+3)就相当于彩笔的4倍,即彩笔比(白笔-3)少3倍,注意此时白笔比彩笔多15+3=18箱.彩色粉笔的箱数1836+= (箱).÷= (箱),白色粉笔的箱数:61521。

星期二大班数学教案:探索基础数学知识

星期二大班数学教案:探索基础数学知识

星期二大班数学教案:探索基础数学知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是科技、经济、教育等重要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远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

本周二,我将为大班同学们带来一堂探索基础数学知识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实验中发现、思考中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次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两位数数的基础加减法和计算能力;进一步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两位数数的加减法我将给同学们出示一些两位数的加减法例子,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计算,并填入正确的答案。

加减法的例子可以从易到难,让孩子们逐步适应。

2、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我们知道,数字之间有大小之分,比较大小是学习基础数学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为同学们出示十个两位数,带着孩子们一起讨论、比较并分类,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3、实践操作在掌握加减法和认识大小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将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比如游戏等。

例如:数学运算游戏、连连看等互动游戏,以及教具:小珠算、计算棒等。

三、教学方式1、游戏式教学如何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更加兴致盎然,更加投入其中?游戏式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通过丰富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地玩中学,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强了对数学的认知。

2、小组活动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比如:同桌互动、比赛、分角色合作等,让孩子们在小组中相互竞赛、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前导知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听懂课程,我将以小贴士的形式为孩子们讲授一些前导知识,比如两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等。

2、知识讲授:在前导知识的基础上,我将给孩子们讲授两位数数的基础加减法、数字大小关系以及小练习等。

3、游戏游乐:在游戏环节中,我将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兴趣盎然、富有挑战的数学游戏,并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互动竞赛或合作完成任务。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通用4篇)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通用4篇)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通用4篇)趣味数学篇1一、活动时间:20xx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二、活动主题:激发兴趣、感受数学、体验快乐三、指导思想:通过本次数学趣味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同时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努力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数学活动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快乐有趣的.;竭诚让学生在数学周的活动中玩出数学的创意、激情和乐趣。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全体学生享受数学的快乐,使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

四、活动目的:1、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以数学趣味活动周的各项活动为载体,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强调基本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活动对象:全校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及具体负责人:一年级:《口算小能手》二年级:《小小神算子》三年级:《24点速算能手》四年级:《24星擂台赛》五年级:《数学小博士》七、活动成果:各年级段分别评出数学活动积极分子(10名)一、二年级:计算小能手,三、四年级:24点速算能手,五年级:数学之星。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氛围,我们鹤溪小学举行首届“趣味数学节”活动。

活动的目的:通过活动,丰富校园数学文化,凸显数学元素,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全校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8日~10月31日活动主题:让数学与趣味同行活动人员:全体学生及相关老师活动具体安排:一、准备阶段:策划趣味数学节活动方案陈英娟(10月1日前)环境布置:校园横幅——让快乐与数学同行!教导处开幕式:10月8日大课间活动时间,练飞校长宣布启动趣味数学活动节。

数学好玩《比赛场次》(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比赛场次》(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比赛场次》(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赛场次的概念,掌握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赛场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比赛场次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比赛场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能够熟练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比赛场次的计算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场比赛,引导学生关注比赛场次。

2. 新课:讲解比赛场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赛场次计算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比赛场次》2. 内容:比赛场次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比赛的总场次。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比赛场次计算。

3. 拓展题:研究比赛场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比赛场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讲解、操练等环节,总结优点和不足。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比赛场次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课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苇园村小学谢占峰二年级数学周周赛教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课时,总第42课时
一、导语引入:同学们,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双胞胎。

(调皮
的)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的加法,那大家猜一猜这
节课我们该学习什么了?(神秘的)
二、展示课题: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的减
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的减法)
三、展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达到两个学习目
标:1、学会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凑十法进行两位数减法的口算。

四、预习检测:在学习之前,我想先考考大家。

请大家独立完成导学案“预习检测”下面的三道题目:
20-10= 25-10= 38-20=
(同桌相互检查,评审计算结果。

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根据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

>
五、课内探究:
探究一:请大家打开书,翻到61页,看例2,小宁和小芳都在和谁比?你能提出哪些与减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小
组讨论后,每小组的②号组员准备举手发言)请第三小组
的②号组员发言。

谁和他的问题不一样请举手。

请第五小
组的②号组员发言。

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导学案探究一
的横线上。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两个:1、小芳有多多少枚邮票?
2、小宁有多多少枚邮票?
探究二:以上两位同学为我们提出了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
题。

下面我们分别为这两个问题进行列式计算:小芳有多
少枚邮票?应该怎样列式?请将算式写在导学案探究二下
面:56-24,谁能很快计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小组讨论后完成导学案探究二1题,请各小组的④组员
准备发言。

)板书:56-24=32
1、先算6减4,再算50减20,直接算出结果是32;
2、质疑:先算56减20,再减去4,行吗?(小组讨论并
完成探究而2、题)
探究三:
1、小宁有多少枚邮票?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小
组讨论后完成导学案探究三1题,各小组③号组员准
备发言。

)板书:56-27=29,(个位不能直接相减,
必须向十位借一当十。

也可以这样思考:27接近30,
56先减去30,得26,结果会比真实的小3,再加上
3,正确结果是29。

)完成探究三2、题。

教师总结:不管是把24看成20,还是把27看成30,
都是用凑十法进行减法的口算,重点是少减去的最后
要减去,多减去的最后要加上。

2、质疑:如果把56-27的56先当成57,能行吗?(小
组讨论,各组①号组员准备发言。

)(57-27=30,计
算结果会比真是的结果大1,所以再减去1,就是
29)
3、完成导学案探究四2题,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62-59= 73-48= 55-37= 65-46= 47-22= 六、课堂检测:
57-30= 57-32= 40-23= 76-68=
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重点是
利用凑十法时,少减去的要减去,多减去的要加上。

八、下节课布置安排: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
续进行两位数减法的练习。

课下请大家预习课本60页1至5题的内容。

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课时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生人手一册)
预习检测:20-10= 25-10= 38-20=
探究一:小芳和小宁都在和()比。

你能提出两个些与减法有关的问题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1、算式:
2、先算56减20,得(),结果会比真实的(),因为少减去了(),所以再减去(),正确结果是();
探究三:
1、算式:
2、因为27接近30,所以先算56减(),得(),结果会比真实的(),因为多减去了(),所以再加上(),正确结果是()。

3、62-59=73-48=55-37=65-46=
47-22=
课堂检测:
57-30=57-32=40-23=76-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