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合集下载

大新县甘蔗新品种引进品比试验结果初报

大新县甘蔗新品种引进品比试验结果初报
农秋平 周 泽秀 李 品清
( 1 . 大新县 农 业技 术推广 站 ,广 西 崇左 市 5 3 2 3 0 0 ;2 . 大新 县农 业行 政综合 执 法 大队 ,广 西 崇
左市 5 3 2 3 0 0 ;3 . 大新 县植保 植检 站 ;广 西 崇左 市 5 3 2 3 0 0 )
第 3 0 卷
第 3 期
广
西



2 0 1 5年 6月
J u n e , 2 0 l 5
Vo l _ 3 0. No . 3
J o u na r l o f G u a n g x i Ag r i c u l t u r e
大 新 县 甘 蔗 新 品种 引进 品 比试 验 结 果 初 报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c h a n g e t h e v a r i e y t s i mp l i i f c a t i o n i n s u g a r c a n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D a x i n C o u n t y , t o s e l e c t
t h n a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i t h y i e l d-i nc r e a s e o f 0. 6 8 f6 6 7 m a n d 0. 5 9 t / 6 67 m2 , wh i c h re a s ui t a b l e t o e x t e n s i o n i n
6 6 7 m2 和0 . 5 9 6 7 I I I 2 。 适 合 引进 大新县 大面积推 广 ; 粤糖 6 0的产 量比对 照减 产 0 . 5 6 t / 6 6 7 m 2 , 同时该品 种综合表现一

广西龙州县甘蔗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广西龙州县甘蔗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05136株高分别比对照高30. 8厘米和2. 7厘米。
530条/亩。其余品种(系)有效茎均比对照少。
2.1.4 茎径从参试品种(系)植株茎径的表现
表1参试甘蔗品种(系)的农艺性状
品种
柳城05136 桂糖46号 桂糖47号 桂糖48号 桂糖49号 桂南亚08-336 ROC22(对照)
出苗率(%)
50. 20 61.30 5& 90 36.60 61.90 30. 08 66.70
性强,适应性表现突出,建议在广西龙州县一带种植。 [关键词]甘蔗;品种;农艺性状;龙州县;广西
龙州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丰 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是崇左市甘蔗生产大县之 一。2015-2016年榨季甘蔗产壘为205. 12万吨, 产糖22. 92万吨,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支柱 经济作物之一。目前龙州县种植的甘蔗品种主要为 新台糖22号,于2002年大规模种植,至今已17年, 常年种植ROC22导致其品质和产量逐步退化,抗 性下降,尤其是黑穗病严重,宿根性差,严重影响蔗 糖的产量和品质。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于2016年 对柳城05136、桂糖46号、桂糖47号、桂糖48号、 桂糖49号、桂南亚08-336和ROC22等7个甘蔗优 良新品种(系)进行区域品比试验,对参试的品种进 行系统的观察比较,从中筛选岀适合当地种植的优 良品种,为龙州蔗区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新种源,提高 蔗糖业的竞争能力。
2.71 2.71 2. 38 2. 76 2.43 3.13 2. 28
有效茎〈条/亩)
3 888 4 197 4 866 3 888 5 895 3 269 4 336
2.2 不同品种(系)的产量及经济性状
ROC22糖分在11月达到最高值,其他参试品种

“闽引黄皮果蔗” 新品种繁殖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示范

“闽引黄皮果蔗” 新品种繁殖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示范

“闽引黄皮果蔗”新品种繁殖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一、立项理由果蔗是一种供生吃的食用甘蔗,它皮薄、茎脆、汁多、味甜,除提供人体所需的糖分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矿物质、酶等,是一种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果品。

我省是全国果蔗主产区之一。

由于种植果蔗每6672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扣除成本,利润有3000元左右,效益与其它作物相比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我省果蔗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从九十年代初的4000hm2发展到现在的近8000hm2。

其中黑皮果蔗占到90%以上,在全省均有分布,其中在南平(建瓯市)、三明(大田县)、宁德(福安市、蕉城区)、漳州(长泰县、漳浦县)、泉州(永春县)、莆田(仙游县)等大量种植。

在果蔗生产过程中,我省各果蔗主产区都碰到同样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直存在着即品种改良进程慢,造成目前仍以上世纪四十年代引进的黑皮果蔗(也称拔地拉,下同)为主。

该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田间花叶发病率基本达到100%,造成植株矮化、节间变短、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从而制约了果蔗产业的竞争力。

据统计,花叶病一般使果蔗减产20%一40%,宿根矮化病通常可使果蔗减产20%一30%,这些病害都极大影响果蔗产量的提高。

因此,引进果蔗新品种,改变目前果蔗品种单一、种性退化现状,已迫在眉睫。

我所引进并申请认定的果蔗新品种“闽引黄皮果蔗”是我所与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引进的,并于2010年1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委员会认定的果蔗新品种。

该品种经过多年多点系统田间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性,平均蔗茎产量为9027kg/667 m2 ,比黑皮果蔗增产13.35%,平均蔗汁蔗糖份12.80%,还原糖2.35%,含有17种氨基酸,平均每100ml蔗汁中氨基酸总量336.12 mg。

近几年,“闽引黄皮果蔗”在我省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等果蔗产区开始推广。

但是,由于“闽引黄皮果蔗”认定时间较短,推广面积还不大,因此,迫切需要对“闽引黄皮果蔗”加速示范推广,扩大种植面积。

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

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101-NONG JIA CAN MOU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邓美峰1张念滇2许勒堵3(1.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德宏,678700;2.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罕糖厂,云南德宏,678707;3.城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德宏,678701)甘蔗新品种大区试验(生产示范)的目的主要是表证参试种的产量性状及其适应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束后,将各参试种在大区试验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参试种的应用推广价值。

为此,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了陇川县甘蔗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报道如下:1 试验概况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章凤镇拉猛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沙壤田,肥力中上,地块平整,能排能灌,交通便利,观察方便,面积7亩,采用等行距开沟,行距1.1米。

1.2 材料与方法1.2.1 参试品种及对照粤蔗55号、德蔗05-77、云蔗99-91、云瑞05-261、云蔗02-2332、德蔗04-1、粤糖96-86、柳城03-182、ROC22(CK1)、粤糖93-159(CK2)共10个品种。

1.2.2 试验设计新植试验面积5亩,小区按丘块设计,采用对比法顺序排列,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行距1.1米,行长30.3米,小区面积不小于0.5亩,小区行数不少于10行。

1.2.3 试验地管理情况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收获时间为2012年10月3日,于2012年12月2日~19日整地,两犁两耙一开沟。

播种期:时间为2013年1月14日~17日。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甘蔗统一用全茎做种,采用双行接顶梅花桩式下种(即两行半),统一下种量,每亩4000~4500段双芽,种植管理技术与本地大田生产管理相同。

甘蔗种植结束后,于2013年1月20日~21日抽水浇灌,1月26日~27日封草盖膜。

肥料用量及用法:种植时施足底肥,亩施28%BB 肥40kg +普钙50kg +尿素10kg 与特丁硫磷3kg 拌匀撒施。

引进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引进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按 照勐 海 县 种 子管 理 站甘 蔗 品种 区域 化 试 验 的要 求 进行 ,试 验 地 设 在 我站 良种 繁 育基 地 交 通便 利 缓坡 旱 地 上进 行 。地处 东 经 9 9 。5 6 ~1 0 0 。4 1 、北 纬2 l 。2 8 ~ 2 2 。2 8 之 间 。采 取 随机 排 列 ,每 个小 区一 个 品种 5 行 ,行距 l m,行长 6 . 7 m,三 次重 复 ,小 区面 积 不 小 于3 3 3 . 3 3 m ,蔗 墒 问 留0 . 5 m水 沟兼 走 道 ,双芽 双 行 , 下芽量0 . 8 万 芽 ,全 膜覆 盖 ,确 定 中 间第 3 行 为调 查 行 ,四周 设 保 护 行 ,并 以 当地大 田生 产水 平进 行种 植 和管 理 。
0 引 言
6 6 6 2 0 0 )
时追肥 料 ,施后 盖 土 ,以提高 肥效 。 收获期 :于2 0 1 6 年3 月 开始 砍 收称产 。其他 栽培 管理 与 当地 大 田生产 相 同 。
1 . 4分 别 调 查 株 高 、茎 径 、有 效 茎 等 农 艺 性 状 。 于2 0 1 5 年1 1 月 至2 0 1 6 年3 月 ,每月 1 5 日采取 1 0 k g 蔗茎 样本进 行 新 植甘 蔗品 质分 析 。甘蔗 收获 时 ,分 品种分 小 区进行计 产 。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参 试 品种
参 试 甘蔗 品 种共 8 个 :云蔗 0 5 / 5 1 、云 蔗0 6 / 4 0 7 、云蔗 0 5 / 4 9 、 云瑞 0 6 / 1 8 9 、粤糖 0 3 / 3 9 3 、新 台糖 9 6 / 3 8 、福 农 3 8 号 , 以R O C 2 2 号 ( 对照 ) 。 1 2 试 验设 计 与方 法

几个国外引进甘蔗新品种在我区种植的表现

几个国外引进甘蔗新品种在我区种植的表现

甘蔗糖业2009年第1期Sugarcane and Canesugar2009年2月几个国外引进甘蔗新品种在我区种植的表现*许树宁陈引芝游健华农定产梁高明黄成丰(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摘要经过3年新植3年宿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都比对照种RO C16表现出不同的优势。

Q190综合性状较好,新宿平均公顷产蔗量达到99.56t,比对照增产18.81t,增幅23.3%,差异显著性达到1%水平;11~1月平均蔗糖分15.56%,比对照高0.44%(绝对值,下同),公顷含糖量增加极显著。

Q170平均公顷产蔗量92.50t,比对照增产11.75t,增幅14.6%,差异显著性达5%水平;11~1月平均蔗糖分14.70%,稍低于对照,但公顷含糖量仍明显高于对照。

Q188平均公顷产蔗量83.03t,比对照增产2.28t,增幅2.8%,差异不显著;11~1月平均蔗糖分15.71%,比对照高0.59%,公顷含糖量比对照明显增加。

关键词甘蔗品比;产量;蔗糖分0引言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产区,年甘蔗种植面积达70万hm2,蔗糖业是广西的经济支柱产业,年产糖量占全国近60%[1]。

良种是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由于人力和财力所限,广西目前自育品种满足不了甘蔗生产的需求[2]。

引种具有投资少、费时短、见效快等特点,是解决目前广西甘蔗生产上对优良品种日益增长客观要求的行之有效途径[3]。

我所在2002年从国外引进了几个甘蔗新品种,经过1年多2造甘蔗的隔离试种、检疫,没有发现危险性方面的病虫害,因此,于2004~2007年进行了3年新植3年宿根的品比试验,旨在研究这几个新品种在我区种植的表现,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澳大利亚引进品种Q170、Q188、Q190,以R O C16为对照。

1.2方法与过程试验小区行长7.5m,行距1.15m,4行为一小区,小区面积34.5m2,3重复,随机排列。

高产优质多抗果蔗新品种川蔗26号选育研究报告

高产优质多抗果蔗新品种川蔗26号选育研究报告

( d myo ln n ier gi ih a rvn e Z z in o n ̄ Sc u n6 0 ) Ac e f a t gn ei Sc unPo ic , iho gC u t i a 4 0 P E n n h 1 2
Ab t a t Th euto r vn ilRe in 1 ssa d P o u t e T il i p it f me)idc td t a h sr c : e r s l fP o i ca go 1 t n r d ci r s n 1 on s t s n iae h tt e e v a 2 i
4 7 gh ,增 产 4 .8 85k/m 85%;抗倒 性 极 强 ,抗 旱 性较 强 , 高抗甘 蔗 黑穗 病 ,还 抗甘 蔗 褐 条 病及 甘蔗 花 叶
病,轻感甘蔗梢腐病;较抗甘蔗二点螟等甘蔗害虫;抗寒性较差;宿根性较 差。所以,川蔗 2 6号是一 个农艺 、产量 、商品和工艺等多数性状优 良的 高产 、优质 、具有多种抗性 、品质与 B d a接近的优 良 ai l
mene re c t (v rg ,h a e w o Z 2 s 9 % ad22 % hg e a a o ec ek a meg n e ae a ea e tesme l ) f 6wa 1 n . r b o C 4 .1 7 ih rh nt t fh h c t h t
果蔗 品种 。
关 键 词 : 川蔗 2 ;农 艺性 状 ;产 量 性 状 ;商 品 性状 ;工 艺性 状 6号 中图 分 类 号 :¥ 6 . 5 6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6 52 1) 100 —2 059 9(020 0 11
Su ya dS lcino e n n a it 2 r g ai , g t d n eet f o Ch wigCa e reyCZ 6f hQu ly Hih V o Hi t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Ab s t r a c t :A c o mp a r a t i v e t e s t o f i n t r o d u c e d s u g rc a a n e v a ie r t i e s o f Mi n y i n Hu a n g p i Gu o z h e,D a t i a n Xu e z h e a n d T o n g’ a n Gu o z h e wa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u s i n g l o c a l ma i n f r u i t s u g rc a a n e v a i r e t y He i p i Gu o z h e a s c o n t r o 1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Mi n y i n Hu a n g p e i Gu o z h e e x h i b i t e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ll a p l a n t h e i g h t ,wi d e s t e m d i a me t e r ,g o o d a p p e ra a n c e ,h i g h a n d s t a b l e
HE Yu n . y a n ,W U S o n g . h a i ,Z HE NG J i a — z h e n ,I AI D e . F a n g
( 1 .Z h a n g z h o u S o i l F e r t i l i z e r a n d E c o — E n e r g y S t a t i o n , Z h a n g z h o u C i t y ,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3 6 3 0 0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作者:韦本华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20年第01期
摘要以当地果蔗主载品种闽引黄皮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拨地拉黑皮果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进一步验证拨地拉黑皮果蔗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粗、外观品质好、高产稳产、甜度适中、口感好等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果蔗;新品种;品比试验
望谟县是果蔗生产适宜区之一,2016年果蔗种植面积1200多亩,主要分布在王母办、乐元镇、桑郎镇等,全县果蔗种植面积80%以上为黄皮果蔗,60%为地方果蔗品种,黄皮果蔗由于种植时间长,种性严重退化,花叶病等病毒病發生严重,严重影响到果蔗产量和品质。

因此,通过引进果蔗新品种替换主栽品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引进果蔗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其产量和品质性状,旨在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果蔗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果蔗品种为黑皮果蔗、闽引黄皮果蔗,以当地果蔗主栽品种闽引黄皮果蔗为对照品种。

其中闽引黄皮果蔗为由原从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引进扩繁品种,黑皮果蔗由广西平果县甘蔗种植示范户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望谟县平洞街道办洛朗村,由望谟县洛朗经济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实施。

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7.5㎡,2017年3月12日种植,每米播6个饱满的双芽种茎。

田间栽培按常规管理方法进行。

2 主要性状测定与分析
2.1 产量性状
2018年1月3日进行测产考种,每小区随机选取20株,测量株高、茎粗和茎数,并计算每667㎡产量。

产量计算公式:产量=茎粗2×株高×0.07854×每667㎡有效茎数(产量单为㎏,茎粗单位为㎝,0.07854为换算系数,株高单位为m)
2.2 品质性状
2018年1月3日进行品质测验,每小区随机选取无病蔗茎5条,进行蔗糖,纤维和水分含量测定,蔗糖测定采用CB/ T5009.8-2008S酸水解法,以上数据均在贵州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测量。

从下表2可以看出,参试新品种的蔗糖含量高于对照品种,从纤维含量来看,黑皮果蔗果蔗纤维含量最低,闽引黄皮果蔗次之,从水分含量来看,参试新品种的水分含量高于对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的株高、茎粗、和单茎重都优于对照品种。

拨地拉黑皮果蔗的性状表最好,株高2.78m、茎粗3.58cm、单茎重2.8km。

3.2 产量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新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

拨地拉黑皮果蔗产量最高,每667㎡达到11347.2㎏,对照增产31.09%;闽引黄皮果蔗每667㎡达到7819.7㎏,两个品种间的产量都达到其显著的水平。

4 小结
黑皮果蔗的株高、茎粗、和产量都优于其他品种,表现出植物高大、茎粗、高产稳产、外观品质好、卖相较好,蔗糖含量高于对照,水分含量低于对照,且显得清甜、口感好,更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市场接受度较高。

建议扩大种植,进一步示范推广。

闽引黄皮果蔗该品种植株高大,群体整齐,中大茎,间圆筒形,节间较长,无气生根,水裂较少,糖份较高但有少量绵心;蔗茎遮光时为黄绿色,曝光后呈黄色,有光泽;芽沟浅,不明显,芽倒卵形,较大,芽尖略超过生长带;叶片较紧凑,叶尖弯曲,叶色青绿,叶耳退化;自然条件下,不孕穗开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