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

合集下载

以学生党建为着力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学生党建为着力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学生党建为着力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刘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本文立足研究党建工作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当代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从目前形势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但是随着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严峻,要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品德兼优的人才。

1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不但能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还能够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实现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治国的伟大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党建工作是大学生人生的灯塔党建工作在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为他们指明人生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

通过党建活动的开展,把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相结合,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青年,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生党建工作,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的政治信仰,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武装自己,提高政治觉悟,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了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1.2 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催化剂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对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一名大学生,从对党建工作的陌生到熟悉,从学习党章、了解党的相关知识开始,凭借对党的一腔热忱,申请入党,在成为党员之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响应党的号召,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并将对党的热爱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伴随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高等院校的重视。

在此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掌握现阶段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及促进作用加以分析,从而寻求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标签:大学生党建工作;思政教育;教育融合在高等教育逐渐得到普及的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党建工作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

而在当下的大学生思想工作开展中,要进一步结合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平台,从而将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水平与党建能力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

1.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间的联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以及不断冲击人们思想的各种网络信息,对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而在当下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对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现实角度分析,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具体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来说思政教育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关键内容,有效的促进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来说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

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理念、生活方式不断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冲击过程中,对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而党建工作的开展则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进而为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指明了道路。

2.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面临的困境2.1 思政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虽然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从而导致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性,课堂效率普遍较低,难以发挥实际作用[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四打造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发挥学生党员的优势 学生党员是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人才#拥有高尚的人 格和优秀品质#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这种优势#将他 们建设成为一支具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思政工作队伍#能够帮助 思政人员在学生中开展思政工作#扩大工作成效* 所以应该加 强对学生党员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培训#在熟练的掌握相关 的政治理论后#还要掌握一些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然后 以自己的能量去带动身边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种作 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同时对周围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 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还 可以让他们担任低年级的辅导员#在增强学生党员责任心的同 时#也能够为低年级的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 生党员的进步#还可在他们之间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以及优秀 党员.优秀辅导员评比等活动#一方面可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 面还能够带动其他学生的成长*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形势 下#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探索新方法#寻找新 载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积极开展网上科技文化活 动#通过网上科技竞赛.优秀文艺作品欣赏等形式#丰富校园文 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五结语 高校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在开 展工作的过程中二者之间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进而共同进 步* 在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 质#应该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的优势#将其 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 吴小娜&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 & 现代商贸工业#)%$12%)2%8& $)% 张晓磊&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 ?% &青年记者#)%$12%42(%& $(% 姜曦彤&浅谈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 &现代 交际#)%$32%$2)(&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者:陈露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0期摘要:鉴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效果不佳,本文将从学生党建工作这一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入手,就如何推进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学生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

此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有效性,将学生培养成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应当注意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合理调整,如制定新的教育机制、渗透党建内容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新形势下良好开展。

由此可以确定,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形势1.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形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压力,加之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这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复杂的国内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于社会环境的成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也间接影响了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追求淡化[1]。

二、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问题下应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的确,当代大学生受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影响,致使其思想观念偏差,政治立场不坚定。

为了改变此种局面,良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应当注意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建工作。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的悲观情 绪
,
破解 由此 而产生

有创 新 思 维 和 创 造 力 到更 大 的 发展 干
,
同样 得不 敢
,
化 的最新 成果 武装大学 生 们的理想信 念
” “
坚定他
于 的各种 心 理问 题 具体情况 式
,
针 对大学 生 的
,
大学生 敢想

就 是 要 适应我
我们利用互 动交流 的形 通
,
思 想活 跃
以 提高学生 素质为根 本宗
把大学 生 自身特点作为


以 培 养学 生 的 创 新 精神 和 实践
,
思政 教育创新 的切 人 点 大学 生 的新特 点 育的 根 本任 务 创新 的方法
, ,
面 对 当代
能力为重点
,
党务和 思想 政治教 育 所 谓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互 动 机 制 的
, , ,
,

断 为 他 们谋 取 切 实 的 物 质 文 化 利 益 为大学 生 素质的提 高 和 潜能 的
,
力提倡创新 与发 展 的新亮点
,
尤其
社会责任感缺 乏
。 ”

艰苦奋 斗 精

是在深人 学 习 宣 传贯 彻 党的 十七 大 精神 的过 程 中 旗帜
, ,
神淡化
团结协作观念较差
,
心理
发挥 保障
提 供必 要 的物 质基 础 和制度
,

值 体 系 融人 教 育 全过 程

使 大学生

一切
更 加 坚 定走中 国特色社会 主 义 道 路 的 信心
想特点
用 改革创新 的思 路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第2 5卷第 5期 21 年 1 0 1 0月
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ac e g N r lUnv ri o r a fB ih n oma iest y
V0 . 5. . 12 No 5
Oc., 0 1 t 2 1
加 强高 校 学生 党 支部 建 设 提 高大 学 生 思政教 育实效 性
董 娅 段 智力。 ,
(. 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 长春 10 5 ;.白城师范学院 政法系 , 30 22 吉林 白城 170 ) 300
摘要 : 高校 学 生党 支部是 高校 基层 党组 织 , 是进 行 大 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 的重要 阵地 。大 学 生 思想政 治教 育是 高校 学生 党支部 建设 的核 心任 务 , 高校 学 生 党支 部是 大 学生 思政 教 育


重要环节 。目前形势下 ,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中的 最大难题是如何提高思政教育 的实效性 。事实上 , 做 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 要得 需 到社会 、 政府 、 家庭 、 学校以及 学生个人 等方面的共同 努力 。过去精英 教育 模式下 的仅仅 依靠辅 导员 队伍 来完成这 一任 务 的做法 是行不 通的 。切实 可行 的办 法之一就是依 靠学 生 中的骨 干分 子 ,特别是要 依靠 大学生 中的党 员和党员 积极 分子。事实上 , 尽管 当代
群体 。 目前多数大 学生党支部 的组织 活动仍 然仅停 留在 听听报告和组织座谈会 的方式 。一般而 言 , 这种
此外 , 大学生 党员 与普通大学 生年龄相 似 、 环境 相同 、 朝夕相处 , 面临一样 的实际问题 , 普通学生也更
愿意 向他们坦露 自己的心思 , 因此 , 大学生 党员可 以 作为“ 联络员 ” 通 讯员 ” 一般 比较容 易准确 地 了解 “ , 大学生思想的实际状 况 , 成为也是联系学校 和家 长的 纽带 , 传达各 项任 务 的 中枢、 行各 项任 务 的骨 干 。 执 所 以要充分发挥 大学 生党员在 联系 、 团结 、 教育大 学 生方面独特优势 , 使其成 为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中的得力助手。 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主要 问题 1 重视入党前 考察 , . 忽视入党后 教育 。在 多年 工作实践 中, 发现 很多高校 中普遍存在着重 视入 党前 考察 , 忽视入 党后 教育 的 问题 。绝 大多数 高校学 生 党支部在大学生入党前 , 都要通过上 团课党课 、 党校 培训班 、 举办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入党 积极分子 的党性教育。 但 同时 , 另一个 比较共性的问题是大学生入党后 的继续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松懈现象 , 致使一 些大学生新党员有 了“ 进站 歇脚 , 万事大吉 ” 的感觉 , 大多数高校缺乏行 之有效 的对新党员 的继续 教育与 考核评价体系 , 因此一定程度上 弱化 了学生党支部 以 及 学生党 员的先锋模 范作 用 , 现为大 学生党 支部 表 的凝 聚力 和战斗力不强 。 2 管理队伍 数量 不 足 , 素质 参差不 齐 。过 去很 多年里 , 校中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 由学生辅导员 高 担任。这一状况随着近年来学生数量 的急剧增加 , 辅 导员数量不足使得工作量大大增加 , 以付 出更 多的 难 精力 投放到学生党支部建设上来 , 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 学生党支部在思政 教育方 面的积极作用 的发 挥。据 统计 , 前 大部分 高校 辅导 员与学 生的 比例大 于 1 目 : 2 0 有 的 比例甚至高达 150 5, : 。 O 随着大学生党 员人 数 的增 加 , 细化 大学生 党 为 建工作 , 大学生党支部数量也必然相应增加 , 特别是 高年级 , 很多高校各班级建立 了党支部 , 支部书记基 本 由大学生担任。 由于对学生党 员干部 队伍 的培训 力度不够 , 学生党员 干部缺少工作实践 , 普遍存在党 建工作业务水平不 高、 素质不 强的情况 , 具体 实践 从 中看到这一点也大大影 响 了学 生党支部 工作 的创 新 和质量提高 。 3 活动形式单 调 , 费投入不 足。当代大学 生 . 经 的思维 和生 活方 式 与过 去相 比都发 生 了很 大转 变 , 新 的环境和形势要求 我们必须 通过更 为贴近 当代 大 学生个性特点的组织 活动来 引领与教 育大学生 党员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摘要: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是高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伴随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建设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为了能够培育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来确保新一代的大学生都能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基于此,本文就重点围绕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思政教育;融合;建议一、阻碍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效衔接的要素探究1对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缺少全面的认识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两个重点环节,是助推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

但是,结合实际的校内管理情况来看,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因素,使其重要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针对思政教育而言,由于很多高校的管理层和部分教师都对思政课带有错误的认知,并未发现思政课对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经常会忽视思政课的教学价值。

针对高校的党建工作而言,由于欠缺相应的执行力,使得培育党员发展的教育力度尤为薄弱,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对融合发展欠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核心目的加以分析时不难看出,二者都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引导价值,从而指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培育学生健全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培育优秀的爱国人才夯实根基。

就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建设工作却不容乐观,首先,对高校思政教师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高校中的思政教师主要负责学生们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从而无法全力配合党建工作。

其次,针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以及党务工作人员而言,虽然他们在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在指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进行生活实践应用方面却显得较为薄弱,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举 措 和 根 本 途 径 。 落 实 党 建 工作 的 核 心地 位 ,抓 好 党 建 工作 是 想政治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一些 问题 : 1 ()缺乏导向性,即以社会
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的有 效途径 ,是当前摆在高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主动性 和自觉性 校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定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 作用。在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 会主 义市 主义科学世界观、敏 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的优秀青年。同
场经济深入 发展 、以互联 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 手段 时党建 活动培养青年 学生 成为优秀人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
蓬 勃兴 起 的 国 内外环 境 下,大学 生思 想 政 治状 况的 主 流 是 积 极 、 导 他们确立 正确 的人生价值观 ,走上正确 的健康成长的道 路的

有待强化 ; 2 ()缺乏规范 性,即大学生党 团组织和班集体作为思 想政 治教育 的基层单位和主要 载体 有待 制度 强化 ; 3 ()缺乏实 效性 ,即在 把握大学生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推进 思想政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
( 4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政 治、经济、科技、文化等 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强化 ; )缺乏整合性,即全员、全方位, 1 方面的影响和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各种敌对 势力和反动思潮 全过程参与研究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机制和氛围有待强化。 通 过各种途径加大对 我国的渗透和影响,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 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 2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通 过开展学生党建 活动,用 “ 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 和科学 发展观 来武装青年学生,使学生克服信仰危机、确立 坚定的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
作者:赵野闫明
来源:《卷宗》2020年第04期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并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高等学校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培育出素质优秀、思想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要目标。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党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抓好高校党建为统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大学生;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9GXDJ-QN007)。

1 前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强调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内容,而党建则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有很多现实问题围绕着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首先是在具体工作的实施方面,党建与思政教育存在各行其是、互相抵消的现象。

其次是在相关工作方法、理念方面,党建与思政教育的互动性缺失。

本文通过客观分析党建与思政教育的现状,探索做好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

2 高校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
2.1 高校缺乏对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重视
“重教学、轻党建”存在于很多高校的办学中,高校更多的是注重科学研究及教学任务,教师们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排在首位,对于党建及思政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部分基层党组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党建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浑水摸鱼”现象时常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召开相关的会议集中学习及讨论,或者仅仅在行政的会议上一带而过,仅以文字或图片等“报材料”的形式应对党建任务。

相关精神没有很好地传达,从而导致对党员的引领作用、约束作用弱化。

此外,拿高校的思政课举例,在相关的培养方案中,思政课主要集中在低年级,
高年级涉及的较少,而短暂的课上教学不能使学生对思政教育有系统而深入的认识。

教育成效甚微。

2.2 高校党建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兼职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且党务工作量较多,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抓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事务性工作较多,时常出现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投入精力较少等现象。

较多情况是在学生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思想问题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没有足够的提前量,在教育效果方面也会打一定的折扣。

同时,一线辅导员年轻教师较多,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对学生的辅导水平还有待提高。

此外,大学生思政工作涉及部门较广,内涵丰富,高校各部门需要统筹协调。

各部门、院系的兼职思政教育队伍与学生接触少、时间短。

通常是在部分活动时与学生交流和分享,欠缺持久性和可持续性,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疏于结合、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政工作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思政工作为党建工作打基础,同时,党建工作又是思政工作的显著成果。

但是,很多高校缺乏相互融合的理念,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相对陈旧。

党务工作人员通常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少数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往往忽视了思政教育。

而思政工作也没有与党建工作牢牢结合,忽视了向党员看齐的重要性。

此外,部分高校缺乏新颖的、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思政教育以课程为主,讲大道理的较多,学生真正听进去的较少,存在课堂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关心的问题脱离的情况,在学生的课外实践、第二课堂渗透的还远远不够。

一些高校的党建和思政平台维护不及时,有一定的滞后性,内容流于形式,学生的阅读量、点击率下降,关注度流失。

3 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1 强化组织引领,提升学习力
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实现了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现阶段,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重点提升组织力,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

形成层层严抓落实、一级抓好一级的工作格局。

强化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的主体责任意识,严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抓好关键少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立足本职做贡献。

强化以点带面,以党员为先锋、引导高校全体师生牢记初心使命,筑牢思想根基。

此外,高校需提升学习力,必须认清现阶段的政治任务,即认真贯彻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

真正的做到教育围绕大局进行,扎实做好党建工作与大学课堂相结合,学习入脑入心。

以提升学习能力为重要抓手,有效加强思政教育。

3.2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党建工作思维创新力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于持续增强的党组织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下,实现高校的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在工作中,从多角度、多方向研究,不断探索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交互推进,提升党建工作创新力。

结合新时代、新战略,打造特色化的党建工作,研究多样化的党建工作方法,借助“党建+”模式,不断拓展和深化功能,为师生参与党建工作搭建良好平台。

同时,在开展广泛调研、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高校党委的带领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迸发出活力,从而更好的为祖国培养更出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3 利用人才优势、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加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
高校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才资源优势,着重激发专家学者尤其是党员同志的积极性,通过专题讲座、研习会、报告会等多种活动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好自己的担子。

同时,在各级党组织开展活动时,广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前沿的专业理论与研究成果融入学习活动中,拓宽思政教育渠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要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促进二者的互动,使大学生不仅仅在思想上紧跟党组织、更在综合素养方面得到提高。

譬如组织大学生去扶贫、支教、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光辉历史,增强使命感,同时将爱心和正能量向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传播,实现党建与思政教育的紧密互动。

参考文献
[1]孙俊魏.新时代高校党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8):111-114.
[2]唐志龙.培育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33-38.
[3]朱有明,张薛梅.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互动性研究[J].才智,2018(05):116-117.
[4]肖柯.大学生党建统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7(04):88-93.
[5]朱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模式的构建探讨[J].才智,2017(24):59.
[6]唐红艳,汤志华.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5):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