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合力与分力第七章 第二节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七章 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七章 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 (新版)沪科版

7.2力的合成教具准备用具:铁架台、两个弹簧秤、大弹簧、刻度尺。

师生活动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惯性3.力的作用效果二、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复备修改或设计意图三、进行新课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1、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2、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3、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4、众多船帆对大船产生的作用效果和发动机对大船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就是许多船帆的推力的合力。

船帆的推力就是发动机的推力的分力。

5、数只蚂蚁对树叶的作用效果与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甲壳虫的力是蚂蚁力的合力,蚂蚁的力是甲壳虫力的分力。

力的合力: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和)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那两个力(和)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我们把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旁边立一个刻度尺。

现在,我们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簧使其伸长,同时用另一个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弹簧使其伸长。

这时弹簧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F1和F2,它们的大小分别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表示出来。

读出F1和F2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怎样让学生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素材沪科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怎样让学生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素材沪科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怎样让学生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素材(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怎样让学生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素材(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怎样让学生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素材(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怎样让学生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一、从物理实验出发在教学中请一组学生上讲台按照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P112图6-18作演示实验,余下(1)图(a)实验说明了什么?表示两个力共同作用朝右拉橡皮筋使其伸长到E′点。

(2)图(c)实验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个力作用并朝右拉橡皮筋使其伸长到E′点。

(3)由(a)( c)实验可得:①橡皮筋为什么发生了伸长?橡皮筋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橡皮筋伸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力使橡皮筋这物体发生了形变,即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了效果.③(a)、(c)两实验的力都朝右说明了力的方向相同。

④(a)、(c)两实验都使橡皮筋伸长到E′点说明了(a)的两个力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产生的效果与(c)的一个力作用在橡皮筋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由此得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力的特点: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由按照图6—18实验可得出:(1)图(b)实验说明同时作用在橡皮筋上的两个力F1、F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它们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使其伸长到E′点,并且是向右伸的。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2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定方向.3、通过实验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重点与难点:1.合力的明白得。

2.二力平稳的条件。

3.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的计算。

教学进程:(一)、温习预习展现:一、力的作用成效(1)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2)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二、力的三要素:阻碍力的作用成效三个的因素,即:力的、和。

(二)、抛砖引玉:三国时期,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曹冲称象”:有人向曹操献了一头大象,曹操与世人一同观赏,因为大象生长在南方,北方人见了感觉希奇。

曹操问身旁的人,这头象有多重呢?有人说,找杆秤称一称就知晓了。

可是上哪儿找能称大象的秤与提起大象的人呢!又有人建议说,把大象杀了,分成数块就能够够称了。

可是,如此虽能够明白大象的重,但活大象却不存在了。

这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我有方法称出大象的重!”他向世人说明了他的方法,受到了称赞。

于是,他指挥世人将大象牵到船上,在船上刻下水面所到的位置,再将大象牵出,在船上放石块,直到船沉到原先所作的标记处为止,然后称出船上每一块石头的重,合起来就是大象的重了。

曹冲称象的方式,确实是物理学的科学思维的大体方式之一,即等效思维法(也叫等效替代法),简称等效法。

众多的石块“将船沉到原先所作的标记处”,说明,这些石块对船的作用成效与一头大象对船的作用成效,也确实是大象的重力与船上石块的重力。

第六章以前咱们已经利用过一种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它能够用来研究;。

合作探讨探讨1 :合力与分力一、观看分析讲义P106“帆的合力”、“蚂蚁的合力”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与同窗交流讨论。

①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能够够驱动,那么,对航船的作用成效与对船的作用成效是一样的。

②数只蚂蚁才能移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克虫就能够够移动它,那么,树叶的作用成效与对树叶作用成效是一样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 (共23张PPT)资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 (共23张PPT)资料
______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 力合成!
F1 F2 F F1 F2
在同一条直线上对于任意的合力F合 与两个分力F1和F2都有这样的关系:
F1 F2 F合 F1 F2
龙舟赛
拔 河
上海南浦大桥
(斜拉桥)
•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 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
•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 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
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
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合力 的大小是________N,方向向
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一头大象就能拖动.
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 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可以看到两次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都是将桶提高了一米。
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 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这台发动 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 对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
• 什么是力? • 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1、 如何描述力?
描述一个力应该包括:力的 三个要素,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力的三个要素包括:力的作用点,力 的大小,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力的作用效果是包括:1、使物 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数据记录表
F1/N
F1 与F2 大小:1N
同向
向右
方向:
F1 与F2 大小:2N 反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力的合成这一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合力的概念: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合力。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矢量加法法则,即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学习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将力的合成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际问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灵活应用。

2. 教学重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力的合成的生活实例,如两个人共同搬一块石头,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合成现象。

2. 概念讲解:介绍合力的概念,解释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3. 方法讲解:讲解力的合成方法,即矢量加法法则,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力的合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力的合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程度。

6. 应用拓展:讲解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六、板书设计1. 合力的概念。

2. 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它们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合力大小为5N。

2.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2N、3N和5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课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课件

效果相同
协力大小: 3N
协力方向: 水平向左
2、在同一条直线上,F1和F2的方向相反时 ,则F合=F1-F2,协力的方向与较大力的方 向相同。
协力大小: 未知
协力方向: 未知
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则|F1-F2|<F合<|F1+F2|,方向与角度有关

F支
F合=0N
G
3、协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力。协力和分力不同时 存在。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力的合成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 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一、协力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 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协力。组成协 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F1
F2
F
一、力的合成
协力大小: 10N
协力方向: 水平向右
1、在同一条直线上,F1和F2的方向相同时, 则F合=F1+F2,协力的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 同。
F 合= F1 +F2
运动员是如何运用协 力的? 这也属于同一直线上 二力的合成吗?
——靠步调一致,奋力划浆来增大协力的。 受到的协力越大,前进的速度就越快。
你是否想过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时,情况会怎样呢?
F支
G
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
协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 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
例:有关协力概念错误的是( B ) A.协力是从力作用效果上考虑的 B.协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 C.协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考虑协力时就不用再考虑各分力了
例:一个物体受到 F1=4N,F2=6N的作用,且两个力 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的协力大小( A )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 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 沪科版(2021年整理)

第2节力的合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2、会计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合力的作用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力教学难点: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问题的【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问:(1)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引入课题:一个物体一般并不是只受到一个力,往往同时会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例如:可以是一个成年人提一桶水,也可以是两个学生提一桶水。

今天我们就研究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离的合成。

【自主预习案】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的________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_______.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同__________的方向一致.【课堂探究案】(一)合力的概念观察教材中图7—26,并提出问题:请分别说出提水桶的力和拉车的力各是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个大人提水桶的力和两个小孩共同提水桶的力的效果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头毛驴拉车的力与一匹马拉车的力的效果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结合力和力的合成概念:合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沿同一直线且同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7进行实验探究(1).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先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记下O点位置和两个测力计拉力Fl和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仍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思考:如图所示,橡皮筋的A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F就代替了F1和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面的F1和F2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沿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8进行实验探究1.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个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也让橡皮筋的A端被拉伸到O′点.思考:橡皮筋的A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F′就代替了F1′和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面的F1′和F2′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的________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_______.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同__________的方向一致.【当堂训练案】1.如图6-2-1所示,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同样能提起一桶水,这个现象表明。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 7.2力的合成【教案】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 7.2力的合成【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课题
7.2力的合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代替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弹簧、支架、彩笔、滑轮、手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回顾】
环节一:师友回顾
什么是力?
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环节二:教师检查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而概括出来的,是不能用来直接证明的,这是因为我们周围事实上没有的物体。2、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物体,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状态。
5.计算题
有两个力F1、F2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当F1、F2方向相同时,其合力大小为100N;当F1、F2反向相反时,其合力大小为50N,且与F1方向相同,求F1、F2的大小.
环节二:教师释疑
5.计算题
解:F1+F2=100N
F1-F2=50N
所以F1=75N F2=25N
【总结归纳】
环节一:师友总结
一、课前反思
1.为学生准备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与关系,使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收获成功的喜悦。最好是多提供一些器材,适当放手,让学生能够自行设计实验,而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实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 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 = F1+F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 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F =︱ F1- F2 ︱
上 海 南 浦 大 桥
练一练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为20N和 40N,它们的合力为 60N ,方向向 上 。
想一想?
1、什么是力? 2、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什么?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 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一头大象 就能拖动.
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 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
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 一只甲克虫就可以个力的合力为
200N,方向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 180N,另一个力的大小为 20 向 下 。 N,方向
3、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用竖直向上400N的力 拉水桶,此时水桶受到合力大小等于 100N,方
竖直向上 向_______。
4、耕地时,马的水平拉力是2000N,土地对犁 300 的阻力是1700N,犁受到的合力是______N,方 与拉力相同 向__________。 5、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牛的茶杯,桌子对它的 0 支持力是3牛,茶杯所受的合力是_____牛。
两个(多个力)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
的效果相同.
物理学中我们 叫它等效,也 可以叫等效代 替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同
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的
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的
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结论: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
6、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8N和3N,那么他 们的合力最大是( A ),合力的最小( C ) A、11N B、8N C、5N D、3N
7、弹簧测力计下挂有15 牛的物体,当用手竖直 向上托物体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是10牛,则 手对物体向上的力的大 5N 小是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