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七章典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九章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及答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九章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及答案

第七章力第1节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解:(1)用力压海绵,海绵被压扁。

(2)用力将足球踢飞(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弹簧的形变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弹簧可以伸长、压弹簧弹簧就缩短;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门的不同位置,离门轴远的位置的力很容易把门推开,而离门轴近的位置的力很难推开门。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

请在图7.1-6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图1)3、一个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7.1-7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图2)4、如图7.1-8,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图3)解:不能。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时,另一艘小船也给自己坐的小船一个反作用力。

第2节1、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图7.2-4)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说说你的理由.解:“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不是弹性形变。

“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是弹性形变。

因为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后,橡皮泥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2、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

这是什么原因?解: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因此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觉越费力。

3、试分析一个旧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的原因。

解:弹簧用久了后,弹性就会发生变化。

从而使该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

4、请读出图7.2-5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圆筒测力计每个小格表示0.1N。

解:圆筒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条形盒测力计的示数是1.15N5、如图7.2-6,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全章】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全章】PPT教学课件
力的大小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 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 力的三要素
由上述活动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 大 小 、 方 向 和 作 用 点 _有__关__ ( 有 关 / 无
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 三要素。
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
2、物体是力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力 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3、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 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力 和作用。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 时存在。 4、因为力和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每个 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课堂练习
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拉__力,力的
讨论:
用浆划船前进时,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 物体给的?
A、水 C、人
B、 浆 D、船
分析:浆划船时,浆对水有一个作用力。力 之间是相互的浆同时也受到水的反作用力。 故选A。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 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一个物 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小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 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判断几个同学的想法:
1、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
2、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
用。(×)
二.如何判断物体有没有受力呢? • 力的作用效果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类似课本中的一幅图,小孩力气小,一根弹簧也拉不长;运动员力气大,很容易拉长三根弹簧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2、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

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A.F1大于F2B.F1和F2大小相等C.F1先于F2产生D.F2先于F1产生3、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C.支持力是由于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5、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有时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C.自然界中有些力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D.用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7、下列关于基本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C.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或凸液面的最高点保持相平D.使用排水法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淹没物体,且放入物体后水不溢出多选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B.熟透的苹果之所以落地,是因为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C.气球能够升空,是因为地球对它没有吸引力D.空中飞行的蜻蜓受到重力的作用9、日常生活中,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毫米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1秒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D.八年级物理课本重力约为4牛10、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是()A.物体的长度为2.23cm B.物体A的重力是4.6NC.金属块的质量为25g D.液体的体积是100cm3综合题1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方法点拨:
力的三要素无论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对于读图题目,读懂图是解题的关键,要找到图中的关键地方, 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点,猜测出命题者的意图,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百胜。
第七章
力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 弹力的探究方法——图象
例2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
方法点拨: 表格信息类题,做题时要抓住表格中的关键数据,提取有 用信息,再把有用信息和掌握的对解题有用的知识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分析,找到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的关系。
第七章
力 ┃实战演习成高手
┃实战演习成高手┃
1.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 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B ) A.地球上质量为6 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 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 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 N C.一 个 金 属 球 在 月 球 上 的 密 度 仅 为 它 的 地 球 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 cm需要6 N的拉力, 在月球上只需要1 N的拉力
特点单位 测量工具 Nhomakorabea第七章
力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力和力的示意图 例1 仔细观察图7-1甲和乙,分别说出它们都反映了 什么力学知识。
图7—1
图甲说明: 图乙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 。
第七章
力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图甲中大人和小孩对门施加推力的作用效果之所以 有如此大的差别,关键是他们在门上的作用点不同;图乙中手 向下压弹簧,则弹簧被压缩,手向上拉弹簧,则弹簧被伸长, 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能量》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能量》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能量》
知识点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以及能量的损
失与效率等内容。

一、能量的概念
能量是指物体进行物理变化或产生物理现象的能力。

能量有多
种形式,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声能等。

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如机械能可以
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等。

2. 能量的守恒: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总是守恒的,即能量的
总量不会改变,只会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和转化。

三、能量的损失与效率
1. 能量的损失: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失,如机械能
转化为热能时会有摩擦损失、电能转化为光能时会有电阻损失等。

2. 能量的效率:能量转化的效率是指转化为有用能量的比例。

效率越高,表示能量的损失越小,转化为有用能量的比例越大。

总结:
本章所学的能量概念和转化原理是物理学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掌握能量的转化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物理现象并进行能量计算。

同时,学会评价能量转化的效率,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经典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经典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大约20N的是()A.一匹马B.一只鸡C.一名中学生D.一支钢笔B解析:BA.一匹马的重力远大于20N,比较小的马大约重为2000N,故A不符合题意;B.一只鸡的质量大约为2kg,则其重力约为20N,故B符合题意;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重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题意;D.一支钢笔的重约为0.2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飘浮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解析:BA.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B正确;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C错误;D.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

故选B。

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10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g取10N/kg,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N 和2.0N B.3.0N 和 1.0N C.3.0N 和 2.0N D.2.0N 和 3.0N C解析:C由左图可知,弹簧测力计自重为1N,钩码受到的重力==⨯G mg0.1kg10N kg=1N所以,甲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两个钩码和另一弹簧测力计,则它的示数为F甲=G A+G乙+G B=1N+1N+1N=3N乙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一个钩码,并承受自身重力,则它的示数为F乙=G乙+G B=1N+1N=2N故选C。

4.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必然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B解析:B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空中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学习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方法就是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

那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七章典型易错题八下拔高题(力、弹力)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1)通过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3)在本实验中,小明采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2、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l;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l3。

则X l、X2、X3的大小关系是:X l X2,X2 X33、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

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甲弹簧受到的拉力F1/N0 1 2 3 4 5 6甲弹簧的长度l1/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乙弹簧受到的拉力F2/N0 1 2 3 4 5 6乙弹簧的长度l2/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选填“大”或“小”) 。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

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等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二、选择题4、(2015•重庆B卷)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5、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任何一个物体,它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C.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6、图4中的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均为F,该测力计的示数为()A 0。

B F/2。

CD 2F。

7、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或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B.作用点有关C.大小有关D.方向有关8、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9、1N的力大约等于()A.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10、(2015春•盐都区期末)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A.0,2.0N B. 2.0N,0C. 2.0N,4.0N D. 2.0N,2.0N12、(2015春•芦溪县期末)一支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把物体挂在挂钩上其示数是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悬挂,物体挂在吊环上,手拿着挂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小于4N B.等于4N C.大于4N D.无法确定13、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1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3。

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A.x1=x2=x3 B.x1〉<x2<x3 C.x1=x2<x3 D.x1=x3<x215、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B天平测得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 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16、(2011·恩施中考)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 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 N和1.5 N B.1.0 N和0.5 NC.2.0 N和1.0 ND.2.0 N和1.5 N17、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①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④①②③⑤D.③④①②⑤18、—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比原来的测量值小C.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19、有一根竖直吊着的弹簧,如果在弹簧下端挂上质量为m1的物体后,弹簧长度为L1;如果在弹簧下端挂上质量为m2的物体后,弹簧长度为L2,则弹簧原来的长度不可能为(m1<m2;上述过程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A.B. C. D.三、填空题20、小明和妈妈一起逛商场,当他站在电梯上从一楼匀速上到二楼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小明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他的运动状态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21、﹣根弹簧挂上200克的砝码时,长度为25厘米,取下一个50克的砝码,长度变为23厘米,那么再取下一个砝码,弹簧长度为厘米.这根弹簧在不挂砝码时的长度是厘米.22、(2015春•芦溪县期末)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23、我们知道,物体在太空里处于失重状态(没有重力),那么在寂静太空里,托盘天平是(能/不能)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是(能/不能)使用测量拉力的。

24、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_弹簧。

四、作图题25、木块在压力F和测力计作用下沿墙面向上匀速运动,请画出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解:(1)在甲和丁中,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相反,钢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在本实验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力的方向;(2)力的作用点;(3)控制变量法.2、等于,等于解析: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受力大小有关,图1,2,3三种情况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平衡力的大小均为F,伸长量也均相等。

3、(1)正比大(2)B A (3)将某弹簧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分别施以相同大小的拉力,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二、选择题4、B5、B6、C7、D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由图知,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弹簧的形变不同:一次伸长,一次缩短,原因是施加力的方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方向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8、B9、 B10、D解:A、足球与地面直接接触,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B、踢足球时,脚与足球直接接触,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C、头球攻门时,头与足球直接接触,头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D、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到地面的力是重力,是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故选D.11、D解: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 A=G=2.0,弹簧秤A的读数为2.0N;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 B=G=2.0N,弹簧秤B的读数为2.0N.故选D.12、C解: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外壳、拉环等的重力都由弹簧来承担,会在测力计上显示一定的示数,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大.故选C.1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应该均匀伸长,故D正确。

14、A15、B16、D。

由图知,测力计本身的重力是1.0 N。

在图中,甲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两个50 g的钩码的重力和乙测力计重力之和,为2.0 N。

乙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一个50 g的钩码的重力和乙测力计本身的重力之和,为1.5 N。

17、D。

本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按照先观察、再调整、后测量的顺序进行。

(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调整指针位置。

(3)测量,拉动挂钩,防止弹簧卡在外壳上,然后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18、B【解析】弹簧变短后,它的劲度系数会增大,在同样的拉力作用下,伸长量会比原来减小,如果仍用原来的刻度盘,其示数会变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9、AD三、填空题20、二(两、2);不改变21、解:根据题意得:根弹簧挂上200克的砝码时,长度为25厘米,取下一个50克的砝码,长度变为23厘米,即弹簧缩短2cm,即=25g/cm;再取下一个50g的砝码,弹簧长度为L=23cm﹣=21cm;这根弹簧在不挂砝码时的长度是L0=25cm﹣=17cm.故答案为:21;17.22、解: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可称量8N的物体,所以其量程应记作0~8N;从0~2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4N;测力计的示数:2N+0.4N×3=3.2N;故答案为:0~8; 3.2.23、不能能24、由图像可知,甲、乙两弹簧伸长相同长度时,乙受到的拉力比甲大,故乙弹簧可用来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甲、乙两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发生的弹性形变)大,可以提高精确程度,故甲弹簧适合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