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拾豆豆》教案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课 (歌表演)拾豆豆》公开课教案_6

《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积极参与歌曲的律动活动,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的演唱时值。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发声练习
1、师生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导入
1、听童谣
师:秋天到,豆豆笑,丰收的季节真热闹。
同学们,在这收获的季节里,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手山西童谣,你能听懂里面说了什么吗?播放山西童谣《拾豆豆》
2、学童谣
师:你想学上两句吗?庆跟着老师读一读。
师带着学生读童谣。
【三】学习歌曲
1、听一听
播放歌曲《拾豆豆》
2、动一动
(1)跟着老师律动
(2)选出动作做得好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再做一次律动。
3、唱一唱
(1)用“嗯”字轻声跟唱
(2)看线条、唱歌谱
(3)解决难题
解决歌曲中的休止符与附点音符的时值和节奏
解决山西民歌中的腔调
(4)完整演唱
学生加入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跟着音乐拾了满满一兜的豆豆,老师也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山西味儿。
祝愿你们今后在音乐的世界里,拾到更多快乐的金豆豆。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拾豆豆-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拾豆豆-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拾豆豆-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描述了小猴子捡豆豆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儿童特色。
歌曲采用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仍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应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乐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歌曲《拾豆豆-伴奏》的旋律、节奏,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技能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拾豆豆-伴奏》的旋律、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以及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关于小猴子捡豆豆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歌曲学习:(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相互纠正、指导,提高演唱能力。
(4)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3.歌曲表演:学生自由组队,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4.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拾豆豆-伴奏》1.旋律线条:用简谱或五线谱表示歌曲的旋律。
2.节奏:用文字或图示表示歌曲的节奏。
3.歌词:将歌曲的歌词写在板书上,方便学生查阅。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情感等方面。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拾豆豆-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拾豆豆-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拾豆豆》是一首儿童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
歌曲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描述了一群小动物拾豆豆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儿童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歌唱方面,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基本的韵律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准、节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拾豆豆》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拾豆豆》的歌词和旋律。
2.难点: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互相鼓励。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合唱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合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拾豆豆》的音频、视频资料。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具:豆豆、小动物道具等。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拾豆豆》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小动物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拾豆豆》的背景和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小动物角色,按照歌曲节奏拾豆豆。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动作。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课 (歌表演)拾豆豆》公开课教案_3

拾豆豆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拾豆豆,在“拾豆豆”的游戏中逐步学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豆豆的姿势。
活动准备:
音乐《拾豆豆》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
1.教师清唱引导学生欣赏歌曲。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你们仔细听一听?
2.回忆是否听过、学过这种韵味的歌曲。
师:这首歌曲和以前学过的哪首歌曲一样?
师小结:它们都是京歌。
3.了解歌词。
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歌里唱了什么事情?豆豆掉在了我们学校,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示豆豆吗?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次清唱每句歌词。
二、在“拾豆豆”的游戏中掌握歌曲。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师:现在老师做妞妞,你们都是红豆豆和绿豆豆,在唱到“落在地上圆溜溜”时摆个豆豆的造型,谁的豆豆最美,妞妞就把它拾起来。
2.师生一起玩游戏“拾豆豆”。
3.师:豆豆掉在地上就要摆好造型。
4.请几名学生一起做妞妞玩游戏。
师:妞妞是在哪一句歌词时开始拾豆豆的?
5.男生做豆豆,女生做妞妞完整游戏。
女生顺时针转圈拾豆豆。
6.分成两组,完整游戏。
提高要求:两两合作,两个人用身体做大豆豆的姿势。
三、欣赏山西民谣《拾豆豆》。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好听的山西民谣《拾豆豆》,一起来听听吧。
要一边听一边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手哦。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拾豆豆》教案湘艺版(完整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拾豆豆》教案湘艺版(完整版)《拾豆豆》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五课《拾豆豆》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掌握它的写法和在歌曲中的正确时值。
教学重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谱知识:附点八分音符:5·时值:在5的时值上再加上5的时值的一半(即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时值之和就是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用下图表示:5· = 5 5二、学习《拾豆豆》的旋律:1.师范唱一遍;2.听一遍歌曲伴奏录音;3.领唱一几遍;4.学生齐唱一遍,师指正。
三、作业:回去后,唱熟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前八分附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学习歌曲《拾豆豆》。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训练(二):打一下下面的节奏,注意打准前八分附点,后十六的时值。
2/4(1)×·×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二、学习歌曲《拾豆豆》:1.简介歌曲:(略)2.学生自己对照旋律学习。
3.领唱两遍;4.提示:注意唱好歌中的下滑音。
三、作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豆豆》。
湘版拾豆豆音乐教案6篇

湘版拾豆豆音乐教案6篇湘版拾豆豆音乐教案篇1设计思路: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
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
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歌唱和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
点点豆豆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拉大锯〉,小朋友仔细听听,歌曲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儿歌)二、基础部分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他们去姥姥家干什么了?幼:看大戏。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幼:想(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
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6、和客人老师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课 (歌表演)拾豆豆》公开课教案_6

《拾豆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掌握它的写法和在歌曲中的正确时值。
教学重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读谱知识:附点八分音符:5·时值:在5的时值上再加上5的时值的一半(即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时值之和就是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用下图表示:5·= 5 + 5二、学习《拾豆豆》的旋律:1.师范唱一遍;2.听一遍歌曲伴奏录音;3.领唱一几遍;4.学生齐唱一遍,师指正。
三、作业:回去后,唱熟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两只小山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并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学会与他们配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3.能在活动中领悟互相礼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在一个小河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两只小山羊同时掉到了小河里,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老师让你们看一个小小的音乐动画片吧,高兴吗?(放表演)2、开声练习你们知道小山羊怎么叫吗?我们来学学小山羊吵架吧X- X- │X X│X X│(利用节奏型)三、新课教学:(一)学唱第一段1、课件播放第一段歌词师:看看这两只小山羊是怎么回事啊?谁能用歌词告诉老师?2、教师带节奏逐句范读,学生学读3、听歌曲(一)。
师:会唱还不够,还要会表演,老师先来演演小白羊,请一个同学来演小黑羊好吗?4、分组表演(黑羊组和白羊组)全班同学对面一起来演,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有动作和造型。
(二)学唱第二段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吵架了)我们来听听歌曲的第二部分1、播放歌曲(2)师:小羊吵起架来声音可真大呀!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吧!(因为开声练习中用的就是这个节奏性,所以学生掌握起来就顺利了许多)2、模仿小羊的叫声:2/4 X —| X —| X X | X X |咩咩咩咩咩咩3、全班齐读歌词。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课 (歌表演)拾豆豆》公开课教案_20

《拾豆豆》教案教材分析:歌曲《拾豆豆》是一首含有民族韵味的歌曲。
它的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描写了孩子捡豆豆的趣味画面,很适合孩子学习。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
3、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
教学准备:1、电子琴、课件2、音乐《拾豆豆》、关于歌曲内容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老师与学生问好。
(发声练习)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今天请同学们跟甜甜老师来上一堂快乐的音乐课吧。
我们美丽的家乡通城,可谓是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民族音乐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而有一首旋律是这些明珠当中最璀璨的皇冠,那就是我们的通城拍打舞,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并思考在你所听到的音乐中哪一句给你印象最深,最有趣。
(通城拍打舞视频)介绍拍打舞: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音乐中哪句影响最深呢?生:(老师补充561216)师:整曲都是围绕561216展开的,可是为什么是这一句,而不是别的旋律呢?老师再给大家看一段视频你们就能找到答案啦。
莫特哟出来哟原来就是围绕这句说话的旋律“莫特哟,出来哟”这是我们本地民族音乐的特点,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将说话的声音延长。
这节课老师想带同学们来到美丽的山西,去看看他们的风土人情,学一学他们的,民族特色儿歌在学习这首儿歌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唱另一首具有山西特色的歌曲。
同样的,在聆听时请想想哪一句给你留下的走绛州(课件放谱子、演唱时手势演示音调特色)老师刚才唱这句的时候音调时不是像玩滑梯一样呀?这就是山西音乐的特色,下滑音还有觉得有趣的地方吗?歌词:软溜溜滴溜呀哈哈这也属于山西民乐中的特色:衬词这么有意思的山西民族音乐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来学一学呢?秋天到,豆豆笑,丰收的季节真热闹。
田野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呢?原来是在拾豆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拾豆豆》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拾豆豆》是一首含有京剧韵味的歌曲。
它的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描写了孩子捡豆豆的趣味画面,很适合孩子学习。
教学目标:
1、感受京剧曲调的韵味,初步学唱歌曲。
2、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
3、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曲调的韵味,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
教学准备:
1、有演唱京歌的经验。
2、音乐《拾豆豆》。
关于歌曲内容的图片。
教学过程:
1、老师与学生问好。
(发声练习)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唱歌坐姿。
2、初步学唱歌曲《拾豆豆》。
(1)教师演唱第一遍歌曲。
提问:以前学过这种感觉的歌曲吗?这种感觉的歌曲像是在唱什么?
(2)再次倾听歌曲。
3、提问: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1)学生说出歌词时,教师出示关于歌曲内容的图片。
(2)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念歌词。
(3)学生看图有节奏地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轻声跟唱。
(2)请学生倾听教师演唱,注意歌曲结束时的速度变化。
(3)再次演唱歌曲,把歌曲结束时的速度变化表现出来。
(4)老师拿掉一两张图片,学生练唱。
5、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
(1)学生边唱边做即兴动作,体会怎样的动作更适合京歌的特点。
(2)教师对学生的动作提出适当的建议。
学生集体边唱边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