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家访演讲稿(4篇)-最新范文

合集下载

家访教师发言稿范文

家访教师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来到各位同学家中进行家访,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我。

这次家访,旨在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共育。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家访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各位同学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学习状况。

我发现,在各位家长的支持和关爱下,同学们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下是我对同学们在家访过程中表现出的几个方面的发言:一、学习态度在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待学习的态度非常认真。

他们勤奋好学,勇于提问,善于思考。

在学习上,他们能够做到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复习巩固知识点。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二、生活习惯同学们在家中的生活习惯良好,作息规律,饮食健康。

他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此外,同学们还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体现出较强的责任心。

三、人际交往同学们在家访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尊敬长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在与我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展现出自信和独立的一面。

四、兴趣爱好同学们在家访过程中,向我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们有的喜欢阅读,有的擅长绘画,有的热衷于音乐。

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针对以上几点,我提出以下建议:1. 家长要继续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4.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最后,我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继续支持学校工作,与学校携手共育,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家访故事的演讲稿范文

家访故事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则关于家访的故事。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关爱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讲述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家访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明的同学。

小明是我们学校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

起初,小明性格内向,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

为了了解小明的情况,班主任李老师决定进行家访。

那天,李老师带着一份关爱,踏上了家访之路。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李老师终于来到了小明家。

小明奶奶热情地接待了李老师,然而,小明却躲在房间里不愿出来。

奶奶无奈地说:“小明从小就不愿意和人交流,也不愿意学习。

”李老师安慰奶奶,表示会帮助小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老师耐心地与小明沟通,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原来,小明喜欢画画,但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李老师鼓励小明,并承诺为他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在李老师的鼓励下,小明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开始努力学习。

家访结束后,李老师定期与小明保持联系,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的成绩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他开始主动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在一次学校举办的绘画比赛中,小明荣获了一等奖,他的作品还被选在了学校的展览馆展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访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走出困境。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努力。

在这里,我想对老师们说:家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关爱。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和耐心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最后,祝愿我们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家访谈话演讲稿范文

家访谈话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关于家访谈话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家访,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更是家校共育的桥梁和纽带。

家访,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我们常说,教育是爱的传递。

家访,就是教师用爱心搭建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通过家访,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样的交流,能够让我们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用我们的耐心去引导他们。

以下是我总结的家访谈话的一些要点:一、开场白要得体家访的第一步是开场白,我们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向家长打招呼,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爱。

可以这样说:“您好,我是XX老师,今天来家访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

”二、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访时,我们要观察学生的居住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作息时间不规律、学习环境嘈杂等。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与家长沟通交流家访的核心是沟通交流。

我们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同时,我们也要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尊重家长,不要轻易发表批评意见;2. 耐心倾听,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3. 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家访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我们要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五、制定家校共育计划家访结束后,我们要与家长共同制定家校共育计划。

这个计划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在家中的学习计划;2.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3. 双方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老师家访学生的发言稿范文

老师家访学生的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老师家访经历。

在此,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也要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与陪伴。

首先,我想谈谈老师家访的意义。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它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和成长环境,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家访也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来到了我家进行家访。

那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老师带着温暖的笑容走进了我们的家门。

一进门,老师就亲切地与我父母打招呼,询问我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在交谈中,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家访过程中,老师不仅关注我的学习成绩,还关心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她鼓励我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视野。

此外,老师还提醒我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谈到我的学习情况时,老师鼓励我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她告诉我,学习就像攀登高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她还针对我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这些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家访结束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老师对我的关爱和期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牢记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以下是我对老师家访的几点感悟:1. 家访让老师更了解学生。

通过家访,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和成长环境,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 家访让家长更了解学校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校对孩子的期望,有助于家校共育。

3. 家访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老师面前,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

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挑战。

4. 家访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在家访过程中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优秀老师发言稿范文

家访优秀老师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有幸来到各位家中,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我,感谢您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教师,向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的重要方式。

通过这次家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的关爱和期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品德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1.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要注重亲子沟通,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孩子的引路人。

在学校,我们致力于:1. 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如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 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3. 加强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教育孩子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定期举行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希望家长们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此,我衷心祝愿各位家长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谢谢大家!。

教师家访时班主任发言稿

教师家访时班主任发言稿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访。

作为班主任,我有幸走进各位的家庭,近距离地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这对于我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家长交流一下关于学生成长和教育的一些想法,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相信,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健康成长。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同时,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任务,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同时,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与学校共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孩子全面发展。

四、加强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是教育孩子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电话、微信等,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五、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同时,我们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作息等生活细节,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最后,我想对各位家长说,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共同为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老师家访发言稿怎么写范文

老师家访发言稿怎么写范文

老师家访发言稿怎么写范文
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
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很高兴来到您家中进行家访。

家访是我们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在我进行的家庭访问中,我首先要感谢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今天的家访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进步。

首先是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些孩子学习积极主动,但也有些孩子可能需要家长在家多加一些辅导和关心。

其次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表现,希望家长们能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我想和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如果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惑或者问题,都可以及时地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我们会尽力帮助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多沟通,多关心,多理解。

家访是一次良好的沟通机会,也是一次重要的教育机会。

希望通过今天的家访,我们可以更好地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感谢大家的配合和支持,谢谢!。

优秀的家访演讲稿范文

优秀的家访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家访的重要性。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促进家校共育的重要手段。

在此,我将以“家校携手,共育未来”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访的心得体会。

首先,家访有助于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

其次,家访有助于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家长和教师可以抽出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消除误会,增进信任,为家校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目标,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再次,家访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家校合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几点关于如何开展家访的建议:1. 家访前做好充分准备。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以便在交流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2. 家访时保持真诚的态度。

尊重家长,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3. 家访中注重交流方式。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兴趣爱好。

4. 家访后及时总结反馈。

将家访中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家长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计划,并跟踪实施效果。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家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创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家访演讲稿(4篇)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联化小学代课老师xx,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家访,情牵万家》。

联化小学,是一所远离城镇的农村小学,在校学生286名,这些学生主要分布在学校周边的5个行政村,共12个自然墩台。

居住分散,为了贯彻落实我校“让每一个学生起步”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在思索,全体老师在践行。

此次的“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家访活动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展开了序幕,活动围绕着“心系家访,情牵万家”的活动精神,旨在打造桃李芬芳育硕果的教育成果。

在此次活动中,使我感触良多,收益颇丰。

四年级柳庆婷同学,家住天成村八组,妈妈外出务工,由爸爸独自在家种田、带孩子。

本学期来,该生在校作业尚能完成,但各科适量的家庭作业都没有做。

当老师询问她时,她总是以做家务,带弟弟或作业未带来搪塞老师。

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她的家庭。

得到的情况却是:当她爸爸督促她做家庭作业时,她却说老师没有布置家庭作业,以致造成家长曾私下里埋怨老师懒惰。

“教书育人”本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作为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于学生,更要教育学生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谎言,不是出自孩子的本性,而且学习能力的欠缺,才使孩子误入了学习上的盲区。

因此在家访中得知这一真实情况后,班主任找该同学进行了谈话,并安排与她要好的同学同桌,在家让她附近的同学约她一起完成家庭作业。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现在柳庆婷同学已经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老师甚感欣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新任代课老师卢进熙,一向以责任心强对学生严厉著称。

情激之下,有体罚现象。

家访中,当他听到被罚学生家长委婉的言谈后,曾在手记中这样写道:“学校是老师与学生有形的课堂,家访是无形的课堂,是家访这座‘有形与无形’课堂构建的心桥,连接着老师与家长的心,让作为老师的我也受到了教育”。

这是来自老师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感受。

端正教学态度,规范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家访比学校领导对老师的批评来得更彻底,效果更显著。

“家访”是我校工作的一个传统作法,全省首家留守学生“爱心食堂”的创建,就是上学年“家访”后的成功范例。

众多新闻媒体、网络对此纷纷报道,并得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和认可。

为了乘势而上,鼓足干劲,巩固家访成果,把好事办得更好,本学期我校以“爱心食堂”为载体,进一步关爱“万千心灵”,进行课外家访。

四年级学生艾槟情、艾椰情是双胞胎姐弟,家住凡三村二组,离学校很远,父母在海南捕鱼,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家境十分贫困。

家访时了解到其奶奶因病在县一医住院,早放学两个孩子生活无着,有时一顿早餐就管一天,两个孩子经常饿着肚子上课。

学校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当即决定,免费为两位学生提供午餐。

常言道:“济人需济急时无”,回访时,病榻上的奶奶,老泪纵横,深情地说:“我在医院,想起我的两个娃娃没有饭吃,除了哭,没有别的办法,听说你们学校做了好事,我代表全家打心眼里感激你们,你们真是活菩萨呀!”。

我要说的是,这些只是我们教师尽到本职工作而已,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我深信,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教育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我校“访万家”活动正在进行中,老师们白天忙于课堂教学,每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时分,又奔走在家访的路上,苦苦寻觅着教书育人的真谛。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如我校校园“诗人”郑文柏老师家访感悟诗中说:“我(们)深知,来回的路很长很长,但路的远方,一定有灿烂的阳光”!小学教师家访演讲稿(二)最近我读了孙维刚老师的《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通过学习我曾多次想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工作?虽然也思考很长时间,但也还是没有能理出一些头绪,下面就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工作和读完着本书后的一些琐碎想法简单谈谈。

第一,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到身正为范。

在这方面孙老师给我没做了最好的榜样,他从教40年兢兢业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1991年得知自己痪有癌症到XX年去世,这XX年间他的付出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也正是他的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孙维刚老师最大的成功是德育的成功。

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眼里,德育是虚的,与智育关系不大,甚至认为搞德育工作会耽误学生的学习,但孙维刚老师则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德育永远第一”。

他要求学生以及他们各自的家长:“做学问,先做人”。

他自己也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班主任工作,而不是教好数学课。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他废寝忘食、花费心血,放弃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抓好班规和家长会。

“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多作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这既是孙维刚老师的建班原则,也是他的育人原则,更是他的做人原则,正是他的言行和对孩子的真诚感染了学生,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造就了教育界的神奇。

因此,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叫屈,而应象孙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去感化学生,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

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

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

第二,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长久以来,我认为自己的‘一桶水’足够拿出‘一碗水’来给学生,便不思进取,学习处于停滞状态。

我整天为生存而奔波,为琐事而烦恼,除下教书,就是吃饭、睡觉。

说到学习就以太忙为推辞。

一个人如果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那么它离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也不远了。

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他还应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一支永远燃烧的火把。

第三,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

我曾多次因学生学生不好或其他一些小事而发脾气,有时发完脾气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但很快又会自己安慰自己:我是为他们好才这样的为了他们的父母,为了他们的前途,我这样也是应该的。

可真实的原因也许是宣泄自己的压抑、不满;也许想惩一儆百而求以后工作简单;也许是给点刺激以期学生灵魂之颤抖,在内心世界把师生关系定义为君臣关系或家长制下的父子关系,学习了孙维刚事迹后我不由的觉得这一切对学生多么不公。

正如王校长所说:每一个孩子对家长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希望。

我们拿着人们的钱,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的孩子教好呢?第四,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

孙老师提出“要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发展孩子的智力素质,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 在他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那么,他如何造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他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从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即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联系,掌握内在规律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即掌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及探索联系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讲授哲学知识;三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勤于思考,而我们只是在一味地埋怨学生的智力低,而没有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考虑。

要重视发展孩子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老师教他的知识都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他的学校、老师在他身上教学的真正成果”。

这就是说,真正的成果,是知识之外的东西,是能力,更是能力之上的智力素质。

学习孙老师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其实我们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时也能深深体会和-谐课堂带来得高效率,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伙伴。

老师和学生,只有年龄上的差异,没有地位上的级别。

这样的课堂,学生情为所动,教师情为所开。

从形式上看,师生不经意间快乐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

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

其实我们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时也能深深体会到这种和-谐课堂的气氛,有时我们走进教室根本分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学生,只见他们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无拘无束,平等和-谐,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怎能不乐意学习,效率又怎能不高呢。

关于教师家访的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松柏中心学校的王艳,我演讲的题目是《家访---触动心灵的旅程》。

1993年我师范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

家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不过过去我的家访对象大多是调皮捣蛋或是成绩差的学生。

去年秋季,开学伊始。

我校“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柯贤杰老师、王康老师我们一起走访我班的19个学生家庭。

韩欣雨,我班个子最高的女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和同学也不大合群,见到老师总是脸一埋低头就走。

我们三人决定先去她家看看。

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天终于放晴了,趁着周末好晴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韩欣雨家,她家在一个小山包上,有十来户人家散居在小山包上,家家都是小洋楼,就她家还是三间老土坯房。

因为下雨房内潮湿,道场的铁丝上晒满了衣服被褥,连走道都没了,一踏进她家门,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对于我们的突然来访,韩奶奶显得十分高兴,连忙招呼我们坐,韩欣雨懂事地端来茶水。

倒是他的妹妹韩佳欣,好像很怕人,躲在奶奶身后,露出一双眼睛怯生生的瞄着我们。

当我们说明来意,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为了挣钱盖房,韩欣雨刚上学时,她妈妈就去武汉打工,一年也就回家过年。

他爸爸也到处打零工,只有没活干时,才回来几天。

姐妹两个跟着快七十岁的奶奶,奶奶算是文化人,年轻时当过代课老师,但家里地多活多一人白天黑夜连轴转,也无暇顾及姐妹俩。

韩欣雨就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洗衣做饭做家务,照顾妹妹的生活。

“那您和她妈妈谈过要求她回家吗?”我急切的问。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显得很激动,忿忿地说:“怎么没说过,可她总是说钱没挣够不回来。

现在两个孩子连她妈妈的电话都不接,都不认她那个妈,只巴恋我。

”老人疼爱地摸摸小孙女的头,接着说,“只是可怜了我这两个孙女,小孙女从一岁多到现在和她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足五个月。

”说到这儿老人哽咽了,我的心不由得揪成一团,我女儿和韩佳欣同岁,她五年了才见过妈妈几次面,而我每天下班回家,女儿做完作业,都还要向我撒撒娇,要我背一背或者抱一抱……看看低矮潮湿的房屋,看看年老的奶奶,我们能说些什么呢?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三个沉默了,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我在心里只懊恼:为什么韩欣雨把头发绑得乱七八糟时,我不能帮她把头发梳顺,而是要批评她呢?为什么她不爱说话,和同学不合群时,我不去和她谈心引导她,而是对她不闻不问呢……家访在继续,我的心也一次一次地揪起来,我班19个学生,两个孩子没有妈妈,一个无父无母,三个长年跟着爷爷奶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