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综合实践方案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5篇】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5篇】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篇1)为使活动取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对如何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组织了各具特色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目的根据有关精神,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让队员们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爱社会注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在班会上开展了有关端午节文化朗诵会,引导学生不忘传统,满怀信心的建设现代化。
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利用板报、标语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民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介绍“端午节”来历的视频,撰写笔记,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4、教育学生在“端午节”小假期中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街道组织开展的节日民俗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体会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增强了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篇2)为切实贯彻落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节期间,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承载端午节所蕴含爱国主义的道德内核,增进全体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校领导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在活动中注重传承中华端午传统文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要求,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大队部利用宣传栏、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开展“溯中华文化颂端午情怀”系列活动。
《探究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8篇

《探究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8篇《探究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一、活动主题:探究端午节二、主题的提出和意义: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假日。
新鲜之余,学生们对其背后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
纷纷表示:“五一长假取消多不好,打消了我的出行计划,端午节不就是吃儿个粽子吗?一点都不好玩,也值得放假?〃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学生崇尚过洋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
刚好下个月就是端午节了,正好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关注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
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起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学生能了解端午节文化的由来、习俗、意义,学会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开展探索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
2、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保存资料和信息及运用、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3、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发现的学习习惯。
四、活动实施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收集法。
五、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了解、准备、设计阶段。
阶段目标:学生能围绕主题生成研究子课题,建立课题小组,学会并着手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堂呈现形式:开题指导课(一)、情景导入,任务驱动。
师: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两个节日将要到来了。
一个是属于你们的节日“儿童节”,你们知道另一个是什么节日吗?对于这个节日,你了解些什么呢?不了解的又有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先给大家看一个赛龙舟的视频吧!(学生畅谈,初步认识。
迎端午包粽子综合实践教案范本五份

迎端午包粽子综合实践教案范本五份迎端午包粽子综合实践教案 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活动准备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
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迎端午包粽子综合实践教案 2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对一种亲情无尽地爱。
2、通过《包粽子》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通过认一认、唱一唱延长音记号,掌握好歌曲结束音的时值。
教学重点:1、通过学唱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对一种亲情无尽地爱。
2、通过认一认、唱一唱延长音记号,掌握好歌曲结束音的时值。
教学难点:通过《包粽子》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实施方案5篇

2022“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实施方案5篇2022“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实施方案1一、选题背景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整个活动从__ 年4月开始到6月结束,历时6周。
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四、活动目标(一)活动总目标: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
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1、认知目标:(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教师小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
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活动结束!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2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端午节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端午节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端午节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活动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化体验活动、清洁家园活动等,培育广大市民的价值认同、文化自信、爱国情怀,积极推进我市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二、活动内容1.广泛开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动。
深入拓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干部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民俗展示会、歌舞表演、书法棋艺、美术摄影、包粽子、点雄黄、制香囊等活动项目,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赛龙舟等全民健身活动,使人们在活动中感受节日魅力,形成强健体魄的热潮。
2.深入开展端午志愿服务行动。
端午节期间,各部门和单位要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助人为乐等中华美德,积极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院开展送粽子、送礼品等“送温暖”活动,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残疾人士、农民工及其在宁就读子女送去节日祝福,陪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度端午佳节。
各文明单位要与结对共建的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端午主题活动,丰富结对内容,增进结对感情。
同时,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可结合端午节时间节点,组织专业志愿者宣传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科学健身等知识。
3.积极开展端午文化体验活动。
广泛开展与端午文化有关的经典诵读、诗文沙龙、演讲比赛、文创征集、节日祝福语评选等活动,组织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诵读、吟诵和谐中华,创作各类文学作品,引导民众用多种文化方式表达对端午、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四海同源、全球华人共兴中华的精神风貌,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
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24(精选10篇)

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24(精选10篇)篇一: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24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划龙舟、吃棕子等节日活动,同时端午节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日子。
为了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为了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制定本活动方案。
方案一:“传承文化,传递亲情”主题活动——人文底蕴、动手操作活动建议1:端午节文化大调查。
搜集相关的诗词歌赋、传说、习俗等,深入了解端午节文化习俗。
(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草、喝雄黄酒等)(上交调查报告、电子小报、手抄报、ppt等)活动建议2:学习包粽子或做香袋。
向家人学习或借助网络视频,在劳动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用相机、DV记录制作过程。
(上交照片、微视频、心得感受、ppt等)方案二:“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活动——国家认同、社会责任活动建议3:“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了解屈原、秋瑾的事迹,搜集并阅读屈原的作品,感受爱国情怀。
活动建议4:“走进社区,献出爱心”。
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开展清洁、宣传等志愿服务,为创城做贡献。
方案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活动建议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智慧,读一本你心仪已久的书吧!(上交心得感受)活动建议6:“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让我们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夏天的气息,感受家乡美。
用相机、DV记录你的发现,留下美好瞬间。
(上交照片、微视频、心得感受、ppt等)方案四:“创意无限,脑洞大开”——实践创新、科学思维活动建议7:创意金点子(创意设计),展开你的思维,描绘出你所设计的将来的新用具、新功能、新发现、新科技……活动建议8:解疑答惑我最行,找出生活中的困惑。
列出三条并给出希望或建议。
综合实践端午节教案(精选8篇)

综合实践端午节教案(精选8篇)综合实践端午节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端午节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端午节教案1一、活动目标: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二、活动准备: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
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
)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
大家一起来。
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端午
活动总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通过对家人、邻居、同学、老师的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立于主
动学习的能动性。
4.通过亲手尝试包粽子,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东趣。
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课时数:三课时
活动主要方式:
1.利用网络、电视、书籍等获取信息。
2.端午相关故事诗歌的讲诵比赛。
3.亲自动手实验,学习包粽子。
各课时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与子课题,培养善于提出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喜好形成个合作小组,取好组名,选出组成,初步分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上网查找资料查询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收集电视、报刊中有关端午节的信息,社区采访老人了解端午知识。
第三课时:学生进行端午节故事比赛,端午节诗歌赛诗会,每组合作参加“端午知识知多少”比赛。
活动主要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同学所了解的端午知识确定主题。
2.提出传承端午知识的内容。
3.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
1.全班交流与小组讨论。
2.分组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对端午知识的大致了解。
教学活动:
1.情境导入,确定主题。
学生活动:各自述说自已对端午知识的理解。
教师活动:引导倾听的同学聚焦关注“端午由来”、“端午习俗”方面的内容。
2.学生提出自已关心的端午活动。
学生活动:提出自已关心的端午问题。
教师指导:帮助归纳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例如:包粽子、吃咸蛋、赛龙舟、纪念屈原,并板书归纳。
祈愿:健康、平安
3.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并进行分组。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协调分组,确定各小组成员,学生民主评选组长。
4.学生各小组内进行分工。
评价说明:
1、学生能提出自已关心的有关端午的知识。
2、能根据具体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
3、具体填写任务分表。
课后作业:了解有关资料查找的方法。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会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通过网络、书籍、询问他人、小组合作等
方式学习。
2.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3.加深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
活动方式:
采访、调查、上网、查阅书籍资料,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设备,社区组织活动。
教学活动:
一、资料查找方法的交流及改进。
学生活动:
1.上网查找资料。
学生自主查找有关端午节活动的图片文字及视频资
料,主要围绕端午节的各种由来,端午节的各样习俗活动进行详细广泛收集。
2.收集积累电视、报刊信息。
收集电视中端午节的宣传标语,报刊中
提及的端午节信息,小组内进行筛选,选出精彩的进行交流。
3.采访他人并记录收集资料,咨询父母等长辈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习
俗,也可去社区询问熟识的爷爷奶奶,了解老一辈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并及时的做好记录,供小组资料补允。
二、教师补充查询方法。
学生在以前的基础上,再学习资料方法。
附:上网搜索、图书馆、书店、采访。
三、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做成小报,并与全班交
流学习。
附:
(1)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龙的节日说等。
(2)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等。
教师指导:
1.文明礼貌教育及安全教育。
2.协调组员任务。
3.总结归纳学生资料收集成果。
评价说明:
1.学生能制订小组方案,并开展活动。
2.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及内容含量。
课后作业:根据方案开展活动,对资料进行补充和宣传。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扩展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端午的知识。
2.通过对端午节的学习,学会欣赏并积累古诗。
3.了解民族节日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活动方式:
交流比赛活动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端午古诗故事演讲稿,“端午知识知多少”竞赛习题。
教学活动
一、进行端午故事比赛。
学生活动:
1.分小组进行讲端午故事比赛,利用准备好的故事资源,让学生尝试以讲
故事的方式增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2. 对各组所讲故事进行归纳,反馈。
培养学生听和说的习惯,增长学生对中国古代端午传说的了解,同时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填写反馈表(分发每位同学表格,由全班同学填写)
二、进行端午古诗诵读比赛。
1.分小组进行端午诗歌朗诵比赛:印发先前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的端午古诗资源,选择符合本组特色的诗词。
2.组内同学研讨诵读古诗的形式。
(个人诵读,集体诵读等形式)。
3.给五分钟进行准备。
在朗诵比赛中汇报自已的成果。
通过朗诵活动,帮助学生从诗词的角度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
4.教师分发评分表,全班投票。
三、进行端午知识比赛。
1.多媒体出示“端午知识知多少”竞赛题(以选择题为主)。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B )楚国(C )魏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A )馒头(B )粽子(C )樱桃(D )栗子(d )雄黄酒
3.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 )幸福吉祥(B )祛瘟解毒(C )避邪驱瘟(D )纪念白蛇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
(A )避邪驱瘟(B )一种装饰(C )治病防身(D )吉祥如意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 )晋代(B )春秋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商周时期
B B B B A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
(A )晋代(B )春秋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商周时期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
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A )春秋时期(B )商周时期(C )战国时期(D )南北朝时期
8.()年,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 )1979 (B )1980 (C )1982 (D )1985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 )幸福吉祥(B )阴阳相合(C )避邪驱瘟(D )治病防身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 )粽子(B )角黍(C )米果(D )香黍B
B A A A
2.分组参加“端午知识知多少”比赛。
集体合作商讨做一套题。
填写完答题卡。
3.最后老师公布答案,小组内自评分数。
4.老师讲解习题,补充端午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增长端午的基本知识。
四、评价总结。
1.每组派代表与老师一起汇总各类评价表。
2.老师公布三个比赛的成绩,师生共评最佳讲故事明星,各类诵诗歌明星,端午知识全能组,并给予奖励。
教师指导给予激励,树立自信。
评价说明:小组进行讲端午故事比赛,端午诗歌比赛,端午知识比赛,全班及教师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回想这节课,令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1、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本节课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把资料筛选、整理,这样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把收集、整理好的资料要创造生展示,这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2、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
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他们都能自已想办法克服困难。
3、增长了自身的知识。
通过本次活动,我感受最深的增长了不少知识,真可谓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实话原来我对端午节了解甚少,只知道这个节要包粽子、门口插艾叶,我也是在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才深入了解了有关端午的那么多知识的。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其实老师并不是全知全能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它同样也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