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CA CA B CA B 4 )C A B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选择题1.哪个形状是用 4 个 拼成的?( )2.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是同一类。
D.7.树上桃子的个数用 0 表示的是(B. 能描出 6. _______ 是长方体 . ( )3.用)图形。
A. 乒乓球B 足.球C . 7C 羽. 毛球有( )个小正方体。
A. 5B . 65.选一选,不是球体的是(D. 8.下面是正方体的是()。
B. D.A.10.________ 是正方体.11.请你帮助小红把错的物品找出来,是12.选择叠得最稳的物体.B.C.D._________ 个_________ 个_________ 个_________ 个15.填一填。
长方体 个正方体 个 圆柱个A. 二、填空题B.C.D.个,球有 13. 长方体有个,圆柱有 个。
14.我会认_______ 个长方体有 __________ 个,正方体有 __________ 个,球有 ___________ 个,圆柱有____________ 个。
17.看图个圆柱比正方体多正方体比球少_个。
个。
19.数一数,填一填个,圆柱有个,球有___________ 个。
有__________ 个上图中有 ___________ 个正方体, ____________ 个圆柱体,____________ 个球体。
三、解答题21.在不能站稳的图形下面画“√。
”_________ 个22.认一认,填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23.给积木分类。
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有_______ 个20.数图形。
24.把每组不同的圈出来。
1)2)3)26.说一说哪些东西有球的形状,有长方体的形状,正方体的形状,圆柱的形状?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 解析:B故答案为: B 。
2.C解析: C解析】 【解答】解: C 项的图形与其他图形不是同一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课时)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直观认识,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认识四种立体图形:从实际生活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物,让他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四类,引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认识。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巩固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在初步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后,“做一做”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这种活动素材,老师们可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如有老师把它改造成摸实物---猜形状的活动。
总之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以便建立清晰的表象。
例2,立体图形的拼组,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以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感性经验。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ppt(全章)》标准课件标准课件

(教材P38 第6题)
( 4 )个
( 5 )个
课后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请你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谢谢大家!再见!
(教材P37 第4题 )
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上下两个底面圆圆的、平平的。
√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6个平平的面都相同。
√
(教材P37 第2题)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里画“√”。
新知探究
看谁搭的又稳又高。
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
新知探究
知道了什么?
第 2 课 时 图形的拼搭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2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教材P37 第4题 )
长方体、正
还能拼成这样的形状呢!
(教材P37 第1题)
(教材P37 第4题 )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要想拼成
,需要几个 ?试一试。
拼成的?在(
(教材P37 第4题 )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第 1 课 时 认识图形
球是圆圆的,可以任意滚动。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教材P37 第4题 )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3.我说你猜。 用4个相同的
用4个相同的
,你能拼出几种不 ,你能拼出几种不
用所有的积木搭,看谁搭的又稳又高。
(教材P38 第6题)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第 2 课 时 图形的拼搭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人教版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册第72页的例题和第73页的练习。
例题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和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练习部分提供了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识别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类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难点: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类和比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简单图形物品(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教材第72页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教师逐个讲解每个图形的特征,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3. 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边界的差异。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分组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图形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和名称。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对图形的直观认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用纸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涂上颜色。
2. 题目: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可以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记录下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课程

四、认识图形(一)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如教材第34页)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乎乎的。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实物画出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
(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④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的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
⑤出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正确识别。
2.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1.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有1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育教学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1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1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让学生通过滚1滚、推1推、搭1搭和拼1拼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教学中老师或班主任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或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1课时2立体图形的拼组…………………………………………………………………………1课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第34、第35页“做1做”的内容及练习8的第1~3题。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每组1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1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呢?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1看。
智慧爷爷还提了1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1起。
1.分1分,揭示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一) 知识点归纳

《认识图形(一)》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生活中的长方体有:课本、柜子、牛奶盒等。
生活中的正方体有:魔方、骰子、粉笔盒等。
生活中的圆柱有:饮料罐、水杯、柱子等。
生活中的球有:篮球、足球、排球等。
知识点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平面,每个面的大小可以不一样,但相对的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正方体的特征:有6个平面,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圆柱的特征:有2个圆形的平面,1个侧面。
侧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
圆形的面朝下,可以把圆柱稳稳地立在桌子上。
如果侧面朝下,则圆柱可以在桌子上滚动。
球的特征: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情况备课人XXX 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备课分类新教师后优教师优秀或老教师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在拼、搭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辨认和区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教与学建议1.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等。
2.提倡方法多样化。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数练习数辅导时间1.认识图形 1课时 1课时 1课时2.立体图形的拼搭 1课时 1课时 1课时二、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 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 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认识图形(1)内容教科书第34页及第35页上面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物体的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学生自备)。
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李叔叔的百货商店进了一批新货,但是他不知道怎样分类摆到货架上,你们可以帮帮他吗?(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4页的主题图)教师:仔细看图,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你见过吗?能不能将相同形状的物品归类呢?学生拿出学具进行分组探究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