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复习总结
名著阅读中考总结知识点

名著阅读中考总结知识点1.《红楼梦》《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社会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书中塑造的角色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可以关注一些重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王熙凤的聪明才智,贾府的衰败等。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代文学的杰作。
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充满了神话色彩,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民间传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应该关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主要角色,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色。
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关于天庭、龙宫、芭蕉洞等地方的情节内容,这些都是《西游记》中的重要知识点。
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题材的名著之一,讲述了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这部作品描绘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忠义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三国演义》时,要重点关注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情节,了解各个角色之间的恩恩怨怨,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4.《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作品以宋江等108位好汉为主角,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黑暗面和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在阅读《水浒传》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宋江、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义气和忠义精神,这些都是《水浒传》中的重要知识点。
5.《红岩》《红岩》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奋斗。
这部作品通过对革命先烈的回忆和追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革命精神。
在阅读《红岩》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伍子胥、海青天等。
同时,还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历史,这些都是《红岩》中的重要知识点。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一、*《》: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1、《》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XXX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作XXX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2、《》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XXX的日记、XXX父母的教子篇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
这三个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为中心。
3、《》中,老师讲的故事,大概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
爱国故事包括《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三篇。
二、《繁星》、《春水》:母爱·XXX1、XXX,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繁星》《春水》是XXX在印度诗人XXX《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XXX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三、《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1、《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
作者是伊索2根据要求,写出伊索寓言》中的相关故事。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①揭示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狼和小羊》、《狼和鸡》。
②表示穷人对为富不仁的不满,例如《赫刺克勒斯和财神》。
2)表示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①告诉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的,例如《农夫和蛇》。
②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狐狸和山羊》。
③说明任何事都有自尊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例如《乌龟和老鹰》。
④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例如《蚯蚓和狐狸》。
⑤讽刺好逸恶劳的,例如《蚂蚁和蝉》。
⑥批评贪得无厌的,例如《骆驼和宙斯》(《鼹鼠》)。
四、《童年》:在魔难中长大1、《童年》是XXX以自生履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XXX(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糊口。
活泼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糊口状态。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总结名著作为文学的瑰宝,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学作品的一次美丽的心灵洗礼。
下面对初三语文名著阅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爱情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展示了封建社会下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1. 人物描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示了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物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2. 爱情描写:通过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情感纠缠,展示了凄美的爱情故事。
3. 社会现实描写:通过对大观园、荣府等场景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虚伪。
4. 儿女情长描写:通过对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对子女的期望、压力和控制,展示了封建家庭的传统观念和束缚。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神魔小说,全书描写了唐僧取经的故事,通过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一众主要人物的历险和斗争,表现了人性的善恶、正邪之间的斗争。
1. 对待困境:通过取经之路上各种困难和恶魔的折磨,表现了唐僧师徒的毅力和勇气。
2. 修行心得:通过孙悟空的修行和历险,展示了追求真理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3. 善恶战斗:通过孙悟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斗争,讲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抗衡。
4. 人物性格:通过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性格的描写,展示了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冲突。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一部讲述梁山英雄故事的长篇小说,通过宋江、林冲等英雄人物的聚义和投奔梁山山寨,展示了草莽英雄的形象。
1. 英雄形象描写:通过对梁山英雄的形象、背景和战斗技能的描写,展示了草莽英雄的顽强和忠义。
2. 权谋斗争:通过梁山寨的组织和对抗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权谋斗争的残酷和智慧。
3. 反抗封建统治:通过梁山英雄们的反抗,表现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总结(3篇)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总结(3篇)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总结第1篇(1)“名著人物”形象栏。
(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2)“精彩情节”大家看。
(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3)“读后一得”交流台。
(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总结第2篇二、重点字词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威慑:用武力或威势使对方感到恐惧。
聪慧:聪明而有智慧。
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事。
对人和事抱着宽大的胸怀去对待。
独具慧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的判断(如在质量方面)。
慧:聪慧,敏锐。
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
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一字不漏:一个字也不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
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对知识掌握得透彻明白。
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三、课文理解(一)内容主旨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总结第3篇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结构,使小说的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
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必考知识点总结《西游记》《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一、常识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二、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④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大果,被释迦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2、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②身世: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③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中考名著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名著必考知识点归纳中考名著必考知识点归纳涵盖了文学常识、作品内容、作者背景、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要点的详细归纳:文学常识:- 了解中考所涉及的名著的名称、作者、出版年代、文学体裁等基本信息。
- 掌握名著中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作品内容:- 熟悉名著的主要情节,能够概括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 理解作品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以及它们对整体故事的影响。
作者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掌握作者的创作特点和文学成就。
主题思想:- 分析名著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深层含义,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
- 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探讨。
人物形象:- 描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艺术特色:- 评价名著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结构布局等艺术手法。
- 探讨作品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及其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阅读理解技巧:- 学会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理解复杂句子的结构。
- 掌握如何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推理。
写作技巧:- 学习名著中的描写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 掌握如何运用对话、内心独白等手法来展现人物性格。
结束语:通过对中考名著知识点的归纳,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考的挑战。
九年级名著阅读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名著阅读知识点大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九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需要接触和阅读一些经典名著,这些名著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帮助九年级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名著的阅读,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名著阅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丰富细腻的封建社会画卷。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物形象:《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轨迹。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并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行为和思想,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2. 社会环境:《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众多问题和弊端,如家族宗法制度、女性地位低下等。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和分析这些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影响,思考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3. 文学艺术:《红楼梦》是一部艺术性极高的作品,它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象征手法和意象描写等。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欣赏小说中的美学表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二、《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经典之作,讲述了宋朝末年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是一部以武侠为基调的英雄史诗。
阅读《水浒传》时,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人物形象:《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李逵、林冲等。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了解这些英雄形象的特点和动人之处,思考他们的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
2. 斗争与友爱:《水浒传》中的故事表现了对抗封建统治的英雄斗争,同时也强调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与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友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道德。
3. 武侠特色:《水浒传》虽然是一部讲述英雄事迹的小说,但也具备浓厚的武侠色彩。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八: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八:名著阅读(一)《红星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人______(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和朱德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___________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__________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4.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____________,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____________。
7.“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8.《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9.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
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
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复习总结一.心中有考纲:名著阅读考纲要求1.了解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2.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根据考纲的要求会有这些考点出现:二.如数家珍:中考必考的12部名著(文学常识)中国(5部):《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明朝吴承恩《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繁星•春水》冰心(谢婉莹)《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外国(7部):《威尼斯商人》英国莎士比亚《鲁宾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格列佛游记》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马克•吐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童年》前苏联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三.广东省近几年名著阅读考试篇目:(注意分析规律)2007年《骆驼祥子》2011年《鲁滨逊漂流记》201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一.《骆驼祥子》:(小说)《高分突破》P1961.文学常识类: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2.情节概述类:(1)《骆驼祥子》一书中的祥子人生是三起三落,请你简要概括。
(必须牢记)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临走前牵走骆驼)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希望第二次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绰号的由来:祥子在返城途中病倒了,回到北平,在海淀的一家小店住了三四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说出了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从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3)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是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即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祥子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3.人物形象类:(1)虎妞:泼辣而有心计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相关情节: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
)(2)刘四爷:残忍霸道自私自利奸猾世故(相关情节: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他处处阻拦祥子和虎妞的婚事。
)(3)祥子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 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早期性格:老实健壮坚韧吃苦耐劳,自尊心强重信用和讲义气,有美好的理想。
(相关情节:一流车夫怒辞杨宅烈日下拉车)b.后期性格:自私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相关情节:受夏太太引诱染上淋病,出卖阮明)他的变化主要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注意这只是根本原因)4. 艺术特色类:(1)人物个性突出,善于调动各种描写手法(如外貌心理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结合《高分突破》来理解 P197)(2)创造性地运用北京方言,使通俗朴素的文字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了地方特色。
(即“京味儿”)例子:“结实硬棒”和“挺脱”“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5.主题探究类:请你谈谈《骆驼祥子》作品的主题。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腐朽社会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的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6.阅读启示类:通过描写勤劳善良、忠厚朴实,吃苦耐劳,自尊心强,重信用和讲义气,有美好的理想的祥子经过三起三落后变得自私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紧扣原文),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启示)。
(启示类的题目答题模式:文章内容+启示)二.《朝花夕拾》(共10篇散文,中考从未考过)《高分突破》P2291.文学常识类: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学过《雪》)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代表作:《孔乙己》(学过)2. 情节概述类:《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10篇散文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 3篇):(1)《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对阿长的真诚怀念。
(学过)(2)《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学过)(3)《范爱农》:表达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真正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3篇):(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示儿童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学过)(5)《琐记》:主要描写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表现了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矿物铁路学堂、隔壁家的衍太太)(6)《五猖会》: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迎神赛会前在观看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4篇):(7)《狗猫鼠》:猫:尖锐又形象地讽刺生活中与猫相似的“正人君子”,嘲讽他们散布流言。
鼠:表现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8)《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还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9)《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形,批判了庸医们故弄玄虚勒、索钱钱财的实质。
(10)《无常》: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给予辛辣的讽刺。
3.人物形象类:(1)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相关情节:关心鲁迅学习,纠正“我”讲义上的错误;惋惜“我”后来弃医从文,送照片给我)(2)长妈妈:愚昧迷信粗俗好事(缺点)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优点)(相关情节:帮鲁迅买到喜欢的书《山海经》;有很多烦琐的大道理;常给我讲故事;谋害过我的“隐鼠”)(3)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相关情节:回国后受排斥和伤害,憎恨封建统治;在绍兴师范任教,受排斥,最后溺水身亡)4.艺术特色类:(1)以议论为主,穿插生活片断,带有较浓的杂文色彩。
(例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2)以描写人物为主,把描写人物与作者个人感受结合在一起,体现传记文章的特色。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3)以记叙为主,叙述生活片断,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例如《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4)语言特点:a.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亲切感人。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善于使用对比和反讽手法。
(例如《五猖会》中,作者前后心情的对比,表达他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无常》中的“鬼”无常与现实社会中的“人”对比,表达对无常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必须结合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5.主题探究类:《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守旧势力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抨击。
6.阅读启示类:使我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和当时社会的冷酷,更加懂得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仅供参考)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自传散文)《高分突破》P2181.文学常识类:(1)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盲聋)(2)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人类十大偶像”之一,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3)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2. 情节概述类: (1)作者是如何来安排仅有的三天光明的?(2)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三天?(有所了解,不用背诵)(第一天)首先,海伦·凯勒亲身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盲人而受到的周围人的爱,特别是莎莉文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的培养,以及在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间的真情,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人类的同情心。
因此海伦·凯勒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这说明她是何等的善良。
(第二天)其次,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分别揭示人类物质方面的成就和精神财富的进步,海伦·凯勒之所以要看这些地方,是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通过这些来探索人类的灵魂,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海伦·凯勒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三天)再次,海伦·凯勒关心日常世界,希望在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从观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
海伦·凯勒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3)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安排三天活动的目的是全面考察人类的生活,涉及自己的感情生活、人类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假设的三天生活劝诫人们珍惜光明,珍惜时间,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记忆)(4)全书重要故事情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记忆爱的含义学会说话抄袭事件(即《冰霜王》事件)备战哈佛(5)重要地名:华盛顿(贝尔博士)柏金斯盲人学校哈佛大学(帮助答题)3.人物形象类:(1)海伦凯勒:任性无知(莎莉文老师来之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相关情节:学会唇语、阅读和写作)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残疾人的生命价值。
(相关情节:考入哈佛大学,积极地投身到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当中。
掌握了多门语言)(2)莎莉文老师:善良执着宽容有伟大的爱心和耐心教育有方(相关情节:莎莉文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引燃海伦的生命之火,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女。
)4. 艺术特色类:(1)真情实感的流露。
(2)对比手法的运用:海伦·凯勒将自己与健全的人进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态度。
(3)语言特色:语言朴素真挚,大多直白地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5.主题探究类:作者以真实朴素的文字再现了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劝诫人们珍惜光明,珍惜时间,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热爱生活,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