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七单元课堂作业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一. 教材分析《挑山工》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挑山工登山的艰辛和坚强意志,通过作者与挑山工的对话,展现了挑山工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节课是第7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生活,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课文学习到的精神品质,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提炼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挑山工的艰辛生活,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挑山工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受挑山工的艰辛生活,体会他们的坚强意志。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精神品质,并加以引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挑山工的艰辛;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挑山工的敬意;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提炼精神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引出本课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精神品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25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25课)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二十五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责备违背更改解释的确试验固执怀疑
2.寻常违背真理怀疑
3.(1)??(2),“”。

4.(1)zhe zháo (2)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奇地呼喊起来。

我们全家取消了出门旅行的计划,因为天气特别的不好。

5.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

——刘少奇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

——雨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6.这是怎么回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青年真是一个执着追求真理的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不一定上对的,实践才是检验真是的唯一标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识改变命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发现”,选编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发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并能体会文章是怎样留有疑问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留有疑问的。

2.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蝙蝠和雷达》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呼风唤雨的世纪》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三课时:《蝴蝶的家》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句和活泼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介绍还局限于姓名、年龄、爱好等简单信息,缺乏深度和特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提高自我介绍的质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格式和技巧。

2.培养学生自信、大方地进行自我介绍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使自我介绍更具吸引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介绍。

2.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进行示范性自我介绍,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对象。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提前让学生准备一段自我介绍的台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我介绍。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特点。

然后,教师进行示范性自我介绍,让学生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全班展示,让大家互相了解。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

统编教材4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1-4》参考答案

统编教材4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1-4》参考答案

统编教材4年级上册语⽂《课堂作业本1-4》参考答案统编教材四上语⽂《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第⼀单元1.观潮第1题滚:将“⾐服”的“⾐”拆开,把“公”放中间;渐:中间的“车”的横改提,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细长⽽紧凑;震和霎:都是上下结构,要特别注意上、下两个部分的⼤⼩、宽窄⽐例。

第2题霎.(shà)时震.(zhèn)动风号.(háo)浪吼闷.(mèn)雷滚动第3题潮来前,钱塘江很平静,观潮的⼈们翘⾸期盼(等着、盼着)。

潮来时,潮⽔奔腾翻滚、横贯江⾯、浩浩荡荡,⼈们沸腾起来。

潮去后,钱塘江好久才恢复了平静,潮⽔已经涨了两丈来⾼了。

我发现,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来写的。

第4题我发现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

(1)范例:秋天的果园硕果累累,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像⼀盏盏⼩灯笼把绿叶照得亮亮的。

(2)⼤风越刮越猛,路过街道,落叶横扫,犹如⼀把巨⼤的蒲扇,赶⾛了夏天的炎热。

造句要符合四年级孩⼦的发展⽔平,可提⾼对本体和喻体的要求,增加修饰部分,也可重点描述本体或喻体的样⼦。

第5题(1)①⽓势宏⼤、壮观(2)样⼦和声⾳;B(3)例1:夜深了,⼩城的灯光像远飞的萤⽕⾍,忽闪忽闪间越来越昏暗,整个城市像笼罩..在梦幻中。

杭州,这古⽼的城市,此刻是熟睡了。

她安静地躺在运河的怀抱⾥,像银⾊河床中的⼀朵睡莲。

例2:安徽的黄⼭秀丽壮美,真可谓天下奇观。

各形各⾊的奇峰在层层云雾中若隐若现,风起云涌,恍如仙境。

来这⾥旅⾏的游客也是出奇的多,⼀⼤早,购票⼤厅前已是⼈⼭⼈海....。

例3:夜幕笼罩....,在五颜六⾊的霓虹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的⼈民⼴场⼈⼭⼈海场中⼼的⾳乐喷泉喷出的⽔柱随着⾳乐节奏的强弱时⾼时低,⽔花飘落在环形的⽔池⾥,每天晚上⼋点钟,那⾥都会放映长达⼀个⼩时的⽔幕电影。

第6题建议摘抄要求背诵的第3段或第4段。

2.⾛⽉亮第1题庄:与⼟有关,写出两横的长短;稼:左右结构的字,注意笔画的避让;葡萄:⽤形声字的⽅法识记与辨析。

四下全册教案

四下全册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刘咏梅第二单元主备人主讲人:何励第三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安源第四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孙小芳第五单元主备人主讲人:胡佳昕第六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姜锦荣第七单元主备人主讲人:集体第八单元主备人主讲人:集体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掌握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能正确使用。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4.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其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启发学生对友谊、感恩等话题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台湾的树屋》及相关课外材料。

2.教学图片或实物道具。

3.课堂练习和讨论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故事情节导入本单元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台湾的树屋》,学生跟读。

2.课文解读:重点词语讲解及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3. 文本阅读1.学生课文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4. 情感教育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2.引导学生对友谊、感恩等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1.完成相关练习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总结与展望1.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展望下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课堂作业1.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针对课文中的寓意,写一段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感悟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的详细内容。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和作文练习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探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习惯不够好,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复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限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和作文练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对复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引导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教学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课文整体知。

1、伽利略经过反复多次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

2、当大家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才明白:。

3、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觉得伽利略是个
的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

wéi bèi xuān bùbiàn lùn
三、同音字我来填
Wàng 希()( )记()为兴()
b iàn ()化()析方()()解
四、比一比,填一填。

竞()辩()腊()忘()
竟()辨()蜡()妄()
五、创设情境用上带点的词写话。

1.如果…那么…
2.是…还是…
老师评价:_____月_____日
26*全神贯注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邀.请(yǎo yāo)挚.友(zhì zhí)痴.迷(chīcī)仪.态端庄(yī yí)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只见罗丹一会儿(),一会儿(),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忽然眼睛闪着(),似乎在跟谁()。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有劲,情绪()了。

他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了。

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罗丹的情景,表现了罗丹。

三、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2、仔细地看。

()
3、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

()
4、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
5、事情奇怪,使人不明白。

()
四、小练笔:
课文第二段用了大量的笔墨对罗丹的神态和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将他工作时的全神贯注表现的淋漓尽致。

请你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一个人物的特点吧!例如:做题时,比赛时,读书时…
老师评价:______月_____日
27、鱼游到了纸上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字填空。

缺缸诱绣微徽
1、任何人都有()点,关键看你是否及时改正。

2、茶壶后面的金鱼()边围了许多人。

3、鬼子再()骗雨来,雨来也不说李大叔的隐藏之处。

4、她的()花技巧很高超。

5、她对别人总是面带()笑。

6、看到他胸前的校(),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大学生。

三、填空
1、鱼游到了纸上指的是
;鱼游到了心里指的是。

他们之间的关系请用上关联词来说一说
四、练笔:
青年的绘画技术高超,想象一下周围观看的人是怎样议论的?请选择2-3个代表来写一写。

老师评价:_____月_____日
28*父亲的菜园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我们家失去了,父亲望着,就在山坡上选上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开了一个菜园,一场暴雨冲走了菜地上的,父亲没有,他砌了,挑了,终于开出了新菜园。

2、没有了的蔬菜,对于,就像。

3、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露出。

4、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像 , 。

一年四季,。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ìyīng ér hóng zhǒng yí huòzhàgān
三、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 )的菜园 ( )的蔬菜 ( )的土地
( )的公路 ( )的岩石 ( )的目光
四、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坚毅——荒凉——新鲜——相信——
近义词:气馁——可怖——贫瘠——舒畅——
老师评价:_____月_____日
语文园地七
一、听写单元词语
二、关于做事的成语积累:
用上2-3个成语创设一定的情境写一段话:
四、选择引号的作用,填上相应的序号:
(1)表示特殊的含义。

(2)表示强调。

(3)表示特定的称谓。

(4)表示引用(5)表示讽刺和否定。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被同学称为“辩论家”。

()
4.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5.有些人说我是“傻子”,这是不对的。

()
老师评价:__
_____月_____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