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2019(浙教版)
【初中语文】七级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五单元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总结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初中语文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初中语文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中语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年级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1.冽履懈悚羸罄莽伦2.D3.细腻展现闪耀4.(1)天气日益恶劣;(2)队员们失去了当初的精力;(3)大家的身体已疲惫不堪;(4)很容易偏离回程的方向。
5.前往极点的时候。
当初。
6.队员们认为他们没有第一个到达极点,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他们是失败者,没有任何光彩。
7.(1)他们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巨大痛苦,始终在往回走;(2)威尔逊明知死亡在逼近,仍在进行科学观察,拖着沉重的岩石标本。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木兰诗一.略.二.略.三.略.四.略.五.1.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东……西……南……北……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及对木兰的赞颂. 2.①扶将②理③磨④开坐脱着理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 扑朔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5.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6.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七.1.言之有理即可.要点:本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2.要点: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家、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八.1.①才②菜汤③洞④给 2.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坟墓一大堆. 走出门外向东望去,心情极其悲痛,眼泪就流了下来. 3.十五、八十 4.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5.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邓稼先一.略.二.略.三.略.四.略.五.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要点:他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真诚、朴实、热爱祖国,没有私心,具有奉献精神等. 4.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着重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六.1.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热爱祖国3.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两弹元勋③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④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4.临死前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5.用以表现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七.1.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作者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任人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把眼光射到了历史的深处.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 2.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中国人民“百年屈辱”史与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现实对比.这为邓稼先出场做背景,使其品质和胸怀显得大气磅礴,突出邓稼先的功勋.②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了邓稼先虚怀若谷的品质和忠厚朴实的美德以及堪为人杰的伟大形象.③邓稼先在“”中的出色表现与“两派群众组织”表现对比,展现了邓稼先的隐忍顽强和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表现了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卓越的领导才能.④中西文化的对比,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的魅力.八.1.歉觑 2.背台词 3.正襟危坐 4.郑重其事 5.敬重、体贴、略有惧怕 6.在潜意识里,父亲认为自己是一位“演员”,这流露出他的敬业精神和自豪心理. 7.表演时说话的内容与脸上的表情不一致. 8.父亲做群众演员时的另外一些小事. 9.父亲对工作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两首一.略.二.略.三.略.四.涉、幽、瞬、罕、寂、棋、既.五.1.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2.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六.1.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 2.劝告希望 3.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言之有理即可.七.1.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重点不是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点对未来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2.象征 3.对已选择的路的不满,对未来选择之路的向往. 4.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自己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八.1.遭遇被采的不幸,命运很悲惨. 2.既能使诗歌的节奏和谐,又能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情感,收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3.表达了诗人对弱小者——蔷薇的同情. 4.象征遭遇不幸的姑娘. 5.他们都是受害者,不过受伤害最重的还是“蔷薇”. 6.朴实、简洁、生动. 7.当你去伤害别人时,其实你也将受到伤害.猜你感兴趣: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篇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全部答案】第一单元——————————瞿制作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撒秕啄罩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5.不能。
“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
“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
(言之有理即可)8.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
(3)示例: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2爸爸的花儿落了1.徘徊涯零2.静默静静3.示例:高山大海广博而庄严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不能改。
原句采用反复手法,强调了“我”当时焦急、急迫的心情。
6.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我”急切的心情恐怕也是一种预感,暗示父亲即将离世。
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浙教版)

第⼀单元1新闻两则1. díâxiù绥溃2. (1)锋利⽆⽐,不可抵挡。
(2)消灭3. ACDCA4.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引题主题(2)记叙时间、地点、⼈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5. (1)“较为”⼆字说明词语运⽤程度上有差别。
(2) “很”字说明的程度反映出汤恩伯骄傲⾃负的⼼理。
6. (1)依时叙事(2)详略得当(3)叙议结合(4)去粗取精(5)语⾔极富特⾊。
7. 主要信息:⽇本篡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略的历史思考:第⼆次世界⼤战,⽇本对外侵略扩张给中国和世界⼈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资料表明⽇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撮反华分⼦“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腥罪⾏,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新的⽇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他⽇益强⼤起来,才能防⽌历史的悲剧重演。
(意对即可)8.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点要求,⾔之成理即可。
9. 第1段,第2、3段10. 电头时间地点真实及时11. 围绕着“要和平,不要战争,伊拉克⼈民是⽆辜的等”来组织语⾔。
12. ⼼系他⼈,拾⾦不昧的品格;词语有“突然发现”“竟是”“粗略估计”“马上”13.(1) 4⽉29⽇晚。
(2)公安治安分局城西派出所。
(3)司机董兴强。
(4)董兴强拾⾦不昧,与民警多⽅查找失主。
(5)直到昨天下午,20余万元巨款仍⽆⼈认领。
14. 因特、酒吧、茶吧、托福考试等。
2诗两⾸1. zházhügǔgū2. (1)⽥间“爆炸着⽣命的热与⼒”(2)⼩说、散⽂、戏剧3. 引⽤出⾃敌⼈之⼝,应⽤残暴、讥讽的语⾔朗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
4.作者先从反⾯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
接着写出这⼀假设将产⽣的可怕的后果:“敌⼈⽤刺⼑杀死了我们”。
最后,作者⼜⽤漫画的⼿法,⽣动形象地刻画了敌⼈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要⽤⼿指着我们⾻头说:‘看,这是奴⾪!’”从⽽揭⽰了⽢当奴⾪的可悲之处,激励⼈们觉醒,⿎舞⼈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和号召⼒。
语文作业本七年级下册答案浙教版

语文作业本七年级下册答案浙教版1、4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人类远离了自然,难以感受到诗意是因为工业文明崛起,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
B.读者赋予文学作品意义的能力是由他或她所处的历史状况决定的。
(正确答案)C.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使我成为真正的我。
D.这位创作了不朽的一首歌曲而本人却极不出名的作者终于在祖国的这块荣誉墓地上长眠。
2、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单选题]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
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前身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黛玉的前身为灵河畔的绛珠仙草。
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便也投胎入世,用一世眼泪还灌溉之情。
(正确答案)3、1四大文学体裁是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老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 李蟠fá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正确答案)6、1“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下一句是“一时多少豪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礼貌、坦诚、平等、避讳是交谈文明得体的基本原则。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
它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社会活动。
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语文数学科学)

【导语】提⾼学习效率并⾮⼀朝⼀⼣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
前⼈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的特点。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
⾸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恒⼼"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
本篇⽂章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语⽂数学科学)》,供⼤家借鉴。
1.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语⽂数学科学) 《最后⼀课》答案 1、C 2、(1)细⼼耐⼼(2)分⼼专⼼ 3、⽰例: (1)语⾔能开启⽂化知识殿堂的⼤门 (2)语⾔是连接⼈与⼈的桥梁 4、“我”是个天真贪玩,既幼稚⼜有点懂事的⼩孩⼦。
5、不能。
“⼜”写出了那时战乱频繁,法国败况连连,坏事迭起,⼈⼼惶惶。
6、提⽰:能表现出⼈物在亡国时的悲哀、沉痛即可。
注意要⽤描述性语⾔。
7、⽰例:阿尔萨斯和洛林现归普鲁⼠所有,明⽇起,学校只许教授德语。
如有违抗,严惩不贷。
8、突出了环境寂静、凄凉的特点。
这个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的时代背景——巴黎被普鲁⼠包围侵占了,为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9、⼀种“法国必胜”的意志,⼀种热爱祖国、为祖国⾃豪⽽激发的⽣命⼒。
10、第⼀句展现了上校爱国、为祖国胜利⽽⾃豪的⼼情;第⼆句展现了上校痛恨敌⼈、要保卫国家的焦急、勇敢;第三句展现上校因国家危难,⽤尽最后⼒量呼吁同胞保家卫围的悲壮情怀; 11、⽰例:抓住“⾃豪”、“开⼼”的情感,扣住⽼⼈打算盛装迎接军队的计划写; 12、⽰例:⽂明的断残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是失去对⽂字的解读能⼒;⼀个民族的毁灭,不在于⽣命的消失,⽽在于语⾔的灭亡;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最美丽的语⾔。
2.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语⽂数学科学) ⼀、1.bì、huái、xiàn、sǒng Zèng、chú、qiè、mè 2.惊-禁蜜-密悬-⽞重-崇 3.(1)江春⼊旧年(2)东风不与周郎便(3)休将⽩发唱黄鸡(4)浸透了奋⽃的泪泉 4.B 5.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欢迎阅读。
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撒秕啄罩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5.不能。
“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
“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
(言之有理即可)8.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
(3)示例: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2爸爸的花儿落了1.徘徊涯零2.静默静静3.示例:高山大海广博而庄严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不能改。
原句采用反复手法,强调了“我”当时焦急、急迫的心情。
6.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我”急切的心情恐怕也是一种预感,暗示父亲即将离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全部答案

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瞿制作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撒秕啄罩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5.不能。
“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
“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
(言之有理即可)8.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
(3)示例: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2爸爸的花儿落了1.徘徊涯零2.静默静静3.示例:高山大海广博而庄严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不能改。
原句采用反复手法,强调了“我”当时焦急、急迫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2019(浙教版)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撒秕啄罩
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5.不能。
“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
“伏”字生动地写出
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但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
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
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
不满。
(言之有理即可)8.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
动的基石。
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
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
(3)示例:闰土:旧社会
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徘徊涯零
2.静默静静
3.示例:高山大海广博而庄严
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不能改。
原句采用反复手法,强调了“我”当
时焦急、急迫的心情。
6.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
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我”急切的心情恐怕也是一种预感,暗示父
亲即将离世。
“我”进家门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也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更是预示着父亲将要永远离开未长大的“我们”了,充满着无限的悲伤。
7.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爱花的爸爸的离世。
此句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8.略(言之成理即可)
3丑小鸭
1.潮—嘲伦—沦曲—屈横—恒
2.示例:“呼呼”“哗哗”“滴滴答答”“唧唧喳喳”
3.示例:苹果树上缀满了小白花,星星点点的,像天空中的明星在闪烁。
4.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
5.示例:洁白的/美丽的/高贵的/受人喜爱的等
6.因为丑小鸭向往美好,追求幸福,所以他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宁可在对美好的不懈追求中死去。
7.示例: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目标努力奋斗
8.示例:《海的女儿》故事梗概略小美人鱼表达了对“人”的灵魂的高度肯定。
4诗两首
1.涉足尴尬困惑
2.(1)屹立(2)耸立(3)肃立(4)伫立
3.提示:能写出幽寂的意境即可。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那些在生活中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的人。
6.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体验(即使是痛苦的)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7.示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气馁,不要消沉!失败的日子里需要奋斗:相信吧,成功的日子将会来临。
8.诗句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路”的含义:既可指自然的路,也可指人生的路等。
5伤仲永
1.(1)属于(2)完成(3)感到诧异(4)给予
2.(1)从先人/还家,于舅
家/见之(2)泯然/众人矣3.示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4.(1)指书具(2)指仲永(3)指诗句(4)指作诗的才能(或:
仲永)5.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五岁时忽啼求书具;不学而能书;不学而能诗;“指物
作诗立就”而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
短浅,“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示例:天资聪颖后天不
学小神童沦为普通人
单元复习
1.萌稚郁笼
2.(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
切的怀恋(3)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3.(1)《童年》(2)安徒生(3)普希
金4.示例:当今中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有准确的道德观,能自强自立,是积极向上的一代人。
5.示例:一碗馄饨/“视而不见”的亲情/
大爱无言6.第一次是对老婆婆的感激,以及与母亲吵架后的伤心委屈等;第二次则是感受到母亲的爱之后的感动、惭愧,对母亲的理解等。
7.示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因为熟悉了、
习惯了,我们往往忘记去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
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
我们要学会体
会并珍惜父母之恩。
8.示例:妈妈,对不起。
我没有好好体会您的爱,以后,我会珍惜您的付出的。
9.(1)承受(2)胜过、超过(3)最后(4)达
到10.A11.能够成为普通人就停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
如。
)12.后天学习对一个人是否能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3.略第二单元
6黄河颂
1.魄豪磅烽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
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3.示例:(1)浊流
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长城用他高大雄伟的身躯,筑成我们民族的
屏障。
4.示例:大禹治水。
故事略。
5.“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