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动机的发展技术[1]
新型高效汽油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新型高效汽油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工业正朝着新型高效汽油机的研发和生产方向迅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制造商和技术企业不断推出各种新型高效汽油机,以满足市场对于更环保、更节能的汽车需求。
作为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新型高效汽油机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一、新型高效汽油机的技术特点1.1 变速缸内直喷技术变速缸内直喷技术是当今高效汽油机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喷油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优化,使得燃油在燃烧室内更充分地燃烧,提高了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效率,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1.2 双涡轮增压技术双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在发动机上配备两个涡轮增压器,能够更好地发挥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在低速工况下也能够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油机的燃烧效率,也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1.3 智能变缸技术智能变缸技术能够根据汽车的实际工况来实现动态地调整发动机的气缸数量,从而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在实际行驶中的燃油经济性,也降低了汽车的排放。
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2.1 发动机控制单元作为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国产化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不断加大了对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研发和生产力度,逐步实现了对核心技术的突破。
国产化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在提高汽车动力系统的整体性能的也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2 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作为提高汽车动力性能的重要零部件,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涡轮增压器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涡轮增压器的国产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产化的涡轮增压器不仅提高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汽车工业链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2.3 变速缸内直喷喷油器变速缸内直喷喷油器是新型高效汽油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当前汽车制造商竞相研发和生产的重点对象。
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趋势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趋势,包括燃料效率的提升、环保要求的增加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燃料效率的提升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航空业对于燃料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燃料效率,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碳排放。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是涡轮扇发动机的进一步改进。
通过提高涡轮扇发动机的压比和推力比,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燃烧过程,从而提高燃料效率。
此外,新材料的应用也是提高燃料效率的重要途径。
例如,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可以减轻发动机的重量,从而降低燃料消耗。
同时,新材料的使用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减少维护和修理的成本。
环保要求的增加随着全球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航空业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环保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噪音限制。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将不断改进发动机设计和燃烧技术。
一方面,航空发动机将采用更先进的燃烧技术,如低排放燃烧室和高效燃烧控制系统,以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另一方面,降噪技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改进发动机外壳和减震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产生的噪音。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也开始将其应用于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维护过程中。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在设计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更精确的模拟和优化,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制造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减少人为错误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维护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性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结论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未来趋势将主要集中在燃料效率的提升、环保要求的增加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上。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引言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各个行业的关注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就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及对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展望。
一、燃油效率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提升发动机燃油效率成为了发动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采用高效燃料喷射技术、减少摩擦损失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结合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燃油效率。
二、减少排放的要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因此,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也要面对减少排放的要求。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需要不断改进,采用先进的催化剂、颗粒捕集器等装置来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也是减少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提高动力输出除了环保和燃油效率之外,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提高气缸的压缩比、增加涡轮增压系统等手段,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同时,还可以采用增压直喷技术、双燃料系统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四、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也开始出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创新。
例如,智能化车载电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发动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五、新能源的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机成为了动力系统的核心。
因此,电动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当前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方向。
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趋势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
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可靠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趋势。
一、更高效航空发动机的效率对于飞机的性能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会朝着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推力比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通过改进燃烧室和喷嘴设计,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力比,提高飞机的爬升性能和巡航速度。
二、更环保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航空发动机的环保性能也成为了航空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会朝着更低的排放和噪音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排放控制装置,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发动机的设计和减振措施,降低发动机的噪音水平,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三、更可靠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对于飞机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会朝着更高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通过采用更可靠的材料和零部件,提高发动机的故障率和寿命。
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监测和诊断系统,实现对发动机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测,提前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飞机的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四、更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也将朝着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会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实现对发动机性能和运行状态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一方面,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发动机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数据,实现对发动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调整,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发动机的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化维修系统,实现对发动机的远程监控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可靠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这将为航空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安全、更舒适和更便捷的选择。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随着现代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追求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动机技术。
当前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 更高的效率航空公司众所周知,航空燃油的成本在整个运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也是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的共同愿望。
最新的航空发动机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工艺,使得发动机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燃料,提高效率。
2. 更加环保随着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对航空发动机的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航空公司需要找到更加环保和低排放的方式运营,因此发动机制造商倾向于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比如生物燃料或者燃气轮机技术等。
3. 更加智能化如今的发动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燃烧燃料拉动飞机的工具,而是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许多航空发动机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用于监测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评估发动机的维护状态和未来的故障预测,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飞机的可用性。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未来的趋势1. 轻量化轻量化是未来发动机技术的主要趋势。
减重不仅能减少燃料消耗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机身的维护率和空载能力。
因此,制造商正在开发新的材料和结构,比如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使得发动机在减重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2. 高度自动化自动化是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另一个趋势。
目前,操作发动机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由飞行员完成的。
而高度自动化的发动机将会减轻飞行员的负担,从而更加可靠、高效的运行飞机。
未来,发动机将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大大降低操纵门槛。
3. 高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未来的发动机将逐渐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制造商将探索借鉴汽车工业的方法,采用运行数据收集,完善发动机看护、维护,最大限度地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此外,发动机制造商将协助飞行员实现更安全、可靠的操作,从而降低飞行任务的难度。
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研究

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研究作为航空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更加高效、环保、安全的航空发动机成为了行业技术发展的重点。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基础是先进的材料和制造技术。
当今,发动机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发动机技术创新领域的一大热点。
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先进的涂覆技术等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用,使得新一代发动机拥有了更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在新材料的基础上,大型商用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研发重点是提高推力、减少油耗和减少噪音污染。
二元叶片、轻量化、智能化、高压缩比等技术,是现代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必须关注的方向。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在环保方面的发展航空发动机排放污染是当前航空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航空发动机排放污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和噪音等。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重点之一便是要解决航空发动机排放污染的问题。
例如,先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半焚烧气涡发动机、涡轮扩散燃烧发动机、双套式涡扇喷气式发动机等,都是解决航空发动机排放污染问题的创新技术方向。
在新一代碳中和的大力推广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逐渐成熟的形势下,航空发动机这一传统高污染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智能化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创新探索智能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智能化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与应用。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航空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可以帮助机组人员及时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例如,智能化诊断系统可以通过采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分析航空发动机的状态,提高航空发动机排除故障和维护保养的效率,提高机组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各国的航空业竞争愈趋激烈,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也日益加剧。
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将就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做一个概述。
一、燃油直接喷射技术燃油喷射技术是发动机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之一。
在传统的喷油系统中,燃油被喷射到进气道中,然后进入汽缸进行燃烧。
而燃油直接喷射技术则直接将燃油喷入发动机气缸中,可以在燃烧时更好地控制燃油的混合量,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功率输出。
由于燃油直接喷射技术可以控制燃烧过程,因此可以更好地达到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效果。
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增加动力输出,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
不过,燃油直接喷射技术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精度。
二、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混合动力发动机成为了一种较为流行的选择。
混合动力发动机通过搭载电池组,使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不仅依赖传统的内燃机,也有了可充电的电动机驱动方式。
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则是在混合动力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步进化。
它可以通过插入电源进行更快速的充电,从而使电动车更加适用于日常出行和长途旅行。
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还可以借助发动机来为电动机充电,不会出现电力不足导致无法行驶的情况。
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有助于减少汽车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而随着电池存储容量的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在未来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使发动机更加灵敏和动力强劲。
在传统的发动机中,只能通过增大排量、加大气门等方式来提高功率输出,然而这些方法会带来更高的能耗和更大的污染排放。
涡轮增压技术可以通过压缩进气,增加气缸内燃烧混合气的密度,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此外,涡轮增压技术还可以通过减小缸径,降低发动机整体重量,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四、发动机智能化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展望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展望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飞快,特别是对于发动机技术的研发更加注重,以改善燃油效率和减少排放为目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新兴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缸内直喷技术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采用的燃油喷射方式是在进气道的气流中加入燃油,然后在汽缸内进行混合燃烧。
而缸内直喷技术则是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汽缸内,这种喷射方式比传统的喷射方式更为高效,能够提高燃油利用率并降低排放。
缸内直喷技术还具有调控发动机功率和油耗的作用。
它可以根据车速、转速等不同的行驶状态进行燃油喷射量的控制,从而实现不同动力输出和油耗要求。
二、电动增压技术在传统汽车车型中,增压技术是通过机械方式实现的,从而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电动增压技术则是通过电机代替传统的机械增压器,让增压器旋转时的操作更加灵活和快捷。
电动增压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快速响应和可变增压能力,它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状态的变化即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提速和油耗控制。
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动机的一项新兴技术。
它能够将氢和空气作为燃料在电池中反应,然后将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将水作为唯一的废气排放物质。
相对于传统内燃机,燃料电池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清洁和可持续能性。
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和成本上的挑战,但燃料电池作为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可以预见的。
四、电力化技术汽车电力化已经成为汽车企业的一项研究重点。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主要依靠燃油来提供能源,而电动发动机则通过电池储存的电能来提供动力。
这种技术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控车速、强化启动加速性能,同时还能够降低噪声和减少碳排放。
尽管目前电动汽车的成本和性能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随着新的技术的推出和成本的下降,电动化将成为未来发动机技术的中心领域。
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于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碳排放,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开发,“技术驱动”的汽车行业将实现更加强大的发展,并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发动机的发展技术1.柴油机新技术笨重、噪音大、喷黑烟,令许多人对柴油机的直观印象不佳,加上柴油机的构造比较复杂,不少人对柴油机缺乏了解,尤其对现代先进的柴油机缺乏了解,因此柴油机汽车在一些城市成了“被限制的对象”,受到种种歧视。
其实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现代柴油机的现状已与往日不可同喻。
现代先进的汽车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
目前国外轻型汽车用柴油机日益普遍,奔驰、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名牌车都有采用柴油发动机的车型。
在电控喷射方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控制空燃比(汽油与空气的比例),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的大小,而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拉杆位置)来决定的。
因此,基本工作原理是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修正,再与来自控制套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反馈修正,确定最佳喷油量的。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
采用转速、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步输入计算机,与巳储存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对喷油泵、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作状态达到最佳。
什么是共轨技术,为什么要采用共轨技术呢?在汽车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
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
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主喷射之后,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的针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油现象,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油耗增加。
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
为了解决柴油机这个燃油压力变化的缺陷,现代柴油机采用了一种称为“共轨”的技术。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已作过介绍。
至于增压中冷技术就是当涡轮增压器将新鲜空气压缩经中段冷却器冷却,然后经进气歧管、进气门流至汽缸燃烧室。
有效的中冷技术可使增压温度下降到50℃以下,有助于减少废气的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2000.8.31)2. 涡轮增压器参加竞赛的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一般在发动机上装有涡轮增压器,以使汽车迸发出更大的功率。
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气缸内空气量的限制,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来增加燃料量,提高燃烧作功能力。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唯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构造涡轮增压器是由涡轮室和增压器组成的机器,涡轮室进气口与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接在排气管上;增压器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管道相连,排气口接在进气歧管上。
涡轮和叶轮分别装在涡轮室和增压器内,二者同轴刚性联接。
原理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技术涡轮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排气歧管上,处在高温,高压和高速运转的工作状况下,其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要求又比较苛刻,因此对制造的材料和加工技术都要求很高。
其中制造难度最高的是支承涡轮轴运转的“浮式轴承”,它工作转速可达10万转/分以上,加上环境温度可达六、七百度以上,决非一般轴承所能承受,由于轴承与机体内壁间有油液做冷却,又称“全浮式轴承”。
缺点另外涡轮增压器虽然有协助发动机增力的作用,但也有它的缺点,其中最明显的是,“滞后响应”,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即使经过改良后的反应时间也要1.7秒,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
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
改进但是涡轮增压器毕竟是无本生利的事情,它是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工作的,这些废气的能量如果不加以利用也会白白地浪费掉。
因此,自从涡轮增压器面世以来,人们就经常对它进行技术改造,例如提高加工精度,尽量减少涡轮与涡轮室内壁的间隙,以便提高废气能量利用率;采用新型材料陶瓷,利用陶瓷的耐热高,刚度强,重量轻的优点,可以将涡轮增压器做得更加紧凑,体积更少,而且能减少涡轮的“滞后响应”时间。
在最近30年时间里,涡轮增压器已经普及到许多类型的汽车上,它弥补了一些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先天不足,会发动机在不改变气缸工作容积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输出功率10%以上,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公司都采用这种增压技术来改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藉以实现轿车的高性能化。
(99.7.29)3. 增压中冷技术柴油机轿车在欧洲比较普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现代汽车柴油机通过采用电控喷射、共轨、增压中冷等技术手段,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成果,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
“涡轮增压器”和“柴油机新技术”两文已经分别介绍了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电控喷射和共轨技术,这里再介绍柴油机的增压中冷的知识。
增压可使柴油机在排量不变,重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达到增加输出功率的目的。
与相同功率的非增压柴油机相比,增压柴油机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而且还降低了单位功率的成本。
因此,增压技术不仅广泛应用在柴油机上,而且还推广到汽油机,是改善内燃发动机的重要技术手段。
但是事物总有矛盾性,空气压力的提高就是空气密度的提高,空气密度的提高必然会使空气温度也同时增高,这如同给轮胎打气时泵会发热一样。
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出风口温度也会随着压力增大而升高,温度提高反过来会限制空气密度的提高,要进一步提高空气密度就要降低增压空气的温度。
据实验显示,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10摄氏度,柴油机功率能提高3%-5%,还能降低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NOx),改善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因此,也就产生了中间冷却技术。
柴油机中间冷却技术的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利用柴油机的循环冷却水对中冷器进行冷却,另一种是利用散热器冷却,也就是用外界空气冷却。
当利用冷却水冷却时,需要添置一个独立循环水的辅助系统才能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这种方式成本较高而且机构复杂。
因此,汽车柴油机大都采用空气冷却式中冷器。
空气冷却式中冷器利用管道将压缩空气通到一个散热器中,利用风扇提供的冷却空气强行冷却。
空气冷却式中冷器可以安装在发动机水箱的前面、旁边或者另外安装在一个独立的位置上,它的波形铝制散热片和管道与发动机水箱结构相似,热传导效率高,可将增压空气的温度冷却到50至60摄氏度。
中间冷却技术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过热无效果白费工夫,过冷在进气管中形成冷凝水会弄巧成拙。
因此要将中冷器和涡轮增压器进行精确的匹配,使得压缩空气达到要求的冷却温度。
4.关于涡轮增压技术:奥迪三种发动机您选谁缘起:涡轮增压发动机备受青睐最近,涡轮增压这个原本多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忽然在国产中高档轿车中热了起来。
先是奥迪A61.8T热销,而后又传出上海帕萨特B5也将采用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消息。
增压技术就是一种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能力的方法。
从原理上讲,增压并无神秘之处。
它就是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在进入气缸前预先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的体积,这样,在单位体积里,气体的质量就大大增加了,进气量即可满足燃料的燃烧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增压过程中采用的压气机又叫做增压器。
废气涡轮增压是进气增压的一种方式。
发动机的增压方法根据驱动增压器所用能量来源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机械增压系统,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通过齿轮(或链条等)直接驱动。
第二类是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增压器是由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带动的。
第三类是复合增压系统,即在发动机上,既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又同时应用机械驱动式增压器。
此外还有惯性增压、气波增压等其他增压方式。
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主要是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奥迪A61.8T采用的就是这种系统,“T”即代表涡轮增压(Turbocharged)。
辨析:涡轮增压的优缺点涡轮增压的最大优点是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涡轮增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功率和扭矩。
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
这意味着一台尺寸和重量相同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以产生较多的功率,或者说,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以产生较大排量发动机相同的功率。
另外,发动机在采用了增压技术后,还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
汽油机采用涡轮增压技术有一定难度。
凡事有利就有弊,涡轮增压也不例外。
发动机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后,工作中产生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发动机的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增压发动机在较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条件下,能可靠耐久地工作,必须在发动机主要热力参数的选取、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作必要的改变,而不是简单地在发动机上装一个增压器就行了。
由于这个改变过程在实行中难度颇大,而且还要考虑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相对来说,废气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配合运行时,涡轮机允许工作的范围较广,高效率范围也较宽,在配合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较少,所以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柴油机应用的比较多。
而对于汽油机在增压后,提高了缸内混合气压缩和燃烧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了燃烧室受热零件的热负荷,很容易产生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