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桥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智能化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研究与应用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是指在煤矿综采工作面上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减少煤矸石的颗粒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矿工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对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综采工作面的自动降尘技术主要包括湿式除尘、干式除尘、喷雾降尘等方法。

湿式除尘是通过喷水雾化器将细小颗粒的煤尘吸附在水滴表面,减少颗粒物的空气悬浮浓度。

干式除尘则是通过过滤器或电场等方法对煤尘进行收集和处理,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喷雾降尘是将水雾喷洒到综采工作面上,既可以湿润地表,又可以捕捉煤尘,起到降尘的作用。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系统设计和优化、设备开发和改进、工艺参数研究等方面。

在系统设计和优化方面,要充分考虑工作面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设计出合理的降尘系统,确保其稳定可靠、高效节能。

设备开发和改进方面,需要研制出适应综采工作面降尘要求的尘源控制设备和降尘装置,提高降尘的效果和效率。

工艺参数研究方面,需要通过实际监测和实验研究,确定降尘设备的最佳工作参数,提高降尘效果和降尘系统的性能。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减少煤矸石产生的颗粒物排放,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它可以保护矿工的健康,降低矿工对煤尘的暴露,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

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综采工作面自动降尘技术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为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位一体”无尘化技术在姚桥矿研究及应用

“五位一体”无尘化技术在姚桥矿研究及应用
应 用 技术
C hi n a s c i e n c e a n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i e w
●I
‘‘
五 位 一 体 ” 无 尘 化 技 术 在 姚 桥 矿研 究及 应 用
张沛顶 刘荣华 刘运 龙
江苏 徐州 2 2 1 6 1 1 ) ( 中煤集 团大 屯煤 电公司姚 桥 煤矿
2 . 3 降 尘 管理技 术
综 掘工 作面 每班 生产 之 前需 要在 迎头 和 两帮 打泄压 孔 , 泄 压 孔深度 为 1 5 米。 为了减少 粉尘 的产生 , 利用掘 进 队早 班检修 时 间, 采用 迎头泄 压孔进 行煤层 注水 , 注水 深度 为 l 5 米 掘 进 队在夜班 收工 时 , 在迎 头 打 龌 孔, 开始 利用 泄压 孔对煤层 进行注 水工 作 。 掘 进工作 开始时 , 停 止注水 工作 , 此时 已达到煤层 润 湿 的效果 。 综 掘 队每天 的进 尺在 1 咪 左右 , 泄压 孔注 水深 度泄压 孔 注水 深度可 以
2 . 1 防尘 管理技 术 2 . 1 . 1综 掘工 作面 浅 孔注 水
综掘工作面掘进时, 虽然经过浅孔注水、 综掘机内外喷雾, 工作面洒水后还 存在较高的粉尘浓度 , 在风筒末端安装一节附壁风筒, 综掘司机通过呼吸罩 上 的软管 与 附壁风筒 连接 装置连 接 , 呼 吸风筒 中的新 鲜风 流 , 危险 时刻可 进行 压风 自救 。
产尘 源 , 起 到隔尘 的 作用 。
粉尘危 害是煤矿 生产 中的主要危 害之一 , 由于 煤矿井 下采煤 、 掘进 、 转载 和 运输 等主 要环节都 会引起煤 尘对 空气的污 染 , 在 未采取 防尘措 施时机 采工作 面 的粉 尘 浓度达 到 ( 1 0 0 0 -3 0 0 0 ) mg / ms , 综 采 工作面 普遍 超 过4 0 0 0 r n g / m , 综 掘 工作 面 的粉尘 浓度 亦达 ( 2 0 0 0 -3 0 0 0 ) r n g / m3 , 运输 设备 的各 转载 点 , 粉尘 浓度 有 的高 达( 3 0 0 -5 0 0 ) mg / m , 而且 呼 吸性 粉尘 在 总粉 尘 中的 比例 也达 到 2 0 % 左右 , 无 论是 总粉尘 浓度 还是 呼 吸性粉尘 浓 度均严 重超标 。 而在 现有 防尘技 术

姚桥矿机电系统数字化建设总结

姚桥矿机电系统数字化建设总结

姚桥煤矿矿井机电系统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总结一、自动化、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煤矿的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是当前煤矿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矿山系统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为理论基础,具有高分辨率、海量数据等等。

建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型是矿井发展的一部分,其实质是将“数字化”矿井中的固有信息数字化,再通过多个渠道建立成一个广泛而多向发展的网络体系。

煤矿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煤矿进行全面监控的系统。

把生产监控系统、皮带运输监控系统、辅助生产监控系统等部分子系统集中监控,实现了生产机辅助参数的科学统计,并通过一系列的仪器上传至矿区调度办公室,可以随时监测和控制煤矿的安全生产,即自动化、数字化矿山的建设使地下的一切内容变成可见的,使一切危险因素变成可知的,使一切操作过程变成可控的,使矿井生产变成本质安全型的。

综上所述的煤矿综合自动化、“数字化”矿井、信息化矿井三者从内容上看都存在着联系,也是当前煤矿发展的方向,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信息化的产物,数字化是其表达形式,自动化是基础。

所以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自动化、数字化矿井是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化煤矿的重要特征,对于提升煤矿的管理水平,增强煤矿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安全工作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机电系统自动化数字化建设规划及实施(一)井下皮带运输建设方面姚桥矿井下共有20条(17300米)大巷及斜巷皮带。

皮带集控系统对这些皮带全部实现了无人职守,根据定岗位标准需配司机及维修人员238名,现实际用工180人,直接减人58人。

系统接入信息化平台,是通过在皮带集控室两台上位机安装两套底层数据采集软件,完成井下各个皮带监测/控制数据地采集;调度中心监控主机安装集成接入软件(OPC)和实时组态软件,通过以太网接收皮带监控数据。

通过监控平台实现对井下皮带的监测监控,目前可以在调度中心实现对井下皮带的堆煤、跑偏、速度、烟雾、温度、开停指示等参数进行监测。

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站名安阳站年级专业2011级通风与安全学生姓名一、设计(论文)题目: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二、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三、设计(论文)时间:2012年11月05日至2012年11月20日指导教师(签名)成教院院长(签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站名安阳站年级专业2011级通风与安全学生姓名一、设计(论文)题目: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二、设计(论文)共10 页,附图张三、审阅意见及评语根据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不同意)该生参加毕业答辩指导教师(签名)职称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站名安阳站年级专业2011级通风与安全学生姓名该生于20 年月日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设计(论文)题目: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组长)委员(成员)答辩学生向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如下资料: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设计(论文)图纸共页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共页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和指导教师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作出如下决议: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签名)委员(成员)(签名)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我矿针对以前在井下防尘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归纳,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了科技攻关,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有效消除井下粉尘的危害,杜绝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国内外防尘技术在文中没有提及,如生产设备参数(如采煤机滚筒)也是影响粉尘产生的主要因素,如国外一些国家进行过吸尘滚筒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降尘作用;挡尘帘降尘技术捕尘效果也较明显。

【关键词】:防尘技术研究实践1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有成效为了贯彻《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及国务院颁布的《尘肺病防治条例》,有效地治理粉尘危害,减少尘肺病发病率,变革矿山粉尘监测方法,原劳动部曾确定16家煤矿企业为推广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单位。

姚桥煤矿2#副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姚桥煤矿2#副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冲 击 , 而 胶 带 连 接 部 位 性 能 变 坏 和 胶 带 在 滚 筒 上 因 打滑 等现 象 不再 出现 , 延 长 了设 备 的使 用 寿命 , 既 又 节 省 了 维 修 时 间 和 费 用 , 此 而 增 加 的 改 造 费 用 也 由
较少。
作 者 简 介 : 保 胜 , , 西 沁 水 县 人 , 9 7年 毕 业 于 山 西 矿 业 学 院 宋 男 山 18
维普资讯
姚 桥 煤 矿 2 副 井 提 升 机 电控 系 统 的 数 字 化 改 造 ・ # 姜 华 陈 为 信 姜 建 国 , 等 ・ 3 ‘ 1 文 章 编 号 :6 1 5 X(0 2 0 1 7 —2 1 2 0 )2—0 3 —0 01 3
姚 桥 煤 矿 2 尉 井 提 升 机 电控 系 统 的 数 字 化 改 造 #
姜 华 陈 为信 姜建 国 伍 小杰 , 马文 智 , 邵 仲 明 , , ,
( . 国 矿 业 大 学 信 电 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0 ; . 屯 煤 电 集 团 , 苏 沛 县 1中 江 2 08 2 大 江 2 11) 2 6 1
化改 造 。
算机 等设 施 组 成 , 系统 功 率 单 元 、 电 动 机 、 电 原 主 供
系统 以及其 它 辅助 系 统维 持 不 变 。 全 数 字 S MA YN —D控 制 系 统 是 德 国 S E 一 I D IM
2 0 左 右 , 未 出 现 过 因 启 动 电 流 过 大 而 跳 闸 的 现 5A 从 象;
中 图分 类号 : D 3 . T 5 43
文献标 识 码 : B
摘 要 : 绍 了姚 桥 煤 矿 2 构 成 以 及 改 造 后 的 系统 主 要 工 作 原 理 和 功 介 #

煤矿智慧防尘系统建设设计方案

煤矿智慧防尘系统建设设计方案

煤矿智慧防尘系统建设设计方案煤矿是一种充满危险和污染的工作环境,由于矿工长期暴露在粉尘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防止煤矿粉尘对矿工的危害,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安全水平,煤矿智慧防尘系统应运而生。

一、智慧防尘系统的构成1. 粉尘监测系统:通过布置在煤矿各个关键位置的粉尘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工作区域的粉尘浓度和污染情况。

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以便实时监控和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

2. 粉尘治理系统:根据粉尘监测结果,系统会自动启动粉尘治理设备,如除尘器、喷水装置等,进行粉尘控制和净化工作。

通过粉尘治理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粉尘浓度和污染物排放的实时控制。

3. 人员监管系统:通过设置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技术,对煤矿内的人员进行动态监管和追踪。

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矿工的面部特征,并通过身份识别系统实现对矿工的准确记录和跟踪。

这样,一旦发现有矿工未佩戴个体防护设备或其他安全问题,系统会发出警报并以图像形式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管理。

4. 安全预警系统:智慧防尘系统还将配备安全预警功能。

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粉尘浓度突然增加或设备故障等,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和疏散工人。

二、智慧防尘系统的优势1. 实时监控: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智慧防尘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煤矿的粉尘浓度和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降低矿工暴露在粉尘中的风险。

2. 智能决策:系统具备智能决策能力,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自动控制粉尘治理设备,并生成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措施。

减轻了人工监测和决策的负担,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

3. 自动化管理:智慧防尘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和追踪矿工的工作状态和行为,有效监督和管理,减少矿工违规行为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系统可以自动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提高工作效率:智慧防尘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和监测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姚桥矿绿色矿山建设典型案例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姚桥矿绿色矿山建设典型案例

案例4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姚桥矿一、基本情况姚桥煤矿是江苏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特大型矿井,于1976年12月建成投产,2019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440万t/a。

姚桥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基础扎实,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2013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20年1月被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二、主要做法1.加强环境保护,打造花园矿山姚桥煤矿位于江苏省沛县,是闻名全国的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和环境优美化矿井。

姚桥煤矿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矿区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相辅相成。

煤炭的生产、运输、洗选、储存实行全封闭管理,做到“采煤不见煤”。

矿区环境2.综合利用资源,实现效益升级实现资源的梯级利用和效益升级,最大限度地实现矿区的矿井水、煤矸石等循环利用,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率为100%。

矸石主要用于塌陷地治理、村庄回填、建材、筑路等;预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注浆、地面煤流系统防尘等,深度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职工洗浴、洗衣房、单宿冲厕等,浓水用于选煤厂洗煤用水。

3.推动节能减排,提升生产效率持续改进节能减排管理,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生产工艺,废水、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

通过推进减人缩面管理,优化生产效率;通过下调高能耗产量比,降低产品能源单耗;实施热电联供,极大地促进节能减排;变频电机车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4.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复垦可复垦土地严格执行土地复垦方案,创新土地复垦技术,加大土地复垦资金投入,对可复垦的土地全面复垦。

截止2019年底,矿山塌陷地共计17255亩,已被政府征收8079亩(其中迁村征用1204亩,老村址1176亩,电厂灰池482亩),已复垦3239亩,正在补偿5936亩,总共投资6250万元。

加固湖西大堤累计土方量460多万m3。

5.建设智能矿山,打造绿色发展“内核”先后有160多个新装备、新技术投入了生产经营,在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煤矸石利用、废水回用、粉煤灰利用、湖泥充填采煤塌陷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姚桥煤矿7541综放面综采设备回收前技术论文

姚桥煤矿7541综放面综采设备回收前技术论文

姚桥煤矿7541综放面综采设备回收前技术谈[摘要]介绍了姚桥媒矿7541综放面回采逐渐至停采线时,通过煤机控制采高、带压擦顶移架、支架上方上单层网、上双层网、上钢丝绳、煤层破碎带支架前梁上用钢梁挑大板,机头、机尾第一架每上工字钢,紧贴煤帮用单体打贴帮柱,上下隅角处用方木构建木垛,对回收面的顶板进行控制。

打眼用铁锚杆锚帮,防止煤壁片帮。

回收面堵漏风、向老塘采空区注浆、断层及放水巷处顶板煤层破碎带压注喷涂罗克休防灭火材料,抑制煤炭自燃发火。

从而消除了各种不安全隐患,为回收面综采设备的安全快速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回收面;综采设备;顶板控制;煤壁片帮中图分类号:td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4-0319-021 概况姚桥煤矿7541综放面位于东七采区,北以袁堂断层保护煤柱为界,南以东七下部车场为界,东为7539综放面采空区,西为东七下部采区下山,标高-615 ~ -670m,走向长699~827m,倾向长185m,倾角2°~14°,7#煤均厚5.44 m,8#煤均厚4.41 m,煤炭中硬。

该面直接顶为砂纸泥岩,厚度为3.45~4.93m,平均厚度为4.19m;老顶为中砂岩,厚度为8.57~9.39m,平均厚度为8.98m;直接底为砂纸泥岩,厚度为0.1~15.37m,平均厚度为8.40m。

该面主要发育北东向与北西向正断层14条,其中落差大于2.0m的断层3条,即f605正断层,倾角为65°~70°,落差由7m逐渐减小到6.4m,在材料道揭露,由揭露点向溜子道延伸约190m后从溜子道走出;f605-1正断层,倾角为55°,落差为7m,在工作面中部揭露,由揭露点向溜子道延伸约77m后从溜子道走出;f606正断层倾角为50°,落差为3.5m。

由于受f605和f605-1两条断层的影响,断层与切眼之间的7#煤和8#煤的层间距较小,因此采用两层煤联采的方式进行回采,两层煤结构均简单,都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具有强烈爆炸危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了C AP P 系 统 的通 用性 和制 造 柔性 。 2 、 C A P P 系统 存在 问题 C A P P 系统 从提 出 到现 今 已有 三 十 多年 的时 间 , 这 其 中C A P P A系统 在 不 断完 善 自身存 在 的缺点 , 同时也 在满 足新 制造 技术 及新 制造 工艺 的要 求。 纵观 C A 1 ) P 的 发展历 史 , 关于 C A P P 技术 的研究 报告 数 以万计 , 取得 的成 果也 非常 显 著, 但是 不 得不 承认 , C A P P 技 术任 然落 后 与先 进的 制造 技术 、 新 的加 工方法 、 新 的 工 艺理念 。 总结 起 来C A P P 系统 目前 存 在 以下 问题 : 1 ) 通 用性 和 专用 性之 间 的矛 盾 工 艺设计 是非常 复杂 的过程 , 受 到多方 面因素 的影响 , 例如 : 受到 加工产 品 的类 型 、 加 工制 造环 境及 工 艺人 员 的加 工工 艺 习惯等 , 因此 导 致C A P P 系统 至 今未 能普 及推 广 的根本 原 因 , 在 一个 企业 非常 高效 、 实 用的 工艺 规划转 到 另一 企 业 根 本不 能使 用 。 这就 是 C A P P 系统 的通用 性 和专 用性 之 间的 矛盾 。 现代 大 多 数企 业朝 着小 批量 , 多品 种的 方 向发展 。 很 多企业 研 制了适 合本 企业 加工 生 产 的 专用 型 C AP P 系统 , 满足 了企 业 当前 的生 产需 求 , 但 是 由于产 品 的更 新换 代 周期 短 , 专 用的 C A P P 系统 由不能 满足 企业 固 由的加工 设备 , 生 产环 境 , 工 艺 习惯 , 从而导 致 了企业 加工 的多元性 较差 , 不 能适应市 场灵 活多变 的特 性。 提 出 了工 具化 的C A P P 系统 , 此 系统 的优点 是使 用面积 广 , 开放 性 较好 , 系统 的框 架 功能基 本 固定 , 但 是提 供 了非常 好的 二次 开发 平 台, 用 户可 根据 自己的实 际生 产 情 况开 发满 足 本企 业 的C AP P 系统 。 2 ) C AP P 系统 的开 发 水 平浅 当前的许 多加 工制 造行业 将 c ) P 系统仅仅 应用于 机 械加工 工艺 方面 , 然 而 一款 产品 的生命周 期通 常有五 个 阶段 : 需求阶段 、 产 品设计 阶段 、 工程 设计 阶 段、 加工 制造 阶段 及 服务 支持 等 。 C AP P 系 统仅 应用 于产 品 的加 工 制造 阶段 中 的工艺 设计 、 生产计 划和 资源 配置等 , 为满 足产 品生命 周期 的需 要 , C A P P 系统 还 应该包 括毛 坯制 造、 锻 造工 艺 、 装 配工 艺等 , 此外还 应该对 产 品工艺 知识进 行 汇总、 创 建产 品信 息资 源 库 、 产 品生产 可行 性 评估 及生 产工 艺 文件 的管 理等 。 3 ) C AP P 系统 的应 用 范 围小 目前 我 国 C APP 系 统 的研 究水 平 还 远 远 落后 与 国外 的 现 金研 究 水 平 。 c AP P 系统几乎停滞在加工工艺卡的制定、 工艺路线的拟定、 工序工步的排列, 一 定程 度上提高 了工艺设计 的效率 与产品加 工的质量 。 但这仅 仅是c P 技 术的基 础, 还要 人机交互 完成 , 不 能完全脱 离有经验 的工艺 人员 , 现有的c P 技术还 不 自行完成 对工 艺知识 的汇总 、 积 累和应 用及 多种优 化的可供 选择 的工艺 路线 的 生成 和工 艺设计 过程 的流程管 理 。 目前 C A P P 系统 的智能 水平 还比较低 , 自动化 程度 有 限。 C A P P 系统的 知识库 有待 于完善 , 软件的 智能程 序有 待于提 高 。 4 ) C A P P 系统 与 C A D/ C A M系 统 的集 成 C A P P 是C I MS 中的 关键技 术 , 是连 接C AD、 C A M的桥 梁与 纽带 , 将企 业 产 品设计 数据 转 换成 产 品制 造数 据 , C AD中的零 件数 据是 低水 平 的 , 例如 : 零件 的线框模 型 、 零件几 何与 边界 的拓扑 模型 、 零件 的体素 构造模 型 , 还不 能直接 应 用于C AP P 系统 , 因为 高水 平 的特征 , 例如: 公差 、 材料、 属 性等在 使用 时 回发生
丢失。 所 以C A P P  ̄
能直接 识别零 件 图上的几何 信息 、 工 艺信息 等相 关 内容 ,
必 须将 以上信息 转换 成C A P P 能识别 的特征 进行储 存 。 所以要 想真 正实现 C AD 与C A P P 的集 成就 要建 立一 个基 于特 征模 型 的标 准 , S E T P 就 是解 决此 问题 的 标 准模 型之 一 , 可加 工特 征的提 取 是C A P P 与C A D / C AM集 成的 关键 。 从C AD 系统 中获取 零件 的几何 信息 、 工艺 信息 , 完成 加工 工艺规 程 , 在 通过 C A M系统 建 立加工 仿真 生成 刀具 文件 , 经后 处理 产生针 对具体 机床 的数控 加工 代码 , 将 产 品的设 计 与制造 连接成 一个 整体 。 整 个过程 基于工 艺 的数据 , 工艺 数据 同时 是企 业编排 生产计 划 、 制 定采 购计划 、 生产调 度的重要 基础数 据 , 在企 业 的整个 产 品开发及 生产 中起 着重要 的作用 , 所 以C A P P 系统 需要与各种 应用 系统集成 , 脱 离信 息孤 岛 阶段 。 三 G AP P 系统 的发 展趋 势 近年来 , 国内外制造业 都有 面临—个 趋势 , 即机械加 工行业 以小 批量 、 多 品 种 的生产方 式在主 导地位 , 熟 练的 、 经验丰 富的工艺设 计人 员数量减少 。 为 解决 以上 问题 , 人 们致 力于基 于特 征的 智能 工艺规 划系统 的研 究 , 避 免使 用复 杂的 特 征识 别 。 通过 对 已有 c A P P 系统 的研 究 总结一 下 发展趋 势 1 ) 智 能化 、 网络 化 的C AP P 系 统 模糊 推理 和人 工神 经 网络技术 的应 用很 大程 度上提 高 了C A P P 系统 的通 用 性及 制造 柔性 。 2 ) 集 成化 和标 准 化的 C AP P 系 统 在 并行 工程 ( C E) 思 想下 , 实现 了C AD / CA P P / C AM的集 成 , 真 正 实 现 C AD / C A P P / C A M ̄成 还要 建立标 准化 的产 品数 据模 型和数 据交 换机 制 , 摆 脱 自动化 孤 岛的现 象 出现 。
应用 技术
C h i n a s c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i综 合 防 尘 智 能 化技 术 研 究
姚宏 章
( 上 海 能源 大 屯股 份 有限 公 司姚 桥煤 矿 江苏 徐 州 2 2 1 6 1 1 ) [ 摘 要] 本 文介绍 了 矿井 智能 化 防尘 监测 监控 系 统 , 通过 矿 井防尘 自动控 制 , 增 强了 井下 防尘 的可靠 性和 适用 性 , 提 高 了综 合 防尘 效果 , 全 矿井 防降 尘监 测 监控 运行 体 系 , 是有 效 防止 粉尘 危害 的常 规设 备 和重要 设 施 [ 关键词] 矿井; 综合 防尘 , 智 能化 ; 系统 中图 分类 号 : T D 7 1 4 . 4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2 3 — 0 3 1 5 - 0 2
粉尘灾 害是粉 尘作业 场所安 全生产 的突 出问题 , 也是影 响煤 矿安全 生产的 重大 隙患 , 煤 尘爆 炸 不仅 会导 致井毁 人 亡恶性 事故 的发 生 , 长期 吸人 呼 吸性粉 尘将 造成 尘肺 病 , 给井 下工 作人 员 的身心 健康 造成 极大 的伤 害。 所 以对 综 合防 尘工 作不能掉 以轻 心 , 要采用 、 制 定 比较完善 的综合 防尘管 理技术 和 防范措施 。 1 、 技术 管理 难 点 姚桥矿 主采煤 层7 层煤和 8 层煤 , 2 0 0 8 年鉴 定的煤 尘爆 炸指数 为3 6 . 5 1 ~4 4 . 2 6 %, 3 6 . 5 1 ~4 4 . 2 6 %, 具有 强爆 性 。 随着 矿井开 采 范围与 规模 的扩大 , 机 械化 程 度 的提高 , 综合 防尘 工作 出现 了点多 面广 的局 面 。 一些 技术 手段 和体 系发 展相 对滞后, 大部 分地 点喷 雾装 置仍 以手 工操 作阀 门进 行喷 雾降尘 , 地 面 调度 室和 相 关 职 能部 门对 降尘 设 施 的运 行状 态 、 效 果无法 实 时监 测监控 , 加之井 下 喷雾 降尘 点多 、 设 施分 布零 散 , 维护 检修 工作 量大 , 难 以实 现有 效监控 , 给粉 尘 的防 治和 管理 带 来诸 多 困难 。 2 . 解 决 思 路 摸 清粉 尘 产生 的根 源 , 从源 头控 制粉 尘 的产生 , 防 止粉 尘 的扩散 。 了解 制 约综 合 防尘 管 理 的难 题 和 矛盾 , 制 定完 善 的 综合 防 尘管 理 制 度 , 持 续探 索 综
3 ) 工 具化 的 C AP P 系统
工艺设 计的多 样性 、 复杂 性和模 糊性 是导致 C A P P 系统 难 以推广普 及 的关 键 因素 , 为了解决 通用性 问题 , 经大量 研究发 现 , 可以将工 艺设计 与个性分 开处 理, 分解 成一个 个相 对独 立 的工具 , 建立 工 艺决策方 式多样 化 , 建立 功能 强大 、 便于 操作 、 标准统 一数据库 的开 发平台 , 用户 可以根据企 业 的具 体J 隋况 , 开 发面 向特 定制 造 环境 的 C AP P 系统 参 考 文 献 [ I 】 刘文剑 , 常伟 . 基 于零件 特征 的生产 工艺系 统的研 究【 中国机 械工程 , 1 9 9 8 , 9 ( 4 ) : 2 4 - 2 5 . [ 2 ] 夏翔 . 基于 特征 的轴 类零 件 C AP P 系统 的研究 家 与探索 [ D ] . 湖南 : 中南 林学 院 , 2 0 0 5 . [ 3 】 苏涛 . C A P P 技术 发展趋 势中存 在的 问题 及解 决方 裁 J 】 . 科技 咨询 . 2 0 1 2 ( 2 1 ) : 9. [ 4 】 姜 玉珍 . 论C A P P 应 用现状 与 发展 趋势 [ J ] . 计 算机 与信 息 技术 , 2 0 0 9 ,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